植瑞长青投资基金: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00:54
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引用 2011-11-07 05:39:56]    字号:大 中 小

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新石器时代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


半坡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的陶器。半坡类型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至前4500年。这个类型的遗址集中分布在渭水中下游一带,北起河套地区,南到汉水中上游,东至豫西、晋南,西达陇东地区。陶器按质地分类有泥质陶和夹砂陶,按颜色分有红陶、灰陶和黑陶。工艺以手制即泥条盘筑法为主,已经发明陶轮(辘轳车)、用来修整陶坯。最能反映半坡类型文化特征的陶器有钵、盆、瓶、壶、罐、瓮等。钵有直口弧腹圆底钵、直口弧腹平底钵,盆有卷唇斜腹盆、卷唇折腹盆、浅腹平唇平底盆,瓶有直口尖底瓶,壶有蒜头细颈壶、小口细长颈大腹壶,罐有侈口鼓腹平底罐,瓮有短唇敛口斜腹小平底瓮、短唇敛口鼓腹小平底瓮。常见的纹饰有拍印的绳纹、刻划的斜线纹、弦纹、锥刺纹、指甲纹。这类纹样主要出现在作炊器或盛器的夹砂陶器上。红陶上则带有精美的彩绘。纹饰中作母题的有鱼纹、鹿纹、羊纹、蛙纹、人面纹和植物枝叶纹,还有由圆点、长短线、横线、折线构成的三角形、波折纹组成的几何图案。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半坡彩绘比较简朴,颜料大多数是黑彩,少数为红彩。施彩后经过打磨,烧成后永不脱落。已知出土半坡类型彩陶的重要遗址有陕西姜寨、北首岭、史家村、元君庙、横阵村、甘肃秦安大地湾、山西芮城东庄村、湖北郧县大寺等。

磁山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遗址距河北省武安县20公里,在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交界处南洺河畔台地上,高出河床25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1973年首次发现、1976至1977年进行科学发掘。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中部,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经14C年代测定和年轮校正,其年代为公元前6000至前5600年之间。该文化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粟,出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铲和石磨盘等。渔猎经济占相当地位,饲养家畜有狗和猪,可能还驯养了鸡。由于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定居生活稳定,磁山文化的陶器制作有初步的发展。磁山居民采用住地南洺河河旁沉积土作原料,羼和料有石英、砂岩、细砂和云母等,制作方法是比较原始的手工制作,主要是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器形有碗、杯、盘、钵、三足钵、双小耳壶、圈足罐、豆、盂、器盖和支撑炊器的支架等。由于烧成气氛控制不稳,呈色不均匀,陶器有红、褐、灰褐等颜色。泥质陶数量很少,只有红色一种。烧成温度在700℃~930℃之间。大多数器物没有装饰。有装饰的器物用拍打、锥刺、堆塑等手法作出花纹,花纹有刻划纹、乳钉纹、附加堆纹、剔刺纹、篦纹、绳纹、编织纹。这些纹饰有美化陶器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固坯体,使之成型稳定。磁山文化陶器表面了明显的原始性,器物种类不多,造型不够规整,许多器物内壁凹凸不平,颜色晦暗。磁山文化已发现彩陶,是目前我国发现生产彩陶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纹饰是在红陶表面以黑彩画平行折线纹。(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9/5/2007951496429.jpg)

裴李岗文化陶器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裴李岗文化是主要分布于河南中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在河南北部和南部也有发现。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的裴李岗,因以命名。裴李岗文化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左右,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的作物有粟,饲养家畜有猪、狗等,渔猎和采集有一定地位,居住环境很稳定,为生活服务的制陶业有一定规模。其制陶方法主要是泥条盘筑法成型,工艺很原始。器形有碗、盘、杯、钵、三足钵、双耳壶、三足壶、深腹罐、鼎、豆、勺和器盖等。陶塑艺术品有人头、羊头和猪头等。陶器经900℃~960℃温度烧成。在裴李岗遗址发现一座陶窑,圆形,有火道,属横穴窑。陶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器物种类比较多,能满足氏族成员多方面的需要;陶质比较疏松,表皮严重剥蚀粉化;泥质陶数量最多,作炊器的夹砂陶数量较少,夹砂陶掺细砂和蚌壳末,红陶多,灰陶少,素面陶器表面有磨光现象;部分陶器有装饰,是在坯体成型过程中用刻划、拍印、堆贴等手法作出的。有乳钉纹、指甲纹、篦点纹、弧线篦纹、细绳纹等;夹砂陶、泥质陶的分别制作,说明陶器使用功能已有区别。这种分工现象导致制陶手工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

新石器时代陶器   新石器时代中期


庙底沟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繁荣时期庙底沟类型的陶器。庙底沟类型1953年首次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1956至1957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多年的考古调查证明,庙底沟类型文化分布比半坡、史家类型都广泛,其中心区域在关中、晋南和豫西,北到河套,南达汉江北部,西到甘肃的洮河,东至河南郑州。典型的陶器有敛口曲腹钵、卷沿曲腹盆、双唇口尖底瓶、平底瓶、敛口鼓腹罐、甑、釜、灶和器座等。彩陶装饰有发展有序的菊科、蔷薇科植物花卉、禽鸟图案。其他还有条纹、涡纹、三角涡纹、勾叶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方格纹、曲线纹、垂幛纹、豆荚纹、蛙纹、鱼纹以及堆塑的鸟头、蜥蜴等。用彩主要是黑彩,有的红黑彩兼用,还有施白衣的彩陶。陶器造型精美,绘画技巧娴熟,抽象提炼和夸张得当,色彩的使用与造型很协调,把彩陶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9/5/200795141329518.jpg)

史家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陶器。史家类型属仰韶文化第二期,时间在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前后。以陕西渭南史家遗址为代表,分布地区与半坡类型相同,只是时间比半坡类型晚。陶器也以手制为主、即泥条盘筑法成型,—些精美器物成型后用慢轮修饰。按使用的需要,饮食、汲水、盛物等器多为泥质陶,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等,作炊器和盛器的为夹砂陶。陶器的种类和特征与半坡类型相似,出现最多的器物有钵、盆、瓶、壶、罐、瓮等。钵类有平底钵、敛口圜底钵,盆类有卷沿弧腹圜底盆,瓶类有小口溜肩尖底瓶、葫芦形瓶,壶类有细颈壶,罐类有四鼻罐、侈口折颈罐、鼓腹平底罐等,瓮类有大口深腹瓮等。陶器装饰中,用刻划、拍印、堆贴等手法作出的花纹与半坡类型一样,彩绘花纹在半坡类型基础上增加了圆点、弧线组成的几何图案和鸟鱼合璧的动物图案,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在半坡类型的基础上又有提高。

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中心区域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洛河、汾河汇集的中原地区,向北延伸到长城沿线段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到河南东部,西到甘肃、青海交界地区,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陶器绚丽多彩,展现了母系氏核社会从繁荣至衰落时期制陶工艺的特色。仰韶文化的陶器,用河流沉积的中砂性粘土作原料,以手工艺制作,主要用泥条盘筑法成型,还有手捏成型、粘接成型等手法。根据陶器使用功能的不同,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因焙烧火焰气氛的不同,又出现橙红陶、砖红色陶、褐红色陶、灰陶和黑陶。红陶是用氧化焰烧制的。灰陶是烧成后期用还原焰烧成的,黑陶是烧窑后期用浓烟熏翳,陶胎孔隙中藏入许多炭微粒所致。最能体现仰韶文化艺术特色的是彩陶,用农田中生成的铁锰结核碾细配成黑彩、黑褐彩料,用含铁量很高的土红或赭石配成红彩,用白净瓷土配成白彩。当坯体成型后干到一定程度时,用类似今天毛笔一类的工具蘸彩料绘画。绘画以后用鹅卵石、骨具或坚硬的木头压磨坯体,使彩料和陶坯结合密实、经800℃~950℃焙烧,彩陶就烧成了。一般在器物外壁有规律地绘出几何图案、植物、动物形象的花纹和人物形象。有的器物用贴塑方法在器物上做出壁虎、人头等装饰。作炊器的夹砂陶坯体成型时拍印出细绳纹、粗绳纹、方格纹。主要器物有平底碗、钵、盒、小口尖底瓶、细长颈瓶、直口罐、斜沿罐、深腹瓮、鼎、釜、甑、灶等。仰韶文化陶器种类和彩陶上的植物花纹、鸟纹图案,反映了母系氏族繁荣时期较发达的农耕经济和定居生活的文化艺术,而人面鱼纹盆、各种鱼类图案和动物画面慢表明渔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仰韶文化分布地域很广,时间跨度很长,大致分为四期,第一期以西安半坡类型为代表。第二期以史家类型为代表,第三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第四期以西王村类型为代表。各期各个类型的陶器都很有特色。(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9/5/20079514827795.jpg)

大溪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陶器。大溪文化分布范围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长江中游西段文化遗存很集中,因首先发现于四川巫山的大溪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至前3300年。大溪文化陶器,早期主要为红陶,陶色多带橙红色,主要器物是饮食器皿,许多器物外表为红色,内壁为黑色或灰黑色,这是由于焙烧时器物扣于窑箅上,受到不同气氛的影响,也有可能刚烧成时趁热涂抹油脂和树脂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红陶逐渐减少。灰陶和黑陶增多,器物种类也增多。此外,还有一些白陶。白陶胎是一种含镁量很高的泥土。灰陶和灰黑陶产量很大,制作主要的生活用具,一部分是泥质陶,另有相当一部分夹炭和夹蚌,夹炭是将稻草、稻壳初步焦化后碾成粉末掺入泥料中,夹蚌是将蚌壳、螺壳加以焙烧使其脱胶易碎,打成细末加入泥料,改善泥料的板结性能,增强可塑性相成型稳定性。陶器烧成温度不高,根据红花套遗址的陶器标本测定,烧成温度600℃~700℃,大溪文化的标本测定烧成温度为750℃~810℃,主要器形有豆、敛口钵、圈足盘、弧腹盆、敛口簋、折沿鼓腹孟、圈足碗、,曲腹杯、罐、壶、高领平肩直腹瓶、筒形瓶等。很多器是素面磨光,装饰花纹有戳印纹、刻划纹、弦纹、附加堆纹、镂孔,个别器物上印有浅篮纹,绳纹不多。大溪陶器上戳印纹很有特色,在一种小戳子上刻圆形、半圆形、新月形、三角形、长方形、方形、工字形纹,在器表戳印而成。本意是戳破泥料表面封闭的薄膜。使坯体中的水份更容易排除,提高烧成质量、但这些印纹有规律的排列,产生一种图案效果。大溪文化的彩陶也很出色。主要在泥质陶器上画彩,普遍施一层红色陶衣,画黑彩或赭彩,有的施白色陶衣画黑彩或红彩,经过精细打磨,然后焙烧而成。彩陶常见纹样有绞索纹、平行带中夹“人”宇纹.其他还有菱形格纹、短线条变形绞丝纹、变体回纹、游涡纹、谷穗纹、齿状纹。有的器物成型水平很高,如彩陶单耳杯,胎体薄如蛋壳。大溪文化制陶工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3期。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细小而简单,彩陶尚不发达,生产数量极少。器形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为多。中期,彩陶生产增多,戳印装饰发达。常见的器形有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柄豆、曲腹杯、折腹盆、筒形瓶等。晚期,彩陶减少、灰黑陶、黑陶人量增加。使泥质陶器在整个陶器生产中占绝对优势。细颈壶、敛口圈足碗等是富有代表性的器物。

马家窑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年代为公元前3100至前2700年,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直接由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马家窑氏族经济中制陶手工业发达,工艺水平很高,生产的陶器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陶系。夹砂红陶主要作炊器和盛储器,在成型时表面做出绳纹、附加堆纹。泥质陶种类多,在生活中使用广泛,有素面磨光陶,也有彩陶。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最精美,陶器细腻,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砖红色,表面打磨光亮,大多数用黑彩在器物的口沿、颈腹最圆鼓的部位和内壁绘画装饰。纹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构图饱满复杂,出现最多的有垂幛纹、垂钩纹、圆点纹、波浪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叶状纹间网纹、葫芦形纹、菱形网纹、螺旋纹、圆圈纹、S形纹等。人物类画面最精采的是红陶盆内壁5人一组携手舞蹈的纹饰,它是研究新石器时代舞蹈艺术和氏族成员娱乐生活、风俗人情的宝贵资料。动物纹饰有变形鸟纹、狗纹等。马家窑类型遗址发现有规模很大的制陶作坊,生产的器物有碗、钵、盆、瓶、壶、罐、甑、瓮、带嘴锅。还有上部为泥质陶彩绘、下部为夹砂耐火粗陶的器物,如盆、罐、带嘴锅相结合的器物,适应人们日益丰富、广泛的生活需要,表现了工艺的娴熟和生产安排的灵活性。(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270950.jpg)

新石器时代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开流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新开流文化的陶器。新开流文化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流域、距今6080±130年。新开流文化陶器反映出该文化的独特面貌。主要为夹砂褐陶,少数夹砂黄陶,泥质陶数量极少。制陶工艺原始,均为手制,以泥条盘筑法成型,成型以后里外用手抹平。器物种类极少,大多为饮食用的钵和盛物用的罐。泥料含砂,质地疏松,不耐用,出土后很难复原。陶罐造型有侈口,也有敛口和直口,口部均比较大,腹体很深,大多平底,少数是凹底,一般罐体呈向外扩张的弧形,也有直筒形罐。制陶工艺虽然原始。种类也不多,但多作装饰,素面陶极少。—件陶器上一般都饰多种纹样,只用一种纹样装饰的较少。菱格纹、鱼鳞纹两种纹样占绝大多数,还有篦点纹、网格堆纹。鱼鳞纹形似鱼鳞,有大、小或半圆、椭圆形状。菱格纹是用刻纹陶拍拍印在陶坯上的,或用短条平行线组成。篦点纹又能可分为点状、联缀成格状、平行线、菱形、长方形等。这些纹样显然与当时的渔猎生活有关。新开流文化陶器上未见东北地区其他文化陶器上的“之”字纹、所以比较独特、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自成体系。

新罗下层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新罗下层文化的陶器。新罗文化遗址在辽宁沈阳北郊的新罗工厂附近,下层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上层是铜器时代文化。下层发现石器、细石器、陶器和煤制品,还有居住遗迹。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在浑河、辽河流域和新民县境内均有发现。新罗下层文化制陶工艺水平不高,90%以上是粗糙的夹砂红褐陶,只有少数泥质陶。各类器物陶疏松,火候较低,生产最多的是大口筒形罐,超过全部出土陶器的90%,其次是底呈椭圆形的斜口罐。各类陶器都有装饰,纹饰以“之”字形线纹和弦纹最常见。坚“之”字纹占85%以上,它通常是用片状工具围绕器壁作成的。

富河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富河文化的陶器。富河文化最先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北70公里的沟门村发现,在乌尔吉林伦河的东岸,乌尔吉林伦河流域发现很多遗址,说明富河氏族主要活动在这个地区。西喇木伦河沿岸以及北边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境内也均有发现。在杨家营子遗址,发现该文化堆积层叠压在红山文化的房址之上,说明晚于红山文化。根据富河沟门遗址的桦树皮14C测定,年代为距今4735±10年,年轮校正为5300±145年。制陶工艺水平不高。都是质地粗松的夹砂陶,火候不高。陶器颜色主要是褐色,黄褐陶为多,灰褐陶次之。制法均为手制,大多数实用器为泥条盘筑法成型,一些小型器物用手捏成型。无论有纹饰还是素面陶,都经过压磨。最多的器形有大口筒形罐、斜口罐、钵(碗)和杯等。大口筒形罐一种为直口、圆唇、筒形腹,口沿之下作出一条或数条附加堆纹;另有一种为直口方唇,直筒腹、腹壁中部以下斜收成小平底。这两种罐唇沿都很薄。陶器有的光素无纹,大多数装饰压印纹、印压山横“之”字形篦点纹,还有少量横竖“之”字形弧线纹,罐口沿饰附加堆纹。此外还有刻划纹。有的器物底部有编织纹。早期陶器的特点是,大口筒形制罐唇沿外凸,腹壁略有弧度,腹壁多饰横压的“之”字形线纹;中期的特点是圆唇,直腹,口沿之下有一条或数条附加堆纹,腹部多饰横压“之”字形篦点纹;晚期则为方唇,直腹,腹斜收,小平底,腹部多饰横压“之”字形篦点纹。富河文化生产工具除大型打制石器以外,还有很多制作精致的细石器,村落分布多在河旁的山岗或高地,属于山地森林氏族、有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居住比较稳定,它的制陶工艺表现出该氏族的特点。

红山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陶器。红山文化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1954年命名,分布范围从赤峰英金河流域开始,北起昭乌达盟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的朝阳、凌源及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锦州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前后。红山文化的陶器种类比较多,均为手制,器壁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底单独做出后与器壁衔接。陶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都比较粗糙。夹砂陶底部留有编织物痕迹,是陶坯制成后,在湿润状态下放在编织物铺垫上印上的。陶坯成型后要经过拍打、压磨,外表作出装饰纹样,器物内壁也要压磨。泥质陶的敞口容器如钵内壁也要压磨。罐、瓮等大型器物口部较小,压磨不方便、就采用修刮法整形,可以清楚地看到修刮痕迹。有的器物表面还留有湿手抹平的痕迹。泥质陶作容器,夹砂陶作炊煮器。在水泉遗址还发现一些陶器表面有烟炱。红山文化的泥质陶为红色,夹砂陶为褐色,粗糙,色深。夹砂陶主要器物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造型特点是大口,小平底,腹壁呈弧形,器壁底部表面部有编织物痕迹。泥质陶有盆、钵、罐、瓮等。钵有深腹、浅腹之分,还有折口、折腹的造型。钵的口沿一圈涂酱红色,被称为红顶式。罐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罐、敛口罐等。瓮的形体很大,造型特征是口部很小,腹体深而大,红山文化陶器的装饰很有特色,纹饰有压纹、划纹、附加堆纹和彩绘。用尖锐工具压出的花纹多为横“之”字形线纹,少量为竖“之”字形纹,以及用篦点组成的“之”字形纹和刻划成组的直线纹。纹饰主要饰于夹砂陶器上,少数见于泥质陶。附加堆纹有的成条状,有的成瘤状,多在夹砂陶的口部或腹部出现。彩绘主要饰于质地较细的泥质陶上,先绘图,再加以磨压,然后烧成。有黑彩和紫彩两类,花纹主要是长短线条组成的图案、如三角纹、菱形纹、鳞形纹、涡纹等。在敖汉旗四棱山遗址发现6座窑址。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3部分组成,有的是单窑室,有的是双窑室。前者室内有2~4个窑柱。有的单窑室为马蹄形,南北长1.4、东西宽1.38米,窑室和窑柱用石块砌成,表面抹草拌泥,火膛长1.2、宽0.6~0.8米,呈斜坡状。双窑室是双火膛,窑室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东西宽2.7米,有8个窑柱,都是土石结构,表面抹草拌泥,双火膛分置两边。连窑室是单窑室的扩大和发展。

卡若遗址陶器

 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遗址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的卡若,有半穴居式建筑、地面建筑和石墙建筑。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大小不同型号的刮削器、砍砸器、相当数量同属我国细石器传统的锥形器、柱形器、石核和石叶,还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骨器。制陶手工业比较原始,陶器大多为夹砂陶,少量泥质陶。主要器形有短颈罐、盆、钵等。早期的器物以红陶为主。罐类器物颈很短,盆为直口折腹,钵为敛口。晚期以灰陶为主,主要器物有小口高颈罐、敞口曲腹盆、直口钵和双联罐等。大多数器物装饰刻划纹、绳纹、细堆塑纹,其中刻划图案最多。另有很少量的彩陶。(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3728365.jpg)

甑皮岩遗存陶器

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甑皮岩的陶器。遗址地点在广西桂林独山,以甑皮岩第三层遗迹为代表。相同的洞穴遗址在桂林市郊发现60多处,甑皮岩洞定遗址是最丰富的一处,年代约为公元的4000年前后。陶器制造虽然很原始,但已比单纯的夹砂陶进步许多。器物主要是陶罐,其次有釜、钵、瓮,还有少数三足器。大多数是夹砂陶,有的陶质较粗,有的较细,颜色以红色为主,也有灰色。这些陶器主要作炊器,也可以作盛物用具。泥质陶生产得很少,红陶数量较多,灰陶比较少,主要是手制,工艺的原始性一目了然。陶器的装饰,夹砂陶有划纹、席纹和篮纹,都是在成型过程中、用拍打的方式或刻划方法做出来的。泥质陶的纹饰主要是细绳纹和比较流畅的划纹。烧成温度在680℃左右,火候不高,质地比较松脆。甑皮岩遗址的陶器均以实用为主,尚无艺术性可言,代表了农业生产水平低、以渔猎为主的氏族的制陶水平。

