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支付购车有风险吗:【引用】北宋苏东坡《治平帖》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9:30
【引用】北宋苏东坡《治平帖》卷  2011-11-20 23:23:47|  分类: 书法作品欣赏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http://diwuxueshi.blog.163.com/blog/static/3299583420111020112347396/?followBlog本文引用自展开梦想的翅膀《北宋苏东坡《治平帖》卷》





     苏轼《治平帖》卷,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治平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并誉之为“世间墨宝”。本卷引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鉴藏印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吴江张荃德载图书”二方。
    此帖署月、日,而未署年.帖尾文徵明跋论证甚详:“右苏文忠公与乡僧治平二大士帖,赵文敏以為早年真跡。按公嘉祐元年擧进士,六年辛丑举制科,遂為凤翔签判。越四年,治平辛巳召判登闻鼓院。寻丁忧,还蜀。至熙寧二年己酉始还朝,监官誥院。四年辛亥出判杭州。此书八月十六日发,中有‘非久请郡’之语,当是熙寧居京师时作。盖公治平中虽尝居京,然乙巳冬还朝,而老泉以明年丙午四月卒,中间即无八月。又其时资浅不应為郡,故定為熙寧时书无疑。於时公年三十有四年矣。”唯跋中“治平辛巳”有笔误,应为乙巳。考熙寧四年四月,东坡有通判杭州之命,故此帖必书於熙寧二年与三年中两八月之一。
    赵孟頫跋此帖时为二,想后散失。此一纸元末為吴僧九皋所藏。“九皋尝住石湖治平寺,以此帖亦有‘冶平’二字遂留寺中,且刻石以传。”帖中“治平”乃东坡家乡眉山县的僧寺。受信人史院主、徐大师乃二乡僧。文中程六,乃东坡母程氏之姪程之元。东坡信中拜託二乡僧照看坟塋,还流露归乡之意 “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
    文徵明评此帖不如晚崴之“特劲健浑融”,赵孟頫也认为“字画风流韵胜”。


释文: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书林逋诗后》,约书于1089-1091年(元祐四至六年)。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延伸阅读(一)

宋神宗因何限令苏轼大年初一离京
    兔年农历新年前夕,《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宋神宗的“兼听”》(载2011年1月8日“笔会”),这使人记起宋神宗于1080年限令苏轼大年初一离开京城的事。    
    其实,宋朝是我国历史上言论比较开放的朝代,也是很值得研究而我们直到今天还研究得很不够的朝代。宋朝的文人和高官敢讲真话,源自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竖立的誓碑:“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以及临终对子孙的告诫:“不得诛杀文人学士”。苏轼写诗对新法推行过快过激造成严重后果提出批评,信手写来,毫无顾忌。比如,他说“新盐法”造成老百姓食盐难,便写下了“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的句子。看到“青苗法”造成青年农民到县衙门领了“青苗钱”后,就在城里到处游玩,数月不归,政府好心办坏事,于是就写:“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然而,宋神宗却在“兼听”的时候,被一帮人弄得昏头昏脑,以至于要杀苏轼。苏轼被关在乌台,遭受了狱卒的毒打。还是曹太后把孙子神宗叫到床边,给他讲了一段故事:当年仁宗皇帝看了苏轼和苏辙的科考文章,回到宫中兴奋地对我讲:“我为子孙得两宰相!”我问,为什么是为子孙?他说:“我老了,来不及重用他们了,但愿子孙能知我此意。”我把此事和你父皇说过,他两次想要重用苏轼兄弟,但有大臣说,还要让他们多多磨练。你父皇不幸早逝,仁宗遗愿未实现。可是今天,苏轼却因作诗被捕,这是怎么回事?你可不能错杀忠良啊!曹太后的话深深打动了孙儿,加上朝廷元老王安石给宋神宗的书信到达:“安能盛世而杀才士乎?”于是,宋神宗决定不杀苏轼,改为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令人不解的是,宋神宗竟然“兼听”身边人的撺掇,限令苏轼必须在大年初一离开京城。这就显得太不厚道了。    
    “兼听”,毫无疑问是必要的,这是常识。但“兼听”不是目的,“兼听”之后要能判断是非,分清利弊,择善而从,以形成正确的决定。没有分析的头脑,“兼听”之后昏头转向,这就很危险了。当然,如有一定的程序保证取善改弊,防止一人独断,那就更可靠,更不易出错了。但对于古人,这样的说法可能奢侈了些。                           (据《文汇报》 文/王镫令)

                                                                                                




延伸阅读(二)

和夫人相别哈哈一笑  苏轼其有那么豪放?

