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的英文:高考政治复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2:06

专题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2005年以来的高考政治江苏卷和文科综合卷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等进行了考查。2007年高考对此热点非考不可。2007年对这一热点的复习

备考要了解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任务和目标以及遵循的六大原则,也要了

解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新观点、新论断,同时更要注意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

筹发展的一些具体实践事例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考点进行理解和分析。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1.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2.《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建立和谐社会总体上必须把握的几个方面:

(1)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2)四个着力点: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切入点)

(3)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七项重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 

◆关于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

(1)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民主法制的含义;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怎样建设民主法制)。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什么是公平正义;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A、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B、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C、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公共服务体系;D、落实教育优先的战略,完善义务教育法。

(3)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与教材的联系:A、市场交易原则、遵守职业道德、社会信用体系;B、国家职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4)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1)创新、创业、创优——江苏(2)企业为什么要自主创新?(3)企业怎样进行创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5)安定有序

与教材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群众史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间正当竞争、公民权利与义务、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人文GDP和环保GDP, 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最终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2)基本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就学难、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平抑房价,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

(3)重要保障:保障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矿难频发;交通安全-特大交通事故多发公共安全-全球防控禽流感;食品、药品安全-食品、药品不合格严重。

(4)途径:扩大就业(民生之本、富民之本、安国之策);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震器、调节器、稳定器)。

(5)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才是社会和谐之道。

第一 表现在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方面,  

第二 表现在当前社会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

    第三 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第四 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开始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也就是要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

    (1)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四个着力点落到实处。这四个着力点也就是切入点。

    (2)把社会公平摆在首位,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程度。目前尤其要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3)认为要把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摆在首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只有及时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社会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4)认为切入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因为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要尽力避免因阶层之间的关系不顺尤其是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转化为社会冲突。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各个社会阶层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同时,应该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5)认为切入点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对于发展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而发展必须体现为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好,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决定》中的新观点、新提法——我们视野更开阔:

1. 新观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新提法: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决定》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3.新认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4.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五个着力点。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5.新概括: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总体要求。《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新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六个原则。《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新观点: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8.新举措: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决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要在民主、法律、司法、财政、分配和社会保障六个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第一次分配要注重效率,第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的重要讲话中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提了出来,并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我们党大大深化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也表明我们党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纳入了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中。

9.新举措: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0.新提法:在党的正式文献中,首次提出“五个和谐”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党的正式文献中,这是第一次提出“五个和谐”,令人倍感振奋。

11.新提法: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求各级党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中央全会文献中第一次提出。

1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14.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15.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16.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7.建设和谐文化

18.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9.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20.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尊重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迎接21世纪的挑战。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4.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5.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   

    6.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有重大意义。

    2.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的社会保障要从国情出发,要把基点放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矛盾的积聚,都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4.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不是同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不同,承认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状况,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5.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人为本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6.正确的价值现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理念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立足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

方两个积极性。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应重点加强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应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立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6.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

8.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9.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基本问答——热点问题更清晰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1)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5)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2.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2)我国的人口众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3)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还较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3.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谈谈你的看法 (宏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3)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6)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扶持弱势群体、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4.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简述其理由。                                

 (1)最根本的是坚持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这是因为: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⑤社会主义初级要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5.我国还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因素?(至少说出三个方面)

(1)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                                    

(2) 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                                      

(3) 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 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5) 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                    

    (6) 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力多,城镇就业压力大,就业矛盾突出。              

    (7) 人口增长速度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等等。               

6.当今社会上还存在着哪些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和谐的现象?请为消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献计献策。                                                                     

    (1)①一些人诚信缺失,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②社会风气颓废,各种赌博行为泛滥。③道德素质不高,精神空虚,封建迷信活动屡见不鲜。④法制观念淡漠,违法犯罪现象普遍存在。⑤腐败现象屡禁一止,部门腐败和行业腐败依然存在。           

 (2)面对上述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和谐的现象,我们必须: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国家;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③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使全体人民懂得依法律已;⑤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8.列举三个事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我国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4)我国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保持社会的稳定。(5)我国正在花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城镇“低保”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9.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1)要树立崇高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           

    (3)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4)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1.简答:党的十六后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对沿海地区来讲,首先要创建良好的劳动环境,让外来打工者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如果只让外来工“做贡献”,不让他们分享公共资源,不去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一旦出现不测因素,所付的成本要比目前付出的成本就要大得多。

    (1)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我们应怎样支付“和谐成本”?

    (2)从哲学角度说明我们支付“和谐成本”的必要性。

    (1)①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进一步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让外来打工者享受社会公共资源。②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提高支付和谐成本方面的比重。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对不和谐的因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是十分有害的。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该支付“和谐成本”的时候不支付,将会带来劳工荒或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到那时所付的成本则要比目前付出的成本人得多。③因果关系

2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2005广东)

   [思路点拨]本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客观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立统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对立中求统一。从这一知识点出发,回答本题就不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答案要点)(1)世界上任何事物、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种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

    (2)承认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我们就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社会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不仅是不能回避的,更是不能“消除”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反对那种以“和谐社会”之名行“遇到矛盾绕道走”之类的错误做法。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的观念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直线上升的过程。

1.(1)矛盾具有普遍性,它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同时矛盾又具有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不断正视矛盾的过程。(3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具体分析不同阶段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2分)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分)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事物,其前途是光明的,但其成长并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也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3分)

2.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靠党的领导。

3.综合探究

(1).为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设计一个题目

(2).调查不和谐现象

(3).请针对上述不和谐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5.材料分析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其中,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1)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群众利益作为重要着力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人民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负责原则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群众利益作为重要着力点,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怎样缩小贫富差距?

①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为什么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②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协调各种关系,跳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

(4)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政府要履行政治职能,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以民主促和谐。

②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以发展固和谐,以管理谋和谐。

③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化育和谐。

④政府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整治社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以稳定保和谐。

(5)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任务的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目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就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①全面履行国家职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要做到依法行政,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7)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中央多次强调,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确保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体现了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部分影响整体,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通过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使社会更加和谐体现了这一原理。

◆课后思考——我的知识我巩固

1.背景材料:党的十六后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1.辨题: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

 (1)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推进社会和谐。

    (3)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所以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徐州摸底)“和谐社会”成为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议题。那么,究竟什么才算和谐?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有怎样的看法?现在离和谐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某校高三(8)班学生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同时,开展了“构建和谐江苏”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以下一些信息资料:

信息一:2005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生产总值

比上

年增长

城乡就

业人员

比上年增加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比上

年增长

农民人

均纯收入

比上

年增长

社会治

安状况

满意率

创业环

境满意

15512.4

亿元

14.9

4482.5

万人

13.9

万人

10482

13.1

4754

12.1

94.85%

80.7

    信息二:据江苏省城市经济调查局近期在全省13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市开展的“构建和谐社会专题调查”显示:67.4%的居民认为当前苏南、苏中、苏北的生活水平差异很大;40.8%的居民认为江苏的科技发展水平“一般”或者“有待提高”;30.5%的居民对目前江苏的教育环境表示“不满意”;19.0%的人对江苏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不满意。在分析上述信息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以下问题产生了困惑,请你帮助他们解决;

    (1)江苏在“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目标的指引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体说来,已经初显和谐之相,和谐是江苏发展的主基调,但不谐之音依然在响。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江苏“和谐之相”和”不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2)从哲学上说明看问题既要看“和谐之相”,又要看“不谐之音”的理由。

    (3)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结合这一基本特征,谈谈怎样履行好国家职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答案:(1)“和谐之相”主要表现在: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居民创业环境不断改善。(2分)“不谐之音”主要表现在: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教育环境不尽人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亟待改善。(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4分)既看“和谐之相”又看“不谐之音”,坚持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3分)   

    (3)①必须履行政治统治职能。通过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民主法治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2分)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经济职能。通过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安定有序。(2分)③加强文化职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和正义的弘扬及社会的安定。(2分)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平和维护安定;通过环境保护,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2分) (考生答题与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淮安一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某校高三(8)班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探究学习,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探究以下问题:

    (1)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完成你的选题“从————建设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2)运用民族和宗教有关知识,就如何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3)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4)为宣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三(8)班伺学决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设计一期板报。假如你是本期板报的策划者,请围绕主题为本期板报设计三个专题及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或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分) 理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即选题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即选题重要性)。(2分,根据选题与事件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选题本身的重要性,酌情给分)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分)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2分) (3)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2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分) (4)专题一:何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②相关内容:专题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专题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原因、意义;专题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原则和举措;专题四:和谐世界的提出,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关系(6分,答出三点即得6分)

 

4.(淮安二检)究竟什么才算和谐?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有怎样的看法?现在离和谐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某校高三(3)班学生开展了“构建和谐江苏”专题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他们搜集到以下一些资料。

材料一: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情况

 

 总量

 

同期增长

    苏南

        苏中

    苏北

  总量

同期增长

  总量

同期增长

  总量

同期增长

7345.3亿元

  21.8%

5050.2亿元

  20.8%

1399.8亿元

  21.1%

774.6亿元

  21.5%

注:近年来,江苏着力实现区域发展的大联动、大协作,以园区开发建设为平台,以项目转移为载体,以要素流动为推动,打造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的大通道,创造了近年来少有的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新局面。

