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聚宝财富易融:王者之器——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35:31

王者之器——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


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 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 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曾侯乙,姓姬名乙。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编钟为代表的万件文物,以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而震惊世界,作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备受世人关注。然而曾侯乙何许人?史籍无载。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谭伟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据他介绍,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

  曾侯乙墓随葬数量庞多的乐器,钟磬铭文中有大量乐理乐律铭文,显示了曾侯乙生前对于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重视程度。墓内还有大量铸造极精的青铜器珍品,及绘画、雕塑艺术、书法精品,并且大量文物并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为他亲自督造,说明他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

《曾侯乙墓》展厅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曾侯乙墓编钟 战国

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我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64件,(计钮钟19件,角钟45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2.4公斤,高20.2厘米;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钟架通长11.83米;高达2.73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432年,距今2410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13枚,战国时发展成61 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权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




















曾侯乙墓内外棺椁 战国

墓主棺规模巨大,分为内外棺两层,出土时重约9000公斤。外棺为长方形的铜木结构,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是在青铜框架上镶嵌木板,再用彩漆绘成。棺的下部有10个蹄形铜足,上面有12个铜榫,此端档板有一小门。内棺用大型厚木板制成,外壁绘有执戈的人面兽身和人面鸟身图案。这种青铜骨架的木棺在考古发掘中尚属首见。






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国宝级文物
尊:通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 盘:通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尊盘是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的一套酒器,是国宝级文物。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也是用来冰酒或者温酒的。
尊盘口沿的蟠魑纹透空花纹,分为高低两层,内外两圈。每圈有16个花纹单位,每个花纹单位由形态不一的四对变形蟠螭组成。表层纹饰互不关联,彼此独立,全靠内层铜梗支撑,而内层的铜梗又分层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达到了玲珑剔透、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以纹样繁缛细密著称,尊盘是集大成者。尊盘共饰龙84条(尊28、盘56),蟠螭80条(尊32、盘48),造型美观,极尽奢华。
春秋战国之交是青铜铸造技术发展的巅峰期,浑铸、分铸、熔模铸造三种技术完备并有新的发展,曾侯乙尊盘正是熔模法铸造的典型代表,是先秦时期制作的最为复杂、最为精美的青铜礼器。春秋中期之后,中国青铜器的总体风格都逐渐摆脱凝重厚实的作风,尊盘是这种倾向的极端化的产物,它反映出当时社会观念的变化。这些费时费工的繁缛装饰显然是在炫耀技术,宗教虔诚不再是惟一的目的。繁缛纹样在给人带来世俗的审美快感,仪式的功能受到影响。这套器物原为曾侯乙的先辈所用,曾侯乙继承下来的目的多半出自艺术欣赏。








大尊缶 战国  

通高124.5、口径48.4、足径69厘米,重327.5千克。

  尊缶为古代盛酒器,这件大尊缶是目前所知我国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称“酒器之王”。它不但拥有足以傲视同类的巨大体型,而且在纹饰上也极尽精美,器表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蟠螭纹、綯纹、雷纹、蕉叶纹、带纹、蟠蛇纹等构成,花纹花式统一,线条整齐划一。大尊缶出土时,里面还存有酒液。历经二千四百多年没有泄漏,可见缶的密封性之好。这件大尊缶不仅为我们了解曾国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而且也让人感受到了当时贵族的豪饮之风。














建鼓铜座 战国

乐器附件。用于承插建鼓贯柱,稳定建鼓。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既是一件可作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出自西室陪葬棺,应是其中一位陪葬女的心爱之物。器物的腹部两侧分别绘有撞钟与击鼓舞蹈图案,是反映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及绘画艺术的罕见的材料。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 战国

食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皿




金杯 战国

酒器









四鹿角立鹤 战国 

通高143.5、鹤高110厘米。

  鹤长喙上翘呈钩状,引颈昂首伫立,两翅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鹤首两侧插有两支铜质鹿角形枝杈。鹤的头、颈和鹿角上有错金几何纹饰,其它部位有铸成和镶嵌的云龙纹。

  此器造型别致,是一件独具风格的青铜工艺精品。鹤和鹿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把鹿角插入鹤头,将二者置于一身,可称之为“瑞鹤”。古人把仙人乘车叫“鹤驭”、“鹤驾”。此器出于墓主人棺侧,可能反映了死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彩漆木雕梅花鹿 战国

出自东室。出土时与笙、瑟同处,头插真鹿角,其腿的上方留有一方孔,原装有一物,可能是一面小木鼓











七青铜冰鉴   战国

通高61.5、边长62厘米 重170公斤。

  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






世界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图——战国黑漆朱绘星宿图衣箱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
长71、宽47、高40.5厘米
楚人在天文历法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西周至春秋时期,楚国既使用周正历法,也使用夏正历法,这在春秋战国各国中则是独创。由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合写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这件衣箱通体彩绘,环“斗”字一周书二十八宿名称,是我国迄今发现记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称,并与北斗、四象相配的最早的天文实物资料,说明我国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体系。它也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








八云纹金盏(含金漏匙) 战国 

盏通高11、口径15.1厘米 重2156克

  匙长13厘米 重56.45克

  直口,方唇,浅腹,平底。三个凤首形矮足。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盖略大于盏口,盖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外卡。盖顶有一个圆形捉手。盖面和盏口下饰云纹、绹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盏内放置金漏匙一件,方柄圆身,器身镂空变形龙纹。

  至迟到商代时,我国就出现黄金制品,但多为一些片饰。而此盏是仿铜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是目前所见我国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1件。








曾侯乙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战国

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
全器由5块玉料分雕成16节,再以3个椭圆形活环及一根玉销钉连接。每节均透雕成龙、凤形或璧、环形,且两面阴刻龙、凤的细部和璧、环上的谷纹、云纹、斜线纹等。全器采用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该器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第二节(图中从右往左数)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透雕龙纹玉璜 战国

全器共透雕出4龙6蛇



金镇 战国

用器。镇顶有环钮。器身饰变形龙纹、重环纹、变形龙凤纹、云纹等





铜盖豆 战国

食器。在祭祀与宴飨中,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