    这位少年成名的大才子留给我们太多的优秀诗篇,细致处如行云流水,激情处如万丈浪涛,让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已,被誉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但其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苏轼的风流才情也是人生际遇的幻化和升华。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豪迈。他的人生也有个转变……
    苏轼坎坎坷坷大半生,每一场遭遇似乎都带有一定的戏剧性。

  22岁时,他在科举考试中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得中进士第二名,从此名扬天下。

  这位少年成名的大才子留给我们太多的优秀诗篇,细致处如行云流水,激情处如万丈浪涛,让人如痴如醉不能自已,被誉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但其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苏轼的风流才情也是人生际遇的幻化和升华。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豪迈。他的人生也有个转变。转变的地点,就在黄州(今湖北黄冈)。

  一场小小的滑稽剧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没有实权、地位又低的地方武官)的第三个年头。那一年春天的某个上午,一首叫《临江仙》的词,在黄州城里疯传开了: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词据传是“犯官”苏轼在前一天晚上酒醉后所写。黄州城的士庶百姓在街道上这里聚一堆,那里站一群,都在传诵着,并以无比同情的心理,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它所传达的“小道”故事:头一天深夜里,苏轼醉归长江边的临皋亭(苏轼的住地),因为家童已经熟睡,他连门也敲不开。想来想去,苏轼认为这正是逃脱“监管”的良机,于是在吟唱此词之后,把官服挂在江边,重新坐上送他归来的那艘小船,长啸而去了。

  黄州知州徐君猷(音同“犹”)听到这些传闻,又惊又怕。他与苏轼私交甚好,但还负有监管之责,一旦走失“犯官”,朝廷必然严加追查,那时他可就担待不起了!于是徐知州急忙带上衙役,亲自跑到临皋亭去查看。刚到门口就听见苏轼鼾声如雷,尚在梦中。徐君猷见状,不禁哈哈大笑:却原来,小舟虽已逝,学士正酣眠!一场陡然而起的风波就此烟消云散。

  这场小小的滑稽剧,宋人的好几种笔记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一直被当作东坡居士看破红尘、达观处世的典型事件来流传。但其实,如果真正了解苏轼的思想性格,便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这首词中,酒醉之后发出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不正流露出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人生的际遇与出路吗?

  此事过后没几天,苏轼与黄州的几位朋友到州城东南郊区、一个叫沙湖的地方,去勘察田地,准备买来“躬耕垄亩”。当时遇到了大雨,苏轼就又写了一首回忆人生道路、抒发人生感慨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很多解说者们都称赞它是苏轼历经磨难后所产生的“坦荡旷达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这没有错,但从词中“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向来萧瑟处”等等意象和场景描写中,我们难道没有感觉到,这位文学家在黄州期间,其实时时都在反思自己悲剧性的遭遇和曲折的人生轨迹吗?
    哈哈一笑,和夫人相别

  苏轼在大江边的临皋亭和沙湖山路上所回忆和伤感的,就是导致他在湖州(今浙江湖州)知州任上被逮捕、拘押,并被流放到黄州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又被称为“乌台”,是朝廷的最高检察机构。

  3年前,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那个骄阳似火的七月二十八日,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得知:自己因为曾经在一些诗文中表达不同政见,讽刺王安石新法,已被“乌台”的群小罗织罪名,甚至会被冤枉为讽刺新法的主要支持者神宗皇帝。他们立了案进行审查,马上就要来抓苏轼进京法办。

  苏轼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于是匆匆办理了告假手续,并将州中事务移交给州通判祖无颇,由他暂代知州之职。谁知刚办完这些事,朝廷所派遣的钦差大臣皇甫遵已经气势汹汹地闯进州衙官厅。这位官居太常博士(太常寺官职,负责教授弟子)的钦差,还没遇到过像这样可以抖官场威风的机会。他身着官袍官靴,手持朝笏(音同“户”),挺胸昂头,当厅而立。身后是他的儿子和两名面目狰狞、白衣青巾、全副武装的京城御史台大兵。

  苏轼为官多年也未见到过这样唬人的阵仗,心里不免发虚,先躲在屏风后面与祖无颇小声商议半天才出来迎接。只见他身穿朝服、头戴朝冠、手持朝笏走到前厅,代理知州和衙门里的其他官员则通通头戴着小帻(音同“则”,古代的头巾),跟从在苏轼之后。

  在可怕的沉默中,苏轼面对钦差行礼,然后开口说道:“我自知得罪朝廷的地方很多,今天一定会赐死。死固不敢辞,只是想求钦差大人同意我回后堂一会儿,与家人告别。”皇甫遵从牙缝里冷冷地挤出一句话:“还不至于如此!”