材料二: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支出情况

 

城镇人均家庭总收入

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

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农村人均现金生活消费支出

金额

    11505

    7161

    4690

    2396

增长

    14.3%

    9

    14.2%

    15.8%

材料三:20%年11月,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了江苏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近九成的百姓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但仍有许多人感到生活有压力。对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的有65.0%,不满意的有15.4%,说不清的19.5%。分城乡看,对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满意率农村高于城镇,农村71. 3%,城镇62.0%;分地区看,苏南、苏中、苏北满意率分别为58.2%、69.5%、69。1%,苏中、苏北高于苏南。    

(1)江苏在“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目标的指引下,已经初显和谐之相,但也存在不谐之音。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江苏“和谐之相”和“不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2)2007年江苏省两会开幕在即,同学们围绕“构建和谐江苏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两大主题,准备向两会提交他们的建议。同学们向两会提交建议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3)假设你也参与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从“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两大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谈谈你的建议。        

答案:(1)见徐州(1)

(2)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③公民享有监督权,建议权是其重要表现(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4分)

    (3)统筹区域发展:①建设特色产业,苏南加强自主创新,苏中推进没江开发,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相应的税收等政策优惠。③加强摹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交通设施尤其是苏中苏北的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区域协作,加快苏南与苏北(工业)园园合作建设。(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给9分,其他建议和视其表述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统筹城乡协调:①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相应的农业与农村税收等政策优惠。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依靠政策、发展科技、加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④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给6分,其他建议和视其表述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注: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如都答不重复给分,统一以统筹区域发展的建议为判分依据。

(南通九校)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方略的认识。

(2)结合经济常识,说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结合政治常识,简述“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责无旁贷”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②不同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社会生产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对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3分)

(2)①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②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③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④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⑤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培养新型农民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对人民负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也是政府的应尽之责。(2分)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府应承担的重要职责。(2分)③当然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公民也必须积极参与,履行职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2分)

39.(泰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学习《决定》的基础上,成立探究学习小组,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探究学习。

  (1)同学们在探究中,首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请你列举当前一段时期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至少四条)

  (2)请你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就构建和谐社会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3)经过探究,同学们达成这样一种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请你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在探究学习中,有同学认为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请你从哲学常识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1)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农民失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乱收费、社会保障不健全、群众看病难、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4分)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运用多种手段稳定房价;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和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保护农民的耕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5分)(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分)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提供政治保证;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分)

3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一词有不同的诠释。

比如:在谈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对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有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谈到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的政治局面。”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诸多“和谐”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1)第一个“和谐”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统一。个人对祖国的富强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社会对做出贡献的个人保护、表彰,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两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4分)

(2)第二个“和谐”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整体。物质文明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经济、政治、文化都全面发展,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4分)

(3)第三个“和谐”体现了认识和利用自然,必须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否则,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还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分)

(4)第四个“和谐”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强调“使社会更加和谐”,都蕴涵着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4分)(综合评价1分)

(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近几年高考试题常常选择具体情景材料,以“小切口”考查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如2006年高考政治上海卷第9题,以“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的事实”考查考生对社会保障对象、内容及其完善程度等相关问题的认识,2006年文综重庆卷第26题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这一重要时事为命题材料,直接考查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理解。2007年高考考查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知识,可能会联系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商业保险、财政知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考点热点,要特别关注政府解决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具体政策和举措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

  基本生活”。《决定》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是重点。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它和商

业保险在性质、缴纳费用;回报大小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当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材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

提出,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此,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

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联系材料,说明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三)采取积极就业政策  保障公民就业权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2006年高考江苏卷政治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规定的具体考查要求是“理解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重要意义与主要途径”。近几年高考试题更多的是将这一考点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劳动者素质、权利和义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知识点相结合进行

考查。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要求结合图表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

  并与东部进行比较”,2005年天津文综卷第39题要求“从理论上说明党和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就涉及到有利于扩大就业。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9题要求“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2005年、2006年江苏、广东、上海政治试卷则具体涉及了“民工荒”、劳动者技能素质等具体材料。2007年围绕这一专题的复习既要从宏观上了解国家关于就业的具体政策、法律,如六中全会的相关论述、劳动合同法修改等,同时还要关注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具体事例,如富士康巨额索赔案、沃尔玛中国分店组建工会组织等。备考该专题要特别注意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相关知识的结合。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1.2006年3月20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审议,委员长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

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

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时政理论

    1.国家的就业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的方针。

    2.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措施有: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注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空间,广开就业门路。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第二,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要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国有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政策,对有特殊困难人员实行再就业援助的政策。第三,增加再

就业资金投入。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第四,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第五,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第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第七,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1)市场调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企业会尽可能多地

  减少劳动用人,降低用人成本,失业也就随之而来。

    (2)劳动者的素质。①产业技术进步的加快与劳动者技能单一的矛盾在加剧,这就势必形成就业的

  结构性矛盾;②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下岗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这是造成一些人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3)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

容,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增加;能巩固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是深化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要求;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近年来,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

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上述事实说明    (    )

    A.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失衡    B.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总量失衡

C.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D.年轻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四)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建立公平和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扭转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被动局面,让广大百姓公平分享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医疗资源共同成果,一直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齐二药”

造假事件、“欣弗”等事件的发生更是直接涉及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趋向。近几年高考试题关注我国一些

具体领域的体制改革,关注百姓权益比较明显,如2006年文综天津卷第26题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解决我国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就涉及了农村医疗体制改革。2007年备考这一专题更多的是要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从选择题的角度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特别注意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市场交易原则、财政作用、国家职能、党的性质等具体考点的运用。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1.2005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报

告,该报告首次提出“我国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结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2.2006年5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一种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患者死亡,“齐二药”假药事

件浮出水面。2006年7月27日,西宁市部分患者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为欣弗>后,有14人出现了胸闷、心悸、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欣弗事件”再

揭问题药内幕。

    3.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了重要部署。《决定》提出,要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4.2006年10月23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

容是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胡锦涛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

◆时政理论

医疗改革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1.经济常识

    (1)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性,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不能完全由市场发挥作用。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依法打击制售假药的不法企业和经营者,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3)遵循市场交易原则,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天价医药费、假药事件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2.政治常识

    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解决药价虚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说明我

    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欣弗”等事件的查处体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这一方略需要长期努力。

    3.哲学常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程表明,只有从中国的现实国情

    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清醒地认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现实问题。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必不可少,但照搬照套不符合现实,也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内容,既关注和学习国外医

疗卫生体制的成功经验,又密切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强调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特殊性,体现

我们党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看病难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农村每千人的病床数为o.79

张,仅为城市的32.9%,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生仅占1.6%。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突出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应当    (    )

    A.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B.健全社会救济制度 C.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五)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2007年备考这一专题需要特别关注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注意从社会主义本质、农

业发展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党的性质和地位、国际

竞争的实质等考点来理解党和国家保障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方针、政策。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1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是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

  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2006年7月2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宣布:从当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江苏省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学杂费,江苏迈人义务教育“免费时代”。这年秋季;全省还有100多万的城市学生在各地级市.的

    大力推进下,也享受到了这一政策。

    3.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

展,促进教育公平”。并就此作出具体部署。

时政理论

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1.经济常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教育资源是特殊资源,各级政府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对教育资源实行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有效促进和保障教育的公平。

    2.政治常识

    (1)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人,制定和完善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公平奠定基础,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2)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新《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和实施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法律依据。

    3.哲学常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

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

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趋势预测——我们目标是什么

2006年文科综合北京卷对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进行了考查,估计2007年高考对这一热点会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等知识进行考查。

◆背景资料——我们问题很重要

1.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首次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进行了修正。

2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6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召开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此次会议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中央政府将把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为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议强调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决定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中,“提低”是重中之重。

      3.2006年7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

     4.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

足的生活。

 

时政理论

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本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典型例题——我的思路更明确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于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

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关注的焦点话题。解答该题首先要弄清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法,然后再结合哲学道理对两者关系做具体分析。该题对我们理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

    (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支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

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2)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

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3)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课堂练习——我的能力再提高

1.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①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施思想领导 ②党坚持依法执政 ③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党发挥着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现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对“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C

①指“机会公平”,即市场主体间具有平等的竞争地位②指“结果公平”,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公平,防止贫富分化③使全体人民都能平均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④使各地区、各部门都能同步发展和同等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

表1:2004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0366

7235

4146

4160

2407

1921

材料二:表二

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1978年:0.18     1990年:0.34     1994年:0.37     1996年:0.424    2004年:10465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联系我国分配制度简要分析目前应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答案:(1)表1反映出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且东部、中部、西部的总体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表2反映出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2)①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国家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三讲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依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试论述中国的和平发展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说明“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

 

【考点背景透析】

本知识点既涉及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涉及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借此大做文章的问题。中国政府故此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2006年8月21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开展外事工作,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会议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

2.2006年4月3日,正在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演讲。温家宝指出:

(1)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它的精髓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2)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3)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

3.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正文分五个部分: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白皮书”指出:

