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汇思科工资怎样: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53:48
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 2 [引用 2011-11-07 05:39:56]    字号:大 中 小 富河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富河文化的陶器。富河文化最先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北70公里的沟门村发现,在乌尔吉林伦河的东岸,乌尔吉林伦河流域发现很多遗址,说明富河氏族主要活动在这个地区。西喇木伦河沿岸以及北边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境内也均有发现。在杨家营子遗址,发现该文化堆积层叠压在红山文化的房址之上,说明晚于红山文化。根据富河沟门遗址的桦树皮14C测定,年代为距今4735±10年,年轮校正为5300±145年。制陶工艺水平不高。都是质地粗松的夹砂陶,火候不高。陶器颜色主要是褐色,黄褐陶为多,灰褐陶次之。制法均为手制,大多数实用器为泥条盘筑法成型,一些小型器物用手捏成型。无论有纹饰还是素面陶,都经过压磨。最多的器形有大口筒形罐、斜口罐、钵(碗)和杯等。大口筒形罐一种为直口、圆唇、筒形腹,口沿之下作出一条或数条附加堆纹;另有一种为直口方唇,直筒腹、腹壁中部以下斜收成小平底。这两种罐唇沿都很薄。陶器有的光素无纹,大多数装饰压印纹、印压山横“之”字形篦点纹,还有少量横竖“之”字形弧线纹,罐口沿饰附加堆纹。此外还有刻划纹。有的器物底部有编织纹。早期陶器的特点是,大口筒形制罐唇沿外凸,腹壁略有弧度,腹壁多饰横压的“之”字形线纹;中期的特点是圆唇,直腹,口沿之下有一条或数条附加堆纹,腹部多饰横压“之”字形篦点纹;晚期则为方唇,直腹,腹斜收,小平底,腹部多饰横压“之”字形篦点纹。富河文化生产工具除大型打制石器以外,还有很多制作精致的细石器,村落分布多在河旁的山岗或高地,属于山地森林氏族、有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居住比较稳定,它的制陶工艺表现出该氏族的特点。
红山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陶器。红山文化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1954年命名,分布范围从赤峰英金河流域开始,北起昭乌达盟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的朝阳、凌源及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锦州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前后。红山文化的陶器种类比较多,均为手制,器壁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底单独做出后与器壁衔接。陶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都比较粗糙。夹砂陶底部留有编织物痕迹,是陶坯制成后,在湿润状态下放在编织物铺垫上印上的。陶坯成型后要经过拍打、压磨,外表作出装饰纹样,器物内壁也要压磨。泥质陶的敞口容器如钵内壁也要压磨。罐、瓮等大型器物口部较小,压磨不方便、就采用修刮法整形,可以清楚地看到修刮痕迹。有的器物表面还留有湿手抹平的痕迹。泥质陶作容器,夹砂陶作炊煮器。在水泉遗址还发现一些陶器表面有烟炱。红山文化的泥质陶为红色,夹砂陶为褐色,粗糙,色深。夹砂陶主要器物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造型特点是大口,小平底,腹壁呈弧形,器壁底部表面部有编织物痕迹。泥质陶有盆、钵、罐、瓮等。钵有深腹、浅腹之分,还有折口、折腹的造型。钵的口沿一圈涂酱红色,被称为红顶式。罐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罐、敛口罐等。瓮的形体很大,造型特征是口部很小,腹体深而大,红山文化陶器的装饰很有特色,纹饰有压纹、划纹、附加堆纹和彩绘。用尖锐工具压出的花纹多为横“之”字形线纹,少量为竖“之”字形纹,以及用篦点组成的“之”字形纹和刻划成组的直线纹。纹饰主要饰于夹砂陶器上,少数见于泥质陶。附加堆纹有的成条状,有的成瘤状,多在夹砂陶的口部或腹部出现。彩绘主要饰于质地较细的泥质陶上,先绘图,再加以磨压,然后烧成。有黑彩和紫彩两类,花纹主要是长短线条组成的图案、如三角纹、菱形纹、鳞形纹、涡纹等。在敖汉旗四棱山遗址发现6座窑址。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3部分组成,有的是单窑室,有的是双窑室。前者室内有2~4个窑柱。有的单窑室为马蹄形,南北长1.4、东西宽1.38米,窑室和窑柱用石块砌成,表面抹草拌泥,火膛长1.2、宽0.6~0.8米,呈斜坡状。双窑室是双火膛,窑室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东西宽2.7米,有8个窑柱,都是土石结构,表面抹草拌泥,双火膛分置两边。连窑室是单窑室的扩大和发展。
 卡若遗址陶器

 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遗址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的卡若,有半穴居式建筑、地面建筑和石墙建筑。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大小不同型号的刮削器、砍砸器、相当数量同属我国细石器传统的锥形器、柱形器、石核和石叶,还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骨器。制陶手工业比较原始,陶器大多为夹砂陶,少量泥质陶。主要器形有短颈罐、盆、钵等。早期的器物以红陶为主。罐类器物颈很短,盆为直口折腹,钵为敛口。晚期以灰陶为主,主要器物有小口高颈罐、敞口曲腹盆、直口钵和双联罐等。大多数器物装饰刻划纹、绳纹、细堆塑纹,其中刻划图案最多。另有很少量的彩陶。(见下图)

