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娃娃正太控好看吗:毛泽东认为“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谁 ?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40:11

毛泽东认为“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谁 ?

1939424日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演中,毛泽东称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劳动者,“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墨子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毛泽东系统地对墨子的思想发表看法,源于陈伯达的文章《墨子的哲学思想》。

《墨子的哲学思想》,是陈伯达响应毛泽东193810月提出的“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号召所写的诸子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同《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样,他送给毛泽东看的是发表前的稿子,后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解放》杂志上。

该文共3.6万字左右,较全面地论述了墨子诸方面的思想,如名与实、知与行、故与法(因果法则)、同与异、义与利、中庸、名辩等范畴,以及墨子关于节葬、非攻、兼爱、非乐、非命等主张。

该文对墨子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政治上,该文认为:墨子是当时“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某种程度上之独立的觉醒及其解放的空想……之最伟大的代表者”。“墨子在各方面的立说,都是从人民生产的立场出发的”。我们民族“最善于艰苦奋斗,并善于死里求生,善于主持正义而厌恶强暴,善于对不平反抗,……这些都是和墨家的精神不可分开的”。

哲学理论上,该文认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名实问题,并给以初步明确的解决”,进而提出知行问题“并初步具体地在解决”。“墨了并不限于唯物的经验论。我们看到了墨子哲学关于由感性的认识论到论理的认识之见解”。“墨子认为:宇宙的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墨子发现了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墨子看出了宇宙中的时间空间都是……对立的统一”。

毛泽东读了陈伯达的文章后很高兴,对他的观点表示基本赞同。

193921日夜,毛泽东给陈伯达写信,就《墨子哲学思想》一文发表看法。信中说:

《墨子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用供参考,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

毛泽东“写在另纸”的意见,全文如下:

(一)题目

似改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墨子的哲学思想”或“墨子的唯物哲学”较好。

(二)事物的实不止属性,还有其最根本的质,质与属性不可分,但有区别的,一物的某些属性可以除去,而其物不变,由于所以为其物的质尚存。“志气”,志似指事物之质,不变的东西(在一物范围内),气似指量及属性,变动的东西。

(三)“君子不能从行为中分出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这句话的意思应是:君子做起事来却只知做不仁的事,不知做仁的事,似更明白些。

(四)说因果性的一段,似乎可以说同时即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物之所以然”是必然性,这必然性的表现形态则是偶然性。必然性的一切表现形态都是偶然性,都用偶然性表现。因此,“没有这部分的原因就一定不会有十月十日的武昌起义”是对的,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大故)必定因另一偶然性(小故)而爆发,并经过无数偶然性(小故)而完成,也许成为十月十一日的汉阳起义,或某月某日的某地起义。“不是在那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就不一定成为燎原之火”是对的,但也必定会在另一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起来而成为燎原之火。

(五)中庸问题

墨家的“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偏”、“正而不可摇”,与儒家的“执两用中”、“择乎中庸服膺勿失”、“中立不倚”、“至死不变”是一个意思,都是肯定质的安定性,为此质的安定性而作两条战线斗争,反对过与不及。这里有几点意见:(1)是在作两条战线斗争,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规定相对的质。(2)儒墨两家话说得不同,意思是一样,墨家没有特别发展的地方。(3)“正”是质的观念,与儒家之“中”(不偏之谓中)同。“权”不是质的观念,是规定此质区别异质的方法,与儒家“执两用中”与“执”同。“欲”之“正”是“利”,使与害区别。“恶”之“正”是“害”,使与利区别而不相混。“权者两而无偏”,应解作规定事物一定的质不使向左右偏(不使向异质偏),但这句话并不及“过犹不及”之明白恰当,不必说它“是过犹不及之发展”。(4)至于说“两而无偏,恰是墨子看到一个质之含有不同的两方面,不向任何一方面偏向,这才是正,才真正合乎那个质”,则甚不妥,这把墨家说成折衷论了。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有一方面是主要的,是相对安定的,必须要有所偏,必须偏于这方面,所谓一定的质,或一个质,就是指的这方面,这就是质,否则否定了质。所以墨说“无偏”是不要向左与右的异质偏,不是不要向一个质的两方面之一方面偏(其实这不是偏,恰是正),如果墨家是唯物辩证论的话,便应作如此解。

(六)“半,端”问题

墨子这段,特别是胡适的解释,不能证明质的转变问题,这似是说有限与无限问题。(《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0-142页。)

毛泽东认为陈伯达的“一大功劳”是“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从而充分肯定了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赫拉克利特(约前535—475年),古希腊卓越的唯物主义者、辩证论者,是代表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哲学家。他致力于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把客观的自然界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对象,并猜测到万物变化运动的原因,是由于事物内部有矛盾,有对立面的斗争。他说:“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4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所以,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列宁全集》第38卷,第390页。)

毛泽东把墨子比为中国的赫拉克利特,并建议陈伯达把文章的题目改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墨子的哲学思想”,大体是觉得二者在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面有相通之处。后来,陈伯达在发表稿里未按毛泽东的建议改题,原因不得而知。

《淮南子·要略》中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学派确实是在儒家学派影响下产生的,墨子的老师应当就是孔子弟子或门人。但墨子是代表最下层老百姓利益的学者,是当时小手工业者和农民利益的代言人,是地地道道代表工农大众利益的思想家。

与儒家和道家不同,墨家学派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行侠仗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己任,并能身体力行,不辞辛苦地去进行实践,这是墨家精神风貌的一个方面。

墨家学派在战国中后期影响非常大,可以与儒家学派平分秋色。如二者都主张积极入世,都提倡和平,反对战争,都主张尽伦理责任。儒家主张对于他人的爱有远近亲疏之别,因为这种爱建立在当时宗法制的社会现实之上,又符合人性的最基本要求,故有深远的影响,提倡礼乐和三年之丧;墨家则主张兼爱,即对一切人平等的爱,反对礼乐,提倡节用节葬。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宋国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出身贫贱,精通手工技艺。现存《墨子》53篇,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其中有墨子本人所著,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毛泽东对《墨子》一书显然是下功夫读过一番的,所以对陈伯达的文章能提出中肯而独到的观点。毛泽东对墨子其人也一向推崇。毛泽东一生艰苦朴素,显然受到墨子思想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畅销书《毛泽东品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