(1)“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2)“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4)“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5)“白皮书”指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相关材料2: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从世界来看,当今霸权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欺侮、压迫和支配小国、弱国,实行在世界上或一个地区称霸的政策。霸权主义总是想成为集团的、地区的甚至是世界的主宰,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国利益之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霸权主义总是要对外扩张,谋求势力范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霸世界的争斗。因此,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从中国来看,争取世界和平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需要别的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环境来实现现代化。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国家利益中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有机结合的整体。安全是不受外来侵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

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工作的落脚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人讲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给中国。

4.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个基本立足点,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相互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事务,促进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民间外交,做好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相关材料3:中国威胁论的谬误

1.“中国威胁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尘上,至今仍时有显现,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主要内容有:

“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加,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产生威胁。

2、“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及错误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中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得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其国构成威胁。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对世界的威胁,反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有着重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经济不发展,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试想,一个拥有十三亿贫困人口的中国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命题视角点拨】

在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问题上,考生今年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如中非论坛、朝核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等都在国际间造成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反驳,这个问题可能会出材料题,考生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运用中国的外交政策阐明中国的和平发展观,驳斥中国威胁论。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四讲 认识人大常委会监督法

   2006 年 8 月 27 日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 以下简称 " 监督法 ") 高票获得通过。从 1986 年开始酝酿 , 历经 20 年时间 ,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监督法终于诞生了 !当日 , 国家主席胡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 , 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一、从政治学角度思考

1. 监督法的实施 ,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前 ,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 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 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 , 制定监督法 , 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有利于健全人大监督机制 , 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 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 监督法的实施 , 强化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 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我们国家生活的各项监督中 , 人大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 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权的行使 , 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使之规范化、程序化。监督法在 5 个方面强化了人大常委会对 " 一府两院 " 的监督 , 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监督 , 既是一种制约 , 又是支持和促进。其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 , 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 , 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3. 监督法的制定 , 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监督法的起草、修改过程 , 就是一个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的过程 , 监督法是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 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审议后形成的 , 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

4. 监督法的颁布 , 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监督法将人大常委会长期履行监督职责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 提高到了法律的层面上 , 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在现实生活中 , 一些地方做出的决议、决定或者发布的命令 , 有些是超越职权、明显违法的 , 比如擅自设立审批、收费、 罚款、强制措施等 , 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 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 监督法规定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政府发布的不适当决定、命令 , 撤销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参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做出具体规定。

5. 监督法体现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监督法明确规定 , 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 , 是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 如 " 三农 " 问题、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拆迁补偿或者告状难、赔偿难、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错案不纠、司法不公等 , 开展对 " 一府两院 " 的专项工作评议。

二、从哲学角度思考

1. 监督法的制定过程 , 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物质决定意识 ,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 使主观符合客观。在监督法制定过程中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 针对不同情况对草案加以修改完善 : 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 , 加以深化、细化 , 做出具体规定 ; 实践经验尚不成熟 , 又需要作规定的 , 做出原则规定 , 为进一步改革留下空间 ; 缺乏实践经验 , 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 , 暂不作规定 , 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这样的立法思路 ,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的原则 , 是科学的、适当的。

2. 监督法的内容体现了要坚持抓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叫做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 ,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监督法明确规定 , 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是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 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监督法的颁布 ,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 ,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 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 , 而各地方在探索中的做法 又不尽一致 , 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引导。监督法正是适应这种需要 , 着眼于增强监督实效 , 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 " 一府两院 " 工作 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

4. 监督法的制定过程 , 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 1987 年到现在 , 要求制定监督法的议案达 86 件之多 , 是历次人大会议上代表们最强烈的要求之一。草案出台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推动 , 而近几年地方人大的监督实践则为草案的出台提供了蓝本和经验。

 

三、从经济学角度思考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 , 但市场的调节存在缺陷与不足 , 因此需要国家运用法律等手段进行综合调节 ,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制定和执行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实际的需要 , 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都需要有监督 , 否则会多走路、走弯路。

2. 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具体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此监督法规定 , 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 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 开展执法检查。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 重点审查预算收支平衡等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的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 , 分送 " 一府两院 " 研究处理 , 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五讲 又快又好转到又好又快

【背景材料】

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词汇次序的变化,其实有着相当的深意。“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涉及考点:

经济常识:

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总量平衡,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在宏观经济政策上,2007年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经济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将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2、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总量如今已跃上世界第四的新台阶。实现“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只需保持7.5%的年均增速,但要完成节能降耗减排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确处理数量、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突出“三个协调” 强调“好”在“快”前:在中国经济将实现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之际,处理好增长的质“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3、“又好又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但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但在“快”字的背后,诸多平衡也被迅速打破。在国内,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还在困扰着中国。环境、污染、能源、农业等薄弱环节成了软肋。愈益影响全局、制约长远;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为了一个“快”字,生态环境不惜被污染,土地资源不惜被浪费,农民利益不惜被侵蚀,长远利益不惜被抛弃。这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违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就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4、市场经济是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好又快”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发展中以“好”来统领“快”,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质量好、效益高、消耗低、环保优的发展,才能使“快”具有值得追求的实质意义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正面效应;反之,不“好”的快速发展,则是一种资源的低效配置甚至错误配置,会加大浪费而得不偿失、难以为继,应当努力避免。

哲学常识:

1、人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词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我们要解决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好”字当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看,好比快更重要。从“好”中求“快”,把“好”放在整个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可以说,“好”字当头,就牵住了当前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当然,强调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稳定的“快”。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也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为我们积累和创造了求“好”的条件。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又好又快”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国际条件。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不可能长期单兵突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仍然过大,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既创造了惊世的业绩,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既有发展中难以避免的因素,也与我们在既往的发展中较多强调“快”,而常常忽视“好”有很大关系,不下大力气解决,既是中国经济现实的危害,更是长远的隐忧,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调整思路,从“好”中求“快”,把“好”放在整个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又好又快”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又好又快”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实施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也是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的经济必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5、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成分结构与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体现了事物的质和量、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将“好”放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注重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轨道。又好又快”相对于以前的“又快又好”,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两者的差别并不大,都是好、快兼提,只是二者何者为先的区别。但从实际工作中观察,两者的差别却十分明显,因为好与快何者居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谁统领谁。实际上却往往出现以“又快又好”挤掉甚至于牺牲掉资源、环境的“好”的结果。粗放型增长方式长期难以转变。强调“又好又快”,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6、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把“快”置于“好”之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惯性很大,不易扭转。“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好”摆在“快”的前面,使“快”服从于“好”,“好”中求“快”,才能有效遏制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偏颇,真正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快”之间的矛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是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今天的“好”则是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与发展而言的。只有做到又好又快,才能从整体上上提升综合国力,构建设社会主和谐社会,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之所以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掌。又好又快发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大考。那些单纯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那些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那些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应当立即摒弃。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国家必须履行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只有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那些可以带来一地经济的繁荣,但人民群众难以分享成果的事要少做;那些可以带来一时经济的繁荣,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受损的事要不做。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3、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特征之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树立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标杆。这个“好”字,既讲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好,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又要求节能降耗的效果好,环境保护的成效大;既要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好,又要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实惠多。这个“好”字,又特别注重发展中的“协调”二字,即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内涵的丰富,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六讲 构建节约型社会

    联系当前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路,分析我们党近期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考点背景透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问题就是:我国的资源、能源日益紧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极低。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途径

1.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2.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材料2: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意义、要求与工作部署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意义与要求

(1)意义:一、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三、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四、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2)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是:(一)大力推进能源节约。(二)深入开展节约用水。(三)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四)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

(3)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重视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

相关材料3:“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必要性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浪费资源最严重的国家。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较少关注不合法生产、过剩生产、高能耗生产等造成的浪费,这些浪费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是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2.当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思路历程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巨大浪费现象,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

(1)早在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要求。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此后,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3)以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政府各个部门清理了一大批行政许可事项,把本来应该由市场决定的行为,交还给市场。

(4)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

【命题视角点拨】

本材料出题的角度主要是:利用相关知识点,对比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一年多以来国际油价的猛烈增长、结合我国能源供给上的严峻国际形势等,要求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及其可能途径(如依靠科技进步等)。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七讲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水平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联系近两年出现的房价一路飘升、商业贿赂等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分析说明国家在加强其他措施予以打击、调节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重要调控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挥这一调控体系的作用,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折。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供给不平衡、炒作等原因而在房地产行业、能源等行业出现了供需严重不平衡,房价一路飘升、煤价攀升的同时,也出现了炒房团、炒煤团,以及各个行业里(如医药等)的都存在的商业贿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这需要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予以整治、打击的同时,更要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予以调节,以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由于单纯的市场机制调节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明显的缺陷,它往往既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3)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把它们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相关材料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总量平衡必须建立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结构合理了,总量平衡了,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意味着要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状态进行干预和调节。例如,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解决市场疲软、通货紧缩的问题,都是为了重新恢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根据目前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中央进一步指出:①现阶段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②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③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相关材料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顺利展开,要依托于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宏观经济政策等相互配合,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深化各项改革,逐步完善这一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①由政府制定并贯彻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②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具体落实这些政策。

(4)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围绕着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立法和执法,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为重要,其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要依托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6)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宏观调控手段,提高我们宏观调控的水平,中央强调,一是必须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二是要注意对症下药,即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三是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掌握控制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实施的力度。