云南新石器时代陶器

 云南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总称。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滇西洱海地区和东部滇池周围地区为主。20世纪30年代发掘了大理马龙遗址。1973~1974年重点发掘的宾川白羊村遗址内涵丰富、有发达的种稻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狩猎业。白羊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下层文化14C测定年代有两个数据、经年轮校正,一个为公元前2165±105年,一个为公元前2050±105年。陶器有釜(大口罐)、罐、壶、钵、匜和支垫等。均为手制,以夹砂褐陶最多,灰陶比较少。纹饰有划纹、绳纹、点线纹、篦齿纹等,工艺比较原始,夹砂陶圆底釜等器形很流行,这是一种炊具,与发达的稻作农业和狩猎业生活相适应。滇池周围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0多处,其中晋宁石寨山、昆明官渡两地经过发掘,制陶工艺很原始,陶土未经加工,陶器粗陋,质地疏松,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夹砂陶有釜、罐等。泥质红陶有盆、钵、碗、碟、还有生产工具陶纺轮、陶丸、管状陶网坠等。泥质陶器胎体中含有稻壳末和谷穗芒的痕迹。陶器装饰极为简单,能看出的花纹有刻划的波浪纹、山字形纹、叶脉纹、豆芽形纹和拍印的小方格纹。制陶工艺自成体系、独具—格。

圆山文化陶器

 中国台湾新石器时代圆山文化的陶器。圆山文化以台北盆地为中心,遍布淡水河两岸、淡水河上游基隆河、新店溪和大溪中下游沿岸。台北圆山贝丘遗址发现于1896年,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于1953年、1954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以后经过发掘的圆山文化遗址有台湾台北大安寮土地公山遗址、淡水河口大坌坑遗址上层、圆山遗址上层。圆山文化的年代,地面下20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910±80年。圆山贝丘地下12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590±80年。圆山贝丘地下4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240年。圆山文化遗址出土物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玉器和青铜器。圆山文化陶器以细砂棕灰陶为主,手制。工艺水平比大坌坑文化略高,常见的器形有罐、碗、壶等、多采用矮圈足。大多为素面陶,装饰花纹有锥刺纹、圆圈纹、网纹。有彩陶,主要有红彩画出平行条纹、卵点纹,绳纹和篮纹不见。

大坌坑文化陶器

 中国台湾新石器时代磊坌坑文化的陶器。大坌坑文化遗址在台南归仁乡八甲村大坌坑,这类文化在台湾分布很广,不仅在北部、中部、西南部海岸大量存在,而且在东海岸地区也有发现。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西北海岸、中部海岸和西南海岸台地上是大坌坑文化集中地区。主要文化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及高雄林园乡凤鼻头贝丘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绳纹陶为代表。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遗址蚌壳14C测定,年代为距今5480±55年。大坌坑文化制陶工艺很原始,陶泥杂质很多,含粗砂,采用手捏成型,日用陶器种类极少,有碗、罐、瓮等。烧成温度为400℃~500℃,很多器物呈生烧状态,硬度只有2~2.5度。质地粗松、颜色呈暗红、浑红色,还有胎壁粗厚的灰胎陶。器表自颈部以下印有粗深的绳纹,有的在肩、腹部位施划纹。一般器物口部厚重,也饰以划纹。有的器物口部低矮,颈厚唇薄;有的口部外缘唇、颈之间有一圈圆脊,划纹多施在凸脊上部,凸脊下部拍印绳纹。彩陶很少,有的在口沿及器表施成条或成块的红色装饰,有的还加刻划纹。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福建、广东新石器时代的一环。它的制陶工艺与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东兴贝丘遗址、广东潮安陈桥贝丘遗址有许多共同点,如生产得最多的夹砂绳纹圆底罐,以及绳纹、篮纹、刻划纹装饰,工艺都很原始。这些文化特征的表现,反映了经济状况比较原始,农业不发达,家畜饲养刚刚开始,采集、渔猎经济占重要地位,这些都是中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特征。

昙石山文化陶器

 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以昙石山文化的中下层为代表。昙石山文化最初发现于闽候昙石山,同类遗址有闽侯庄边山贝丘下层和溪头贝丘、福清东张下层,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带,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昙石山文化有农业,饲养了狗、猪一类家畜,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海生贝类是人们经常性的食物。制陶手工业有一定规模,夹砂陶多于泥质陶。遗址下层红陶多,灰陶少。常见的器物有釜、鼎、罐、簋、碗、盆、钵、豆等。富有地方特征的器物有釜,造型为斜口沿,折腹,圆底比较尖瘦,拍印绳纹。折腹圈足壶和敛口或侈口喇叭形矮圈足豆也很有特色。陶器除素面磨光以外,纹饰多有绳纹、篮纹、堆纹、镂孔、凹点纹、曲尺纹、圆圈纹和彩绘。彩绘主要用红彩。在羊角把壶形器上,先拍印绳纹,再绘竖条和卵点组成的图案。几何形印纹硬陶已处在发生阶段,中层制陶工艺有明显进步,器物胎质比较坚硬、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代表性器物有釜、壶、豆、簋、杯等。釜的造型为斜沿,鼓腹、圆底。壶为鼓腹,有的唇沿尖薄,直颈,有的为敛口、斜肩,圈足足沿外侈,有的从口至底棱线很清楚。豆的口沿外折,唇沿尖薄,船壁起棱,圈足很大,足沿也外折。簋的腹部圆鼓,圈足足沿外侈,有的圈足壁面有孔。杯的口、颈深长、腹部扁鼓,中部凸出一线,广泛使用圈足。彩绘主要是以红彩绘宽带纹。新出现的花纹有斜方格纹、叶脉纹、双圆圈纹。几何形印纹硬陶比下层有所增加。

崧泽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的陶器。崧泽遗址发现于上海青浦县城东4公里的崧泽,因以命名。这种文化主要分布于上海市郊和太湖地区。崧泽文化制陶工艺进步较大、陶坯成型之后用慢轮修整的做法很普遍。从精致的形体来看,有些器物可能是轮制成型。烧陶的火候比较高,在760℃~810℃之间。各类陶器中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还有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泥质灰陶质量很高,细腻坚致,成型规整,泥质红陶颜色多为桔红色,通体颜色一致,很少施红色陶衣。夹砂陶的泥灶,主要掺砂粒、蚌壳末和稻壳等。蚌壳是经过焙烧脱胶处理然后粉碎的,稻壳末是经过焦化后碾磨成粉末然后掺入泥料中的。常见的器形有鼎、釜、罐、壶、甑、觚、研磨钵、直口圆底缸、盆、豆、杯等。作为主要炊具的鼎,有盆形和釜形两种样式,鼎足有弓背铲形、扁平侧三角形、三棱形、凿形、扁凿形。釜数量减少,没有腰沿。罐的种类较多,有侈口深腹罐、短颈扁腹平底罐和圈足罐。壶的结构有腹体折收、圆腹、扁腹、垂腹等,颈部较长。豆盘多折棱,圈足有高有矮,一部分足沿呈斜台状。有的豆柄呈竹节状。陶器的艺术性增强,有的陶罐腹部有附加堆纹和鸡冠状耳,有的杯、瓶、小罐圈足边沿切成花瓣形,有的将圈足分割成几段,许多器物器壁出现折棱、突棱或瓦沟纹,线条起伏大而有变化,破除单调感。很多器物素面无纹。有纹饰者,纹样多为附加堆纹、弦纹、压划纹、镂孔、彩绘。在崧泽和草鞋山遗址发现的陶片上有的施白色陶衣,用黑彩做出圆点、弧线三角纹组成的图案。(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3438907.jpg)

马家浜文化陶器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陶器。此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和钱塘江北岸地区,年代为公元前5000至前4000年。马家浜文化整个社会经济比河姆渡文化进步很多,制陶手工业及陶器艺术水平都有所提高。生产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质地较细,由于烧成和渗炭关系,器物外壁是红色,内壁呈黑色,或表红胎黑。虽然都是手制,但整修得相当整齐,有的经过慢轮修制。夹砂红陶有的掺细砂粒,有的掺蚌壳末,质地较粗。和泥质陶—样、盛行施红色陶衣。烧成温度在800℃~870℃之间。主要器形有素面腰圆釜、扁锥足釜形鼎、带流平底盉、双耳罐、喇叭形圈足豆、敞口盆、钵等。装饰很简单,有弦纹、附加堆纹、镂孔以及少量彩陶。有的器物的耳做成巧妙的牛鼻式、鸡冠形,提高了艺术欣赏性。马家浜文化发展时间近千年,其间人们使用的陶器也有所变化。早期多用夹砂陶,很少用泥质陶。晚期陶器使用多样化,夹砂红陶、红褐陶、泥质红陶都有生产,器物种类也增多,陶鼎的形式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3346434.jpg)

屈家岭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屈家岭文化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因以命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比较集中的地区有郧县、襄阳、随县、京山、天门、宜都、枝江、江陵、安陆、应城、武昌、鄂城、麻城等。北到河南西南部,南及湖南澧县,西达四川巫山的大溪。屈家岭文化的年代,以其晚期遗址测定,为公元前2875±220至前2635±150年。屈家岭文化有4个陶系,灰陶最多、黑陶次之,黄色和红色陶器相对较少。陶窑的砌筑有3股火道,用木柴和竹片作燃料。烧成温度为900℃。器形有罐形鼎、甑、豆、钵、盆、矮三足碟、罐、高领扁腹圈足壶、孟、双腹圈足碗、喇叭口矮圈足杯、高圈足杯等,很多鼎、豆、碗的器身是仰折的双腹,有的鼎足为扁宽形或矮柱形,无论是安圈或三足制作都很规整,表现一种规范趋势。夹砂陶的羼和料多选用细砂,或加入破碎陶片碾成的粉末。制陶工艺精湛,有的薄胎陶器胎体只有0.5~2毫米,而有的巨型陶缸高度达40多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折沿锅口径达86厘米。彩陶虽然比较少、但代表了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的较高水平。彩陶一般为细泥黄陶,敷橙红色、灰色或黑色陶衣。陶衣有的为单色,也有很多器物上施两种甚至三种颜色的陶衣、有的是两种颜色的陶衣相重叠。画陶的彩色主要是黑色,也有橙黄色和红色。彩陶数星虽然不多,但有些器物从内到外满施花纹,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所少见的。图案组合细腻而复杂,如弦纹与菱形纹相交的格纹、平行方格内加小方框、横排方格内分嵌卵点、菱形方格纹按组安排、带纹作出不同的宽窄、条纹内外排列圆点、横条纹下挂垂幛纹等。各类图案色彩浓淡相同,笔道不整齐,陶衣颜色和彩画的颜色均有一种晕染现象,大量生活用具是素面陶,通常用凸弦纹和瓦棱纹作装饰。屈家岭文化的纺织工具大多数用精美的陶制品,陶质虽然有粗有细,但以细质陶为多,多施橙黄色陶衣,在单面或周边绘褐红色图案。这些反映出屈家岭文化稻作农业发展,居住稳定,制陶手工业发达并为纺织手工业提供了优良的工具。(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3058814.gif)

齐家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的陶器。齐家文化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是我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早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晚期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并存。其地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以及宁夏南部地区。重点遗址有青海乐都柳湾、甘肃刘家峡水库区、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等。齐家文化的陶器独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侈口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盆、深腹盆、镂空圈足豆、袋足鬲、三环罐等。根据地区不同及各地区文化内涵特征、可将齐家文化大体分为早中晚3期。3期文化的陶器由胎质到器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略有不同、但它们却存在着根深蒂固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早期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器形较小,常见的有侈口罐、单耳罐、高领双耳罐、双耳罐形甑。中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罕见,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镂孔豆和单把鬲等。晚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少量出土,陶器除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外,出现尊、壶、高领折肩罐、双耳彩陶罐、彩陶豆等。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数仍为手制。慢轮加工较普通,小件器物通常用手工捏制。平底器居多,稍大的平底罐类采用底、壁分制,即以壁包底方法制成。壁仍为泥条盘筑,其外底平坦。内底常见粘接时的手捏痕迹。高领罐的口部有些也是粘接而成,其内壁留有清晰的接痕,有些虽经慢轮修整,不见泥条接痕,但轮旋痕迹清晰可见。豆也是分制出豆盘及圈足,然后用泥条粘接成型。高领折肩罐的折肩往往靠工具压抹而成。齐家文化还出土一些手捏陶塑,如人头、鸟头及羊、狗等动物。有的陶塑虽不成比例,但其造型小巧。姿态生动,尤其是人和鸟的头部轮廓逼真,面部丰满。双目有神,是我国原始社会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齐家文化陶器除素面器,主要有篮纹、绳纹装饰及少量彩陶。篮纹、绳纹一般饰于夹砂罐、双耳罐、单把鬲上,起加固和装饰作用。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彩绘纹饰常见的有菱形纹、网纹、三角纹、波折纹、蝶形纹等。纹饰繁简不一,富于变化,题材也独具特色。(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299833.jpg)

半山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陶器。此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庄浪河流域,渭河上游的天山、武山一带和宁夏南部等地区,河西走廊仅限于永昌市以东地区。半山类型的制陶业直接继承马家窑类型,工艺娴熟,器物主要以泥条盘筑法成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主要有小口细颈壶、贯耳小口壶、细长颈瓶、浅腹盆、曲腹钵、双耳罐、单耳罐、带嘴罐等。装饰花纹有绳纹,是在成型时拍打上去的、多在夹砂陶器上出现;附加堆纹、成型时为加固坯体而作;彩绘内容很丰富,既绘于器物外壁,又绘于内壁,复杂图案的母题常用黑、红两彩相间的锯齿纹构成,色彩鲜明,形式多变。常见纹饰主要有葫芦形内填网格纹、游涡纹、水波纹、菱形纹、连续三角纹、宽带纹、平行条纹、圆圈纹、多线连弧纹等。其中游涡形纹最为常见。图案设计严谨。陶器图案不论正视还是俯视。都呈现完整而美丽的画面。(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2740908.jpg)

石岭下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的陶器。石岭下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早期类型,1947年发现于甘肃武山城关镇的石岭下,因以命名。该类型晚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早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器的主要颜色为砖红色,这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红陶中的一种陶色,与主要是橙黄色的马家窑类型红陶有所不同,说明其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关系密切。使用最多的器物有折沿盆、敛口钵、尖底瓶、壶、罐等。在壶、罐、盆、钵等器物上腹部绘弧线构成的三角形、花叶纹等,纹饰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相似。石岭下类型陶器自身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侈口长颈瓶、侈口薄唇罐等器物的造型上,结构优美,线条富于变化,在器物上以流畅、旋转度很大的线条构成鸟纹、变体鸟纹、鲵纹、细菱格纹。一件陶壶的颈肩部最圆鼓处以黑彩绘两只鸟偎依在—起,用长短弧线表现毛茸茸的鸟身。既美化了器物,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马家窑文化陶器的艺术风格就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石岭下类型的制陶工艺和艺术风格,在研究马家窑文化陶器艺术风格的形成、研究中国彩陶艺术、彩陶文化由关中向河西走廊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家窑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陶器。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发展为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很成熟,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陶器绝大多数是红陶,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许多泥质细陶的口沿、外壁满绘花纹,有的器物内壁也绘彩。作炊器用的夹砂陶也有彩画,这是其他原始文化陶器少有的现象。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马家窑文化时间跨度1000多年,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5种类型,即5个时期,以马家窑、半山和马厂3期为主。马家窑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900年,陶器多为橙黄陶,以黑彩绘画。器物有碗、盆、瓶、罐、钵等,多用粗壮的黑线构成繁缛的花纹,以长短线和弧线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有垂幢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多层三角纹、锯齿纹、桃形纹和草叶纹等。动物纹样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还有人面形象。作盛器用的大型罐、瓮、甑等和炊器,画彩较少或不上彩。各类陶器都是手制,广泛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经过精细的修刮和打磨,焙烧工艺高超,陶器质量普遍比较好。马家窑类型晚期,彩陶花纹笔道粗犷,在器物肩、腹部分构图很饱满,以大漩涡纹和弧度很大的锯齿纹为主题花纹,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有人将这个特点的文化遗址单独划出一个时期,即小坪子期,以兰州市郊陆家沟的小坪子遗址命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至的2650年。半山类型年代为公元前2605至前2350年。这个时期的彩陶上用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半山彩陶图案比马家窑复杂,在陶器上所占面积大,从口沿到器物最圆鼓的下腹部位都画彩。最常见的图案有水波纹、漩涡纹、葫芦纹、菱形网纹、平行带纹、棋盘格纹、蛙纹和附加堆纹,有的夹砂陶是白色陶泥制作的白陶。马厂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2350至前2050年前后。一些泥质陶器上施一层红色陶衣,用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圆圈纹、螺旋纹、变体蛙纹、波折纹等。也有用黑色或红色单色线条画出波折纹、菱形纹、编织纹和变体蛀纹等。马厂彩陶工艺熟练,但渐趋简单化,很多器物图案单调而疏朗,接近齐家文化。它表明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是独立形成、独自发展的。通过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逐渐向西发展,形成马家窑文化这—地方性文化。彩陶也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为光辉的青铜文化所代替。

陶寺类型陶器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出土的陶器。陶寺类型是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一个独特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内涵。陶寺类型遗存主要分布在山西西南的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年代为公元前2500至前1900年之间,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最典型。陶寺类型遗址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也有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黑陶。早期器物胎壁较厚,炊器以连釜灶和斝为主,中期出现陶鬲,晚期广泛使用陶鬲,连釜灶消失。陶寺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陶器有灶、鬲、斝、罐、壶、瓶、盆、盘、豆、鼎和觚等。凡泥质陶盆、罐、壶、瓶、盘、豆一类器物均施彩绘,是烧后挂彩的彩绘陶,做法是以黑陶衣为地,上施红、白、黄彩;或以红色为地、以黄、白彩色画出图案。图案有变体动物纹、龙纹、云雷纹、圆点、条带、几何形纹、涡纹、回纹等。常见纹饰还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以及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彩绘陶主要用于祭礼和陪葬,色彩斑澜绚丽,成为陶寺类型陶器的一大特色。陶盘上的蟠龙图象是中原地区最早的龙纹图案,也是最富特点的器物,可能是一种礼器,龙是其氏族部落的标志。

下王岗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陶器。是仰韶文化地域分布上最南瑞的一个类型,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北部及唐河、白河流域一带,即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最有代表性的遗址是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早一期、早二期遗存,属于仰韶文化一期的范畴。年代在公元前5000至前4600年。陶器生产以红陶和褐色陶为主,主要器形有直口平底碗、深腹锥足鼎、小口直颈壶、钵、尖底瓶、豆、甑、器盖和器座等。工艺水平与半坡类型相似,彩陶比较多。早一期多在红陶上画红彩、橙黄色彩、早二期多在红地上画黑彩,或施灰衣画红彩。彩绘纹饰有弧线三角纹、条带纹、斜十字纹、草叶纹、方格纹、漩涡纹等。

大司空村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陶器。大司空村类型是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一个仰韶文化晚期类型,文化遗址多集中在洹河、漳河流域,以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为代表,年代在公元前3600至前3000年之间。陶器中夹砂灰陶数量较大,占38%、泥质灰陶占33%,泥质红陶占18%、夹砂红陶占60%,黑陶和白陶数量极少。典型器物有直口圆唇折腹盆、侈口浅腹盆、敛口钵、侈口尖唇平底碗、高领罐。有的器物底足切成花边,有的做出圈足。素面陶占多数。装饰中篮纹和方格纹比较多,还有划纹、线纹、锥刺纹、细绳纹、方格纹等。彩陶生产较发达,主要是用红色、棕色彩在红陶或灰陶上作画。也有红、黑两彩并用的。最常见的花纹有弧线三角纹、平行线纹、S形纹、W形纹、螺旋纹、眼睫纹、蝶须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20余种,互相搭配组成优美的装饰画面。

