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区规划:上海渐渐消失的职业·CALL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55:38

 


  05年3月底,昔日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寻呼网络和用户群体的联通,其“欲退出寻呼业”的申请得到信息产业部的证实,不少人预测,曾经风光一时的寻呼业即将寿终正寝。

  上星期五,玲子去call台值夜班。她在目前以股票机业务闻名的“易达寻呼”台当领班。
  玲子今年26岁,10年前,她初中毕业,作为知青子女回到上海。那是1995年,玲子听人说call台小姐上班轻松,工作又体面,唯一的要求是会用五笔输入中文,速度要快。
  玲子当时还没有接触过电脑,她狠心花了几百元买了一台“小霸王”打字游艺机,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将屏幕上叼着中文字的鸟儿一只只打落。
  玲子以每分钟输入120个中文字以上的速度通过了寻呼台的考试,她成了一名Call台小姐。不过,那时候要进最大的“国脉”,没点关系是不行的,幸好市面上遍地都是寻呼台,玲子选了离家最近的一家——这家寻呼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关门了。
  玲子并不关心“联通何时会退出寻呼业”,因为谁都知道BB机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她和她的一群小姐妹仍然在工作,“即使寻呼行业没有了,总有地方会需要寻呼小姐。
  下午1点,玲子进了话房,那里的进门制度依然和从前一样森严。玲子在更衣室换了一身粉红色的大褂——她觉得这身衣服有点像护士服。

  下午,寻呼班组一共3人当班,她们坐在可以同时容纳100多个工作人员的大厅里接电话,人少、空间大,更显得声音空旷。
  若是换作几年前,这个时候,大厅里总是座无虚席。300多个小姐,“你好”,“先生贵姓?”,“回电还是留言?”此起彼伏,连上厕所每人每天只允许离开座位两次,每次不超过6分钟。
  “我们寻呼这块儿现在总共也就十几人,年龄最小的20岁出头,几乎全都当妈妈了。
  寻呼业不景气之后,大部分人都忙着自寻出路,玲子所在的“易达”早早地开始发展股票机业务,这才硬朗地挺了下来,而玲子也经过了几次大浪淘沙——她先后跳过几次槽,从小寻呼台跳到大寻呼台,从要倒闭的跳到已经开始转型的。

  夜班从晚上9点开始,几间大的话房灯都暗下来,玲子一个人坐在小房间里。她花了好久才攻克了“怕黑”的难关,不得不习惯一个人值夜班。
  “从前可不是这样,一个晚班37人一起接电话,热热闹闹一夜就过去了。”现在,一晚到天亮,电话也接不到百个,为了打发剩余时间,她只好又开始练起五笔打字,那是熟悉的一段:
  “看,公司的一角有多美,园中的百花在争芳斗艳,那杜鹃花、牡丹花、月季花放出一股股扑鼻的浓香……”
  “咔咔咔”,打字声在寂寥的话房里回响,玲子想起了10年前她刚练打字的时候,转眼,最美好的青春都已经交给了这个行业。

寻呼小姐今已难寻

BP机,曾经是人们最为值得炫耀的一种通讯工具,是身份与尊贵的象征。一台汉字显示的寻呼机要4000多元,一年的服务费要600元。这使很多人对拥有如此便捷的随身移动通讯工具望而却步。然而,这个新兴的行业仅仅火爆了十几年后,便迅速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寻呼机迅速普及到

社会各界,进入了一个被专家称为“十年暴利时代”的阶段,寻呼市场硝烟弥漫。北京从1985年成立第一家寻呼台126,到1997年最高峰达到140余家,此后其数量一直走低。记者照着一本北京黄页打过去,华旅、128、万声、国信、亚太、新华……十几家寻呼台的号码都不存在了,过去街边随处可见的寻呼通讯店已经明显减少。

“寻呼员要求严格,要有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缩句、改病句。要学习百家姓,熟悉北京市的大街小巷,练习发声技巧,接受服务礼仪培训,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等。”在某医院寻呼系统工作的刘音告诉记者。刘音1994年从某中专学校毕业后,凭着姣好的容貌、标准的普通话、每分钟100多字的录入速度,顺利进入某寻呼台。“当时我们一上班,就拿一千多元钱,又不用东跑西跑,多好啊,确实是个好工作。”说到这里,刘音脸上露出笑意。

上个世纪,新一代移动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随着手机逐渐进入普通人家,寻呼机市场在手机咄咄逼人的气势下,越来越萎缩。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寻呼用户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中国联通,只剩下1000多户。今年上半年,一切闭网工作将基本完成,中国联通的寻呼业今年内将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寻呼业在2001年迎来了拐点。2001年北京多家寻呼企业并入联通寻呼,后来国内寻呼业巨头润迅通信也宣布将寻呼业务并入联通。2006年2月份,全国的寻呼用户只剩下1044户。寻呼业在中国走过了整个产业的兴衰史,从巅峰很快跌入谷底。

中国联通的一部分寻呼小姐,转变成了今天的客户服务小姐。有些寻呼台的寻呼小姐,公司解散时有的进入医院、酒店的寻呼系统继续干老本行,有的则按照国家规定,获得补偿、遣散费后,散入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