相关材料4:房价暴涨祸害无穷

1.房价暴涨祸害无穷

房价一路狂奔的姿态,不仅背离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初衷,也急剧提升了中国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而后者则是中央政府的最大隐忧。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房地产贷款超过了3万亿元。而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产和银行不良贷款专家潘泰博的研究,隐藏在我国银行的地产类不良贷款已经达到了525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以其它贷款形式流向房地产企业的隐性部分。

北京大学蔡志洲先生概括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四大“挤出效应”,即抑制居民其他消费、加剧收入不公、浪费社会资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

2005年4月披露的一份由上海团市委编写的《上海青年调查报告》显示:住房问题已经上升为上海青年心目中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那些尚未购房的人来说,飞涨的房价已经构成了一次灾难性的通货膨胀,使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严重贬值。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忧患,中央政府才一再升高房地产的预警分贝,并在“老国八条”中将房地产带来的“金融风险”放在第一醒目的位置。房地产可以带动57个产业,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居功厥伟,但当它潜在成本开始超出甚至远远超出这个收益的时候,房地产就可能变为一剂饮鸩止渴的毒药。

2.新国六条还需配套措施

(1)“国六条”主要内容:

①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②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③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④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⑤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⑥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  

(2)新国六条还需配套措施

无论房价如何扭曲,最终总是取决于市场供求,哪怕这种供求是扭曲的。因此,对房价是否合理的争论,应该转移到对房价形成机制是否合理上来。而梳理房价形成机制,政府责无旁贷。从“国六条”的内容来看,和“国八条”有一定的连续性,对如何深化“国六条”,有十点政策建议。

第一、落实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保护机制,允许宅基地和集体用地直接入市。

从2004年至今,每年土地出让金都超过了5500亿元,这大约是农民每年纯收入的2倍。回顾土地征用的变化,1999年前后,政府国土部门扮演的角色,已经从农民和占地者之间进行协调的“协议征地”,变成了地方出面直接征地的“公告征地”,对农民土地使用权形同虚设,因此,有必要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使得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用地的出让,能以自然村为单位,由农民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直接入市。

第二、建立“土地基金制”,使得各级政府和被拆迁征地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制衡机制。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膨胀,和土地出让的无序密切相关。土地出让收益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使得政府在征地、供地方面的行为短期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土地出让收益金的基金制度。其一,通过土地基金,使得当前土地出让收益的大部分被纳入到基金账户,以防范当届地方官员无节制出让土地以获取一次性非税收入,给继任政府造成困难的局面。其二,通过土地基金,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方面的合理分享,中央建设用地项目的征地款项可以通过该基金账户列支,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其三,通过土地基金,实现对农村建设和农民征迁安置的持续投入。

第三、重新界定土地储备中心的功能,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储备中心,实施征地、开发和出让,主要是依据2001年5月国务院的15号文而确立的,这决定了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以及对公益征地名义的滥用。目前,土地储备中心取得信贷支持,无论是通过使用土地使用权作为质押品,还是通过地方政府担保,都有违背《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的嫌疑。地方政府的征地动机不能被滥用,各级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储备重点应转向基本建设用地和工业项目用地的储备整理。

第四、差别性的按揭首付制度,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商品房供给结构的调整。

根据“国六条”,目前商品房的供应结构仍然有待调整,尤其是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中低价位的、较小户型的商品房的供应。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物业类型,采取差别性的按揭首付制度安排,可以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房价上涨相对偏快的区域,以及别墅、高档商住楼的首付比率可以高一些。而房价上涨相对合理,以及中低价住宅的首付比率可以低一些。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差别性首付政策,和改善按揭贷款质量无关。如果从房地产行业可以有效吸收市场过剩的流动性角度观察,这对金融稳定是有益处的。

第五、把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指标。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情况并不乐观。例如2005年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仅为565亿元,同比下降6.8%,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3.6%,该占比为6年以来的最低。而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不仅需要通过市场,更需要通过政府来解决。考虑到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如果单纯针对开发商制定量化的商品房开发要求,不如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定量化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要求,可以针对这两类住房的投资额和开发面积分别制定量化要求,促使这两类住房的投资回升到占全部房地产投资的8%~10%的水平。但更为有效的措施,是促使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空间上的均好性,这种政策措施可能较之“量化手段”更为有效。

第六、推动房改过程中形成的存量房的商品化过程,活跃二手房交易。

如果能够有效分流对商品房新房的需求,那么房价的上涨压力就能得到较为明显的释放。从房改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存量房规模。目前这批房改房不能进入住房二级市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单位优先回购、补缴土地价款等,这些限制房改房进入交易市场的因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可以通过经济补偿手段有效化解。我的建议是,各级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动房改房的“商品房化”进程,尽量放宽对房改房的交易限制,通过活跃二手房交易平抑房价。

第七、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求市场,引导理性的住房消费观念。

目前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的根源,应从供求两方面来分析。不仅仅在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也在于消费者的住房投资和消费是否理性。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由拆迁引起的所谓被动型房地产需求已经不再是市场需求的主流。因此加息不如提高首付,提高首付不如形成多层次住房需求。目前自有住房率接近80%,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均有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理性的舆论氛围,引导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就业年限阶层形成理性的住房投资和需求,形成从廉租房、租房、购买部分产权房和二手房,购买新房乃至高档商品房等等多层次的商品房需求阶梯,并适当延长商品房从购买进入转让的时间限制,这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住房需求集中在新房市场,追求“一次性到位”的盲目消费。

第八、规范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和交易市场的投资行为。

从我们所做的外资进入房地产投资报告来看,目前外资在开发环节的比重不超过15%,在销售环节的比重不超过25%,但其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外资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不仅有可能带来资本流动逆转的风险,也对国内房地产金融业务直接产生替代效应。从外资对房地产行业的准入政策来看,中国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对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开发和销售环节没有重大限制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3年各国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显示:187个国家当中,137个国家对非居民投资房地产有各种限制。目前看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似乎呈现出早熟和过度开放的迹象,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规范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和交易市场的投资行为。

第九、改革公积金管理制度,建立以商业银行托管制度为核心的公积金制度。

目前,公积金的管理和运作是通过分散的、非专业化的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来进行的,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当昂贵的。一则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人员构成缺乏丰富的金融专业技能,二则公积金的分散也带来了投资运作的难度和挪用的可能性。从金融制度安排来看,个人的公积金账户完全可以委托国有商业银行或者股份制银行,通过托管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并显著降低运作成本。集中托管式的公积金管理,使得具有闲置性的公积金能够通过专业化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投资,也使得城镇居民申请公积金贷款,或者公积金/商业按揭组合贷款更为便捷有效。

第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披露的严肃性、专业性和全面性。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泡沫,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例如,目前包括各级统计局、发改委、建委等均公布各自的房地产统计信息,并且差异极大,这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以房价变动而言,有的部门以销售收入与销售面积之比计算平均房价的变动,有的部门则按当年房价增量与上年房价的比值来计算,有的运用均价,有的运用抽样价。对住房空置率、房价收入比等的争议也同样普遍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形成协调和沟通机制,并根据《统计法》的要求,由统计调查部门统一发布区域或者全国的房地产行业信息。在披露相关数据的同时,还应该披露数据的统计抽样过程,增强其专业性和全面性。

 

【命题视角点拨】

宏观调控前几年已经考过,今年考生还要关注。本题主要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在分析回答问题时,除过考虑宏观调控的知识以外,考生也要兼顾规范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以及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将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力求使问题回答得圆满些。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八讲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就越是要重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

 

【考点背景透析】

社会保障是我国近几年逐步加大力度,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近几年不管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有效的物资投入方面,力度都很大。我国每次大的会议上或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据此,这也是考研政治试卷中的热门考点,考生就更应该注意了。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一般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方面组成。它对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发展,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在于: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长期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需要。必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的社会保险制度。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要把“企业保险”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健全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原有社会保障的筹资办法,调节机关机构利益关系,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④是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⑤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见,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3.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其近期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重点是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4.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帐户试点。

(2)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

(3)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

(4)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5)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做好优待抚恤工作。

(7)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相关材料2: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规划)

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2.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相关材料3: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命题视角点拨】

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是今年的热点问题,可与别的内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友好型社会” 等知识联系起来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点在1999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核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近几年再没有出过考题,尤其是大题,所以考生还是要重视。考生复习时注意把握主要内容、必要性等几个方面的知识。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讲座九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背景材料】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8月27日下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监督法共9章48条。监督法规定,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依据宪法,制定本法。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法律同时明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2006年7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本次选举将涉及选民约9亿,其中乡级选举涉及选民6亿多;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新一届县乡人大将产生本级人民政府;县级人大还将产生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并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广西、青海等17个省份确定在今年下半年开展这项工作;山西、内蒙古等14个省份定于明年进行这项工作。 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其中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就有6亿多。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会议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各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逐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行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会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热点分析】

本热点涉及到的考点有:从经济生活方面有社会主义本质、国家宏观调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从政治生活方面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基础民主制度、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职能、运用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和坚持“三个代表”的相关内容说明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从哲学生活方面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的观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思维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06年6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监督法草案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指出,就重大立法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进行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回答1~2题。