后岗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陶器。后岗是仰韶文化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的一个类型。同类遗址集中在卫河、漳河流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将它排在仰韶文化第二期,年代为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之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最有代表性,故称为仰韶文化后岗类型。典型陶器有敛口圆底钵、平底钵、直口碗、小口长颈壶、小口折肩壶、罐形柱足鼎、灶、圆底缸等。陶器制作比较精细,泥质红陶约占70%,夹砂红陶约占10%,泥质灰陶将近20%,还有少量白陶和黑陶。陶鼎使用广泛,造型特点为侈口尖唇,折沿沿面比较宽,腹上部较鼓,下腹较尖瘦;三足有的为圆柱形,有的上端粗,下端瘦长,有的为长方形,在足与腹壁相交处有若干手捏的小圆窝。各类陶器中以素面陶和磨光陶占多数。有装饰的陶器比较少,在坯体成型修整过程中作出的花纹有浅刻精细的线纹、弦纹、指甲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彩陶的彩绘颜色以红彩居多,黑彩使用相对少一些。最突出的装饰是在碗、钵类器物的品沿涂一周红彩,即所谓红顶碗、红顶钵。花纹有宽带纹、3道至6道不等的直线组成的平行竖线纹、平行斜线组成的三角纹、菱形网格纹等。

秦王寨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的陶器。秦王寨类型是继庙底沟类型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类型,首先发现于河南荥阳秦王寨遗址。此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东起郑州,西到洛阳,南到汝河河谷和丘陵地带。郑州东北6公里的大河村遗址,也属于此类型,内涵比秦王寨更丰富,文化面目更清晰,也有人主张以大河村类型命名,所以此类型也称大河村类型。它属于仰韶文化第四期在豫中地区的代表,年代为公元前3600至前3000年。出土彩陶用彩丰富,有红、紫、灰、黑等色,有几种颜色一起使用的复合彩,也有的用白色陶衣作衬地,然后作彩画。花纹简洁豪放,有网纹、宽带纹、平行线纹、波浪纹、锯齿纹、兰草纹、六角星纹、弧线三角纹、X形纹、∽形纹。除彩绘花纹,还有附加堆纹、篮纹、方格纹镂孔等。遗址中出土最多的器物有大口斜腹平底碗、折腹镂孔豆、侈口长颈壶、大口束腰尖底瓶、折肩罐、侈口鼓腹罐、罐形鼎、盆形鼎等。

西王村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的陶器。此类型的遗址是1960年在山西芮城西王村发现的,遗址分布于山西西南的汾水、涑水流城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属仰韶文化晚期。《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将它列为仰韶文化第四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600至前3000年之间。西王村类型的陶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红陶为主要陶系,但灰陶生活用具的数量增多,考古学统计约占所有陶器的6%。陶器制作工艺有明显的提高,胎体精细而薄,很多器物造型复杂,工艺难度较大。常见的器物有宽沿浅腹盆、斜壁圈足碗、镂孔豆、长颈凹腰尖底瓶、敞口尖底瓶、鸡冠耳罐、敛口深腹大平底罐、大口深腹瓮、厚唇筒形瓮等。装饰方面的变化是彩陶减少,有红地红彩、红地白彩。纹样有圆点纹、条纹、波折纹等。为加固坯体而拍印、刻划、堆塑的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

陶瓷时代知识   战国、秦代陶瓷


秦代陶俑

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制作的陶俑。秦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陶俑艺术得到巨大的发展、秦始皇陵3个陪葬坑多达几千件的陶俑艺术成就尤其显赫。这些军阵模型及其埋藏服从陵园总体设计的需要,是护卫秦始皇的禁卫车性质的部队。一号坑俑的数量大、最为威严,是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力部队;二号坑由步兵、骑兵和车兵组成,机动性强,战斗力也最高;三号坑是将帅的指挥所,体现了秦军强大无比的军陈场面。这些陶塑,人物形象一般高度为175~196厘料,陶马高150~172、长200~203厘米,与真人真马相仿。工匠们对秦朝军队的观察细致入微,雕塑一丝不苟,技巧娴熟,手法严谨,崇尚写实。塑造的将军、官吏、着甲步兵、轻骑马兵、便装武士、弩弓手、着甲骑兵、驭手等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由于年龄、官阶、身世的不同,人物表情各不相同。除秦始皇陵兵马俑,其他遗址和墓葬出土的陶俑也表明,秦代陶俑都是模拟真实形象以写实风格塑造的。特别在衣甲服饰、发髻冠巾的刻划上,真实地表面了秦代各类人物的面貌。

秦代陶器

 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生产的陶器。秦代陶器以灰陶为主,各类生活用具、建筑用的砖瓦都用中砂性粘土力原料。精美结实。另外还有少量红陶和黑陶。其质地较软、多作随葬冥器。由于秦代历时较短,许多地方的产品与汉代陶器不易分辨。关中地区秦故地秦代陶器特征明显。从当地出土的陶器看,典型器物有茧形壶、盆、鬲、釜、盂、豆、罐、瓮、仓等。用泥条盘筑,轮制成型,技巧熟练,造型圆正规整。独具时代特征的器物茧形壶习休鸭蛋壶,腹部向两侧横延、成型难度较大;窖底盆,在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口径100、底径50、高60厘米,口径底均作椭圆形,口缘外卷,腹部略向外凸,厚实坚硬,出土时节节相套,可能为贮藏粮食之用;陶仓,冥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陶仓器身较矮,上有摹拟平顶斜坡式圆形屋顶,仓身正面开一扁方形门洞。这些陶器和陶制模型在汉初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逐渐有所改变,形成汉代的风格。秦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很重要的—个方面,体现在陶俑的塑造和烧成。显示其惊人成就的,是1974年以来不断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临潼西杨村西南,发现3个皇陵陪葬坑,一号坑面积达14260平方米,按发掘部分密度推算,该坑埋藏兵马俑总数达6000多尊。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埋藏陶俑有1400多尊,战车89辆。3号坑面积520平方米,战车1辆,战马4匹、武士俑68件。这些陶俑是秦始皇在世时用强力从全国各地征调来服徭役的陶工、雕塑工匠和刑徒耗费10年左右的时间制作的。这些陶俑是伟大时代的辉煌产物,它体现出的雕塑法则,影响着秦以后2000多年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

陶瓷时代知识  汉代陶器

 

汉代瓷器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瓷器。汉代是瓷器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但在西汉初期、由于经过楚汉战争和与匈奴的长期战争,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包括瓷器生产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缓慢。两汉初青瓷日用器皿不多,主要是仿青铜礼器,如壶、瓿、罐、鼎、盒、钟、敦等。西汉中期,仿青铜礼器的青瓷日渐减少,实用器增多。西汉晚期的青瓷器以壶、瓿、罐、钫、樽、洗、盆、勺为主,已经不见仿青铜礼器。西汉青瓷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比例提高,这就需要在较高温度中烧成,然而当时的窑炉尚未改进,从而导致汉初青瓷比不上战国青瓷,有的坯体没有烧结,处在釉陶水平上,胎釉含铁理高,瓷器颜色呈酱黄、酱褐和黑褐色,黑褐色瓷器就是东汉发展起来的黑瓷。西汉瓷器成型用陶车手工拉坯,器身和器底分别制作,然后粘接而成。釉层普遍加厚,由于含铁量增高,釉色大多数褐绿色或酱褐色,器物内壁施一层薄釉,外壁只在口沿及肩上部施釉,腹中部和下部露胎。瓷器装饰主要在肩部刻划的两条阴弦纹构成的装饰区间内刻划水波纹、云气纹、卷草纹、人字纹等。有的粘贴细细的泥条,压成凸弦纹,或在流动的云气之间刻划神兽、飞鸟,动感强烈,很有气势。到了东汉,西汉常见的仿青铜器造型逐渐消失,日用器物罐、壶、瓶、碗、盆、盘、洗增多。新出现在些比较特殊的器形,如五联罐。此类罐主体是一个侈口直颈罐,颈部较长,在肩部四周粘接4个同样的小罐。再如人形灯,高47.8厘米,灯碗成浅盘形,灯座塑成一巨人形象,人的眼、鼻都刻划出来,口部刻成方形孔,胸前抱一硕大老鼠,人的肩、手和腿上均攀爬许多老鼠。背面釉下刻“吉祥”二字。东汉瓷器的装饰,主要是一些工艺简单的刻划水波纹、弦纹、香熏上镂刻三角纹,壶类器物的肩部粘贴铺首,五联罐上有的贴塑猴子和爬虫等。东汉青瓷与春秋、战国、秦、西汉原始青瓷相比,质量有很大提高。浙江出土标本胎体透光性增强,已完全烧结,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降低,分别为0.62%和0.28%,烧成温度已达到1260℃~1310℃,抗弯强度达每平方厘米710千克。通体施玻璃质釉,釉层明显加厚,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增强,胎釉结合紧密牢固,胎釉交界处可看到相当多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成并形成一个密合层,使釉层不易剥落。但东汉青瓷毕竟还比较粗糙,泥料的选择、坯泥的捏炼也都欠精,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层状长方形小孔,气泡明显,还残存少量的云母残骸和杂质。湖南地区东汉墓里出土一些青瓷、浅灰胎,釉层薄而均匀,釉色很淡,说明青釉如果减少含铁量,以弱还原焰焙烧,其釉色可以浅淡,如果以氧化焰焙烧,即有烧出白瓷的可能性。(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4224395.jpg)

汉代釉陶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表面施釉的陶器,又称铅釉陶。以普通粘土为胎,胎多呈砖红色,釉色为浓厚的棕黄色或深绿色,也有浅线、赭色、酱褐色。棕黄色釉出现较早,绿釉出现较晚。大多数施单色釉,个别施复色釉。烧成温度为800℃左右,汉代釉陶最早发现于陕西关中地区西汉墓中。东汉时釉陶流行范围扩大,西起甘肃,东至山东,北到长城地区、南达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大量考古资料证明釉陶只见于墓葬中,说明是作为冥器而随葬的。其主要器形有鼎、钟、壶、盘等仿铜器,也有人与鸡、狗等动物的形象,还有大量的仓、井、灶、水碓、磨、作坊、楼阁、池塘、碉楼等模型。其中大型楼阁有5层,高1.05米。汉代釉陶的制法有轮制、范制、手捏等。壶、钟等规整器形采用轮制成型;楼阁等结构复杂者多作范制,然后通过粘接成型,类似鸡、狗等小型塑像均用手捏成型,釉陶因为作为冥器随葬,所以制作工艺较粗糙,只求轮廓,不注重细部刻画。纹饰主要有弦纹、水波纹、植物树木纹、变形云纹及人物舞蹈和龙、虎、猴、熊、鸟等动物纹,形象活泼,线条流畅。釉陶能在低温下烧成,主要原因是釉中含有大量的铅,因铅有化合物在700℃时可以熔融。釉陶的着色剂为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铜能使釉呈翠绿色,铁则呈现黄褐色和棕红色。又由于铅釉的折射指数比较高,高温下粘度小,流动性大,熔融性强,因此釉层中无气泡或其他残存结晶体,使釉色清澈透明,富于装饰性,釉陶是低温烧成、其胎不能烧结,故胎与釉结合不紧密,胎质疏松、釉层经摩擦或遇潮易剥落或变质。如铜绿釉在潮湿的墓中釉面受到溶蚀,溶蚀的沉积物浮于燠表,经长时间一层层积累变厚。因光线的干涉作用会产生银色光泽,被称为“银釉”,可用刀片轻轻刮掉而无损于釉质。低温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成果。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釉陶工艺,在铅釉中加入适量的钴或锰,使釉色变蓝或变紫,形成三彩釉,更加丰富发陶瓷的装饰手段。

陶瓷时代知识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


三国

六朝青釉彩绘瓷

 两晋、南朝时期(265~589年)生产的彩瓷。中国最早的彩瓷是高温青瓷釉下彩。1988年江苏南京雨花台发掘了—座三国至西晋初期的墓葬,出土一件青瓷带盖扁壶。盖顶塑一鸟形钮、上腹部贴塑4个铺首、2尊佛像,2只连体鸟。浅灰胎体,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青釉,釉的玻璃质较强,凝厚,釉色深灰,发褐色。根据原料和工艺特征判断,这件青瓷作用应该是浙江中部地区,如金华地区早期婺州窑作坊生产的。整件器物用黑褐彩满绘神奇内容的图案。盖钮两旁绘柿蒂纹、周围绕2个人首鸟身的形象在仙草上飞舞,仙草两侧各有一动物。扁壶颈部绘2个长有七张嘴的异兽,其间夹杂半身异兽图象。腹部绘两排持节羽人,仙草、云气、朵花、莲瓣、弦纹、连弧纹等排列其间。内容虽多,但井然有序,线条有力,绘画水平不同凡响。这种青瓷釉下彩绘,在工艺上是一个创举,由于青瓷显色不佳,艺术效果不理想,使得这种工艺没有发展起来。只有白瓷发展起来之后,釉下彩工艺才得到发挥。六朝时期江南地区还发展起青瓷高温釉上彩工艺。这种装饰始于西晋晚期浙江南部的瓯窑,在青釉上饰褐色彩斑,有的作散点式,有的联缀成简单图案。东晋时期彩斑装饰广泛使用,多饰于钵类器的盖,碗盘类器物的口沿、器心和外壁以及香熏、罐、瓶类器物的口沿上。南朝以后逐渐减少。青瓷釉上彩工艺的做法是在施过釉的瓷坯上用毛笔点画黑褐色彩料,晾干入窑焙烧,当窑中焰火升到一定温度时,釉层熔融,彩料融入釉层,而不流动浸漫、青瓷烧成后在器物上就出现黑褐色彩斑。青瓷釉下彩或釉上彩皆为褐黑色,其呈色原料都是铁的氧化物,有的取自泥土中的铁锰结核,有的取自含铁量很高的红土,粉碎磨细,去掉杂质即可调成画彩原料。(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4748823.jpg)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  两晋


六朝陶瓷俑

两晋、南朝时期(265~589年)制作的陶质和瓷质俑像,内容多是贵族官僚、世家大族拥有的属吏和武装部曲,还有反映豪强大族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如鸡笼、狗舍、羊圈、仓、车、多子槅等。湖南长沙近郊杨家湾、砚瓦池、子弹库、金盆岭、左家塘等地西晋墓出土的青瓷俑很有代表性。内容包括高冠执板的骑吏、持简作书的文史、持各种什物从事劳作的侍从、持刀及盾的武士和骑马演奏的乐队。其作法很简练,用泥料塑出人物身躯,安一个圆球即为人头、头顶捏尖,刻几条痕迹即为帽子,戳几个小孔就是眼睛、鼻子和嘴;圆泥条粘成四肢,所持的武器往往是一小块泥片。长沙西晋墓中出土一件对坐书写俑,两人对坐在一块平板上,中国是一堆书,人物头戴高冠,两根宽带从帽顶、耳后系于    领下,身穿翻领长衫。其中一人一手持书,一手持笑在书上点画。两人正在讨论问题,神情专注,以致两人的鼻尖都快碰到一起了。骑马武士、乐队,持械斗士的塑造,都不着意形象的细部刻划,而注重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如同立体的漫画,令人忍俊不禁。马的形象比秦汉陶马的装备齐全得多,有辔、鞯、鞧、鞍,还有保护马的“当胸”。有的马鞍左前测作出三角状镫,这是中国内地最早的马蹬形象。东晋、南朝俑沿袭西晋的传统,但随葬品数量减少,一般只有男仆女婢各一人,有的有牛头状镇墓兽,或牛车、鞍马模型、三蹄足凭几等,时代特征很突出。

六朝青瓷

我国江南地区西晋、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265~589年)生产的青瓷。西晋青瓷的生产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物,有钵、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双沿罐、筒形罐、蛙形水盂、油灯、虎子、鸡头壶、羊头壶、牛头罐、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孔香熏、熊形或兔形水注;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上捏塑鸡、羊、虎、龙(多在器物的柄上);在香熏等器物上有镂孔装饰;在钵、盆、洗等类器物上用竹刀刻出海星和水波纹,这是战国以来江南青瓷的传统技法。神兽尊—类器物用雕塑、刻划等技法做成神奇猛兽的形象,头像狮,身如熊,背上长出水生动物的鳍,两侧刻出强劲的翅膀,口含宝珠,把日常所见和民间传说的神奇形象集中在一件作品上,埋在坟墓里,护灵驱鬼。谷仓罐的结构比三国时期更突出,在肩部以上的范围内,堆塑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善男、孝女、拜佛、祭祖和吊唁死者的丧葬场面,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飞鸟六畜,既体现了墓主人的财富和权势,又表达了子孙繁衍、六畜兴旺的愿望。内容虽多,但布局井然有序。西晋晚期开始出现在青瓷上点染酱褐彩斑,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丰富了装饰效果。东晋青瓷生产数量增多,造型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只是神奇类器形大大减少,风格趋向实用。许多器形尺度加大,造型结构由矮肥圆鼓向高挑瘦长方向发展,没有西晋作品上那些华贵的装饰,褐彩装饰更加流行。南朝青瓷瓷窑作坊的建立比两晋更加广泛,工艺趋向朴素实用。常见的器形有钵、碗、盏、盏托、小碗、深腹敞口碗、双耳盘口壶、鸡头执壶、平底或带圆饼足的唾壶、仰覆莲瓣纹罐等。盘口壶壶身渐趋细长,盘口加大,钵、碗类器物腹部加深,圆饼形足的形式更普遍。圆形青瓷砚由三足变成六足或多足。由于佛教思想的普及,瓷器上装饰的浮雕或刻划莲花瓣纹大量出现。(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4437367.jpg)

六朝黑瓷

 两晋至南朝(265~589年)生产的黑瓷。六朝黑瓷比汉代黑瓷质量有很大提高。汉代晚期黑瓷只是青瓷颜色加深而已,有很重的褐色成分,如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群中,初平元年(190年)墓出土的黑瓷双耳罐,三国两晋黑瓷质量虽有提高,但质地仍然比较粗,不能和同时代的青瓷相比,似用青瓷下脚料所做。到南朝时期黑瓷工艺水平提高,有的作品进入艺术瓷的行列。生产黑瓷的窑口有浙江德清窑、余杭窑。德清窑规模尤其大,在上董—带发现许多作坊遗址,生产的黑瓷作品有鸡头壶、盘口四耳壶、碗、盘、钵等。江苏镇江出土的黑瓷鸡头壶,盘口,颈直而细。肩和上腹圆鼓饱满、下腹缓慢收束,平底较小,肩部前端安直管式流,流头做成鸡头,另一侧从口至肩安置上细下粗的柄。两侧有横系,浅灰胎,通体施黑釉,釉层厚,漆黑光亮,口部由于釉汁流动、釉层较薄,颜色显褐、肩部以下釉层凝厚,漆黑光润。在德清窑遗址发现有类似的鸡头壶,有两个流管并列、各安一鸡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黑瓷四系壶,也是浅盘口,直颈。口、腹细而笔直,丰肩,上腹圆鼓下腹略为收束,平底。颈部2道凸弦纹,颈肩交接处也有一道粗棱,肩部安4个桥形系。此时的作品均手法简洁,不作花俏装饰,只是为破除整体的单调感加有几道弦纹,器物造型端庄拙朴,配以黑釉,显得格外典雅,这是黑瓷不同于青瓷的独特之处。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  南北朝陶瓷


北朝陶俑

 北朝时期〔386~581年)制作的陶俑。公元4世纪,西晋灭亡、南北分立,在不同政权控制下。为殉葬用的陶俑制作和内容明显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北方从十六国开始有了人马都穿铠甲的重装骑兵俑,即所谓“甲骑具装俑”。北魏时陶俑数量和品种增加,按功能可分为镇墓俑。由两个蹲坐状的镇墓兽和两个形体高大、身穿甲胄、抚盾持兵的武士组合而成;出行仪仗俑群。包括骑马的鼓吹乐队、甲骑具装的骑兵俑、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持盾或背有箭箙的士兵、家内奴婢、歌舞和乐队以及鞍马、骆驼、驴、牛车模型等,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俑群是典型实例。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合葬于5世纪70~80年代。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年),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北魏时官至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该墓发掘时已被盗、残存人物俑、动物俑及各种模型约400件,披铠甲的步兵和骑兵各占一半、骑兵的战马也都披有铠甲,其他还有驮粮的马匹和骆驼。许多陶俑施黑褐色、深绿色铅釉,各类人物、动物形象用陶范模压出坯体零件,然后粘接成型。和六朝陶俑相比,造型注意轮廓形体的勾画,粗犷而气势雄伟,不大注意细部的刻划,也没有南方陶俑那么丰富的表情。大量的甲骑具装俑表现了北方骠悍的马背民族的军队阵容和少数民族的形象。高头大马、负粮骆驼、成群的牛羊,同样表现了北方的游牧经济和生活习俗。(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451481.jpg)