  随后,皇甫遵出示了文书。原来不是苏轼想象中金黄色的“圣旨”,只是一份由御史大爷们用普通白纸写就的革职逮捕令而已。“拿下犯人,立即上路!”皇甫遵一声吆喝之下,两个凶神恶煞似的大兵立即冲上前去,将苏轼五花大绑,拉着就要走……

  这时后堂传来一片哭喊声——苏轼的夫人王闰之带着全家老幼,追赶到前厅来了。豁达的苏轼在这生死离别的关头唯一想到的,是如何安慰自己的家人。他猛然想到宋真宗时,山林隐士杨朴告别老妻的故事:那时有人向朝廷举荐隐士杨朴,说他擅长写诗,于是真宗皇帝在朝堂召见杨朴,令他当场作诗。杨朴推辞说不会,真宗问道:“那你这次进京时,有人写诗送行吗?”杨朴回答道:“只有臣的老妻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了哈哈大笑,知道杨朴无意为官,就下旨放他回家了。

  苏轼想到这里,就对王闰之说:“夫人,你就不能像杨朴的老伴那样,写一首诗来送送我吗?”王闰之听了,不觉失声一笑。苏轼也哈哈一笑,然后就势转身,大踏步走出州衙。

  州衙外的大街上,万头涌动,人声鼎沸。顷刻之间,苏轼由一位声名赫赫、政绩卓著的地方官员突然变成了镣铐缠身的阶下囚,这让湖州百姓感到了极大的不平!他们眼见敬爱的父母官落难,纷纷失声痛哭,聚集到了州衙外来为苏轼送行。

  人群中有不少勇敢者对着钦差大臣大声质问:“堂堂朝廷命官,像鸡犬一样被人随意捆绑着拉走,这样做算怎么回事?他犯了什么罪?”钦差及其随从对百姓不理不睬,押着苏轼,快马加鞭往官道上疾驰而去,以便尽快赶到江边,然后坐船奔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复命。

  苏轼被押送上京,他的家人也受了不少苦!长子苏迈奉母亲之命陪同父亲入京,皇甫遵却不准他坐船。苏迈只好追着船只在岸上徒步相随。而夫人王闰之则带着家人乘船去河南商丘,投奔苏轼的弟弟苏辙。不料刚离开湖州,御史台的老爷们又下令搜查苏家,并派人马沿途阻截。他们追到宿州(今安徽宿州),将苏家船只团团围住。兵士们奉命冲上船去翻箱倒柜,搜查苏轼所写的文字。夫人气愤不过,便把被大兵们翻弄得乱七八糟的残存文稿全给烧了!

  苏轼七月二十八日在湖州被逮,八月十八日到达汴京。一到汴京就锒铛入狱,直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圣谕下发,苏轼被贬往黄州,他在御史台的狱中总共被关押了130多个日夜。“八”与“十”在世俗的眼光中都是吉利和幸福的数字符号,但在苏轼那里却似乎变成了灾难的象征!
    被越贬越远

  然而,苏轼天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只要置身于适合他写作的自由环境中,就要挥毫动笔的人。

  不信你看,在汴京,他刚刚被放出御史台监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作诗自豪地宣称,以后还要继续写作:“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到黄州之后,苏轼以相对自由之身,同时又受到赤壁风月的感染,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文学创作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两篇赋篇幅较长,现在我们仅来读读这首大气磅礴的怀古词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思想内涵无疑十分丰富,但从其中对周郎“雄姿英发”的称颂,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叹来看,苏轼无疑仍在对自己人生道路进行反思与回顾。

  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人生可算是跌宕起伏: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奉诏离开黄州,赴汝州(今河南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子不幸夭折。恰巧不久神宗去世,太后执政,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被打压,苏轼终于得还朝中。但他看到获得权力的新兴势力废尽新法,拼命压制“王党”,又忿忿不平地批评,认为两者不过一丘之貉。至此他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只好再次外调。在这之后,北宋朝廷新旧势力几度更迭。但苏轼却是越贬越远,甚至被贬到了海南,最终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死于北归复任途中。

  然而,和命运多舛相伴而生的,却是苏轼的文风越见豁达,从在黄州时的感慨、反思,到后来胸襟高旷、挥洒自如。一代文豪,笔下藏万卷,气势浩然。坎坷的人生遭遇使他创作出了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苏轼不幸中之大幸,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大幸!

                                                                            (刘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