1.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事先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表明

A.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B.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C.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就立法问题召开座谈会,在本届全国人大是继宪法修正案草案和反分裂国家法草案之后的第三次,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制定监督法的高度重视。座谈会上,各民革党派主席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发言,他们对制定监督法表示完全赞同,并对修改完善监督法草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这样做

①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有利于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③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务员会监督法》在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回答3~4题。

3. 会议通过的《监督法》是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审议后形成的,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这说明

A.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 B.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

C.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

4. 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将监督对象确定为“一府两院”(各级政府、人民法院与检察院),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一府两院”只接受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C.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监督权

D.我国的监督体系很健全

5.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法》的主体,监督的对象是“一府两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除具有监督权外,还有立法权、决定权和任免权等职权

B.“一府两院”作为人大的执行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C.人大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交给常务委员会贯彻执行

D.政府依法执政,法院和检察院公正司法、严格执法都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6.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有

A.根据国家发展方向制定对内对外政策

    B.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C.根据个人意志决定履行任免权、外事权

    D.根据党和人民的意愿对全国人大的有关决定行使否决权

    7.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D

①保障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推进依法治国                        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有监督,又有支持,既要依法监督,又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人大与“一府两院”都是A

    ①我国的国家机关  ②以对人民负责为宗旨 ③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活动原则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自2006年7月开始,将持续到2007年12月31日。回答9~10题。

9.此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贵州财政按照选民提供选举经费,省、市级和县级财政分别确定了补助定额,有效解决了选举经费问题。这表明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A.真实性     B.广泛性     C.科学性     D.广泛性和真实性

10.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   C.间接选举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2006年7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回答11~14题。

11.根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这次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6亿多,这是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在我国,民主的主体是

A.全体选民     B.全体公民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人民

12.人民网7月26日报道:目前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超过1亿。此次县乡换届选举对动员和组织流动人口参选,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选民在选举期间临时在外地劳动、工作或者居住,不能回原选区参加选举的,经原居住地的选举委员会认可,可以书面委托有选举权的亲属或者其他选民在原选区代为投票。”我国之所以依法保障1亿多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因为

①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选举权、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③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直接选举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④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享有选举权的人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97%,参选率一般都在90%以上。这—情况集中说明

    A.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C.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

D.我国的选举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14.今年,我国将进行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工作。本次选举将涉及选民约9亿,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新一届县乡人大将产生本级人民政府;县级人大还将产生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并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这表明

    ①本次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重要实践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物的基础  ③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且与之相互监督,分工合作  ④表明人大代表拥有决定权,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据此回答15~16题。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任期

A.都是3年                            B.都是5年  

C.县级人大5年,乡级人大3年          D.县级人大3年,乡级人大5年

16.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叫做选民,本次选举将涉及选民约9亿。下列关于选民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我国有固定住所的人都可以成为选民

B.选民对于人民代表候选人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D.选民对于人民代表候选人只能投赞成票或反对票

9.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和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在县乡两级实行直接选举。我国现阶段的这种选举方式是由            决定的。

A.我国民主的发展程度               B.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C.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D.我国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具体情况

17.本次选举将在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基础上,通过逐级间接选举产生设区的市级、省级、全国的人大代表。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是

A.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人员     

B.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民

C.人民代表是中共中央的组成人民            

D.人民代表要品德好、有责任心、有办事能力

18.2006年11月30日从徐州市法制办获悉,行政部门制定的“红头文件”经过5年有效期后,未重新确认发布的,该文件自动废止。“红头文件”设有效期

①有利于规范政府自身的行政行为  ②有利于保护公民权益 ③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④政府更好地行使立法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回答19~20题。

19.《通知》规定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的标准,并调整了建设用地有关税费的政策。这一事实表明我国政府

A.实行经济调节,进行价格管制       B.加强行政干预,提供公共服务

C.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D.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生态平衡

20.《通知》强调:要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同时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也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从根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就是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依法治国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6年11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5日起,上调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回答21~22题。

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上调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这是国家在行使

A.宏观调控职能       B.政治职能       

C.科技文化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22.通知同时要求,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邮政资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或借机乱涨价、乱收费的,要严肃查处。这里的监督检查属于

A.执法监督       B.行政监督       C.群众监督      D.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3.北京市统计局透露,“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人市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北京市政府应该   

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管职能

C.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D.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24.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从2006年的10月1日起,江苏将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据了解,新标准比以前的标准普遍提高。一类地区750元/月,二类地区620元/月,三类地区520元/月。江苏省政府的这一举措    

    ①表明了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②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③表明社会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④有利于强化政府对企业分配等活动的参与和引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

 “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引导着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为了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政策、国债资金向西部和农村倾斜、2007年农村完全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回答25~26题。

25.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说明

A.国家的分配体制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    B.国家对农业将增大支持力度

    C.农业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D.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26.关注民生,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体现了

    A.国家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            B.个人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公民平等的履行义务                D.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

二、非选择题:

27.材料一:2006年8月26日,中南海怀仁堂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专门就监督法草案修改稿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人士坦诚交谈,征求意见。就立法问题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在本届全国人大是继宪法修正案草案和反分裂国家法草案之后的第三次,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制定监督法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立法的领导。

材料二:2006年8月27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高票获得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⑴除人大监督外,再指出我国监督体系中其他至少三项内容。

⑵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党中央就此重大立法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体现怎样的执政理念?

⑶分析说明上述材料蕴涵的政治常识的道理

【参考答案】⑴公民有监督权、人大代表质询权、党内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⑵①中共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对制定监督法高度重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交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说明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②我国坚持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共中央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具体体现。③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行使了国家决定权。④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监督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体现了国家主席的颁布法律权。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工作作风。中共中央广泛听取意见,就体现了这一点。

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治国(执政)。

28.材料:规模空前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启动。各地选举工作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本次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有6亿多。换届选举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要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并由新的一届县乡人大产生本级人民政府。县级人大还要产生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公布的消息说,此次县乡人大换届涉及到9亿选民,其中仅乡级人大选举就涉及到6亿人。

⑴选民参加人大选举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⑵简述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意义。

28.【参考答案】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⑵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关系到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系到巩固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代表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9.材料:2006年10月21日南方网载文《信息透明保障公众知情权》。文章说,去冬今春,广东、云南和安徽等省率先向公众开放“红头文件”,深圳等地区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一旦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法》,公民获得信息将再也不是被恩赐,而是依法享有本来就属于他们的知情权利。

⑴为什么我国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⑵开放“红头文件”被人们称为“阳光工程”,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⑴首先,从我国政府的性质看,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其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⑵政务信息公开,一方面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逐步增强。其意义是: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0.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材料二: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⑴运用唯物辨证法的道理分析,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好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⑵根据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应履行的职责。

   ⑶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

【参考答案】⑴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②材料一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高,材料二则体现了我党高度重视社会公平,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只顾效率,忽视公平,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促使二者协调发展。

⑵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切实履行以下职能:①政治职责:完善法律法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②经济职能: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防止收入差距过大。③文化职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⑶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也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②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必须搞好宏观调控,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调整地区结构、城市结构,促进东西部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发挥财政作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第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第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抑制过高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级收入者比重。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讲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试透过对海峡两岸各自政治社会的演变发展,分析我们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两岸关系时所持的立场及其现实意义,并说明中共为实现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

 

【考点背景透析】

近一段时间,台湾政治社会形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台湾当政者弊案连连、台湾人民倒扁抗争不断、陈水扁为转移视线不断挑衅大陆和国际社会;同时一年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连续作出了积极的重大动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必将有利于国家最终统一的实现。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台湾当前的乱象

(1)据台湾媒体报道,经过4个多月的侦查,台“高检署”宣布“国务机要费”侦结,其中,陈水扁妻子吴淑珍等确定被提起公诉。此外,“高检署”发言人张文正也表示,检察官认定陈水扁涉嫌贪污和伪造文书罪嫌,这个部分因为受到“宪法”五十二条的保障,要等到陈水扁遭“罢免”或卸职后再侦办。

张文正3日下午召开记者公布了“国务机要费”的侦查结果,他表示,吴淑珍、前后任“总统府”办公室主任马永成和林德训、“总统府”第三局出纳陈镇慧等4人,分别涉有共同贪污(利用职务机会榨取财物),伪造文书及伪证罪嫌提起公诉。另外,前“总统府”机要室主任曾天赐及杏林制药负责人李碧君涉嫌伪证罪嫌,两人都给予缓起诉。

张文正表示,案件在侦查期间,侦讯嫌犯和证人高达276人次,分别在8月7日和10月27日曾经讯问陈水扁两次,8月20日讯问吴淑珍一次。而检察官在“国务机要费”的支出凭证中,每张发票的真正消费者,最后认定吴淑珍涉嫌从2002年7月间到2006年3月止,以他人付款消费的发票,榨领“国务机要费”中的非机要费1480多万元。

(2)台湾主要政党纷纷要求陈水扁立即辞职下台。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指出,陈水扁既然被台湾司法机关认定涉嫌贪污和伪造文书,就应以台湾为念、以苍生为念,尽快辞职下台。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表示,陈水扁应主动下台,否则该党团不排除第三次提出罢免陈水扁的提案和弹劾陈水扁的提案。国民党中央定于晚间召开临时中常会,将视民进党如何回应“机要费”贪腐案,提出国民党的下一步做法。