北朝釉陶

 北朝时期(386~581)年生产的—种低温釉陶。此类陶器兴盛于汉代,到东汉末年日渐衰落。大约有两个世纪的间隔,到十六国时期在北方又开始出现。辽宁北票北燕太平七年(415年)冯素弗墓出土一件釉陶壶,为红陶胎,施淡黄色铅釉。到北魏时期,北方社会经济一直在平稳地向前发展,釉陶手工业逐渐蓬勃兴旺。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 (484年)贵族司马金龙墓出土343件釉陶俑和一些生活用具。这些釉陶用普通红土作胎,胎质比较粗糙,但无论人物、动物形象还是生活用具,造型都粗犷雄伟,体现出北方工艺的宏大气魄。釉色有酱黄色、绿色、黑褐色,有些作品尚不及汉化釉陶水平。到6世纪中叶,情况有所变化,有的釉陶用次生高岭土作胎,釉层也比较细腻。次生高岭土,即北方瓷土、这是制瓷作坊的原料,说明釉陶生产由制陶作坊改在制瓷作坊。在封建时代,制陶作坊很普遍,生产陶器,主要满足农村、城镇普通居民日常生活之需。制瓷作坊建立不普遍,瓷器在社会上流行很少,价格很高,主要满足达官显贵和富足人家需要。山西寿阳葬于河清四年(562年)的北齐大官僚库狄回洛夫妻合葬墓出土的白胎釉陶作品,如成组的淡黄釉贴花莲瓣纹尊、碗、盘、杯、盒,就是在制瓷作坊中生产的,山西太原王郭村发掘的武平元年(570年)鲜卑贵族娄睿墓,出土了高质量的青绿釉陶贴花壶、鸡头壶、灯和彩色釉陶器物共76件,这些作品雕花、贴花都有很高水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多彩釉陶水盂,器形不大,敛口,曲腹,形体扁圆,小平底,胎体洁白,施彩釉,以黄、绿相间绘出7道彩色条纹、从口沿至下腹流动浸漫、绚丽多姿。这类作品在6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常见。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濮阳武平七年(576年)李云墓都出土有多彩陶器,这些成就为日后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47432.jpg)

北朝白瓷

北朝时期(386~581年)生产的白瓷。白瓷的发明是北朝制瓷工艺的一大成就。国内最早的一批考古资料是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少量白瓷,有碗、四耳罐等,胎体用北方次生高岭土做成,釉为白色,玻璃质强,但白度不高,有的烧结较好,有的不成熟,是处于白瓷初起阶段的产品。继而,河北内丘文化馆的考古工作者在邢窑早期窑址里发现北朝时期的白瓷碗和四耳罐,烧结很好,但是白度也不高。白瓷碗的造型是直口,口沿较薄,腹壁有的呈较深的直筒形,有的较宽、较矮,并有一定弧度、小平底,圆饼状实足。四系罐都是直口,短颈,腹壁较直,体形宽矮,小平底,加圆饼状实足,四耳很小,但很拙实。韩国忠清南道公州郡公州邑武宁王陵出土的北朝白瓷碗(日本《世界陶磁全集》第10卷第232页),高5.3厘米,胎体白色,釉层玻璃质强,略微发青,造型与早期内丘窑址出土品相似。韩阳1989年9、10月间在清州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瓷器特别展,第一次展出在韩国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中国白瓷灯。这件灯也出自公州武宁王陵。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判断,白瓷出现的时间可能比上述出土物还要早。晋人吕忱在《字林》中有“白瓷长躲”的记述,《玉篇》指出;“躲,身也。”恐怕指的是一种形体修长的白瓷长颈瓶。《诸葛恢集》记载有“诏赐恢白瓯二枚”及“天恩广州白碗,庚翼与燕王书云、今致白瓯二枚”。如果这些记载属实,晋代已出现白瓷,只是至今未看到实物。北朝发明白瓷在工艺上是一大成就,白瓷胎釉均为白色,便于在上面装饰、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313739.jpg)

北朝青瓷和黑瓷

 北朝时期,即北魏、东魏、山东薛城的中陈郝村窑在北齐时生产青瓷。临沂窑生产青瓷的时间是东魏到北齐。河南安阳北关窑生产青瓷时间为北齐到隋。从北方地区一些豪门贵族墓葬出土的瓷器来看,大约在公元5世纪北方已生产青瓷。河北景县封氏墓群中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封魔奴墓、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封延之墓、北齐河清四年(565年)封子绘墓、隋开皇三年(585年)封子绘妻王氏墓、开皇七年(587年)封延之妻崔氏墓等墓葬出土有35件青瓷器。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青瓷唾盂。另外,从河北景县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高雅墓、河北河间邢氏墓、吴桥封恩温墓、平山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山西太原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河南安阳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濮阳武平七年(576年)李云墓以及陕西华县北朝基出土的瓷器统计,北朝青瓷有四耳瓶、长颈瓶、唾盂、四耳罐、盘、碟、盏、盏托、高足盘、錞于、碗、扣盒、小口罐、莲花尊。均为浅灰胎,厚重坚硬,造型线条比较挺拔,很有气魄。莲花尊用刻划、堆贴等技法饰龙凤、飞天、莲瓣、菩提叶等纹样,釉层凝厚,玻璃质强,外冰片。其他器物多用刻划手法作出莲瓣装饰。除高大厚重的莲花尊,大多数器物比较实用。北朝生产的瓷器还有酱褐釉瓷和黑瓷。在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上,这两类瓷器与青瓷完全一样,只是釉料不同,配方时加入了含铁量较高的红土,或用泥土中所含的铁锰结核粉醉磨细以后配入釉中,使釉的含铁成分增高。在焙烧时,以弱还原焰或氧气进入比较多,釉色就成酱褐色。用还原火焰焙烧。釉的铁含量增大到6~7%,釉层加厚,即烧出黑色釉。北朝黑瓷数量极少,只见到罐类作品,釉色也不够黑,工艺远不及南朝浙江德清窑、余杭窑成热。(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218337.jpg)

六朝青瓷

我国江南地区西晋、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265—589年)生产的青瓷。西晋青瓷的生产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物,有钵、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双沿罐、筒形罐、蛙形水盂、油灯、虎子、鸡头壶、羊头壶、牛头罐、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孔香熏、熊形或兔形水注;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上捏塑鸡、羊、虎、龙(多在 器物的柄上);在香熏等器物上有楼孔装饰;在钵、盆、洗等类器物上用竹刀刻出海星和水波纹,这是战国以来江南青瓷的传统技法。神兽尊—类器物用雕塑、刻划等技法做成神奇猛兽的形象,头像狮,身如熊,背上长出水生动物的鳍,两侧刻出强劲的翅膀,口含宝珠,把日常所见和民间传说的神奇形象集中在一件作品上,埋在坟墓里,护灵驱鬼。谷仓罐的结构比三国时期更突出,在肩部以上的范围内,堆塑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善男、孝女、拜佛、祭祖和吊唁死者的丧葬场面,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飞鸟六畜,既体现了墓主人的财富和权势,又表达了子孙繁衍、六畜兴旺的愿望。内容虽多,但布局井然有序。西晋 晚期开始出现在青瓷上点染酱褐彩斑,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丰富了装饰效果。东晋青瓷生产数量增多,造型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只是神奇类器形大大减少,风格趋向实用。许多器形尺度加大,造型结构由矮肥圆鼓向高桃瘦长方向发展,没有西晋作品上那些华贵的装饰,褐彩装饰更加流行。南朝青瓷瓷窑作坊的建立比两晋更加广泛,工艺趋向朴素实用。常见的器形有钵、碗、盏、盏托、小碗、深腹敞口碗、双耳盘口壶、鸡头执壶、平底或带圆饼足的唾壶、仰覆莲辨纹罐等。盘口壶壶身渐趋细长,盘口加大;钵、碗类器物腹部加深,圆饼形足的形式更普通。圆形青瓷砚由三足变成六足或多足。由于佛教思想的普及,瓷器上装饰的浮雕或刻划莲花瓣纹大量出现。

陶瓷时代知识  隋、唐、五代陶瓷


隋代

隋代白瓷

隋代(581~618年)生产的白釉瓷器。根据考古调查、隋代生产白瓷的瓷窑有河南巩县窑、河北临城的祁村窑、后者即唐代邢窑的组成部分。目前所见邢窑白瓷器物有碗、平底盘、四环足盘、双耳罐、四耳罐、双耳扁瓶、双龙柄双身尊、鸡首壶、灯、博山炉、僧帽形壶、围棋盘、执剑文吏俑等。这些白瓷胎体均比北朝白瓷洁白、致密,大多数器物比较厚重拙实,如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围棋盘、三环足盘,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山土的白瓷鸡首壶、灯、博山炉、执剑文吏俑等。李静训墓出土的双耳扁壶、双耳罐则比较精致,胎体薄,造型灵巧。从北朝到隋代,白瓷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工艺成长的迅速令人惊叹。辘轳车拉坯成型、技巧娴熟,纹理细密而均匀,除拉坯成型,还有捏塑成型,如天鸡壶的鸡头、龙形柄、强壮的复式耳、灯上塑出的绕柱双龙、莲花形博山炉周围的莲花瓣以及执剑白瓷俑等都用捏塑手法做出。而博山炉盖上的宝相花则是用陶模印出泥片,而后粘在炉盖表面的。隋代白瓷的釉质是玻璃质白釉。姬威墓出土的僧帽形罐、李静训墓出土的鸡头壶、双耳扁壶、双耳罐等高质量作品,釉质细腻,釉色白度较高,白中略微泛黄。相当多一部分白瓷白中泛青、尤其在器物边棱积釉处更显出青色。河南安阳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出土上的一批瓷器中、执剑文吏俑、镇墓兽是典型的白瓷,但相当一部分瓷器如围棋盘、四环足盘、象首盘口龙柄壶、侈口贴花铺首壶等釉质粗,釉色泛青,白度很低,有的出版物将其定为青瓷、其实这些瓷器均为白胎,釉层基本色调是白色,只是釉中杂质较多,因此,仍应划归白瓷类。隋代白瓷多比较素净,装饰较少。装饰手法如前所述,用雕塑手法将柄、流等附件塑成鸡头、龙柄、象首等;用模印手法印出铺首、宝相花贴在器身上;再有就是配制黑彩点画人物的冠发、眉、眼、袍服、靴子剑鞘等,这种手法是彩瓷工艺的先声。

隋代青瓷

隋代(581~618年)生产的青釉瓷器。器物种类有贮藏器、罐、壶、尊、坛、盆、钵、缸、盒等;饮食器,杯、碗、平底盘、三足盘、孟;寝室内用具,枕、三足炉、博山炉、灯、烛台、唾孟等;文房用具,砚台、水盂等;娱乐用具,如拍鼓、棋盘等;青瓷模型,井、柜、房屋、凭几、凳子等。此外,还有权(称砣)、俑、兽座、象座等。每类器物都有很多种式样。隋代青瓷造型无论南北方产品都比较厚重粗犷,艺术风格受北朝影响较大。由于时代的进步,隋代青瓷比北朝青瓷清秀,但比南朝青瓷浑厚。罐类器物—般为短颈,直口。腹部圆鼓,腹的中部有一周粗壮的凸棱,使腹体明显分为上下两部分,下腹比较瘦长,腹径与通高的比例多数为1:1.5,少数为1:1左右,颈肩之间安装复式竖置双系或横置桥形系,或两种系相间排列。有的罐为直筒形,有的为橄榄形,湖南长沙等地隋墓出土的青瓷罐还有扁球形的。瓶、罐、尊、唾孟等一类器物口部多作成盘形或浅杯形,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成缓坡形,比南北朝青瓷更多注意线条的圆润。隋代青瓷成型工艺水平有所提高,陶车成型技巧娴熟。露胎部分及底部同心圆的纹理很均匀。从器物的口部向底可以看出中心轴线,各部分结构均匀整齐,长短厚薄把握得体。隋瓷的青釉,由于胎体成型水平较高,胎面打磨较光滑,因此釉面很平润,青绿色较柔美,很少有杂色,玻璃质较强,有流釉现象。大部分青釉瓷施釉不到底。有的器物在积釉处有乳浊乳絮现象。隋代青瓷的装饰,多用刻划手法作出几何形图案,如阴弦纹、凸弦纹、瓦沟纹、云头纹、双圈纹、直线方块纹等;用拍印手法作出绳纹、席纹、联珠纹等;将刻划和贴塑手法结合起来作出凤纹、龙纹、蟠螭、鸡头、象首等。北朝莲花尊一类以装饰占主要地位的作法不再出现、比较注意简洁实用,讲究装饰和器形的和谐。(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537893.jpg)

隋、唐、五代陶瓷  唐代


唐三彩器

简称唐三彩,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用高岭土作胎,施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物。唐三彩是利用矿物质中的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而成的,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在釉科中适量加入铜、铁、钴、锰等物质作着色剂,在900℃温度中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黑色。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橙黄、深绿、赭色、茄紫等色彩,反映出唐代多彩陶器是在单彩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始烧于唐高宗时期,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三彩器发展的顶峰时期,这时三彩种类繁多。造型生动优美,釉色绚丽多彩、在长安、洛阳的唐墓中出土最多,江苏扬州、山西、河南、甘肃也有出土。天宝之后三彩器逐渐减少,唐晚期三彩器几乎被瓷器所取代。唐三彩的制作工序如下;一、选料,三彩器很注重造型和釉色,因此对胎料选择不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杂质。二、成型,用模制或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方法成型、为掩盖胎质精糙,突出釉色,往往成型后再罩化妆土。三、素烧,将阴干的坯胎用1000℃左右的温度烧坚。四、挂釉,按事前所设计的图案调配釉料上釉。五、低温烧釉,各色釉药在900℃温度烧造过程中,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六、开相,在不着釉的陶俑头部以朱涂唇、以墨画出眉毛、眼睛、头发,增强陶俑形态的神韵。唐代盛行厚葬,大小唐墓中出土三彩器甚多,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已发表考古资料分析,唐三彩的器物类别,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壶、罐、钵、杯、盘、盂、烛台、砚、枕等;模型,有亭台楼榭、仿木箱柜、住房、仓库、厕所、牛、马车等;俑,有各种人物与动物,如贵妇、达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马、骆驼、猪、羊、鸡、狗等。唐代陶塑艺术成功之作也多表现于三彩作品中。如西安郊区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舞俑,是唐三彩中的佼佼者,造型独特,釉色绚丽,人物形态逼真,是难得的稀世珍宝。公元8世纪,唐三彩作为—种商品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亚非各国,在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埃及等国家都出土有唐三彩。9~10世纪朝鲜、日本、埃及等国也在唐三彩的启发下成功地烧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精美低温彩釉陶器如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36845.jpg)

唐代青花瓷

 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白釉绘钴蓝彩纹饰的瓷器,即后代所谓青花瓷器。瓷器上以钴为原料的蓝彩出现在初唐时期。陕西礼泉唐太宗大将郑仁泰墓出土的一件白瓷罐,罐盖宝顶上有大片蓝彩。郑仁泰卒于龙朔三年(663年),葬于麟德元年(664年)。唐代重要的经济贸易城市扬州唐城遗址陆续发现了大批唐青花瓷器残片,出土的唐青花器物标本有碗、盘、壶、鍑、罐、枕等,碗类,一般口径16~26、足径3.8~12.5、高5~6、足高 0.4~0.6厘米。造型特点是侈口尖唇或侈口翻沿圆唇、圆尖唇,还有碗口为四瓣花形、大多数腹体较浅,腹壁曲度很小,在扬州唐城遗址还发现一件碗,腹壁出现比较圆滑的折腰棱线,底部比较宽,圈足呈玉璧形。有一部分圈足成玉环形。盘类,都是翻沿圆唇,口沿成四瓣葵花形。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发现一件青花盘残片,花瓣口,内壁起凸棱线。壶类、都是侈口短颈。肩腹浑圆饱满。鍑类,只发现器形很小的一件,高6厘米,口微侈、圆唇,短颈,腹体扁圆,下承以三兽爪形足。罐,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一件青花罐,形体较大,侈口翻沿,唇缘较厚,丰肩,下腹比上腹瘦,平底,足沿外侈。唐青花的胎体都是白胎,用北方瓷土作为原料,胎骨厚重,质地偏粗,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大小不均匀的孔隙。白度不高,都有泛黄泛灰等现象、成型工艺,主要用辘轳车以手工拉坯成型,技术相当熟练,葵口类器形的葵口是用刀削出来的,兽爪形足则是范印成型。白釉白度不高,—般白中泛黄,质地较粗,透明度强。石灰釉中氧化钙含量在14%左右。施釉方法用蘸釉法、内壁满施,外壁有的足部露胎。釉层薄,有流釉现象,玻璃质强,开细小碎片。青花原料过去认为是波斯进口钴料,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证明,这些钴料是中国本土所产。现已在河南、甘肃等地发现了作为铜矿附矿的钴土矿。绘彩方法大多数器物是釉下彩,但扬州唐城遗址发现的青花枕残片蓝色线条略微高出釉面,可能是釉上彩工艺。纹饰内容包括图案类:有点、线、流云、灵芝形卷云、如意卷云、菱形方框、宝相花等;写意或写生花草;有卷草、花叶、五瓣小花、四瓣小花、复瓣团花、藤蔓等。虫鱼类:一件碗的口沿残片,在团花的上方画一只小蝴蝶;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珍藏的青花罐上画有鱼纹。美国波斯顿博物馆收藏的唐青花瓷器上画人物形象。(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047726.jpg)

唐代青釉彩绘瓷

 唐代(618~907年)生产的青釉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这种装饰主要是湖南长沙窑和四川邛窑采用的工艺,有3种作法。第一,在青瓷素烧胎体上作彩画。第二、施化妆土的器物,用彩料在化妆土上作画。此两种作法在彩画后均罩青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第三种作法是在坯体上施釉,在釉上作画,入窑焙烧时,彩料在釉面熔融渗入釉层中,流动浸润,出现美丽的彩绘图画,有的颜色如铁褐色,这种颜料熔点较低,对釉层有浸蚀,所以有的褐彩部位釉面发涩不够光润。长沙窑青瓷彩绘原料中,绿彩是含铜的矿物原料,粉碎磨细后配成画瓷颜科。褐彩是富含铁的氧化物的原料,如铁锰结核,在泥土中生成的铁锰等金属氧化物的结晶体,结构松散,很容易粉碎,淘洗沉淀后加以磨细配成画瓷颜料。还有含铁量很高的土红、赭石等均可作成绘瓷颜料,施彩绘的器物有各种形状、各种规格的碗、盘、钵、盂、碟、杯、洗、壶、瓶、罐、盒、炉、坛、枕、灯、动物、人物雕塑。纹饰有网格、菱花、流云、联珠、龙、凤、奔鹿、鸳鸯、游鱼、雀鸟;自然景观有茅舍、宝塔、远山近水、飞泉瀑布;人物形象有舞蹈者、乡村儿童生活等内容,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在瓷器上题写诗句、吉言,也是长沙窑瓷器彩绘的内容之一,与当时文人诗歌不同,长沙窑工匠的语言简洁而通俗,充满民间生活情趣。如描绘春光与春情的:“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鸣春声。”反映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反映男女恋情的:“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人愁。”“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不用几时金。”反映母子情怀的,“羊申跪乳之义、牛怀舔犊之恩。”也有反映人格追求的;“白玉非为宝、黄金我不需。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有表达远大志向的;“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唐代是中外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长沙窑正是贸易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长沙窑工匠善于将亚洲各国的工艺技巧和艺术风格运用到瓷器上,使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如摹仿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工艺的联珠纹装饰,有的甚至整幅图案都用联珠组成的线条构成。江苏扬州出土的唐长沙窑釉下褐绿彩双耳罐上,一幅硕大的莲荷图完全用联珠缀成,既水气淋淋,又富有金银器的厚重效果,扬州唐城遗址还出土过阿拉伯文题字扁壶,其上用绿彩写出阿拉伯文“真主最伟大”,还有的写“真主的仆人”、“安拉的仆人”等。四川邛窑釉下褐绿彩装饰的工艺和内容与长沙窑大体相同,只是质地略粗糙,青釉薄,容易磨损,文字内容极少见到。(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958779.jpg)

