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为什么能成功:阅读、积累背诵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2:32:44
暑假里,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名师研讨会,有机会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和观摩了各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感受深刻,收获颇多。其中最使我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语文的阅读积累与背诵。其实,在我六年的语文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积累背诵的重要,但这次学习更提升了我对积累背诵的重视程度。所以我讲的主题是“阅读积累与背诵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

   一、学习感受交流

(一)这次学习我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深切感受了名师学者的一种风范,领略了他们那种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与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们那种执着、睿智、大气、淡定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个人精神领域无限追求与探索的精神,深深感染打动了我,相比之下负重感油然而生,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只能在自身原有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摸索前行,我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二)当下想很好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非易事,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把提高自身文化底蕴作为自己提高与进修的基础,那首先要让读书与学习成为工作之余的一种自觉习惯,其次要让反思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思考,努力要通过人文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用自己较博大的人文情怀去鼓舞、感染、熏陶孩子,要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说到不如做到,我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坚持不懈,试着学习陶继新老师每天进行背诵的学习方法。

(三)听了韩兴娥老师、陈琴老师、薛瑞萍老师的课与报告,更让我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教育要立足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将眼下这种重分数、轻能力、轻阅读体验的顽固思想完全解放,把孩子的阅读积累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

二、积累背诵的重要

(一)重朗读,重记忆。小学阶段,应以“素读”经典作为积累文字的主要手段,因为广泛阅读并不能代替“素读“经典的功效。正如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梁衡先生所言:“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他总结的读写心得是:“读书读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总的指导思想是:先厚积,先输入;后薄发,后输出。

(二)重文字,重经典。面对浩瀚的文字,年光限身的我们不可能穷尽一切读本,何况处于出版业空前繁荣的今天,我们只能把目光聚焦于最优秀的作品上。一生中“吞下”几本最精粹的书籍,以不变应万变,以期将来精一以博十之需,这是最经济而有奇效的读书法。

(三)贵在坚持,的确是非同寻常。

坚持每天二十分钟背诵。每天坚持有二十分钟的早读时间,背诵50到100字左右的文字,你算算,六年是什么概念?四行绝句才28个字,每天坚持一首,有计划地复习,一个学期随便都可记诵100首,就算一年记下100首,六年就是五六百首,三百首已经让人不会作诗也会吟了,何况600首?也不必非有个硬定的量,达不到平均量的也没关系,读过、背过总比空空如也要强得多。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允许差别的存在。

(四)课文是范例,积累靠经典技巧在课内,容量在课外。

不少老师很疑惑孩子们怎么能背诵这么多内容,以为是对课后的加重。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已经够我们用了。当然,要巧用。长期以来,我们太倚重那本语文书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被演绎得过于淋漓尽致。我认为再好的讲解都比上孩子的朗读,让他把整本语文书背下来的时间远不如你讲解的时间多。我的好朋友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通常只用两个星期时间就上完了语文课本内容。我的语文课也是不按常规出牌,通常在每节课前会安排“素读”的内容,一首诗或一段话。有的课文几乎就是读,比赛读,把整篇课文背下来就够了。读书!我们把讲废话的时间用来给孩子读书,不是变废为宝了吗?

没有时间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话总是比实际所需要多得多,而有些要求往往过度。比如,我们特别注重“阅读分析”,注重“品词品句”,研究每个句子的写法和精当,就是不让学生去读熟背诵。许多老师在低年段就开始教学生“研究”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那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忘记面对的是一班识字未足千、读文还不顺的孩子。每个年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教师心中应该有个谱。

整个小学阶段,只有读,才是提高语文能力的硬道理。一节课连让学生熟读课文都做不到,有何意义?做那么多“深挖洞”的功夫,还不如把学生丢进语言的海洋里涵泳。当然,到了高年级,我也会讲,讲课文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提醒学生注意。我的讲常常也是直奔主题,只讲语言文字的技巧,比如经常考的特殊句式,直接诠释作者行文走笔的精妙处,比如过渡句,构段方式等等,不重复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有的完全是出于让学生学会应付考试而讲。目的是节约时间,大量诵读,大量自主阅读。

(五)先读书,后作文。阅读提前,写作押后。

中低年段以阅读为主,不主张规范似写作。从一到四年级,学生每天的作业就是以阅读、“采蜜”——摘抄为主。对写作,可以随意地写写心里话。我基本是读而不大改,欣赏而不过度纠正。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的起步作文通常不堪一改,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文字运用能力都极其有限;二是改得过度,很大程度会挫伤孩子的写作热情。孩子只是在运用语言,而不是创作。只改病句、错字就行了。我固执地认为,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靠硬教,作文是教不会的,是自己读书多了就无师自通的。还有一个客观事实,教师每天埋头批改作业,对自身的发展也极其不利,因为没有时间读书,自然不可能把发展的眼光投向学生。

精读、背诵,还能增强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就像蜜蜂采集各花万朵的花粉,虽一时一点一滴,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也会成为大学问。通过精读背诵,会不断消化。吸收到大量的词汇聚于脑中,会得到许多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型。下笔时,一旦触发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鲁迅、巴金等名家行文时之所以能挥洒自如,就是因为他们在精读、背诵方面下了许多苦功的缘故。

   总之,只要能找准自己的一个重心,并朝着这个方向坚持努力,我想应该会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