甑皮岩遗存陶器

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甑皮岩的陶器。遗址地点在广西桂林独山,以甑皮岩第三层遗迹为代表。相同的洞穴遗址在桂林市郊发现60多处,甑皮岩洞定遗址是最丰富的一处,年代约为公元的4000年前后。陶器制造虽然很原始,但已比单纯的夹砂陶进步许多。器物主要是陶罐,其次有釜、钵、瓮,还有少数三足器。大多数是夹砂陶,有的陶质较粗,有的较细,颜色以红色为主,也有灰色。这些陶器主要作炊器,也可以作盛物用具。泥质陶生产得很少,红陶数量较多,灰陶比较少,主要是手制,工艺的原始性一目了然。陶器的装饰,夹砂陶有划纹、席纹和篮纹,都是在成型过程中、用拍打的方式或刻划方法做出来的。泥质陶的纹饰主要是细绳纹和比较流畅的划纹。烧成温度在680℃左右,火候不高,质地比较松脆。甑皮岩遗址的陶器均以实用为主,尚无艺术性可言,代表了农业生产水平低、以渔猎为主的氏族的制陶水平。
云南新石器时代陶器

 云南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总称。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滇西洱海地区和东部滇池周围地区为主。20世纪30年代发掘了大理马龙遗址。1973~1974年重点发掘的宾川白羊村遗址内涵丰富、有发达的种稻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狩猎业。白羊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下层文化14C测定年代有两个数据、经年轮校正,一个为公元前2165±105年,一个为公元前2050±105年。陶器有釜(大口罐)、罐、壶、钵、匜和支垫等。均为手制,以夹砂褐陶最多,灰陶比较少。纹饰有划纹、绳纹、点线纹、篦齿纹等,工艺比较原始,夹砂陶圆底釜等器形很流行,这是一种炊具,与发达的稻作农业和狩猎业生活相适应。滇池周围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0多处,其中晋宁石寨山、昆明官渡两地经过发掘,制陶工艺很原始,陶土未经加工,陶器粗陋,质地疏松,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夹砂陶有釜、罐等。泥质红陶有盆、钵、碗、碟、还有生产工具陶纺轮、陶丸、管状陶网坠等。泥质陶器胎体中含有稻壳末和谷穗芒的痕迹。陶器装饰极为简单,能看出的花纹有刻划的波浪纹、山字形纹、叶脉纹、豆芽形纹和拍印的小方格纹。制陶工艺自成体系、独具—格。
圆山文化陶器

 中国台湾新石器时代圆山文化的陶器。圆山文化以台北盆地为中心,遍布淡水河两岸、淡水河上游基隆河、新店溪和大溪中下游沿岸。台北圆山贝丘遗址发现于1896年,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于1953年、1954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以后经过发掘的圆山文化遗址有台湾台北大安寮土地公山遗址、淡水河口大坌坑遗址上层、圆山遗址上层。圆山文化的年代,地面下20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910±80年。圆山贝丘地下12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590±80年。圆山贝丘地下40厘米所采贝壳年代为公元前1240年。圆山文化遗址出土物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玉器和青铜器。圆山文化陶器以细砂棕灰陶为主,手制。工艺水平比大坌坑文化略高,常见的器形有罐、碗、壶等、多采用矮圈足。大多为素面陶,装饰花纹有锥刺纹、圆圈纹、网纹。有彩陶,主要有红彩画出平行条纹、卵点纹,绳纹和篮纹不见。
大坌坑文化陶器

 中国台湾新石器时代磊坌坑文化的陶器。大坌坑文化遗址在台南归仁乡八甲村大坌坑,这类文化在台湾分布很广,不仅在北部、中部、西南部海岸大量存在,而且在东海岸地区也有发现。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西北海岸、中部海岸和西南海岸台地上是大坌坑文化集中地区。主要文化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及高雄林园乡凤鼻头贝丘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绳纹陶为代表。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遗址蚌壳14C测定,年代为距今5480±55年。大坌坑文化制陶工艺很原始,陶泥杂质很多,含粗砂,采用手捏成型,日用陶器种类极少,有碗、罐、瓮等。烧成温度为400℃~500℃,很多器物呈生烧状态,硬度只有2~2.5度。质地粗松、颜色呈暗红、浑红色,还有胎壁粗厚的灰胎陶。器表自颈部以下印有粗深的绳纹,有的在肩、腹部位施划纹。一般器物口部厚重,也饰以划纹。有的器物口部低矮,颈厚唇薄;有的口部外缘唇、颈之间有一圈圆脊,划纹多施在凸脊上部,凸脊下部拍印绳纹。彩陶很少,有的在口沿及器表施成条或成块的红色装饰,有的还加刻划纹。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福建、广东新石器时代的一环。它的制陶工艺与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东兴贝丘遗址、广东潮安陈桥贝丘遗址有许多共同点,如生产得最多的夹砂绳纹圆底罐,以及绳纹、篮纹、刻划纹装饰,工艺都很原始。这些文化特征的表现,反映了经济状况比较原始,农业不发达,家畜饲养刚刚开始,采集、渔猎经济占重要地位,这些都是中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特征。
昙石山文化陶器