唐代花瓷

釉面上点染彩色斑纹的瓷器,是唐代创烧的瓷器品种。唐代南卓在《羯鼓录》中提到一种叫作拍鼓的打击乐器,形若今日的腰鼓,两端粗大,中腰略细,突起道道凸弦,南卓称此鼓为“鲁山花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鲁山段店窑址唐代地层发现了文献所载花瓷拍鼓的实物标本,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花釉拍鼓完全一样。它的胎体浅灰,很致密。施黑色、黄灰色或褐黄色等单色釉,釉层莹润凝厚,再在这些釉层上饰以灰蓝色、褐绿色、黄色、乳白色的彩斑。布局有的有规律,有的很随意。在窑中高温焙烧时,釉层和彩斑熔融流动,浸漫,形成二液分相釉层,有的像树叶,有的像云霞,有的似岩浆状大片布满器物的肩腹等部位,潇洒自然,和谐美观,奇妙无比。唐代花瓷器物有拍鼓、执壶、四系罐、瓶、钵等,唐代墓葬中常有出土,尤其在北方西安、洛阳、郑州、泌阳、郏县、禹县等大墓中出土很多。现已查明,生产花瓷的瓷窑有河南鲁山段店窑,禹县下白峪窑,郏县黄道窑、内乡窑和山西交城窑等。宋代继承了唐代花釉工艺,生产出精美无比的钧釉瓷。元代浙江金华铁店窑生产出温度较低的粗胎花釉瓷,如花盆等,远销海外,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元代瓷器中就有这种产品。清代景德镇有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再施低温花釉的瓷器品种,即窑变釉,如火焰青、火焰红等。(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911279.jpg)

唐代白瓷

唐代(618~907年)生产的白釉瓷器。唐代是白瓷工艺发展成熟的时期、生产白瓷的窑口有河北内丘和临城的邢窑、曲阳窑,河南的巩县窑、鹤壁集窑、密县窑、西关窑、郏县窑、荥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铜川黄堡窑,安徽的萧窑等。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福建等省都出土过唐代白瓷,但尚未发现窑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白瓷花口瓶,釉下刻“丁道刚作瓶大好”7字,这是招揽顾客购买的广告语。与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中所说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相对照,可以看出白瓷在唐代生活中使用的情况,它已和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对峙局面。初唐时期的白瓷,器物种类很少,主要有碗、盘、钵、罐、砚、人物塑像等。碗以邢窑白瓷中一种宽体碗为代表,口微侈,形体较浅,宽而坦腹,底部承以圆饼状实足。口部较薄,到腹部明显加厚。碗内留有3个支钉痕。盘类和隋代浅体盘一样,侈口尖唇,体浅而壁微曲,底部宽平。钵的造型为敛口、曲腹,圆底。罐类典型器如陕西唐乾封二年(667年)段伯阳墓出土的白瓷四系罐,造型特征是直口平唇,肩部比较丰满、腹部微鼓,中下腹很长,肩颈之间有复式四耳。人形尊塑造的是一个深目高鼻的胡人怀抱口袋的形象,口袋和人体相通,是盛物的主体,口袋口塑成荷叶形,即器物的口,造型颇具匠心。砚以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瓷砚为代表,造型为圆形,中部是研墨的台面,砚心微凹,砚边是沟槽,以储水之用、圈足,粘贴一周兽足。在乾封二年段伯阳墓里还出土一胡人头像,粗犷雄放,扎幞头,深目高鼻,满脸胡须。初唐白瓷主要特点是胎质较粗,胎体厚重,白釉白度不高,质粗,施釉很薄,釉层不光亮。很多器物釉层明显发灰。为了增高白度有的器物施化妆土。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初的盛唐阶段,白瓷工艺有很大的发展、不仅数量和器物种类增加、而且以邢窑为代表,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两个系列。粗白瓷粗厚雄放,以白瓷四耳罐、双龙柄盘口尊为代表,坚硬拙实,白度不高,釉层薄,光泽不够明亮,颜色白中泛黄。细白瓷胎骨细密坚致,选用优良瓷土,加工比较精细,从造型到装饰均一丝不苟。器物造型特点是圈足比较矮,挖成天璧形,成型后讲究修琢。邢窑的细白瓷水平最高,不施化妆土,釉层直接施在胎体上,胎釉都很洁白,如银似雪。常见器物有碗、盘、杯、瓶、壶、罐、盏托、烛台、凤头壶、皮囊壶、菱形碟、深腹钵、骑马人、狮子等。一般没有特别的装饰,造型各部分比例协调、端庄秀美,线条流畅。晚唐白瓷生产得最多的是日常生活用具,很多器物摹仿金银工艺和域外工艺品的造型,主要器形有葵口碗、菱口碟、花边钵、盏托,精致而细腻,胎釉烧结良好。无论造型、釉色还是装饰,都可谓尽善尽美。(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825178.jpg)

唐代青瓷

 唐代(618~907年)生产的青釉瓷器。唐代是青瓷生产的繁荣时期,许多地区都有风格独特的青瓷作坊建立起来。唐代文献记录唐代青瓷窑时多以州的名字为各瓷窑命名,例如浙江越州地区的瓷窑叫越窑或越州窑,婺州地区的瓷窑叫婺州窑、南北方无论生产何种品类瓷器的窑场,青瓷都是重要产品,例如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以生产白瓷为主的邢窑,许多遗址都发现唐代青瓷。唐代重要的青瓷窑有浙江越窑、婺窑、瓯窑,安徽寿州窑,湖南岳州窑、长沙窑。江西洪州窑等。北方地区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陕西铜川黄堡窑、四川邛窑等也都生产青瓷。其中,以越窑工艺水平最高,社会影响最突出。中唐茶艺家陆羽在《茶经》中对各地生产的瓷茶碗进行排比,将越窑青瓷排在首位,指出它符合唐人品饮煎茶的要求,其优点是青釉类冰类玉、“越瓷青而茶色绿”。唐代诗文中也多加歌颂。晚唐五代时,部分优质青瓷上贡给帝王宫廷使用,宫廷使用的越窑青瓷称为“秘色瓷”。唐代青瓷窑系很多,水平有高有低,各地原料、工艺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致使青瓷制品的风格不同,但相同点仍然很多。初唐时期,青瓷的主要器形有罐、葫芦形瓶、鸡首壶、碗、杯、砚等。罐的特点主要是浅盘口,颈短而直,丰肩,腹体比较宽厚,平底,颈肩之间有双耳、四耳、六耳、竖形耳、桥形耳等。瓶,有葫芦形瓶和杯口长颈瓶两类,杯口瓶类似后来的玉壶春瓶。鸡首壶,结构上不如南朝和隋代鸡首壶优美;如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1件,洗口、颈部较宽,饰两道突出的粗弦纹,肩和上腹圆鼓,下腹较瘦,足底外侈,鸡头小,短流成圆管形,与腹部不通。碗,有形体较窄的直筒形和形体较宽的曲腹形两种。唾盂,为浅盘形,细颈斜肩,腹体扁圆,底部较宽。在各个瓷窑体系中,越窑青瓷胎体细密,胎色浅来,釉质青绿,有的略微发黄或发褐,水平比较高,成型制作也比较灵巧。婺州窑瓷器胎体比较厚,颜色发褐,质地较粗。岳州窑、长沙窑瓷器胎体为灰色或褐色,有的烧结不好,有生烧现象。邢窑的组成部分临城窑瓷器。胎体坚硬厚重。洪州窑瓷器胎体大多数粗厚,釉层凝厚,颜色为深褐色,青绿光润的很少。装饰很简单,主要有弦纹、蔓草纹、莲瓣、鸡头、龙柄。盛唐时期,青瓷产量增多,但工艺水平提高不快,主要器形有碗、杯、唾盂、盒、瓶、罐等。造型特点仍然比较粗厚,鸡首壶一类器物已消失,带柄的执壶流行起来,壶底足加宽,足底心做成玉璧形状,故称玉璧形底。各个瓷窑的青瓷制作工艺都有提高,烧结比较成熟,釉光比较明亮,大多数釉色泛黄或泛灰。讲究实用,装饰极少。中、晚唐时期,南北各个青瓷窑场都得到发展,如耀州窑系的青瓷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器物种类增加、除盛唐时期流行的各类造型在此时期加以延续,还有许多新的器形,如莲瓣形口、菱花形口的碗和钵、船形碗、海棠形碗、瓜形罐、短流执壶、粉盒、枕、鸟食罐等。胎釉工艺水平提高,各类器物更加适用,使青瓷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并大量销售到海外。为适应海外贸易的需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也生产青瓷。湖南长沙窑瓷器的造型,装饰有不少为西亚风格,并广泛使用釉下彩如褐、绿彩,在器物表勾描绘画,还把诗歌题写在瓷器上,富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四川邛窑青瓷也采用釉下彩装饰。越窑青瓷还施用金彩、扣金等装饰技法。使瓷器富而堂皇。(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19579140.jpg)

正说绞胎

绞胎陶瓷早在唐代即已流行,唐代巩县窑、耀州窑均出土过绞胎的文物资料,以唐三彩为主,唐代晚期越窑也出土过绞胎瓷枕。前者有不少传世完整器物,故宫博物院、上海陶瓷馆、陕西省博物馆等均有不少精品,主要品种是枕、钵、俑等。后者则仅见窑址出土瓷枕残器。到宋代,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磁州窑系的窑址中均有绞胎瓷器生产。生产瓷枕最有名的还有两家字号,分别为“杜家花枕”和“裴家花枕”。这两家产地现在还不知具体窑址,估计应该是河南所产。到元代,景德镇也生产绞胎瓷器,以高足杯和盘为主。明以后绞胎逐渐消失。至民国时又有仿制品,为河南、河北所仿,传世品不多,冒充古代真品,多流散到海外。至八十年代初期,河南当阳峪及山西分别恢复了绞胎瓷器的生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均有所创新发展,十分可惜的是,都因后续资金不足,未能继续生产。实际上,他们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果生产管理能达到现代水平,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南的那个厂子解散了,许多人个体单干,转向了生产仿古绞胎陶瓷,又步入了粗制滥造的怪圈,可悲可叹。 作 者:杨静荣

五代十国


五代陶俑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制作的陶俑。五代时期的陶俑没有唐代那么多的数量和丰富的内容,制作也比较粗放,主要内容是侍候主人的侍从奴仆,因此更直观地表现出墓主人生前的权势与财富。典型的如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的钦陵、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的顺陵出土的陶俑,其中除大量神怪、动物形象,还有宫廷内侍、宫官、宿卫、伶人、舞姬等。用陶范成型,以还原火焰焙烧,都呈青灰色,上面有彩绘,形象生动逼真,生活情趣浓郁,是五代陶塑艺术的优秀之作。

陶瓷时代知识 宋、辽、金陶瓷


宋:北宋 | 南宋


宋代陶俑

 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9年)制作的陶俑。宋代墓葬出土陶俑很少。许多宋墓用石俑、木俑殉葬,有的人物形象在雕砖上出现,镶嵌在墓室壁上。华东和四川一些地方墓葬出土的陶俑,有泥质粗陶俑和三彩俑。陶俑有墓主人形象、老翁形象的“蒿里老公”、穿甲胄的武将。“镇殿将军”、人首鸟身的“观风鸟”、十二生肖、独脚兽(吞)、鸡、狗。从数量统计,唐代流行的步骑军将、出行仪卫、男仆女婢、舞乐百戏一类形象在宋代少见。宋代陶俑的形式和人物表情丰富,不同地区的陶俑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即使是同一地区,人物的内心情绪和动作表现也大不相同。多数陶俑用陶范成型,精心镂雕和绘饰,姿态、动作塑造得准确生动。一般文吏表情严肃,端正站立。武将则塑出简洁的轮廓,再仔细刻划动作和表情。由于身材各部位比例准确,显得很有生气。

宋代瓷器

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9年)生产的瓷器。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制瓷业的繁盛期,各地瓷窑数量多,分布广。据1949年以来的考古调查,古代瓷窑遗址分布在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县,其中有宋窑的即达130个县,占75%。陶瓷经济、包括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各地瓷业激烈竞争,呈现出名窑迭出的局面,历史上重要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即成名于这个时期。此外,以烧制青釉瓷器取胜的浙江龙泉窑、以黑釉瓷器独具魅力的福建建窑、以白釉釉下黑花器为代表的河北磁州窑,以新产品青白瓷为特色的江西景德镇窑,都是当时影晌重大的民间瓷窑,各地名窑不仅由其中心窑场烧制各自的特色产品,还带动周围地区烧制同类产品,由此形成一个个瓷窑体系。宋代主要有六大窑 系.即北方烧制白瓷的定窑系,烧制青瓷的耀州窑系、烧制钧釉瓷器的钧窑系,烧制白釉黑花器的磁州窑系,南方则有龙泉窑青瓷系和景德镇青白瓷系。区别于民间瓷窑,由宫廷督造的官窑,在北宋正式巩固了其地位。这个时期,  各地区窑烧制出大量瓷器名品、 造型种类非常丰富,有碗、盘、洗、盏、托、瓶、 壶、罐、钵、尊、盆、盒、炉、熏、枕、砚滴、渣斗、樽、腰鼓、瓷塑等等.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其造型特点,顺应当时的审美风尚,趋向实用、质朴,强凋造型线条的流畅、秀美,使器物的口沿、颈部、器身造型既灵活多变,又富有舒适、大方 的整体感。以瓶为例,这一时期就有梅瓶、玉壶春瓶、胆式瓶、琮式瓶、弦纹瓶、贯耳瓶、葫芦瓶、多管瓶、龙虎瓶、瓜棱瓶等多种形式,或修长秀丽、或厚重敦实.宋代瓷器造型的时代待征从中略见—斑。宋瓷的纹饰题材也相当多样,有花卉、龙、凤、鹤、鹿、游鱼、鸳鸯、人物、婴戏、山水.还有回纹、卷枝、卷叶、云头、莲瓣等铺助纹饰,装饰方法有刻、划、印、剔、绘画等各种手段,使宋瓷的装饰风格既细腻丰富,  又不流于华丽繁俗,充满朴实典雅的美感。最能代表宋瓷美学特点的,莫过于它的釉色。青釉工艺在宋代达到颠峰,出现了汝窑莹润的天青釉、龙泉窑含蓄的粉青釉和碧翠欲滴的悔子青釉这些陶瓷史上的名贵釉色。除了细腻婉约的审美时尚的驱使,石灰碱釉这种施釉工艺的革新,是导致这些名品出现的技术基础。青釉除了以如冰似玉的色泽和质感取胜,还在釉面上做文章,官窑、哥窑青瓷即巧妙利用釉面开片,把工艺上的缺陷变为瓷器上一种自然天成的装饰。以定窑为代表的白釉也比前代有很大提高,釉面匀净洁白、又略泛象牙色、使之白而不冷.犹如凝脂。建窑黑釉器是伴随斗茶之风的兴盛而兴起的、宋代工匠创烧出独具特色的结晶釉,使原本单调的黑釉显现出天然而奇妙的兔毫纹、鹧鸪斑,丰富了它的审美价值。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具有民间艺术的质朴美,其简洁写意的绘画方法,明显受到当时中国画的影响。钧窑的釉色虽属青釉范畴,但是这种泛出玫瑰紫、海棠红等窑变色彩的乳浊釉,是构成宋代陶瓷美学持征的一个独特项目。宋代瓷器在工艺技术和审美追求等许多方面达到历史的顶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某些工艺自此以后即呈下降趋势甚至失传。

辽代


辽三彩器

 简称辽三彩,是辽代(947~1125年)仿唐三彩工艺而烧制的多彩低温釉陶。辽三彩的釉色有黄、绿、白、红、黄褐等颜色,不见蓝色。根据近年考古发掘发表的资料得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赤峰缸瓦窑、林东窑及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在辽代均生产三彩器。辽三彩是以瓷上为胎。胎土中含有砂及其他杂质,胎色呈淡红色,较松软,比唐三彩、宋三彩质量略差。辽三彩为了弥补胎质差这一缺欠,在制作成型后往往都要施化妆土,并且入窑先素烧胎,然后再挂釉第二次低温烧成。近些年在内蒙古发掘出不少辽三彩器,根据质地、釉色、制作工艺可将出土物分为粗细两种,粗者胎质松软呈红色,釉色昏暗混浊不透明,施釉不到底,釉层极易剥落。细者胎质细软呈淡红色,施釉比较讲究,除底外周身挂釉,釉色娇艳光亮可与唐三彩媲美。辽三彩釉色以黄、绿、白为主,也有红、黄褐等色。一般黄、绿、白色同施一体,也有施单色的。因此辽三彩又有多彩器与单彩器之分。单彩器以黄绿色居多,釉厚重典雅。多彩器一般根据器物不同部位施不同颜色的釉彩。辽三彩釉经低温烧造后不流动浸润,也不见交融与流釉现象,犹如一块块补钉,显得呆板,缺乏自然协调。辽三彩器形较少,多限于生活用器,随葬的雕塑冥器模型几乎不见。已发掘出的器物主要有鸡冠壶、鸳鸯壶、长颈瓶、海棠式长盘、八角圆盘、八角圆盒等。辽三彩的装饰受中原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手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划花、浮雕以及釉色装饰等几种。印花是以瓷土烧成印模压印而成,一般用于碗、盘内底,纹饰浅,显得模糊。刻花、划花一般施于壶、瓶之腹部,刻花线条粗且深,有明显的刀锋。划花线条纤细柔和流畅。浮雕一般施于盒的外壁,轮廓清晰,但浅薄不甚突出。釉色装饰是以多种釉色描画器物的不同部位,力求鲜艳,以鲜艳的颜色为器物添姿加彩、是辽三彩刻意追求的一种装饰手法。辽三彩的纹饰题材主要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莲花、菊花、牡丹等。也有少量人物、狮兽纹等。纹饰结构严谨,布局醒目,手法简洁。辽三彩纹饰注重轮廓,细部刻划缺乏精巧,不求清晰,人物走兽欠生动,是辽三彩的普遍风格。

辽瓷

 辽政权(947~1125年)控制范围内生产的陶瓷器。大约在10世纪中叶,辽代陶瓷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辽瓷生产可分为二大区域;东北地区的内蒙赤峰林东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赤峰缸瓦窑和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华北地区的山西浑源窑、大同窑,北京龙泉务窑,河北隆化窑等。辽瓷与关内汉族政权——宋朝陶瓷工艺关系很密切。主要学习定窑和磁州窑,生产的白瓷有明显的定窑特点。辽瓷常见的器形,有碗、盘、杯、碟、盒、壶、瓶、盂、罐、瓮、鸡腿坛、缸、香炉、围棋子等。一般日用器皿与汉族地区宋代定窑、磁州窑类型器皿没有区别。尤其是山西浑源地区的瓷窑,几乎全由汉人工匠操作,工艺传统和审美情趣也纯属磁州窑风格。东北地区的各瓷窑生产许多带有浓郁北方草原民族特点的器皿,如穿带壶、皮囊壶、筒式壶、鸡腿坛、海棠式长盘、长颈瓶、暖盘、三角形碟等。皮囊壶、鸡冠壶辽人称“马盂”。这些器物不但形象似皮囊,而且还作出革条缝合的针线痕迹。海棠式长盘、多边形暖盘、方碟则具有北方草原民族银器的特点。辽代陶瓷也受唐三彩釉陶工艺的影响,生产大量精美的铅釉陶器。釉陶的器物数量和种类都没有瓷器多,但艺术水平很高。辽代瓷器釉色主要为白釉、黑釉、褐黑釉和茶叶末釉。白釉仿定窑、磁州窑白瓷,釉层较薄,釉面不够光润,质地比较粗。黑釉、黑褐釉和茶叶末釉都很凝厚,施在胎体较厚重的瓷器上。装饰手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在胎体表面釉层上刻划出图案和壮丹、卷枝蔓草等花纹。釉陶器物还有贴花和印花。辽瓷中比较独特的有雕釉、剔粉、填黑3种工艺。雕釉是生坯挂釉以后再雕花;剔粉是施化妆土后再进行雕刻,花纹茎脉露出粗糙胎色,色调对比强烈;填黑是刻划花纹以后,在花纹以外的部位填以漆黑光亮的黑釉。山西浑源窑即用剔花手法作出大面积的装饰图案,在硕大的黑釉罐上,肩腹最圆鼓的部位刻划出大朵缠枝牡丹、芍药、折枝花草等,沿花卉的边沿,以犀利的刀法剔除花纹周围的釉层,露出粗糙灰褐的地色,花纹釉面光滑明亮,好像镶嵌在粗毛毯上,枝叶繁茂,生机盎然。(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448548.jpg)

