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爆免内购下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09:5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
钟明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6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固有属
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其整体性问题便一直
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视为一级学科建设,这
就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平
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愈加
凸显出来并得到相应的研究,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逻辑方面,学界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存在着将马克思主
义理论逻辑整体单一化或“线性进化”解读的倾向。笔者
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马克思
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核心是其逻辑的整体性,因此要加强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性的研究。那么我们当如何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
一般来说,历史和逻辑具有不可分性,但我们认为历
史研究主要侧重事实梳理和史实陈述,而逻辑研究侧重于
思想和范畴的逻辑架构、脉络解析。所以,笔者主要通过
维度切分和线索剥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进
行简要述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两种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逻辑整体性,实际由两种逻辑构成:一是理论形成的逻辑
(外部逻辑),包含思想演变的逻辑、批判推进的逻辑和
实践展开的逻辑;二是理论本身的逻辑(内在逻辑),主
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范畴和理论内涵的逻辑。
1.理论形成的逻辑或外部逻辑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实践发展方面探索马克思
主义理论形成的逻辑,这是必要的;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
的思想历程和实践历程割裂开,就很难解释其思想转变发
展的逻辑线条,也很难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活动转入
革命实践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无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形成逻辑,进而造成对理论本身的逻辑和内涵的曲
解。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思想
演变的逻辑、批判推进的逻辑、实践展开的逻辑,实际上
表现为一个诸形态交错叠加的逻辑整体;只是在不同的时
期,它们此消彼长。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
的逻辑存在着细分的三重逻辑。因为很显然,我们不能说
在某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只有思想上的变化,而不存在批
判和实践方面的变化,我们不能说学术活动不是实践活
动,也不能说批判活动不是实践活动,更何况马克思恩格
斯大多数情形下是将思想学术活动、社会批判活动以及革
命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在逻辑整体性研究方面,如果侧重于思想演变、批判
活动、实践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突出其逻辑之间的
整体性关联,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我们就可以
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梳理出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共有的一些
逻辑和过程:从思辨逻辑到实践逻辑、从批判逻辑到革命逻辑、从宗教批判逻辑到政治批判逻辑、从资产阶级政治
解放逻辑到无产阶级人类解放逻辑、从国家改造逻辑到社
会关系改造逻辑、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到唯物主义世界观、
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从抽象共产主义
到科学社会主义。这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研究过
程、文本写作过程、思想演变过程、社会实践(革命)过
程的整体性得出的一些简要的具体的逻辑,属于马克思主
义理论逻辑整体性的第一个层面的整体逻辑,亦即“理论
形成的逻辑”的整体线索和过程,它随历史时期和社会现
实的变化在不断转变,随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活动历史的
差异而有所变化。因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逻辑道路和语
境内涵并非一开始就一致,尤其是在思想理论本质性的逻
辑转换上,有一定的阶段性差别和侧重点的差异,这也正
是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所具有的完整的逻辑,说明正是由
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之间的逻辑互补,才为整个马克思主
义体系的创立和诞生准备了内部逻辑条件。
2.理论本身的逻辑或内在逻辑
这是关于理论自身内在逻辑的分析,是基于历史整
体性研究(“文本事实”和“实践史实”)分析而得出的内
在逻辑。

