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四公司项目:遣词酌句抒壮志 妙用副词筑华章——谈副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6:04:00

毛泽东是深受世人敬仰和爱戴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人。凡读过他的诗词的人,无不为那丰富的想象、宏大的气魄、昂扬的激情、雄浑的胸襟所折服。他的诗词字字珠玉,句句神采飞扬,大气磅礴,堪称绝唱。在他的诗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副词,而且安排巧妙,坚而难移,显示出诗人极高的语言功力。这些副词的运用,对于写人叙事、状物抒情、言志说理有着独特的作用,现试举几例,与读者共赏:

如“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转入抒情,其中问句力敌千军,答句气冲九霄,问答之间,便塑造出一位英武善战、威风凛凛的革命大将军的形象。答句中的“惟”字,排除一切词汇,使形象更加高大突出,更加显示出毛泽东对爱将的无比信赖和赞誉之情,真可谓一字千钧!读着这首诗,毛泽东眼露喜悦、胸溢豪情的神态便跃然眼前,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再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词的上片,诗人用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描写了一幅北国风光的壮丽图画。在上片中,诗人着力巧用了两个副词,十分精准和传神,其中“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强化了北国银装素裹、冰雕玉砌的壮阔景象;而“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加显示出气象的奇伟雄浑。词的下片,诗人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对历代英雄人物进行评判。诗人分别用“略、稍、只”三字加以修饰限制,从而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地评说了我国历史上几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在肯定他们的功业卓著的同时,又指出其文治的不足,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他们肯定中寓有批判和藐视的情感委婉含蓄的表达出来,既合情切理,又饶有情趣,真可谓点睛之笔。在评说完历史人物后,诗人巨笔一挥,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将历史人物逐入“博物馆”,又在“看”字前加一个“还”字,以排山倒海般的激情转向诗人所处的时代,“俱”、“还”二字用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使得诗情倍增,堪称生花妙笔。

还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诗人化用民谣和典故,以叙事开篇,点出自己的行踪。两个分句句首分别冠以“才”、“又”两字,前后对仗呼应,显得轻松活泼、自然亲切而又情趣盎然,使我们即可以看到诗人巡视大江南北,风尘仆仆、辛苦劳碌的形象,又使人感觉到诗人豁达、乐观、充满自信和豪情的情怀。“才”、“又”两字,看似作者信手拈来,却又实在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通览毛泽东的诗词,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往往都是因为有副词在暗中增色壮情的缘故。除上述几例外,他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沁园春•长沙》),“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清平乐•会昌》),“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 (《七律•长征》),“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咏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等。毛泽东诗词中的副词,用于写人叙事时,则使形象更加鲜明、层次更加清晰,令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用于状物抒情时,则切景切情,情景交融,动人心魄;用于言志说理,则使理足志显,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我们在欣赏毛泽东诗词时,自当细细加以品味的。

毛泽东诗词中所用的副词,大都采用现代词语,因而读起来通俗晓畅,平易近人,便于我们现代人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对副词的运用可以说是严肃认真、千锤百炼、苦心炼就的,因此,我们在欣赏、研究毛泽东诗词时,请千万不要忽视其中副词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