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把铁锹阅读答案:给温家宝带路的农民为何要连夜出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46:15

给温家宝带路的农民为何要连夜出逃?


文/周筱赟

核心提示:
    温家宝到湖南宁乡县考察,半路遇到一个农民反映塌陷灾害问题,温让他带路去看“天坑”,结果温走后,镇上到处谣传要抓这个农民,结果半夜镇干部真的来敲门,吓得他连夜逃走了。
    这情形,让我联想到了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简直就是个翻版。
    为什么当镇上会到处传说要抓陈凯旋呢?这就说明,举报者遭到报复,这已经成为常态。所以镇上的人,不论是官是民,都认为镇政府肯定要抓他,所以他必须连夜逃走。一个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普通公民,对于基层政权已经完全不能信任了。


======================================================================

湖南宁乡频发塌陷,近百户受灾

 

 

农民陈凯旋向温家宝反映问题

 

温家宝招呼陈凯旋坐在自己的身旁,笑着对他说:你当向导,咱们到大坑那里去。

 


温家宝走近大坑察看

 

今天(7月15日)的《新京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一篇报道《农民陈凯旋给总理带路之后》,说的是7月1日温家宝到湖南宁乡县考察,半路遇到一个农民反映塌陷灾害问题,温让他带路去看“天坑”,结果温走后,镇上到处谣传要抓这个农民,吓得他连夜逃走了。


这则报道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细节。陈凯旋不识字,在湖南长沙市宁乡县大成桥镇开了个店卖菜。当天他听说温家宝到当地考察抗洪防汛工作,就找了个摩托车从田间小路到温要去考察的峨山坝,温的车队肯定要经过这里,结果他真的等到了温的车队,而且温家宝走下了车,与守候田间的农民聊了起来。


然后,下面就发生了我那天在央视新闻看到过的情形:陈凯旋上前对温家宝说,附近塌陷出大坑,学校、医院、民宅都掉进坑里,大家提心吊胆。温马上说叫他带路,要去现场查看。温是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地质学本来就是他的老本行。


下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的:高层领导一重视,久拖未决的塌陷灾害的治理、补偿、安置工作马上快速展开,从原来的村民找上面反映变成上面找村民了。村民们说,这半年他们不断向政府反映情况,希望治理“天坑”并对受灾者进行补偿。但问题迟迟没解决,补偿则微乎其微,每平方米23元,农民们无法接受。现在,一切都变了。


然后,当天晚上,镇上就到处在传说,派出所要抓陈凯旋。到了半夜约12点,陈凯旋的菜店门被敲得叮咚响。他跑到店面的二楼,透过窗户看到楼下是镇上的干部,旁边还停着一辆小车。陈妻说:“不能开门,一定是来抓你的,你看车都来了。”见来者敲门不止,陈凯旋借道邻居家的楼梯,跑了。陈凯旋后来说,干部们半夜来,敲门时屋里没回应还敲了半个小时,“架势和抓人一模一样”。


这情形,让我联想到了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简直就是个翻版。


尽管事后大成桥镇的干部一再解释这是一场误会,“他多虑了,我们当时就是想去了解一下,他是怎么见到总理的,不是抓人。”但半夜找上门去,难免给陈凯旋不好的联想。陈凯旋的害怕不仅如此,他在几天后,就以五万元的低价,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菜店转让给了别人。他认为至少赔了五万。但这对于他已经无所谓了。他担心菜店继续经营下去,被有关部门“找茬罚款罚到一分钱不剩”。这是基于他40年在中国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就是吴思所谓的“合法伤害权”。对开店的,随便找茬罚款还不容易吗?于是他想回家种地去,他觉得“这样活起来安生”。


其实,农民陈凯旋还是天真幼稚了。他认为回家去种地,就能安生了吗?据陈凯旋的回忆,在他向总理反映问题和带总理去看大坑的途中,曾先后两次有人在身后拽自己的衣服。陈凯旋又称,在总理视察塌陷现场时,有一个穿衬衣的中年人低声对他说,你把总理带到这里,今后你没好日子过。还有一名穿警服的人也凑过来,说了同样的话。


如果他因此被人惦记上了,他以为他跑回农村老家去种地,就能逃得掉吗?


我不是宁乡县大成桥镇领导肚子里的蛔虫,镇领导到底是不是要抓农民陈凯旋,我实在也不知道。反正当天晚上即使想抓,也被陈凯旋逃掉了。现在记者一采访,他们就坚决否认。以后这事媒体关注度过去了,镇上完全可以随便找个其他罪名抓陈凯旋。至于报道中陈凯旋所说的几个人试图阻止他向总理反映情况,当地政府肯定是会断然否认的。尽管我相信这应该是真的,但陈凯旋也提供不了旁证。


总之,当地政府完全可以说这完全是陈凯旋的误会,尽管我可以肯定当地政府肯定觉得不爽,因为无论如何,让中央领导发现安置工作没到位,当然不是政绩,但我们也没法确定说当地政府就是想抓他。所以我想谈谈为什么当天晚上,镇上会到处传说要抓陈凯旋呢?


道理很简单啊,这就说明,举报者遭到报复,这已经成为常态。所以镇上的人,不论是官是民,都认为镇政府肯定要抓他,所以他必须连夜逃走。一个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普通公民,对于基层政权已经完全不能信任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基层政府拦截、抓捕、报复举报者的情况还少吗?


此前,有报道称,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最高检随即表示否认。王琳先生指出,检察机关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统计数据,因为举报材料超过50%是匿名,又如何得到70%遭到报复的结论呢?但是王琳先生又指出,“人们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愿意相信这一数据。一言以蔽之,数据真不真实不重要,数据背后的真问题才重要。”真问题即举报人遭报复广泛存在。


从农民陈凯旋的遭遇来看,他不是当地政府找的群众演员。众所周知,在中央领导考察时,当地都会安排“托”,这已经成为潜规则。比如前不久温家宝去北京高校考察,在学校食堂吃饭,并和学生交谈,他就直接向陪同的校长指出坐在他边上的学生是安排好的。当时校长略显尴尬。

 

最早关于此事的报道说,离开天坑时,温家宝还四处寻找着把他带来的陈凯旋:“我的那个向导呢?”此时,在人群中已经找不到陈凯旋的身影了。然后人群中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把您带到这里,已经‘凯旋’而归了。”现在《新京报》的报道表明,温家报视察的过程中,陈凯旋没跟上。陈凯旋想再次回到总理身边时,现场有干部拦住了,不让他再靠近。说那句话的人看来是个镇干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