金代


金代陶俑

 金代(1115~1234年)制作的陶俑。金代社会流行墓室墙壁上画出壁画,将墓主人生前所做所为和死后希望都生动描绘出来,所以陶俑陪葬很少。很多墓葬用质地精良的灰砖雕出俑人形象,有人称为砖雕陶俑,这些陶俑附着于砖体,镶嵌在墓壁上。最为典型的是河南焦作西冯封村金墓出土的18件砖雕俑。其中侍吏俑,高38~40厘米、头戴幞头,有的幞头前部为方形,穿圆领宽袍大袖袍服,腰系带,下微露双足,双手捧物,似执圭,作端立姿态;有的头戴卷脚幞头,前额高而圆肥,后面尖翘,身穿圆领窄袖短袍,腰系带及护围,足穿靴,作行走状;有的头戴圆形毡帽,脑后梳长辫,身穿束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男侍俑、高49厘米,头梳螺状发髻,身穿窄袖长袍,腰扎带,袍下微露双足,双手抱—长颈带柄执壶。女侍俑,高46.5厘米,头梳双髻,外罩窄袖开襟衫,内衬袄,下着裙,微露脚尖,双手捧八瓣形果盒。持排箫俑,高38厘米,头两侧梳长辫,身穿窄袖上衣,下着宽管短套裤,内穿长裤,腰系围裙,足穿尖靴,眉目清秀,昂首作吹奏状。持三弦俑,高38厘米,头绾发,服装同待排箫俑,坐姿,一腿下垂,一腿盘屈高抬,一手上扬扶住三弦,一手作弹拨状。吹笛俑,高38.5厘米,头戴多边尖顶帽,头发结成双辫,垂于胸前,腰系带,两侧挂如意形饰物,脚穿靴、头微侧作吹笛状。吹哨俑,高37厘米,头戴软帽,身穿圆领窄袖长抱,腰束带、足登靴,左手持板,右手作吹哨状。舞蹈俑,一类高43厘米,头发梳于头顶,身穿窄袖长衫、下摆宽肥如裙,腰系带,两手上扬作跳跃状;一类高42厘米,头发盘结于顶,着圆领长衫,内露花边短裤,足穿靴,一脚着地,一脚抬起作舞蹈状。还有—类头戴尖顶帽,身穿方领窄袖长袍,胸腹扎护胸,以4条带相结于前,右臂上举,左臂后甩。其他还有说唱俑、持节板俑、侍童俑等,高度在42~43厘米之间,表现的是官僚地主的生活情况。

金代陶瓷

金政权(1115~1234年)统治区域生产的陶瓷器。金建国之初,以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子为首都、1153年都城迁至燕(今北京),称金中部。金代陶瓷可分前后两个阶段,迁燕以前属前期,迁燕以后为后期。前期陶瓷继承辽瓷系统,主要窑址有辽宁辽阳江官屯窑、抚顺大官屯窑,内蒙古赤峰缸瓦窑,也就是传统关外诸窑场生产的瓷器。主要产品有白瓷、黑瓷和酱釉瓷。部分产品如白瓷受定窑影响,但工艺水平略低。大多数白瓷质地较粗,釉层薄,釉色白中泛黄,更接近磁州窑白瓷。各类瓷器品种继承辽瓷风格,适应东北地区半农半牧民族生活的需要。主要器物有碗、盘、瓶、罐、枕、鸡腿坛等。辽代流行的皮囊壶、鸡冠壶一类制品不见了。各类生活用具的造型多宽而矮。放置平稳。罐类器物有双耳、三耳或四耳的。鸡腿坛一类器物形体比较修长,尤其是下腹很瘦,底部的圈足足沿比较高。金后期瓷器得到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起源于北宋晚期的一种白瓷釉上彩瓷器,即红绿彩工艺在金代得到突出发展,这种瓷器在河南禹县、鲁山、内乡,山西长治、临汾,山东淄博、德州等磁州窑系窑场里均有生产。在白瓷上面以鲜艳的矾红、石绿、酱彩、有的还加黑彩,绘出菊花、蔓草、牡丹、喜鹊、飞鸟等花纹,然后入窑低温烧成。用彩泼辣,既抽象写意,又有生活情趣,逸笔草草、神采飞扬。以后景德镇窑将此工艺移植到高档细白瓷、枢府釉青白瓷上,生产出元五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批金代红绿彩瓷器标本,据分析是山西长治窑产品,其中一件碗心上写“金马玉堂三学土,清风明月两宋人”。山西是金统治很牢固的地区,汉人将自已称为“两宋”人,就是不满金人压迫,不承认自已是金政权下的臣民的反金意识。又如一件磁州窑类型瓷枕上的题诗,该地区金人统治已经很多年了,但仍署南宋“绍兴三年”年款。金代扩大了宋代—些著名瓷窑的生产面。著名的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北宋时只限于一处或少数几处中心窑场,而金代则扩大到许多地方。如定窑,北宋仅限于曲阳涧磁村及其附近,金代则沿漳河流域发展到山西境内,山西霍窑仿定窑风格的白瓷是在金代开始生产的;内蒙古赤峰缸瓦窑也在金代增加了品种,仿定窑白瓷的水平也辽比辽白瓷明显提高。这些北方瓷窑在金代除地域扩大以外,瓷器质量和艺术技巧上也有不少创新。金代陶瓷成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风格独特宋哥窑

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
    哥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宋人文献没有哥窑的记载,元人孔齐首次提及哥哥洞窑,他在《至正直记》里有“乙未(1355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看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可见至晚自元未起,哥窑已被认定为宋代名窑,而且当作重要收藏对象。把哥窑列为宋代五大名窑,最早见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该书有“内库所世故柴、汝、官、哥、钧、定”的记载。由于哥窑窑址至今还未找到确切公认的窑址,因此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我们的先辈们对宋代哥窑进行着不间断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我国的陶瓷界、考古界、科技界等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承前启后地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已故的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为代表,在不计其数的凡属哥窑类型的器物中,进行分类、排比、对照中筛选出为数极为稀少的器物,认定为传世哥窑瓷器。这种传世哥窑瓷器指的是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时所记载的“旧造”哥窑瓷器,而不是其他窑的产品,更不是后世各朝代的仿制品。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这些传世哥窑瓷器造型有碗、盘、碟、洗、瓶、鱼耳炉、罐等。烧制时大多采用垫烧工艺,个别用支钉支烧。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呈黑灰、深灰有紫口铁足的现象,浅灰、土黄的没有紫口铁足。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也有砂米黄、浅灰青、米黄色等。釉面均有纹片,有大小纹片相结合,有纹片非常细小的鱼子纹,有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的全丝铁线,有的纹片仅为一色。纹片按颜色来区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有浅黄鱼子纹等。按开片的形状来区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百圾碎、鱼子纹等。

    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哥窑瓷器中,尤其是那件鱼耳炉闻名天下。笔者收藏一件宋代哥窑鱼耳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风格独特的丰姿神采。炉高10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0.7厘米。炉体为圆形,胎体厚重,矮圈足,口微敝,口沿圆滑,呈泥鳅背形状,腹外鼓,腹下部逐渐往内收,颈腹之间对称地竖向堆塑鱼形耳一对,整个造型新颖独特,自然大方,沉稳凝重,给人以浑厚稳重之感。特别是对称的鱼耳,堆贴的恰到好处,既能使器物利用鱼耳曲线变化产生动感之美,又能使其作为祭祀供神之器显得庄严端庄。器物内外均施釉,圈足露胎外呈浅黄色,胎呈浅灰色,胎质较粗。敲击器物,没有那种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噗噗的哑声。釉层较厚,灰白中带微青色,素雅莹净,滋润如玉。釉呈失透乳浊状,并有不觉察的缩釉现象,釉至足端露胎处不太整齐,口沿没有紫口的特征。用三十倍显微镜观察,其间能看到隐隐约约、非常细小的小气泡,俗称“聚沫攒珠”。整个造型庄严高贵,特别是釉面上有纵横交错的大小纹片,上紧下宽,结合自然紧密,匀整而清晰,纹线呈黑色,整个器物看起来好像用一块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美石堆贴而成,使人感到是一件天衣无缝、巧压天工的杰作,正如清代乾隆皇帝在诗中所赞颂:“以石为之出其下”。

    宋代哥窑瓷器自诞生之后,这种风格独特的瓷器品种盛烧不衰,赓续相继,历代文人雅士为文作诗,赞不绝口。特别是釉面那种层层叠叠、千奇百态的开片纹饰,不但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审美的新情趣,而且确有“巧如范金,清比琢玉”之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陶瓷时代知识  元代陶瓷


元代其他地方窑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及龙泉窑以外的地方窑瓷器。比较著名的有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及山西霍窑等,元代烧制钧釉瓷的窑址分布很广,河南以外,河北、山西等省也有烧造,窑址数量及分布面积大大超过宋代,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体系。在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发掘中,钧窑瓷片的数量在各窑口瓷器中占第二位;出土钧窑瓷器的元代墓葬及遗址遍布北方各省及自治区。元代钧窑系瓷器的造型有碗、盘、瓶、炉、罐、执壶、花盆、杯、钵、高足碗、梅瓶、枕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有的饰以紫红色彩斑。元代磁州窑继续生产传统品种、烧制磁州窑风格瓷器的瓷窑遍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甘肃、陕西等省。产品以白瓷及白地黑花瓷为主,其黑花色彩偏褐,不如宋器黑亮,器形以大罐、盆、瓶类居多,各种形式的碗、盘、杯、碟、壶、枕等也十分普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婴戏、龙凤、飞禽、鱼藻、花卉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形体硕大、胎体厚重是元代磁州窑瓷器的时代风格。山西霍窑以烧制仿定窑白瓷为主,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盘、碗内底及底足一般留有5个小 支钉痕,与定窑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030639.jpg)

元龙泉

 元代(1271~1368年)浙江龙泉窑烧造的青瓷制品的简称。元代龙泉窑基本继承宋代龙泉窑的艺术风格、产品有两类。一类为传统的龙泉青瓷,另一类为紫口铁足的仿官窑产品。传统龙泉青瓷胎呈白色或浅灰色,其显微结构为长石—石英—长石系白瓷。胎质细密,可塑性强。釉色以青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青绿色。釉质为粘度强温度高的乳状石灰碱釉,经1200℃烧造后,釉色乳浊青绿,色调柔和。龙泉青瓷全部为轮制,工艺过程为选料和泥,拉坯成型,精修坯胎,然后装饰、罩釉,阴干后入窑高温烧成。元龙泉的产品主要以生活日用器为主,有各式碗、盘、杯、罐、瓶、执壶等,元代中期以后也生产大瓶、炉、瓷塑、佛像等陈设品。日用器中碗最多,器形与南宋差别不大,属元窑仿宋瓷器。大型的罐、盖罐、盘、碗等则是元代龙泉窑典型的代表作品。这些大型器一般制作规整、挂釉仔细、烧造精心,成品率较高。其中大多数作品为贡器或作为商品运往京城与国外。元龙泉窑的装饰方法繁多,主要有刻、划、印、贴花、堆塑、镂空和褐色点彩等。纹饰题材极为广泛,其中花卉最多,常见的有莲、荷、菊、葵、牡丹等。此外也有龙、凤、鱼、鸟等动物纹及八宝、八卦和各种吉祥文字,如“福”、“禄”、“如意”、“进宝”、“天下太平”等,还有少量印有八思巴文字,亦含吉利之意。罩釉工艺不像南宋时运用多次上釉技法,最多采用两次上釉,釉层比南宋青瓷薄,也欠滋润。元代龙泉窑青瓷作为商品常与丝织品、佛像等被输往国外,近年在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埃及、索马里、土耳其、法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发掘出龙泉青瓷,尤其是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打捞出大量中国瓷器,能断定为元代龙泉青瓷的约占青瓷总数的一半以上。其量之大,品种之多,不仅对研究元代龙泉窑的生产规模、制作工艺、装饰特征很有意义,同时也为了解元代海外贸易及贸易航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941916.jpg)

元代枢府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生产的一种卵白釉瓷器。它是在宋代青白釉瓷器成就的基础上烧成的,这种瓷器为白胎,部分制品胎体较薄、大多数厚薄适中,比宋青白瓷略厚,胎质细密坚实;釉质比较细腻、比宋青白釉加厚,像鹅蛋青一样、失透光润,人称卵白釉。由于在印花纹饰中多出现“枢府”字样,人称“枢府窑器”或“枢府瓷”,烧制这类瓷器的瓷窑为“枢府窑”。元政府设枢密院,主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有“枢府”字样的青白瓷应为元朝官府如枢密院定烧的瓷器。现已判明,景德镇湖田窑区是烧造枢府瓷器的窑场。枢府类型的青白瓷质量高低不等,纹饰也是有的复杂严谨,有的简单,有的甚至没有花纹。枢府类型的瓷器在元代宫廷各类用瓷中占第一位,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枢府釉瓷器数量很大,全国各地元代墓葬、窑藏,海外各国,包括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都大量存在,可见这类瓷器不只限于元中央官府一级使用,在民间使用也很广泛。枢府釉瓷器以碗、盘、高足碗、杯、长颈瓶等器物为多,如侈口、折腰、小圈足碗很为人们称道。装饰花纹以精美的印花缠枝花卉为主,还有刻花、划花,尖瘦莲瓣、水波纹、水波游鱼等纹饰,堆贴梅花、联珠纹、画金彩、红绿彩(即元五彩)等装饰比较稀少。枢府瓷器到明初还在生产,南京地区一些明初墓中有发现,大约在明中期停止生产。元枢府瓷器的烧制是元瓷工艺提高的表现,为明初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见“枢府窑”、“卵白釉”、“元代卵白釉瓷器款”。(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854161.jpg)

至正型青花瓷器

 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代表元代青花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陶瓷研究者对元代瓷器。尤其对景德镇青花瓷器认识不清,主要原因是考古学上没有找到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无从对其进行对比综合研究。英国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器身上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此瓶造型很有气魄,青花构图丰满,口沿满绘缠枝菊花,瓶颈上部绘并列蕉叶,下部绘流云飞凤,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最圆鼓处绘海水云龙,下腹绘波涛纹,足部绘缠枝牡丹纹,底边绘一周变形莲花瓣,每个莲花瓣里有朵云和杂宝。这件作品揭开了元青花的真面目,成为断代研究的标准器。结合伊朗阿底别尔寺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印度、埃及、菲律宾藏品,中国北京元大都后英房遗址、旧鼓楼大街窖藏、河北保定窖藏、江苏金坛窖藏、江西高安窖藏,湖南常德墓以及东北地区出土的元青花瓷排比研究,证明14世纪中叶以后景德镇青花工艺已经成热,形成完美的时代风格。至正型青花瓷器的特点是胎体厚重拙实,胎料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铝含量较高,达到20.24%;釉层凝厚光润,釉料中氧化钙含量较低,为8.79%。钾、钠量增加到5.82%。青花原料比较复杂、有国产钴料和波斯钴料,优质青花瓷器用波斯钴料,此种颜料蓝色浓艳幽靓。有深色结品斑块,结晶处釉面略微下凹,显出金属浮光,经测试,这种波斯钴料含锰量低,含铁量高、还含有砷元素。至正型青花瓷器器物种类很多,有碗、盘、杯、盏托、高足杯、罐、长颈瓶、梅瓶、扁壶、匜、三足炉、觚形瓶等。造型特点是器物规格较大,气魄雄伟,胎体厚实,胎料不够细腻、在放大镜下常能见到泥料中有芝麻花似的小黑块。烧成后露胎部分常出现火石红一样的黄衣子。青花花纹内容很多,有莲花、番莲、团菊、牡丹、松竹梅、牵牛花、栀子花、芭蕉、瓜果、海棠、灵芝、山茶花、葡萄、枇杷、龙、凤、仙鹤、鸳鸯、奔鹿、麒麟、狮子、海马、游鱼、昆虫以及太湖石、柳林、建筑、栏杆等。人物形象广泛出现,有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亚夫细柳营驻军、三顾茅庐等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画面与元代流行的戏曲、板话、小说内容一致。在各种纹饰中处于突出地位。图案纹样有卷枝蔓草、缠枝花卉、蕉叶、锦纹、海涛、细浪、莲瓣、如意头、回纹、杂宝等内容,对主题花纹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至正型青花瓷器还有一些突出持点,如器物坯件修饰不够精细,烧成后常有夹扁、翘棱、剥蚀等现象。画面满,落笔重,层次比较繁密,花大叶小,枝蔓如藤,叶如葫芦形。至正型青花风格一直延续到明初,到明洪武晚期至永乐年间,新风格才逐渐形成。

枢府瓷和甜白瓷

   枢府瓷:也称卵白釉,是元代枢密院由景德镇瓷窑创烧的白釉瓷。其特点:胎体较厚,釉面透光,釉色似鹅蛋色白微青。纹饰以印花为主,内有对称的“枢府”两字。(并非宫廷专用)

  甜白瓷:也叫填白釉,是明代永乐年间,由景德镇瓷窑创烧的白釉瓷,系宫廷祭器,宣德以后多有仿制。其特点:胎体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故称“甜白”。器物常可见透光刻纹或印纹。永乐甜白价高一等。清三代亦有仿制,区别是工艺精湛,轻盈秀丽,胎壁极薄。

元代景德镇窑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窑生产的瓷器。此时景德镇窑除生产传统的青白瓷,还成功地创烧出青花瓷、釉里红瓷、卵白釉瓷、高温铜红釉瓷、高温钴蓝釉瓷等品种、使景德镇一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地、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制瓷工艺方面。元代景德镇工匠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法制胎,提高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为烧制大件器物创造了必要条件,标志着制胎工艺的重大进步。(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747766.jpg)

陶瓷时代知识  明代陶瓷


洪武瓷器

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根据考古资料判断,洪武瓷器分两类,一类以江西玉山发现的刻有“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铭文的小罐为代表。胎体厚重而粗糙,釉层凝厚,白度很低,还有青白釉的色调。另有许多无铭款的青花瓷器,如—种侈口、宽体的青花碗,圈足较宽而深,足沿削薄,有火石红颜色,器外壁用青花以粗重纯熟的笔法画出大朵云纹或曼草纹。青花料为国产钴料,蓝中泛灰,笔道中也有黑斑。还有一种小口梅瓶,短颈,肩部饱满,形体较宽,造型庄重,青花纹饰层次很多,主题花纹多为缠枝花卉。另一类则比较精细,代表器物有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青花瓷器、釉上矾红云龙纹盘残件,香港天民楼藏青花茶花纹大盘、南京地区明朝开国功臣墓葬出土的青花梅瓶、内饰印花外绘青花云龙纹高足碗等,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釉里红玉壶春瓶、菱花口盘,重庆市博物馆藏釉里红缠枝团菊纹碗,北京首都博物馆藏釉里红花口大罐等。大多数洪武瓷器胎体与元代瓷器区别不大,多数比较厚重,少数较薄,胎内有细小坚硬的黑色小砂粒,或称胡麻点。原料加工虽谈不上精细,但成型时注意器物的厚薄关系,增加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所以洪武瓷一般看不到元瓷的翘棱、夹扁、歪扭等缺陷。瓷坯入窑采用叠烧法,粗瓷器心留有一圈垫饼或涩圈痕迹,垫饼上撒细砂,有的作品成砂底,露胎的底部撒抹一层细白高岭土,烧成的瓷器上常有火石红现象。洪武瓷器装饰较丰富,传统的刻、划、贴塑工艺十分精细,但数量不多,典型的如线条细若游丝的暗花五爪龙图案。青花显色深沉,略偏灰暗,元青花画面留白较多,讲究布局、那种填满,拥挤的现象有所改善,如香港天民楼藏青花茶花纹盘,盘沿内壁绘二方连续的卷枝蔓草,腹壁绘折枝牡丹,外壁缠枝团菊纹环绕一周,宽而平的盘底绘一枝茁壮的山茶花。釉里红装饰画面多比较繁密,运笔急速,发色红而不艳,有晕散发黑的现象。(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119108.jpg)