亲民党“立法院”党团表示,吴淑珍与原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马永成被起诉只是顶罪,真正主谋是陈水扁,亲民党打算再提罢免与弹劾陈水扁案,逼迫民进党表态。

与民进党同属于泛绿阵营的台联党主席苏进强表示,台联党在台湾“立法院”第一次审议陈水扁案时曾公开声明,如果陈水扁与吴淑珍有涉及贪腐、弊案的具体事证,台联党将要求陈水扁下台。现在检方已认定陈水扁和吴淑珍有不法行为,如果泛蓝阵营第三次提出罢免陈水扁,台联党将予以支持。

民进党内的青年团体“绿六组”、“世代论坛”表示,对陈水扁涉嫌贪腐“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愤怒”。陈水扁应立即负起政治责任,辞去台湾地区领导人职务并静候司法审判。民进党应开除陈水扁、吴淑珍和所有涉案党员的党籍,如陈水扁不愿辞职,民进党应立即启动弹劾及罢免程序。

(3)岛内民众不满陈水扁及其政权的贪腐,从今年9月9日起开始发起倒扁运动。9月15日进行围城行动,9月29日则展开名为“遍地和平开花”的环岛游行。10月10日台湾“百万人民反贪腐”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活动,10日上午在台北市中心地区展开。大批民众高呼“倒扁”口号,表达反贪腐诉求。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天下围攻”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后,“反贪腐”总部号召民众到台北车站广场集结,并计划在下午四时开始每四个小时一次继续展开“天下围攻”活动,沿管制区附近绕行。

(4)陈水扁近日声称,在他下台前会推动“新宪法”,他并提出所谓使用“冻宪”和“第二共和”的看法。虽然陈水扁强调推动“新宪法”、“冻结宪法”的解释,意味着和旧有“宪法”保持相当程度的连结,不“完全切断”。不过显然对于陈水扁的“第二共和”以及“冻宪”说表示“不乐观”。评论说,陈水扁的言论显示,他可能会采取“更大胆的方向”,而这个动作则会让平静了2年多的两岸关系再度动荡。

陈水扁的这一最新表态立即遭到了岛内各政党的批评。认为陈水扁是在转移人民的视线,靠挑衅大陆来为自己的贪腐寻求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衷心拥护,是拿台湾2300万人民的生命作赌注的不道德的冒险活动。而同属绿营的台联党也认为陈水扁是在“骗支持”、“骗选票”。美国则针对陈水扁的论述表态:美方严肃看待陈水扁数度宣示“宪改不会涉及包括领土定义在内主权议题”的承诺,美方认为,陈水扁能否履行其承诺,将是“对其领导能力、可信赖度以及政治家风范的考验”。

(5)、近来,台湾当局大搞“去中国化”运动。特别是在中国人都在庆祝传统佳节——元宵节的时候,陈水扁3月4日(2007)晚竟公开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声称“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

据报道,4日晚上,陈水扁出席了“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25周年庆祝晚宴,当场提出“四要一没有”,并解释说,他的话是指“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

陈水扁还强调,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

陈水扁曾在今年1月26日宣称,台湾催生一部“新宪法”的时机与条件都已经成熟,并说:“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

相关材料2:祖国大陆对台湾人民的关心

(1)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昨日下午在厦门宣布,为解决最近台湾出现的香蕉滞销问题,经有关方面研究决定,将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和福建超大集团与台湾方面沟通,立即采购台湾部分香蕉。陈云林在厦门机场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送行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今天上午连战主席在参观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过程中,听到来自台湾的蕉农和业者反映最近台湾香蕉又出现滞销,农民和企业十分焦虑。连主席希望通过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陈云林说,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决定将循以往的采购机制和办法,立即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福建超大集团与台湾有关方面沟通,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立即启动采购部分台湾滞销香蕉。

(2)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国家旅游局20日表示,大陆方面已作好准备,希望尽快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台湾方面民间机构进行磋商。

大陆方面宣布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岛内各政党都说好。

(3)日前,连战访问大陆,大陆送给连战与台湾人民三大礼物,其中之一就是宣布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此举,是大陆对台的巨大善意,对振兴台湾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为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材料3: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

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相关材料4:当前台海政策的基本状况和基本形势

1.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当前形势与现状

(1)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部分委员时,重点对台湾问题发表了意见,指出: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2)胡锦涛指出: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3)胡锦涛指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4)胡锦涛指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5)胡锦涛指出: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湾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①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②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③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④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⑤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活动空间;⑥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对台动武的三个前提条件”:“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主要考察点在于:一是中国的完全统一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近来我们在反对台独的斗争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因而有可能以时政的方式要求考生掌握这一最新发展。二是中国共产党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立场。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一讲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点背景】

2006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

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1号文件)。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题分析】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

3.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4.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项主要措施: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并在报告中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考点链接】

1.经济常识: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产业结构的有关知识

(3)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措施

2.哲学常识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有关原理

3.政治常识

(1)我国政府的职能

(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党的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注:2001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89:1,2005年为3.22∶1,2006年为3.28:1。

 

图2: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例曲线(%)

 

材料二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2007年1月底,中央发布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1、图2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经济有关知识,对我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从材料一图1(含注)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更加明显。图2表明,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城镇增长幅度高于农村,从“V”型和“倒V”型两条曲线可见,在2004年曾一度缩小的城乡增长差距,又出现了反弹。两个图示共同说明,城乡收入都较大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大幅、稳定增收比较艰难。

(2)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有: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主要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哲学道理。

②“搞好规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

③“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一方面,体现了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原理,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①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②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④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⑤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⑥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⑧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国家更好地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命题视角点拨】

本考点在2004年以表格的形式对2000年我国农业现状和2020年的农业发展目标作了对比,考查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以及如何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等问题,2005年、2006年对该问题的解决是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入手来分析的,考虑内容全面,解决思路也有高度,去年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去年没有考查,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强调了其重要性,新农村建设是今年的一大热点,考查的角度很可能是将其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考查。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三讲 消费安全与人民利益

关注消费安全   维护人民利益

【背景材料】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回顾2006年,食品、药品等安全问题一波接一波发生。如今吃药安全吗?现在什么食物能让人安心食用?

药品安全和不良反应问题,关系人民身心健康和疾病有效治疗。有资料显示,疾病死亡原因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滥用药物和药物使用不当以及使用假冒伪劣药物引起的,这一问题尽管政府媒体比较关注,但还是在2006年集中大爆发,先是5月的齐二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事件,造成13人死亡;接着8月又有安徽华源生物药业的“欣弗”事件又在更大范围(10个省)造成最少11人死亡。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即鱼腥草注射液叫停事件。还有广东佰易药业老板不仅生产了“问题”免疫球蛋白,而且涉嫌参与“齐二药”假药事件,再次引起了我们对医药安全的关注。2007年 1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说,佰易此次涉嫌携带丙肝病毒的产品,问题可能出在血液采集环节。人们很难相信,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药品,居然能致人死亡。国药准字出现信任危机,GMP不是万能。一时间,舆论的矛头对准了药品监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6年也是食品安全事件高发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频繁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消费者陷入了“食”面埋伏。回顾2006年,食品、药品等安全问题一波接一波发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几乎随口就能说出来的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可以数出十多起:福寿螺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陈化粮事件……等等。从“瘦肉精事件”到“苏丹红咸鸭蛋”,从“磕药多宝鱼”到“香港桂花鱼、广东九肚鱼”……大品牌产品也频频被媒体、网络曝光。

2007年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监察部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调查情况汇报,对进一步查处案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政府廉政建设作出了部署。国务院认为,郑筱萸在药品监管工作中,严重失职渎职,利用审批权收受他人贿赂……案件造成的危害极大,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政府监管部门要从郑筱萸案件中吸取教训,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好社会和公众利益。

 

【热点分析】

(一)经济常识

①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利益。这样,市场上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不良影响。从“齐二药事件”、“鱼腥草事件”、 “欣弗事件” “广东佰易药业事件”到福寿螺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陈化粮事件白洋淀“红心”鸭蛋的事件……的沸沸扬扬的中,可以看出,有些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说明了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这不利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绝不能让腐败分子借行政审批而扩大权力寻租空间。

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将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纳入法制轨道,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维护药品食品安全要依靠法律手段,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同时更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和制止各种违法经营牟取暴利行为。真正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药品、食品安全链条”,从源头上,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和一日三餐的食品安全。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国家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扰乱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这样,才能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③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守市场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黑心商人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违背了公平、诚信等市场交易原则,它不仅是诚信缺失的缺德行为,而且是违法犯罪行为,终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同时,也损害了其他正当经营者的利益,更是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它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消费者要增强权力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决不姑息养奸。

④要保证消费者权利的实现,就需要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药品、食品安全卫生出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逃脱不了干系。我们国家的药品、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显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亟待完善消费者维权的制度保障体系。从法律、技术等多个方面激励消费者维权,并最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泛滥成灾。政府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⑤药品、食品安全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讲诚信,为此,必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作为生产经营者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有关方面尽快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药品、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相应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标准。

