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烤肉怎么吃: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6:20:4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前30年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为后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作了开拓性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不包括前30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但是,并非说前30年同后30年没有关系。如果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看作是一个经过了长时间酝酿和准备过程的话,那必须承认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创曾经做出的开拓性的工作。

  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毛泽东就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积极思考如何找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等;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等等。

  上述关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受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分,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错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发生了曲折,甚至还出现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

  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还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早的探索者,无论是他们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还是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后来者都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索,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也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

  一、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形成和拓展,是因为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种基本经验具体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坚信而不迷信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引领我们立党兴国的旗帜。无论何时都不能丢。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二是,要注意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得出的论断。其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符合它所反映的特殊对象,而这只能借助于具体实践的检验。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转变为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得好的时候,我们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就会失败。

  在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怎么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写。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遭到过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挫折和失败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更加成熟起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在这一最大国情基础上,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外部条件、战略部署、依靠力量和基本路线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又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关注民生问题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执政为民是党的唯一宗旨。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实践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全体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必须致力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中,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趋利和合法利益,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把解决人民的疾苦问题作为其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实施1949~1952年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中国人民的贫困生活基本上得到了转变。“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居民的生活继续得到改善。1957年与1952年相比,中国农民的粮食消费和农副产品消费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国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善,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而农副产品的消费明显上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步骤,每一步目标的实现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改善民生问题的指标,如:“温饱”、“小康”和“比较富裕生活”等。

  总之,从1949至2009年,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我们用“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来形容60年的变化是十分贴切的。60年过去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路程。或许,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6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这振兴中华民族、改变中国人命运的60年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今天,我们在历史的记忆中徜徉,为的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往开来,开启明日的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