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代码 还能使用: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8:32
www.jsgs.gov.cn  2006年07月11日  23:23:42    编辑:金冈    来源:江苏国税网
为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05年3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一年来,我局积极探索实践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对《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税务人员征管能力与总局对税收管理员要求高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税收管理员是在基层税务机关负责分类、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税源管理、日常税务管理、调查核实、纳税服务等涉税事宜,是集“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督员”于一身的税务人员。按照总局要求税收管理员应该做到“五清一会”,即做到管户及相应行业基本情况清、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清、申报纳税及欠税情况清、发票购买使用情况清、适用税收政策情况清;会运用“五清”的资料进行基准税负分析、纳税评估。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无一不对税收管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局税务人员平均年龄已达43岁,很难适应税源管理难度大,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的形势。税收征管能力与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税收管理员评价、考核制度不健全。税收管理员对管户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缺少客观的评价体系,总局、省局的一些考核指标往往也属于浅层次的考核,对企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短时间内很难发现,评价考核间隔时间较长且滞后,客观上导致很难从制度上保障管理职责落实到位。税收管理员和所管理的企业是点对面的关系,且时间接触长,难免会在感情上、心理上对企业网开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人情税”、“关系税”客观存在,法制维护能力的公正性可能受到影响。虽然省局组织了能级考试,但由于能级考试应用的不彻底,难以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激励,不便于提高岗位工作效能。
三是税收管理员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目前,虽然对税收管理员有一些权力监督制度,但尚未对税收管理员管理缺位、管理越位及滥用职权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风险管理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能力。把提高税收管理员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工作责任心作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有计划地将所有税收管理员培训了一遍。将所有中层干部分批分期送到省税务培训中心学习八天,一般税务人员每月集中在县局培训一天,并要求每周三下午坚持学习不得少于2小时。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管户、管事的素质和能力。还两次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水平进行测试,按得分高低计发相应的奖金,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鼓励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对通过人员实施奖励。以省局组织的六员达标考试为契机,以省税务培训中心的网络答题为平台,通过思想发动,最大限度地调动税收管理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培训考试、能级挂钩和绩效评价等方式,提高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是合理配置税收管理员,充实税收管理力量。针对干部总体能力不足、个体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并考虑到分权制约,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两个转移即人员调配向税源管理分局转移,充实税源管理分局管理力量,全县税收管理员达到在职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设备配备向税源管理分局转移。在交通工具、微机等设施上充分保证税源管理分局需要,每个分局有一台车,每个税收管理员有一台奔4以上配置的电脑。在税收管理过程中还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坚持全程管户与环节管事相结合。既按户管理涉税事宜,又按具体税收事项实施有效管理,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事项全部到办税服务厅集中统一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事项由相关税收管理员负责,有效地避免了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的现象。坚持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既按纳税人所在区域,结合纳税人规模、性质和行业特点实行划片管理,又根据税源规模、布局和管理工作需要,对所辖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将所有的重点税源企业和涉外企业划归第二管理分局负责,将涟城镇和工业新内的企业划归第三管理分局负责,依盐河为界,河西、河东分别划归第四、五管理分局负责。坚持依法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把税收管理责任和纳税服务落实到税收管理员,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户、服务到事。
三是在税源管理要求上,明确“五性”工作标准。一是信息占有的广泛性。税收管理员进行流程处理时必须要查看3个方面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数据处理平台、税源分析与监控系统、一户式管理模块等提供的信息;从纳税人实地获取的信息;第三方的信息,如地税、金融、供电、政府统计部门、新闻媒体等机构提供的信息。二是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以基准税负分析、利润率分析,以及收入、产能与发票三者的关联分析为抓手,充分利用获取的信息,从管理中发现异常、分析异常、排除异常、处理异常。市局信息中心定期发布总局、省局的异常信息指标、行业税负参照值和预警值。三是流程启动的规范性。启动方式可分为依警戒指标动态性分析,依特定信息定向性分析,依时间频率常态性分析3类。依警戒指标动态性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规模、税负、生产能力、发票用量等涉税的关键性指标在系统内设置警戒指标,对其超过警戒指标的企业进行适时分析。依特定信息定向性分析。在实际巡查、调查、社会新闻中捕获到的某个纳税人特定的异常信息,或是依据系统中的综合信息而对某个特定对象而作出的有根据的异常判断,税源管理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对该对象的异常分析。依时间频率常态性分析。根据责任区内税源监控对象的规模、税负、税收风险程度分为三类: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监控企业,一般管理企业,其中,重点税源企业每半年分析一次,重点监控企业每季度分析一次,一般企业一年一次。四是征询约谈的针对性。征询约谈主要采用电话约谈、书面约谈、当面约谈等形式。约谈说明在向纳税人提出约谈建议时,应首先针对纳税人存在的疑点问题进行税收政策宣传,疑点排除的,约谈结束后不再转实地核查。凡纳税人拒绝约谈建议或不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约谈承诺的,以及在约谈说明中拒不解释或未能说明清楚的,转入实地核查环节。五是实地核查的有效性。一方面,在时间上整合,根据时间要求的紧迫性不一样,大体分为执行事务、专项事务和周期性事务,事务处理的优先级逐步降低。发生时间优先级高的事项时,应整合要做的优先级低的事项,一并核查。另一方面,在事项上整合,实现“一事毕、多事成”。如四小票核对和日常核稽查,需要实地核查的,可以一并进行;将各种需要调查核实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一表多用”。保证既采集到足够的信息,又少干扰纳税人,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四是创新实施团队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在税收管理员管理中创新实施团队管理,在税源管理部门中开展“发挥团队优势、强化税源管理、创建金牌团队”活动,团队以分析员+管理员组织结构出现,着力培养团队精神与意识,充分调动团队工作积极性,营造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国税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建金牌活动,团队成员间工作沟通、责任沟通加强,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干部的成就感、责任感、荣誉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对所有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并实施竞争津贴,绩效考核按月发放,竞争津贴按季考核,年终优秀公务员的评比基本上按绩效考核的高低顺序确定,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的问题。此外还在内部建立复核、复查制度,税收管理员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异常情况的应及时移交稽查处理,对管理员未及时发现问题而被稽查查出的问题要视情节的轻重,追究相关税收管理员的责任,从而有效地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情税”、“关系税”等问题,确保税源管理工作扎实到位。
(作者系涟水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