(二)哲学常识

①正确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求发挥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的调节作用。腐败的实质就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因此,要教育生产经营者和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反对和克服个人主义。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能只顾眼前而牺牲长远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为满足个人一己私利而牺牲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必须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自觉性和预见性。药品、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提醒我们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设立管理体系、立法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加强对药品、食品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危害人民健康、生命的产品进入市场。各职能部门和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真正负起责任,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建立一整套药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政府监管部门要从郑筱萸等案件中吸取教训,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好社会和公众利益。

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金钱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有钱就有一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膨胀。社会差距扩大也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严重失衡。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此影响下,放松了思想改造和自我修养,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道德防线崩溃,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自律意识放松,攀比心理膨胀,私心贪欲放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自己谋私捞钱的工具,从而堕入犯罪的深渊,成为金钱的牺牲品。分析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思想蜕变是党员干部腐败的内在动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动摇,信念滑坡,精神颓废,道德沦丧,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发生了蜕变。所以,治理腐败要从思想教育开始,进行“三观”改造,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政治常识

①我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国家高度重视药品、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打击不法经营者,惩治腐败分子,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对人人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要从根本上保证药品、食品安全,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绝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性,把国家机关建设成廉政、勤政的办事机构,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②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腐败的实质就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其在根本上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立的,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相背离的,也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极力反对的。对贪官污吏的严惩,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就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说明剪除腐败、惩治贪官是得民意、顺民心之举。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也表明我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好党,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③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健康和安全。国务院实施的维护药品、食品安全的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则体现了政治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监管效力,建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各级政府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为此,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特别要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解决药品、食品安全问题,要完善监管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④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立法依照法定程序立法,使我国各领域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问题,还在于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尤其是在当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与商业利益、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职能部门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惜与违规企业成为一根“利益绳索”上的蚂蚱。因此,必须加大惩处力度,依法惩治国家机关的腐败分子,要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让搞腐败的人无利可图,以至身败名裂。

⑤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腐败难以得到有效遏制。腐败是权力和贪欲结合起来的产物。人既可以利用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怎样行使权力,需要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如果法律制度健全、监督有效,就会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努力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监督制约体系。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四讲 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去年的政府工作做了总结性回顾,并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明确了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并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的五个政策原则。这明确了2007年我国政府的活动方向和原则,这也为我们备战200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所以,作为2007年的高考考生我们有必要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以定位和认识。

报告的主要内容

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4.积极推进改革开放;5、大力发展社会事业;6.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7.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结构矛盾突出;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3.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4.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GDP目标确定为增长8%左右。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五个政策原则。

一是稳定、完善和落实政策。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四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五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两大亮点

1.中央政府投巨资支持解决“民生”难题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约859亿元,同比增长41.7%。经费使用重点包括:280亿用于免除全国1.5亿农村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并解决其他问题;95亿元用于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及用于其他资助。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约313亿元,同比增长86.8%。经费使用重点包括:在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提供免费救治的基础上,将麻风病纳入免费救治范围;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80%以上的县市区;支持开展所有城镇居民都可以参与的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等。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将在去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增长13.9%,达到2019亿元。此外,安排30亿元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贫困农民提供生存保障。

2.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

通篇贯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又一大特点。不论是总结去年工作,还是布置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任务,都全面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通观政府工作报告,在科学发展观贯穿下,体现了两个着力点:着力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报告可以看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既有思路、观点,又有政策、措施来加以保证落实,体现了执政为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报告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阐述的“三个坚持”清晰而准确: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理论联系热点———角度分析

1.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统一,市场调节有弱点,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7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要正确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银行的作用。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分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通过银行利率来调节货币的信贷,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3)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中央政府投巨资支持解决“民生”难题,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现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4)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2.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事情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007的社会经济工作,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必将取得重大成就。

(3)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认识,由“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了我们要“科学发展”。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07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5)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6)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7)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政府有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4)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共产党来说,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五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变“仇家”为“亲家”

1、什么是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 (重要性和紧迫性 )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题例】

据报道,日本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弃物都被利用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为此,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三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① 有利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 ②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 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4、哲学分析:

A、循环经济、废物不废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1)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废与不废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自然界本身就是普遍联系的大系统,方可循环;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可以使过去的废物现在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客观规律为基础。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C、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过程体现了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题例】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1、我国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

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用能心以及民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处理我国的能源问题,一定要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1)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立法,建立相应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

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能源问题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

(2)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战略能源储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4)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

(5)社会成员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使用能源,节约能源。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

〖思维演练〗

  1、发展循环经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所以具有相当大的实施难度,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公众等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这表明(    )

A、社会生活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  

B、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C、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双项选择)2、循环经济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力求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排放最小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注循环、相互促进的生产方式,坚持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原则。关于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循环经济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

C.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就能解决

D.循环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因而是正确的

(双项选择)3、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    )

A.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建立了新的联系,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D.强调了意识的促进作用4、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请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答】(1)资源只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靠资源投入,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会造成资源紧张、损失浪费严重。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在力求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切实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注:如果考生回答出:绿色GDP指标能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的资源环境成本,不予以加分;节约资源反映了统筹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可予以加分。5、材料一:为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 材料二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3年更可以堪称是我国的环保法律年,4部意义重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不仅催生了各种观念的变化,引导了环境保护力度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局”,更是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1)结合材料说明“循环经济”对我国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2)“循环经济”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结合材料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答】(1)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人类。

(3)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执政为民。政府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国家职能。

6、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50%的水泥,同时带来了大气、水土、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1)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提高经济效益。(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对我国能耗高、资源浪费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促进能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

(3)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协凋我国能源开发,加大对能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4)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我国应大力开拓国际能源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加能源进出口途径和数量。

(5)建立战略能源储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6)加强能源科技研究,研发新型能源。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第十六讲 积极构建和谐世界

[时政热点]

1.2006年8月21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2.2006年10月9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中朝美等六方于2007年2月8日,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2月13日,第五轮六方会谈完成了历史使命:就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达成重要共识,发表共同文件,为最终解决朝核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3.2006年11月18日——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胡锦涛发表《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亚太的新主张,并被写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河内宣言》之中。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11月5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了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峰会同时还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宣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北京行动计划主要阐述未来3年中非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规划和内容,体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5.2006年7月17日,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六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今天在圣彼得堡举行,讨论了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非洲发展等四个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在此间强调,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6.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愿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时政背景]

1.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就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是永远不称霸,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和谐世界的内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教材结合点]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使各国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这就要求各国同其他国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2.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加强合作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性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发展中战略伙伴关系,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对外贸易的作用。中非、中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峰会的召开,表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

5.对外贸易的原则。我国的对外贸易独立自立、自更更生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积极与非洲、东盟等开展经济合作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双方人民为根本归属的。

 

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当今世界呈现出矛盾多样化的趋势,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另外,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对外战略持有某种疑虑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我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不仅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这种新主张,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3.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坚持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

4.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是对我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宗旨的升华和创新,同时,这种外交理念又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基础,是对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这些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5.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矛盾具特殊性,要求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6.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构建和谐世界,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契机。同时,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广泛合作,互利互赢。

7.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局势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中国政府及时提出和平发展的理念及和谐世界的新概念,同时这又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8.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和谐世界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理念由国内政治向国际政治的延伸,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

9.正确的价值观的不仅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正确把握,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不仅有利于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履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国家职能,同时这一职能又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反映了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求和平、要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是在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把握当今时代主题的基础发展而来的。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我的外交政策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4.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符合我国提出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可以世界各国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外部条件。

5.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非、中国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各国加强交往与合作,这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为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6.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大作用。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社会中应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提倡和促进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8.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任务,理应顺应世界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9.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既是提高综合国和的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10.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既反映了对主权国家权利的尊重,又积极履行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与义务。

第十七讲  稳健财政政策与从紧货币政策

【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07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须注意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亦把这两个“防止”定为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 2007年12月1日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指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下一阶段重点突出宏观调控、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深化改革开放和重视改善民生六个方面。

材料三  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理论分析】

1、什么是财政政策?如何认识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内容: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以及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出等手段。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2)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介于二者之间的事中性的财政政策或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稳健财政政策有三层内涵:一是适度,二是避险,三是公平稳健财政政策及时终止了赤字政策长期化的趋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3)从积极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新举措,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规模过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通货膨胀的势头开始出现……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党中央、国务院将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财政政策。08年继续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4)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增有减,有保有压,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实际上是通过对财政支出数量、方向的控制,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来抑制某些方面的经济过热,实现我国财政收支平衡,以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全面、协调发展。

2、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含义

是国家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

(2)货币政策“从紧”

①货币政策“从紧”含义、特征

★货币政策“从紧”含义:通常是指适当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抑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偏快增长。

★货币政策“从紧”基本特征:在继续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和做好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价格型工具的应用和结构调节。

★从紧货币政策“组合拳”:同时宣布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

②货币政策从紧的原因:

★必要性:

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实经济发展客观形势需要(如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长过快、部分物件上涨过快,国际国内经济失衡等。)

★重要性:

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经济朝着过热方向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有利于引导企业和银行恰当衡量风险,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

有利益进一步抑制物价,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有利于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防止资本市场过热,防止过多的外汇流入,最终实现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

③“从紧”货币政策如何实施?