借鉴理论界“逻辑范畴论”知识,从逻辑范畴体系
的一般结构看,逻辑范畴体系是由诸多范畴联结而成的,
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成内在结构。这个内在的
结构表现为:逻辑基项、逻辑始项、逻辑中项、逻辑终项。
若缺乏这样的内在结构,任何一门科学的概念体系都称不
上是真正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逻辑系统是一
个“动态”系统。通过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所包含的
若干概念和范畴,以及由此连接在统一体系中的逻辑结构
和关系,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旨归,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元件可以依据
一般逻辑结构划分为:(1)原始基因,(2)基本范畴,(3)
初始范畴,(4)本质范畴,(5)终极范畴,(6)中介范畴。
在整个内在逻辑的构架中,“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③是原始基因;“实践”是基本范畴;“人”是初始范畴;“社会”
是本质范畴;“共产主义”是终极范畴;中介范畴:异化
劳动、人本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如同《资本论》从揭示商品的本质和内在矛盾而引出
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一系列内容逐渐具体和丰富的范
畴,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一
样,那么,从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亦可以
引出劳动实践与劳动异化、社会及其结构(包括生产力、
生产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社会形态与阶级革
命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通过揭示这些范畴之间
的内在联系,就能集中而系统地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
规律。这一思路源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是“现实的、
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的历史的思想。社会历史是由人及其活动组成的,离开人
及其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社会历史。所以,研究人的本
质及其实践活动发展的规律,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
发展的规律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以人为逻辑的起点,
实践为基本范畴,社会为本质范畴,共产主义为终极范畴,
异化劳动、人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为中介范畴汇集而成
的范畴群,经由各范畴间的规定、联系、整合而出的体系,
就能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是一条反映马克
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之内在逻辑的链条。
这是在前述“理论形成的逻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文本依据”和“实践史实”总结得出的“理论自身的”
内在逻辑,这是一个由外到内逐步成形、再从内向外不断
扩充、内外相连的整体性线索和过程,。
3.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整体性在于内外逻辑的
结合与统一,而不在于二者中的任何一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了内在和外在逻辑上的辩证统
一,方才呈现为了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通常,研究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指称为其内在逻
辑,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内容,
但也有导致逻辑映像模糊的缺点。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
理论逻辑整体性(外部和内在),就要尽量避免单线逻辑
的思维,一方面要注重研究逻辑的转换关系,一方面又要
注重逻辑间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这包括:外部逻
辑和内部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外部逻辑(包
含思想逻辑、批判逻辑、实践逻辑)中逻辑的叠加性、交
错性和互补性,内部逻辑(包含诸逻辑范畴)中逻辑的叠
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甚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思想
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等等。这种逻辑运动和
性态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体系发展固有的内外部逻辑形态

这里的内在逻辑,主要是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
成熟体系所展示的理论的内在逻辑。

参见彭漪涟:《逻辑范畴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逻
辑范畴的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0 页。

语出马克思《青年在择业时的思考》。和属性交结粘聚在一起的。比如说,当马克思从批判语境
和逻辑走向实践语境和逻辑的时候,他也在从哲学层面的
辩证唯心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从政治层面的激进的民
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从经济层面的理性法权主义走向现
实革命主义,从社会层面的历史唯心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
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体系才表现为一种从思维领域跨入
实践领域,又从实践领域不断向思维领域输入动力和资源
的特殊体系。
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自始至终就只有一种
逻辑,马克思主义从探索发展到最终创立形成,其逻辑是
不断变换的。马克思恩格斯并非一开始就发现并创立了成
熟的理论体系,并非只遵循或占有单一一个(种)逻辑,
而是有一个遵循和占有多种交错逻辑的过程。
因此,我们不能说马克思或恩格斯的思想在每个时期
只有一条纯粹的线索,而应当说在一条主线上附着若干条
线索,或者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最初,马克思和恩格斯
都是从思辨的批判逻辑开始他们的研究和活动的,在积极
介入和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之后,他们并没有丢弃批判逻
辑,可以说批判逻辑贯穿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思想的全部
过程,只是在实践逻辑开启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开
始将批判逻辑导入实践逻辑,此时的批判逻辑不再是单纯
的思辨逻辑,而是将思辨逻辑逐渐融入实践逻辑中来了。
例如,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的社会批判和对物质利益
问题的研究,以及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加上到巴
黎接触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思辨不再是从现实
的现象出发,而是从历史和社会的整个条件和趋势出发,
理论的研究和阐发不再是个别思想精英针对政治国家的
阐发,而是整个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现实生活和条件的阐
发,理论不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转入了工人运动和无产
阶级革命活动之中,从思辨转化为整个无产阶级现实的革
命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也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
去了。正是在思想逻辑、批判逻辑、实践逻辑交融演进中,
才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同时又能体现理论本身人本诉
求旨归的内在逻辑结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完成
了的内在逻辑结构,从中也能展现出其形成过程的逻辑交
错演变轨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
才是整体性的,这一逻辑的整体性特征不在于二者之中的
任何一者,而是在于二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