 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以昙石山文化的中下层为代表。昙石山文化最初发现于闽候昙石山,同类遗址有闽侯庄边山贝丘下层和溪头贝丘、福清东张下层,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带,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昙石山文化有农业,饲养了狗、猪一类家畜,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海生贝类是人们经常性的食物。制陶手工业有一定规模,夹砂陶多于泥质陶。遗址下层红陶多,灰陶少。常见的器物有釜、鼎、罐、簋、碗、盆、钵、豆等。富有地方特征的器物有釜,造型为斜口沿,折腹,圆底比较尖瘦,拍印绳纹。折腹圈足壶和敛口或侈口喇叭形矮圈足豆也很有特色。陶器除素面磨光以外,纹饰多有绳纹、篮纹、堆纹、镂孔、凹点纹、曲尺纹、圆圈纹和彩绘。彩绘主要用红彩。在羊角把壶形器上,先拍印绳纹,再绘竖条和卵点组成的图案。几何形印纹硬陶已处在发生阶段,中层制陶工艺有明显进步,器物胎质比较坚硬、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代表性器物有釜、壶、豆、簋、杯等。釜的造型为斜沿,鼓腹、圆底。壶为鼓腹,有的唇沿尖薄,直颈,有的为敛口、斜肩,圈足足沿外侈,有的从口至底棱线很清楚。豆的口沿外折,唇沿尖薄,船壁起棱,圈足很大,足沿也外折。簋的腹部圆鼓,圈足足沿外侈,有的圈足壁面有孔。杯的口、颈深长、腹部扁鼓,中部凸出一线,广泛使用圈足。彩绘主要是以红彩绘宽带纹。新出现的花纹有斜方格纹、叶脉纹、双圆圈纹。几何形印纹硬陶比下层有所增加。
崧泽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的陶器。崧泽遗址发现于上海青浦县城东4公里的崧泽,因以命名。这种文化主要分布于上海市郊和太湖地区。崧泽文化制陶工艺进步较大、陶坯成型之后用慢轮修整的做法很普遍。从精致的形体来看,有些器物可能是轮制成型。烧陶的火候比较高,在760℃~810℃之间。各类陶器中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还有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泥质灰陶质量很高,细腻坚致,成型规整,泥质红陶颜色多为桔红色,通体颜色一致,很少施红色陶衣。夹砂陶的泥灶,主要掺砂粒、蚌壳末和稻壳等。蚌壳是经过焙烧脱胶处理然后粉碎的,稻壳末是经过焦化后碾磨成粉末然后掺入泥料中的。常见的器形有鼎、釜、罐、壶、甑、觚、研磨钵、直口圆底缸、盆、豆、杯等。作为主要炊具的鼎,有盆形和釜形两种样式,鼎足有弓背铲形、扁平侧三角形、三棱形、凿形、扁凿形。釜数量减少,没有腰沿。罐的种类较多,有侈口深腹罐、短颈扁腹平底罐和圈足罐。壶的结构有腹体折收、圆腹、扁腹、垂腹等,颈部较长。豆盘多折棱,圈足有高有矮,一部分足沿呈斜台状。有的豆柄呈竹节状。陶器的艺术性增强,有的陶罐腹部有附加堆纹和鸡冠状耳,有的杯、瓶、小罐圈足边沿切成花瓣形,有的将圈足分割成几段,许多器物器壁出现折棱、突棱或瓦沟纹,线条起伏大而有变化,破除单调感。很多器物素面无纹。有纹饰者,纹样多为附加堆纹、弦纹、压划纹、镂孔、彩绘。在崧泽和草鞋山遗址发现的陶片上有的施白色陶衣,用黑彩做出圆点、弧线三角纹组成的图案。(见下图)


马家浜文化陶器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陶器。此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和钱塘江北岸地区,年代为公元前5000至前4000年。马家浜文化整个社会经济比河姆渡文化进步很多,制陶手工业及陶器艺术水平都有所提高。生产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质地较细,由于烧成和渗炭关系,器物外壁是红色,内壁呈黑色,或表红胎黑。虽然都是手制,但整修得相当整齐,有的经过慢轮修制。夹砂红陶有的掺细砂粒,有的掺蚌壳末,质地较粗。和泥质陶—样、盛行施红色陶衣。烧成温度在800℃~870℃之间。主要器形有素面腰圆釜、扁锥足釜形鼎、带流平底盉、双耳罐、喇叭形圈足豆、敞口盆、钵等。装饰很简单,有弦纹、附加堆纹、镂孔以及少量彩陶。有的器物的耳做成巧妙的牛鼻式、鸡冠形,提高了艺术欣赏性。马家浜文化发展时间近千年,其间人们使用的陶器也有所变化。早期多用夹砂陶,很少用泥质陶。晚期陶器使用多样化,夹砂红陶、红褐陶、泥质红陶都有生产,器物种类也增多,陶鼎的形式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