★主要政策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具体措施:

一是继续升息,2008年利率至少还有10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

二是加快升值,在人民币对美元浮动范围放宽的情况下,预计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扩大到8%以上。

三是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回笼的力度,将继续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对冲被动投放的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

四是加大对银行信贷的控制。除了对全年银行信贷总量进行控制外,可能从年初就对信贷投放进行严格的控制。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科捧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第十八讲  对国家利息税调整认识

 

 

 

【背景材料】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7日上午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根据这一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

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相关链接】

“利息税”就是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1950年,我国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后因种种原因停征。

目前所开征的利息税始于上个世纪90年末。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势头,经济增长动力缺乏,投资不足,消费不旺,在连续七次降低银行利率并采取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后,储蓄存款余额依然持续增长,刺激消费成为当时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征收储蓄利息税,以期把高额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赶出来。

(一)与经济生活结合点

1、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需要国家采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调整利息税正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体现。

2、储蓄的作用。利息税的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说等同于加息,随着实际利息收入的提高,居民的储蓄愿望多少会上升,有利于实现市场供应和商品购买力之间的平衡,从而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物价,实现社会的稳定。

3、利息调整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股票价格和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央行调整利息税后,可能分流一部分股市资金,对股票价格会成生一定的影响。

(二)与生活与哲学常识结合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1999年11月1日至今,我国对居民储蓄一直征收20%利息税。开征利息税,旨在促进居民增加消费支出、拉动内需上升。但近8年的实施效果表明,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我国储蓄倾向一直比较高,利息税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效果不明显。相反,一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高涨,扣除利息税后银行实际存款利率反而为负。正因如此,关于利息税的调整势在必行。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于利息税有着不同的意见。在调查中,78.8%的人认为应该彻底取消。19.9%的人则认为,可以保留这个税种,但是应该设一个起征点,规定总存款在一定数额以下的可以免征利息税。

3、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利息税调整后,存款不会出现大幅回流。目前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当高,因此,利息税调整对股市影响有限。但将对国债、寿险等理财产品产生明显影响。国债年收益率本来低于同期存款利率,或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但利息税调整后,无疑使得短期债券投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如果储蓄存款的利息税调整,而国债的收益不作调整,国债的吸引力将大大下降。

4、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利息税开征8年来,在鼓励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物价指数有一定上涨,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相对减少。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方针政策必须随之发生改变,利息税调整体现了这一点。

5、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于利息税的调整我们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利息税这个税种的存在是合理的。因为,利息是个人所得的一部分,如果其它收入都要交个人所得税,那么利息收入就没有不交税的理由。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利息税制度上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加重了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其存在有其不合理性。

6、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通货膨胀已取代通货紧缩成为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征收利息税与整个宏观调控的政策大方向不近一致,所以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该随着发生改变。

7、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利息税的调整过程既遵循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与政治生活结合点

1、体现了政府的依法行政,做到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按一般程序,取消利息税需经人大立法程序,但在民意呼唤、民情期盼的舆论环境下,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作出取舍,既避免了由于人大立法程序过于复杂而拖延利息税调整时间,也合乎现代政府职能范围内高效行政的要求。

2、国家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实现。现在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在这种形势下,调整利息税,有望成为货币政策之外宏观调控的又一工具,以利于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3、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4、体现了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体现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利息税的调整,从民生角度看,是照顾中低收入者的政策需要,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举措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第十九讲  方便面涨价问题

 

 

 

【背景材料】

据了解,受原材料一直大幅上涨的重压,苦苦支撑了近一年时间的中国方便面业加入了价格调整的大军。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宣布,从7月下旬开始,华龙、白象、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中中低价方便面(原价格不超过一元的)涨幅在20%至40%。众多方便面粉丝们慨叹:快要吃不起了;商务部已注意到近期方便面的价格波动,正密切关注其下一步发展。

方便面涨价确实因为市场调节所致,那么企业遵循经济规律进行调价本也无可厚非。但调价的方式却引起人们的质疑,涨价是以“两步跳”来完成的:第一步,“瘦身”涨价。即在不明示的情况下,减量不减价。第二步,由行业协会宣布,集体涨价。对于这种涨价方式,很多法律专家指出涉嫌违法。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方便面涨价,众多方便面粉丝们就减少了购买。

A.这说明需求量影响价格

B.这说明价格影响需求

C.人们“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作怪

D.肯定会引起方便面需求锐减,因它是高档消费品

2、以下哪些因素正确反映“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

①居民眼下的收入 ②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 ③人们的收入差距  ④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方便面价格的波动,引起人们的一片议论声。这说明:

A.方便面的价格是由人们的需求量决定的

B.方便面价格的制定具有随意性

C.方便面价格是由行业协会决定

D.方便面价格的调整应遵循价值规律

4、对于方便面价格的波动,我国商务部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表明:

A.提价是政府的事,企业越权

B.商务部做到了对人民负责

C.商务部负责价格的制定事宜

D.权力机关的依法行政

5、最初,部分方便面单方面以价格不变、净含量减轻的“瘦身”形式拉开了涨价的序幕。这种做法:

A.是正确的,提价,降价是企业自己的事

B.是错误的,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C.是正确的,原材料涨价,企业不得已而为之

D.是不对的,国家有关部门掌握定价权

6、方便面涨价如此“方便”,你的观点是:

A.不应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不应该,应由国家权力机关表决通过

C.应该,迫于企业成本的压力      

D.应该,市场经济就应具有竞争性

7、原材料价格上涨,方便面跟着涨价。 这告诉我们: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办事情要抓中点 ③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面对如此的方便面市场,假如你是某方便面企业的负责人,你打算咋办?

9、面对此起彼伏的价格调整风波,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规范方便面等市场的秩序?

参考答案:1.B  2.A   3.D  4.B   5.B   6.A    7.C   

8、①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迅速调整本企业方便面的生产规模;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大所产方便面的降价空间;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提高所生产的方便面的质量和口味。

9、①国家要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②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搞好清理整顿③相关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  公平竞争;④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第二是讲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同时,总理又指出,2006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2%,“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夏鸿辉说:“把单位GDP能耗未完成首年目标与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达到10%放到一起比较,很有警示意义。” “这说明我们以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说明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还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顺利是中国没有实现年度节能目标最重要的原因。周大地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这样经济增长就过于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温总理的上述讲话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你认为全国没有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几点建议。

参考答案:

1、温总理的讲话既如实地肯定了经济发展的成绩,又坦诚客观地承认政府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体现矛盾普遍性的要求: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

3、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如:加大淘汰水泥、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如:加强钢铁、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如: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学生从其他角度同答且言之有理的皆可酌情给分)

第二十一讲  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意义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深空发展的新阶段,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的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3)“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构建和谐的世界和共同繁荣的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4)“嫦娥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党是先进生产力有力推动者,国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情,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七大材料」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材料解读」

⒈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人民生活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良好为长远大计。

⒉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怎样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⒊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文明的最终归宿,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⒋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怎样: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理论分析点拔」

◆经济常识部分◆

⒈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严把土地、信贷、环保三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以达到“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

⒉这是社会主义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客观要求;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⒊大力发展生态安全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树立科学消费观

⒋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政治常识部分◆

⒈党提出文明发展道路,体现了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对社会实施政治领导;逐步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也体现了我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⒉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人民生活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良好为长远大计。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就必须充分履行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

⒊走现代文明之路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哲学常识部分◆

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生产发展是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要注重树立生态文明观;世界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走现代文明发展之路体现了我党进一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
现代文明发展之路是一条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之路;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也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

⒊认识不断的深化发展,现代文明之路的提出体现了共产党深化了社会建设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显得文明发展之路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要坚持科学的价值观

「精题导引』

⒈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生产发展才能促进现代文明发展?

①生产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大力推进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③增强发展协调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应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趋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④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⒉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材料三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国家经贸委、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实施的“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启动。项目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成立节能服务公司。由公司与有意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并向企业提供节能设备、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培训等全程服务。在企业产生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企业节能利润从而回收投资。国家希望通过这种节能服务公司的市场化动作,有效推动节能产业在全国的发展。

材料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⑴运用国家职能和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国家在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上为什么要采取“政府推动,借助外力,市场动作”的模式。

① 国家具有经济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

② 国家行使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不是直接从事市场经营活动,节能产业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由政府推动其在市场中健康发展是正确的。

③国家行使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借助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的国际资金技术,解决了我国资金技术不足的困难,吸取和借鉴了先进的节能管理经验,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④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仍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采用市场运作有利于节能企业注重效益,增强活力。

⑵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现代文明发展?

①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②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环保和节能降耗要求的准入闸门。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的趋势。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③企业依靠科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实现降能减排

④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降能减排”活动中来,树立科学消费观,全社会形成有利于“降能减排”消费模式。

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要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要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的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观点;

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性作用,因此只有人人积极参与,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

⑷材料五:中央设立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在于为成都、重庆两地提供一个“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建立城乡谐调发展的机制,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距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要求成渝两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有益经验。

材料六: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央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

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普适性的发展道路,可以为全国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同时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③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渝改革试验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促进两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经济结构的知识说明怎样实现发展协调?

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靠东部带动向东中西互动整体带动转变

④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结构调整,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