永乐瓷器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1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根据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永乐地层出土瓷器统计,产品有白瓷、青花、红釉、斗彩、白地釉上红彩、青花红彩、白地孔雀绿彩、白地刻填酱彩、白地刻填酱绿彩、黄地绿彩、绿地酱彩等。器形比洪武朝增加许多,常见的有梅瓶、玉壶春瓶、抱月瓶、蒜头形绶带扁瓶、天球瓶、背壶、梨式壶、执壶、军持、僧帽壶、花浇、器座(无挡尊)、鱼篓尊、带系小盖罐、盖罐、轴头罐、漏斗、双耳三足炉、折沿盆、竹节柄壶、八方烛台、高足碗、高足杯、鸡心碗、葵口碗、卧足碗等。胎体比前朝细腻,洁白悦目,断面有丝绸光泽,完全克服了生烧现象。由于原料质地精良,加工严格,元代和明初瓷胎内那种胡麻点状小黑块消失了。成型工艺高超,每道工序都很严格,各类器物圆正规整,比元、明初以及后代的宣德瓷器清秀优美。白釉很纯净,釉面光平,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明晰的橘皮髻眼,玻璃层光泽柔和,明亮的浮光很少,给人以甜润的感受,故称为甜白釉。红釉人称鲜红、宝石红。《景德镇陶录》记载:“永器,鲜红最贵。”御窑厂遗址出土的资料证明,宝石红大多不易成功,红色有的不纯,有的凝成块块红斑,说明工艺难度很大。成功的单色釉还有翠青釉,如翠青釉三系罐,造型精美,釉色纯正,堪称佳作。永乐的青花瓷器更加成熟。青花料为波斯进口的苏麻离青。不但原料加工精致,而且画瓷艺术更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画面布局多比较疏朗。常见有植物纹有牡丹、松竹梅、竹石芭蕉、枯梅、碧桃、菊花、团花、折枝花束、石榴、莲花、枇杷、灵芝、苜蓿、海棠、荔枝等;动物纹主要是龙、凤、狮子、鸳鸯、喜鹊、山雀等。器物的边饰、装饰花纹区间的间隔则用图案联缀成带状纹,有弦纹、如意头、绣球、回纹、方胜、钱纹、忍冬、卷枝蔓草等。永乐瓷器常在白瓷胎上锥拱出精细的龙纹,纹饰在釉下若隐若现,只有在合适的光线下才能看清。永乐瓷器青花写款很少,一般白瓷多用尖锥状工具在釉下篆刻“永乐年制”四字年款。(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245719.jpg)

宣德瓷器

  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生产的瓷器。根据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出土资料统计,瓷器种类有白瓷、红釉瓷、蓝釉瓷、仿哥釉开片瓷、龙泉青釉瓷、酱色釉瓷等。常见的器形有贯耳瓶、石榴尊、撇口瓶、四方倭角瓶、梅瓶、天球瓶、抱月瓶、直口扁胆瓶、梨式壶、莲瓣壶、凤流壶、方流水注、敛口圈足盖罐、侈口圆唇罐、出戟法轮式盖罐、筒形罐、瓜形罐、敛口长体罐、荷叶形盖罐、鸟食罐、渣斗、漏斗、椭圆形洗、菱花式洗、折棱洗、海棠式花口盘、八棱花盆、碗、高足碗、盘、盒、盂、豆形盖盒、三足筒形炉、香熏、匜等。《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青花钴料和永乐一样都是来自波斯的苏麻离青。花纹种类比水乐丰富,有弦纹、云头、水波、海水江牙、八定、宝杵、法轮、月亮、太极、梵文、藏文、阿拉伯文、蕉叶、菊瓣、莲瓣等。作主题的植物花卉有牡丹、番莲、束莲、荷花、莲蓬、山茶花、菊花、苜蓿、栀子、百合、灵芝、牵牛花、芝兰、枇杷、石榴、葡萄、瓜果等,龙纹特别丰富,有团龙、海水龙、蓝海水白龙、龙穿莲荷、龙穿缠枝花卉、飞翼龙、蟠螭龙、夔龙等。各种形态的龙和凤相配组成吉祥图案。人物形象有仕女、舞蹈胡人、王母骑鹤、吹箫引凤、赏月、拜月、仕女乘车、婴戏、仕女、琴棋书画等,有的人物和自然景物组成富有人情味的园林画面。其他内容有花鸟、桃花双鹊、桃树团花、鱼糖水藻、松竹梅“岁寒三友”、碧桃竹子、竹石芭蕉、枇杷绶带鸟、狮子舞球、海水八怪等。宣德装饰画画艺成熟,既有民俗风格,又有文人画的高雅气质,雄放洒脱,色调浓艳沉稳。釉里红装饰进入成熟阶段,比较准确地控制了釉下红彩的发色和烧成气氛,有的图案用大写意的手法绘画,十分传神。典型器如白瓷三鱼碗,在碗壁上所绘红色,如一笔抹出,只有轮廓,没有细部,在凝厚的白釉下若隐若现,像鱼影在水下漫游,很有生气。矾红彩属低温彩,在烧成的白瓷或青花上以矾红作画,再次入窑低温烧成。主要作青花的补充部分,如海涛的波纹,增加画面动感和层次。另一个成就是五彩。五彩即多彩,由釉上矾红、绿彩、紫彩、酱红等多种色彩绘出花纹,有的与釉下青花结合起来,和谐地组成一个画面。五彩发明于宣德时期,《博物要览》称:“宣窑五彩,深厚堆垛。”以前有学者把这种工艺归入后代的斗彩,但当时尚未采用斗彩用青花勾画画面轮廓的工艺,《敞帚轩剩语》、《清秘藏》、《长物志》等文献中也只谈五彩而未提斗彩。有的称为“青花简装五色”,说明当时将其包括在五彩范围里。景德镇御窑厂宣德地层山土过青花五彩瓷盘,上绘秋塘莲荷水禽图。西藏萨迦寺藏有一件宣德青花五彩碗,花纹与上述瓷盘一致,底部都用青花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年款。宣德瓷器尚有孔雀蓝釉、黄釉、洒蓝釉、紫金釉、金彩、银彩等许多品种。(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36378.jpg)

成化


成化瓷器

 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景德镇瓷器生产经过正统、景泰、天顺“空白期”的衰败之后,到成化时又走上兴旺之路。《明史·食贷志》记载:“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宫廷重视、资金有保证,瓷器生产因此得以发达。成化瓷器的品种有白釉、红釉、蓝釉、孔雀绿釉、娇黄釉、霁蓝釉白花、白釉酱花、白釉绿彩、孔雀蓝地绿彩、红地绿彩、黄釉青花、孔雀绿釉青花、三彩、五彩、斗彩、青花红彩、青花绿彩、仿哥釉开片、釉里红等。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斗彩。成化青花钴料采用苏麻离青和国产的平等青料。有单独使用的,也有两种料混合的。混合使用的青料烧出的青花纹饰幽倩悦目,淡雅明晰。成化后期国产钴料使用较多,蓝色花纹柔和淡雅,清丽透彻。青花内容有图案、回文、藏文、植物纹、动物(包括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狮子)纹、高士人物、庭园景观。与精细的薄胎和莹润的白釉配合和谐,绘画风格严谨、细腻、舒展,有工笔画的效果。恬静淡雅的风格,清隽其外,浑厚其中,意境深邃。在宣德青花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斗彩工艺完全成熟,釉下青花勾画的画面轮廓线明丽深沉,画笔流畅,釉上填绘的彩色丰富多样,有矾红、娇黄、杏黄、蜜蜡黄、鹅油黄、姜黄、葡萄紫、茄皮紫、姹紫等色。青花与各种彩色浑然一体。纹饰内容有各类花卉,也有草虫、树木、花鸟,还有山水人物、莲塘鸳鸯、团花、斗鸡、葡萄、海马、婴戏、高士图等。器物精巧而不失大气,花开细腻而不失雅致,是我国古代彩瓷中的瑰宝。(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421156.jpg)

弘治瓷器

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明史》记载,弘治景德镇瓷器生产一度断断续续。《孝宗记》就记述了弘治三年(1490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的史实。但社会上流传下来的弘治瓷器数量并不少。弘治瓷器的品种和艺术风格完全继承成化传统,白釉、单色釉、青花、五彩、斗彩瓷器都取得很高成就。青花瓷器和成化一样精细,但做法上略有差异,如龙纹盘边沿的波涛纹,改变了明初以来延绵不断、波涛汹涌的画法,而是用不同弧度、不同长度的线条排列,既有波纹的翻腾气势,又有制作简便、烘托明快的效果。刻填绿釉器也有很高成就。单色釉瓷器最突出的成就是低温黄釉的成功烧制。黄釉的主要原料是铁,加锑酸铅。弘治黄釉瓷掌握了准确的烧成温度和气氛,使器物颜色通体一致、均匀光润、既符合皇家用器正黄色的等级要求,又符合含蓄深沉的审美情趣。弘冶黄釉双牺耳尊釉面配置金彩、愈发富丽堂皇,气度不凡。(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56250.jpg)

正德瓷器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生产的瓷器。《江西大志·陶政》记载:“正德初,设御器厂,专管御器。”此时景德镇御窑厂又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瓷器品种很多,有白釉、蓝釉、酱釉、红釉和包括青花、五彩在内的各种彩瓷。作为主流的青花器产量最大,纹饰内容冲破明初来的规范,种类非常丰富,有各种龙纹、蟠螭、麒麟、蟾纹、海马、鱼纹、吴牛喘月、狮子滚绣球、庭园景色、月影梅花、岁寒三友、鱼藻莲荷、三果、百合、莲蓬、海棠、枇杷、荔枝、石榴、樱桃、葡萄、牡丹、柿子、蔓草、宝相花、龟背锦、八字、蕉叶、团花、莲瓣、海涛、回文、藏文、维吾尔文、卷云、双层云纹、倒垂云纹、寿星、八仙过海、携琴访友、松下长老、西厢拜月、高士图、十六子图、飞仙、仕女、吉祥语等。这些作品由于使用不同的青花钴料而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平等青料呈色浅淡平稳,多用在胎白釉润的精细瓷器上,类似成化、弘治朝作品,作画求工笔,讲究层次;江西高县的石子青料含锰量大,烧成后青花深浓泛灰,花纹浸润严重;回青料蓝色浓艳欲滴,开创嘉靖青花的先河,多用在大器上,釉层泛青。素三彩是正德制瓷工艺的创新,以后历代景德镇都有烧制,是皇宫用瓷不可缺少的品种。素三彩的做法是在细白瓷胎上饰线刻花纹,烧成后涂一层色釉、干后将花纹部分的釉面刮去,在这些部位填绘花纹所需的彩色,再入窑以低温烧成。色彩以黄、绿、紫为主,因不用红彩,故称素三彩。另外,正德朝的白釉红彩,黄釉绿彩、白釉绿彩等彩瓷也有很高成就。(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544761.jpg)

嘉靖瓷器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嘉靖是明代生产瓷器最多的朝代之一、成就突出.矾红釉和矾红彩的大量使用即是此时的创新。统治集团上层无休止地催逼景德镇生产各种瓷器,其中红釉瓷工艺难度很大,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嘉靖二年 (1523年) 下令,将鲜红釉改为深矾红。矾红是铁红,既可在烧成的白瓷上满施,又可作红彩与其他彩料相配,以低温烧成。瓜皮绿、孔雀绿、茄皮紫、釉里红等其他单色釉和釉下彩也取得很高的成就。青花瓷器在嘉靖朝仍然是代表品种。此时大量使用回青料,纹饰色彩鲜艳明快,蓝中泛紫,青花料配方不同而造成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江西大志》所言:  “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 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五彩瓷器也取得很高成就,有用釉下青花充当蓝彩的青花五彩,有的纯用低温彩料。有矾红、淡绿、黄彩、褐彩、紫彩、黑彩、孔雀绿等,每种彩又有不同的色阶,使用最多的是红、黄、绿。矾红本来色调不够艳丽,但嘉靖矾红像成熟的枣皮,纯正明亮。其他颜色也很成功,黄似蜜蜡,深沉柔美;紫如紫晶,新颖悦目。五彩装饰上广泛使用金彩。五彩以外,还有素三彩、白釉绿彩、白釉孔雀绿彩、孔雀蓝彩、黄地红彩、黄地绿彩、黄地紫 彩、红地绿彩、酱地绿彩等。嘉靖瓷器在造型上冲破明初以来规范化的约束,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表现广泛的内容。纹饰有企望加官进爵的加官图、读书图;有反映多子多孙、长寿幸福愿望的百子婴戏、瑞兽麒麟、福寿康宁、寿山福海、团寿字、缠枝蓬托‘寿”字、古树老干缠成的“寿”字、灵芝捧寿、松竹梅加“寿”字、松鹿寿星;有宗教神仙故事如十八罗汉、老子讲经、道士符咒、孙悟空大闹天宫、东方朔偷桃、仙人乘槎、群仙庆寿、八仙过海;人物故事和田园风光有竹林七贤、牧牛图、报捷图、丰登图、携琴访友等;动物或动物群组成的画面有团龙、行龙、正面龙、海水龙、蟠龙、仙鹤、群鹤、狮子、云鸾彩凤、三羊、八骏、桃鹤、海马瑞兽、天马行空、雄鸡牡丹、四鱼、鲤鱼、瓜果虫蝶、葡萄、耍傀儡、四季开光等;各种图案有锦纹、八卦、如意、灵芝、  字、璎珞等;文字类有用梵文、回文、汉字写出“国泰民安”、“万寿清平”、“五谷丰登”等。嘉靖瓷器内容繁杂,寓意明确,画风趋向草率,五彩鱼藻罐一类作品水平很高.代表嘉靖工艺水平,多数作品水平—般。

万历瓷器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万历朝长达48年,宫廷对景德镇瓷器极为掠夺,曾激起民变。太监潘相督造龙缸、一再催逼,窑工童宾跳火自焚,引起民工潮,最终因矛盾加剧,御窑厂生产难以为继,于万历四十八年皇帝下诏御窑生产悉皆停止。万历年间生产的单色釉瓷器取得很多成就,优秀品种有白瓷、蓝釉瓷、黄釉瓷、冬青釉瓷、仿哥釉瓷、酱釉瓷,还有五彩、青花、斗彩、素三彩、青花紫彩、青花绿彩、青花红彩、红地青花、蓝地白花、酱地白花、白地红彩、黄釉五彩、黄地紫彩、黄地绿彩、绿地黄彩、绿紫彩等等。青花瓷器数量最大,钴料由国内生产,提炼有粗有细,青花色调变化很大,大致可分3类:第一,继承嘉靖青花蓝中泛紫、浓重艳丽的色调,宫廷艺术陈设瓷多选用这种风格。第二,蓝色较浅,略微泛灰,但清朗悦目,画面明晰,一些高档瓷器。特别是外销瓷中所谓“克拉克瓷器”,即日本学者所称“芙蓉手”多属此类。第三,质地较粗的民用瓷,蓝色灰暗,线条多有晕散,画面开始出现层次。青花纹饰最多的是各种姿态的龙纹、凤纹、蟠螭、灵芝、花草树木以及几何图案、游鱼、昆虫、各种人物故事、神人仙境、文字等。五彩瓷器的成就比青花更能代表万历瓷器的艺术趋向。凡青花的造型和装饰内容五彩都有表现、有的作品精美宏大,有的很细腻、内容多,层次繁缛。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镂空云凤纹瓶、花蝶纹蒜头瓶等,但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突出的特点是用彩不含蓄,颜色深厚、强烈、浓艳,构图华缛堆砌有余、功力不足。装饰内容多,但缺乏章法,如五彩云凤纹瓶,全器有青花,有五彩,还有镂空,从口沿到底足共分7个装饰区间,每个区间都有龙,多得数不清,而腹部主体花纹是硕大的凤纹,拥挤、华丽而浓烈,缺乏简洁高雅的气质。万历瓷器装饰无论是青花还是五彩,无论几何图案还是主题绘画,都有鲜明的寓意,多宣扬升官发财、长寿吉祥、福从天降、不劳而获的思想倾向,如福禄寿、五子登科、百鹿百鹤、云里百幅等。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如市民、农民的生活习俗、田园风光、风俗人情以及灾难岁月下层人民的思想情绪。民间瓷窑的生产活跃起来,如周丹泉的“周窑”、昊十九的“壶公窑”,作坊规模比较大,技术力量较强,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很多有堂名款的瓷器就是这些民间作坊应订烧者要求而做的,例如“博物斋藏”、“京兆郡寿房记”等,有的书写吉祥语如“万福攸同”、“富贵佳器”等。万历瓷器大量运销世界各国,现在亚洲、欧洲、美洲各国及海底、洋底沉船中都有存留,大多数是民窑产品。(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715313.jpg)

晚明青花瓷

明代晚期天启至崇祯年间()621一1644年)景德镇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御窑厂停止生产以后,景德镇民间瓷窑仍很活跃,晚明青花大多数是民窑即不署年款的瓷器,有少数作品如“天启年制”款青花瓶等—类作品,可能是御窑厂的窑工还在继续生产,明朝社会动荡不已,官窑署款,民窑不署款的惯例有些并不严格遵守。当时社会各阶层对青花瓷器的需求量较大,瓷器外销也很活跃,官府限制松弛,从而使民间作坊得到发展生产的良机。晚明青花瓷器产量很大,青花钴料有3个来源:衢州、信州的浙料、江西上高的邑青和丰城的粗料。器物大多是日用品,少数是陈设艺术品。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减少了官窑器纯粹表达皇帝意志的规范图案,出现了活泼的草虫图如蟋蟀、飞蝶,各类动物纹如牛、羊、虎、猫、鱼、虾、鹦鹉、鸳鸯等,还有人物戏曲故事、山水景物、庭园小景等。这些画面多配以题画诗,绘画内容、意境和笔法与当时的文人水墨画风格一致.都着意表现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失意、寄情山水田园的隐逸思想。由于广泛采取分水和晕染技法,多有大写意的情趣,画面开阔.笔意潇洒酣畅,钻料虽粗,着笔不多,但艺术效果不凡,有些绘画笔法,如用青花点染太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晚明青花艺术风俗的渐变,为清代青花瓷的勃兴奠定了基础。流传到日本的“古染付”、“祥瑞”瓷,以及远销欧亚各国的“芙蓉手”,很多都是晚明天启、崇祯年间景德镇生产的。
(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811469.jpg)

空白期瓷器

又称“黑暗期瓷器”,指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一1464年)三朝烧制的瓷器。《明实录》等文献记载,历时约30年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朝廷都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烧造瓷器。正统三年,规定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器式样相同的瓷器。正统六年,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和九龙九凤青花缸。景泰五年,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天顺元年,朝廷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但是,由于战争频繁,饥荒不断,皇室内部为争夺皇位屡发冲突,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瓷器此时因朝野动荡不便书写年款。以往很长时期,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的这三朝官窑瓷器均被划归宣德或成化朝,致使人们对这一时期瓷器生产面貌认识不清,称之为中国明代瓷器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的纪年墓里出土了一批民窑青花瓷器,特别是1988年11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珠山以西明御厂西墙外东司岭一巷道中,发现大量明代正统官窑瓷器,品种有青花和斗彩等,呈现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景德镇明代官窑遗存的进一步科学发掘,空白期瓷器的真实面目将会愈加明朗。

明代龙泉青瓷

明代(1368~1644年)浙江龙泉窑烧制的青瓷。明代龙泉青瓷与宋元时期相比,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已大为逊色,呈衰退之势。器构造型有高足碗、瓶、炉、壶等、普遍特点是胎体厚重,釉色透明度较高、成型草率,质量粗糙。但是也有部分质量较高的器物,如大盘和大花瓶等,造型规整,形体硕大,釉色青绿,刻花精美。明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方法主要是刻划花和印花,装饰题材主要有山水人物和历史故事等,还常见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福如东海”等吉祥语。(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1858547.jpg)

陶瓷时代知识  清代陶瓷


顺治瓷器

 清代顺治年间(1644~1911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明末景德镇制瓷一度败落。清朝立国之初,朝廷无暇顾及瓷器生产,景德镇制瓷业对宫廷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烧瓷质量也不高。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为宫廷烧黄釉碗,但直到顺治十七年仍末烧出理想作品,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窑事,情况才有变化。顺治瓷器釉色有白釉、黄釉、茄皮紫釉等,彩瓷有青花和五彩,品种和数量较多的是青花。器形有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瓶、觚形瓶、洗口兽耳瓶、观音尊、将军罐、香炉、碗、盘等。各类瓷器胎体比较厚重,与晚期相比更加规整细腻,明末修坯中跳刀的缺陷减少,即便有也很浅,许多器物足沿经仔细修琢,出现泥鳅背的现象。白釉白度不高,在颈、足转折处出现亮青色积釉。口沿部分多施酱汁,即晚明的酱口边。青花仍然采用浙料,提炼比晚明精细,色调也比较丰富,分水和调色技术提高、画面颜色可以分出浓厚至浅淡的许多层次。青花有的为蓝黑色,有的比较纯正,有的浅淡明亮,有的色彩青翠。五彩瓷器留存很少,多继承晚明以来色浓笔粗的风格,主要用红彩和绿彩,有的加黄彩。纹饰内容与青花—致,只是不如青花丰富。瓷器装饰中常见的动物纹有云龙、云鹤、团鹤、麒麟、狮、虎、豹,植物及杂项纹有秋叶、蕉叶、莲瓣、缠枝牡丹、缠枝莲荷、海水江牙、博古图、麒麟芭蕉、雉鸡牡丹、山石竹鹊、山石芭蕉、山石牡丹、怪石朵兰、山石秋叶、人物图有天女散花、《西厢记》故事、太白醉酒、八仙、罗汉、五老观画、进爵图、指日高升、诵书图、进戟图、顽童戏柳等。各类画画装饰上多有题画诗句,如“一叶从新生”、“天下尽皆春”、“一叶得秋意”、“梧桐一生,天下皆春”、“满街梧叶,月在其中”、“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郎”、“立武弘成振万邦”、“梅子留酸溅牙齿,芭蕉分绿上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等等。图画与诗歌都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

顺治青花瓷器


    顺治本名爱新觉罗·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是清王朝对全国实行统治的第一位皇帝。执政时全国形势极为严峻,战火还在全国燃烧,清军曾丧师失地,屡遭败绩,财政极度困难,官吏贪污受贿,行政混乱,农民流离失所,顺治曾惶惶不可终日。从这些情况看,当时清朝宫廷根本顾不上景德镇瓷器生产,而康熙十年的《浮梁县志》也记载,景德镇为皇宫生产瓷器,包括龙缸和建筑构件栏板等类瓷器屡次失败。但顺治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依靠有谋略的大臣,用抚剿并用的手段平息战乱,鼓励开荒,减免税收,整顿吏治,推动统一事业,经济逐渐有所恢复。景德镇的瓷器也有所生产,有的作品很有水平,尤其在青花瓷器方面,这为康熙瓷器的高度成就打下基础。


顺治青花瓷器虽然存世不多,但作为清王朝二百多年瓷器的开端,在学术研究以及博物馆、艺术馆和个人收藏方面都很有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戊子(顺治五年)春月花叁制”铭青花洞石花卉纹碗、甲午(顺治十一年)铭青花云龙净水碗、乙未(顺治十二年)铭青花八仙人物盘、戊戌(顺治十五年)玉堂佳器铭青花人物纹大盘、顺治十五年铭青花云龙觚式瓶、顺治十六年铭青花异兽香炉等。香港出版《明末清初瓷展》一书中收集香港、台湾及其他地区收藏的明末清初青花瓷,其中也有不少顺治青花瓷器,如顺治乙未年(顺治十二年)青花龙纹笔筒、庚子年(顺治十六年)铭酱口边青花人物纹笔筒。另外香港天民楼珍藏一件“顺治年制”铭款青花瑞兽纹盘。北京华龄出版社《清代青花瓷器》一书中有顺治酱口边青花凤凰梧桐纹碗、青花秋叶纹诗句盘、花卉纹罐、龙纹缸、花卉纹铃铛杯、蓝地白花将军罐等。把这些有绝对年代和考证准确的顺治瓷器进行排比,这个时代青花瓷器的突出特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器物种类和造型特点:器物种类主要是生活用瓷,如饮食用具碗、盘、碟、杯、钵等,盛物器瓶、缸、罐、将军罐等,祭器和陈设艺术瓷如香炉、觚式瓶、筒形瓶等,文房用具大量是笔筒,有的笔筒上有长篇铭文。明末清初社会经历剧烈震动,社会经济出现许多新因素,市民经济活跃,商人地主、庶民之家提倡读书,科举考试的诱惑使许多年轻人选择读书为自己找出路。明末以来的反清知识分子拒绝为清朝服务,闭门读书打发时光,因此对笔筒等文房用具需求量很大。在动荡的岁月,人们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苦难中把希望寄托在求佛求仙,以求精神解脱和自我麻醉,所以祭礼用具如香炉特别多。这些作品都是民窑风格,主要突出使用功能,简朴实用,没有豪华的气派,贴近生活。香港天民楼珍藏的“顺治年制”铭瑞兽图盘,成型工艺精细,可以看出景德镇制瓷工艺积累的基础并未因为朝代更替而消失,因顺治时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发挥出来,若客观条件允许,中国瓷器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第二,顺治青花瓷器的胎体比较粗厚,但质地相当优秀,原料属优质瓷土,主要是原料加工不精细,白度不高,修坯不精细,刀锋裸露。瓶、罐类器物采用分段成型,然后粘接起来,粘接痕迹清楚。器物底足不上釉的情况很多,足底跳刀现象明显,足沿沾一些沙粒,晚明以来沙底足的现象继续存在。有的器物底足部分修得整齐,从这里切一刀开始,足沿修得很整齐、圆润。康熙时的泥鳅背现象在这时已经出现。顺治瓷器胎厚粗犷,造型喜用直线,尤其较长的直线,弧线也较硬朗,这些因素使顺治瓷器硬朗坚挺,充满阳刚之气,这是朝代更换、激烈动荡、文治武功、充满希望的时代大背景在工艺美术领域的表现。这种风格在康熙时代表现得更加充分,如果把清朝二百六十七年瓷器发展作分期研究,顺治和康熙应该是同一阶段。


第三,关于釉质釉色,大多数瓷器的釉质较粗,釉色普遍发灰、泛黄,釉层施得较薄,没有明代白釉那么凝厚,釉面不很光润。瓶、罐类大件作品釉面有棕眼,有缩釉现象。很多作品口沿施酱色釉,称为酱口边。许多作品有剥釉现象,尤其在口沿、把柄楞线分明的地方,这个特点称为“虫吃釉”现象。

第四,青花显色,一类如天民楼珍藏的瑞兽图盘上的画面,蓝色鲜艳幽倩,继承明晚期发明的分水晕染技法,层次分明,深浅明暗透视十分漂亮。康熙青花直接继承这一类。第二类蓝色发灰发暗。第三类青花色淡,作画时用双钩法画花纹轮廓,然后填绘,填绘的颜色比较浅淡而明亮。第四类蓝色很浓,蓝中泛紫。多数蓝料提炼不精,但与粗胎相配很协调,显示出民间青花的粗犷放达风格。绘画方法有白描、淡描、分水晕染等技法,使上述青花种类艺术效果较好,形成顺治一代青花的时代风格。

第五,顺治青花花纹内容和艺术成就。花纹有弦纹、云纹、秋叶诗句、凤凰梧桐、洞石花卉、仙山海涛、彩云异兽、云龙火珠、缠枝花卉、洞石花鸟、山石瑞兽、庭院人物、八仙庆寿、竹林七贤、麒麟芭蕉、落叶山石、开光莲荷等。绘画布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1、突出主题花卉和题画诗。装饰画就是一幅情景浓郁的中国画。如瓷器上的秋叶画面,突出秋叶,太湖石相对较小,题诗为:“春游芳草地,岁囗末落绿池”,“囗独雨石山,已有敬山亭”。2、彻底排除明嘉靖、万历时庞杂拥挤的画面构图,继承明天启、崇祯开始的舒朗宏大画面,有炊烟袅袅的山村景色、寒江独钓、民间传说故事、神仙故事等,这些是当时文人提倡的水墨画内容。3、分析顺治青花画面,可以发现与当时版画、插图相通,尤其白描手法绘制的内容,时代气息很浓。4、顺治青花山水画的内容很多,很有水平。如一件高13厘米的笔筒,画面宏大,翠峦青嶂,水面连天,浩月当空,皴擦爽朗,整个画面突出一个宁静。也有一些花鸟画,如顺治青花铃铛杯,画面是洞石花卉,太湖石在前,花朵枝叶在后,构图简洁,青花浅淡,画面明丽而有层次。相比之下,这样题材的装饰画在嘉靖、万历青花上一定会画得繁密,必然有各种昆虫、飞鸟,甚至增加龙凤等象征君权的内容。顺治青花则龙凤纹样比较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少,给人以潇洒超妙的新感觉。 雍正瓷器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此期间清朝立国以后培养起来的工匠工艺技巧完全成热,督窑官如唐英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兢兢业业投身到瓷器工艺的钻研中去,由外行变成深谙土脉的专家,以雍正皇帝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也十分关注瓷器生产,从而使雍正朝瓷器产量增大,质量高超,釉色品种空前丰富。雍正时期,宋代以来的名窑均可逼真仿制,水平甚至超过宋代,青花、五彩,颜色釉都有很大的提高,最突出的成就是珐琅彩和粉彩。珐琅彩发明于康熙时期,当时彩料全由西洋进口,雍正时除使用进口彩料,宫中还试炼出许多彩色。康熙珐琅彩多以蓝、黄、红、绿、紫等色铺地,再画花卉,便于掩盖用色之不足或胎釉上的疵点。雍正时则多用精细白瓷,装饰画面更加细腻高雅。不但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如胡大有、设计师海望,还有著名书画家如戴临、贺金昆、邹文玉等人参与绘制,绘画内容以翎毛花卉为多,山水次之、人物较少。艺术效果有的如西洋油画,构图清新、色彩雅丽,层次分明,大多画面配有行书诗句,熔画、诗、书、印于一炉,使中国传统的艺术焕发出崭新的光彩。粉彩是雍正瓷器另一个突出的成就。康熙朝发明的粉彩,到雍正时更加成熟,以玻璃白打底,色料中加铅粉,有不同色阶的彩料,画彩时用分水晕染法调色,彩色出现浓淡分明的不同层次,湿润、柔和、明快,画面富有立体感。许多精美的瓷器把粉彩和珐琅结彩结合起来,使画瓷艺术精美绝伦。其他瓷种如红彩、墨彩、广彩、祭红釉、洒蓝釉、天蓝釉、冬青釉、仿古玉、茶叶末、茄皮紫、窑变釉、炉钧釉等都有许多佳作。(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2021774.jpg)

青花瓷之嘉庆青花

清朝自嘉庆帝起,国势逐渐走入下坡。康、雍、乾三朝盛世景观已成为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同样,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不但如此,许多品种因此还有所减少。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乾隆以后,青花瓷器的烧制质量及数量已大不如从前。

  嘉庆朝共25年,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景德镇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由地方官兼管,瓷器的制作基本上处于因循守旧状态,许多成本高的瓷器不再烧造。

  可以说嘉庆朝瓷器的烧造仍沾乾隆朝的光,从造型和釉色都与乾隆晚期类似。嘉庆早期青花瓷器的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水平。嘉庆青花,发色与乾隆晚期常见青花近似,只是略微淡些。在绘制手段上常有偷手,尽可能地节省材料与人工,这是由于市场需求的质量降低所致。有些瓷器虽然仍署乾隆款识,但确是嘉庆早期的作品。原因是嘉庆四年之前,太上皇乾隆爷仍在世,署乾隆朝款识哄老爷子高兴,也属国人传统尊老习俗。

  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造型不如乾隆规整,尤其民窑青花,器身多有歪斜,器口、壁薄厚不均,施釉稀薄。至于小件器物中的瓶、罐、盘、碗和文具类,有的还能细致如前。因嘉庆后期的风格与道光时期的风格相近,故而传统的习惯上又有“嘉道窑”之说。

  嘉庆瓷器的纹饰风格,大体沿袭乾隆时期,工笔与写意并用,但总的笔法纤细拘谨,构图刻板。此时,除流行夔凤、蝙蝠、瓜瓞绵绵、三多、百子、吉庆、“喜”字等吉祥纹饰外,还有大量的竹石芭蕉、五伦图、万寿无疆、锦鸡牡丹等图案。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器种要少得多。

  嘉庆朝青花御题海棠形茶托,算得上雅致的器物,其青花发色接近乾隆,海棠形的花托内开光题写五言长诗,字迹清秀。从开光外环的边饰上,可以看出嘉庆所绘花形还延续乾隆的风格,但用笔已有迟疑,花朵呆滞,不复有乾隆的韵味。

  嘉庆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多写“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嘉庆晚期青花多写楷书款,有四字和六字,字体工整,结构严谨,整体上看是以篆书款为主。民窑青花草、篆流行,但写法极草率、减化。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后者居多。此时,开始盛行各种堂名款识,并影响到以后的制瓷署款。

道光瓷器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道光时期景德镇生产瓷器品种计有白瓷、霁红釉瓷、黄釉瓷、蓝釉瓷、冬青釉瓷、豆青釉瓷、仿官窑、仿汝窑、仿哥窑、仿定窑、窑变釉、茶叶末釉等高温釉瓷,还有炉钧釉行装低温釉瓷。彩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黄地粉彩、绿地粉彩、矾红彩、墨彩、绿彩、紫彩、斗彩、金彩、素三彩等。其时代特征是,很多官窑瓷器由于土质优良,胎体十分精细,成型十分工整。同时,清王朝的腐败之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瓷器生产也越来越粗率,许多产品加工不细,含有杂质,烧成后不致密,质地粗松。釉质有的粗松,泛有气泡,色调或泛青,或成为不悦目的死板白色。釉面不平,广泛出现波浪状起伏。无论仿古代名窑,还是仿乾隆、嘉庆时的作品都很粗笨,厚薄不得体,绘画内容繁杂,但刻板呆滞。青花瓷器少数稳定鲜亮,大多数飘浮浅淡。釉里红色彩也不匀。粉彩虽然生产很多,但色调俗艳,图案鼓出釉面,很不雅观。纹饰内容寓意更趋图解化、程式化。这种瓷器风格官窑如此,民窑更甚,历史悠久的传统制瓷工艺渐渐失去活力。(见下图http://www.cerart.com.cn/admin/editor/UploadFile/2007-8/22/2007822202118627.jpg)

康熙瓷器的新品种——粉彩

康熙时期创造了许多艺术瓷器的新品种,粉彩就是其中之一。粉彩出现以后很受欢迎,随着工艺的成熟,官窑、民窑生产越来越多,与青花、五彩形成最主要的三大品种。粉彩和珐琅彩几乎同时出现。珐琅彩在宫廷造办处上彩烧制,粉彩则在景德镇烧制。粉彩的配彩工艺和珐琅彩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主要和五彩工艺接近,两者基本原料相同,熔剂和配彩方法没有太大的差别。硅酸盐科学工作者指出,五彩和粉彩都属SiO2—K2O——PbO系统的彩料,不同的是粉彩彩料品种更多,在绘瓷用彩时需要调和含砷的乳白玻璃作为使色彩更柔和、出现粉润效果的乳浊剂,粉彩瓷器烧彩温度低于五彩,大约在750℃左右。调色粉润,有层次,符合水粉画要求的透视感和立体感。

 

康熙时期能发明粉彩工艺,主要的社会条件是,从顺治君临全国实行统治以来,到康熙中期,大约经历六十年左右的治理,把晚明以来政治动荡、经济凋蔽、景德镇制瓷手工业秃页败的中国变成一个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的封建朝代,景德镇制瓷手工业初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工艺不断创新。制瓷工艺越来越讲究文化底蕴,生活中对瓷器的需求和兴趣也越来越讲究艺术情趣。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西方的绘画技巧、欣赏要求等新因素启发了景德镇制瓷工匠去发明粉彩,粉彩发明使釉上彩画面面目一新,白瓷的高度成就使粉彩工艺得以发挥,并收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在以后漫长岁月里很有发展前途的粉彩艺术,在刚刚发明阶段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得到美的享受,从而着手投资收藏,以期得到理想的效果呢?


第一,粉彩彩色用得不太多,很多画面内容用彩尚用五彩的彩料。经常见到的康熙粉彩有粉白、淡绿、翠绿、矾红和胭脂红等。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清康熙年制”铭款粉彩折枝花卉纹水丞,花瓣的用彩是胭脂红、蓝彩(低温蓝彩)、淡黄,占装饰面积相当大的干、枝、叶等部分,则用当时五彩瓷器上常用的翠绿、酱紫等色。和雍正、乾隆工艺成熟的粉彩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其独特的风格。用彩种类较少,彩料敷得比较厚一些,调染的层次不多,构图比较简洁,可能有五彩的色料和习惯的技法影响,画面内容安排、颜色的调配、线条的使用等方面都比较硬朗,粉润的艺术效果尚不够理想。而雍正、乾隆粉彩则画面大,用彩柔和,由粗到细层次分明,画面妩媚,阴柔之气很明显,康熙粉彩则阳刚之气很明显。

第二,在绘画技巧上,康熙粉彩画面上凡用五彩的地方就用双钩法勾画轮廓,平涂法填彩,或用没骨画法直接画花纹的主干、枝叶,支撑起画面的骨架。而画花瓣、花蕊的地方则用调色洗染法,配出的每一种彩料都调染出深浅浓淡不同的层次,画面阴阳背向清楚。用手抚摩,高低不同的感觉很清楚。工匠作画之后,再在作画的地方罩一层薄薄的玻璃白,烧成之后就有一层晶莹明亮的软玻璃,使彩色稳固,不退色,也不剥落,增加许多美观。凡有雪景的场面,在绘画填彩完成之后,单独用玻璃白粉调成的粉料点缀,做出雪花飘飞和盖雪积雪的效果。

第三,粉彩瓷器,官窑作坊的御窑厂烧制,民窑作坊也烧制。从社会上看到的情况,民窑作品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比官窑多。它与珐琅彩瓷器不同,珐琅彩没有民窑烧制的,因为康熙珐琅彩在宫廷造办处珐琅作烧制,其烧制过程严格保密,人们不但不知道其工艺秘密,连珐琅彩瓷器是什么都看不到,因为它是“宫中秘玩”。然而粉彩就完全不同了,它在景德镇烧制,景德镇的御窑厂保密程度远远比不上宫廷内务府。当时景德镇的官窑规模有限,实行官搭民烧,宫廷需要的任务相当一部分分配给民窑来完成。很可能官窑作坊为了完成宫廷旨意,也把粉彩的工艺传授给接受任务的民窑,或民窑中聪明的工匠看到这种作品后模仿出来,或有心的工匠、作坊主在和御窑厂工匠接触中切磋技艺、互相交流时学到的。一旦民窑作坊掌握了这种工艺,作坊主就会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市场的要求而大量生产,在受到市场欢迎、给作坊主带来利润的情况下在民窑中普及,甚至提高艺术水平,使这种瓷器品种得到发展。

如何区分官窑和民窑粉彩?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粉彩瓷器看,区分官窑和民窑粉彩主要看器物有没有署皇帝年款。有署“大清康熙年制”、“康熙年制”铭款的则为官窑,不署皇帝年款者为民窑。因为粉彩是康熙后期发明的,对书写年款已经有明确规定,生产者比较规范。山西阳城人张齐仲于康熙十五年任景德镇县令,随大军剿除吴三桂叛军,到景德镇后招抚流亡,发给耕牛、种子,安集窑户,十六年他颁布了“禁镇户瓷器书写年号及圣贤事迹”的命令,所以民窑粉彩瓷器不署皇帝年款。官窑粉彩工艺水平较高,胎质比较精细,彩料的配制和绘画都相当精美,民窑则粗放得多。

粉彩瓷器主要器物有碗、净水碗、盘、瓶、炉、灯等。装饰花纹主要有图案、花卉、仕女、龙、凤等。

第四,淡、细、匀、柔、俏的风格。粉彩和五彩艺术效果的区别在于,粉彩用玻璃白打底和调配,画上以后用净笔轻柔地洗开,根据画图构思来调整彩色的浓淡关系,各种绘画内容都真实自然,所以粉彩作品线条的使用和色彩的调配柔和,加上烧成温度比较低,故粉彩又称“软彩”。五彩色料基本没有层次,显色暴烈;而粉彩显色淡雅,层次丰富,色彩妩媚,柔中见挺,柔中见刚;五彩绘画时线条顿挫多变,粉彩线条圆润平和,匀而不板;五彩运笔快速恣放,粉彩线条起、转、顿、收都很含蓄,无论是花卉树木、庭园景色,还是人物故事,画面都不露笔锋;五彩画山石树干时,用排笔排线做出阴阳明暗的效果,粉彩用水粉画的皴擦手法做出透视效果。总括起来,粉彩在艺术上讲究淡、细、匀、柔、俏,迎合了从皇室宫廷到达官显贵一类人群的欣赏要求,民间也很喜欢,因而迅速得到发展。

第五,粉彩工艺发明以后,大约到康熙后期,在引进珐琅彩用料的基础上,将金红用在粉彩上,在白地、紫地、黄地粉彩上出现玫瑰红、胭脂红,这样粉彩的色彩更加丰富,到雍正粉彩,工艺就进一步成熟起来。康熙粉彩是初创时期的粉彩,艺术水平相当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作 者:李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