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高新区 管委会: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00:47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谈

                             作者:邓勇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0日           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德育工作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是的,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兴衰与德育、思想关系密切。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是德育工作的播火者,应该有一颗忠贞不渝的心,传播真理的火种,使真理的光辉普照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学会正确认识分析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方法。而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大家痛心的事件时常发生,学生轻者出走,重者轻生。事件的发生当然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等诸方面的原因,那么教师有没有责任呢?思想品德课教师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是教学的前提
  教学要从备课上下功夫,备课要科学、规范,不能只备教材,也不能仅从自身观点、水平、思维方法出发处理教材,而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课堂变成交流的课堂,取得学生的共鸣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为主导,二者相辅相成。
  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民主自由的环境里,加上升学的压力、家长老师的宠爱与厚望,更自信了、更敏感了、更早熟了,竞争意识、独立意识更强了,可是弱点也更突出了,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国家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健康体魄的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这一切都要靠教育者出力,思想品德课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
  二、分析学情是教学的基础
  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并非白纸一张,思想品德课所讲授的内容学生课前并不是一无所知,有许多内容甚至是不同年级教材都要涉及,从小在思想道德方面就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渠道的教育影响。这些影响都会使学生限于各式各样的思想框架,再加上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心理烦恼不断增多,如学生想举手回答问题,又怕同学说自己“哗众取宠”,还怕自己答不完整,丢面子。所以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堂提问的问题,让学生无后顾之忧,让课堂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新精神是教学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立足素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从教学观念上讲,教师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因而思想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则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上“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厌学,而思想品德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自然就走进了死胡同。
  应试教育的观念也有所转变,虽然从上至下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是现行的中考、高考都是应试教育,以考查知识为主,谁掌握得多,谁就是高分得主。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不少老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数学搞题海战束,思想政治就把学生当成观念、原理、观点等知识的容器,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即不是教师的教服务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教师的教,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都被置之不理,学生围着老师转。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了,教学成了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哪里还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可言。
  四、方法新颖是教学的保障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课程标准和社会生活实际,勇于探索教改,研究教法,使教学方法更科学合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遵循启发性原则,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巧设疑问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活的知识,从而提高能力。还可以采用辅助教学(投影、图片)、语言生动、幽默事例来活跃课堂,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既要教其知,又要教其法,使学生学会应该怎样学。
  “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实践家,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他们将自身的学习和修养,置于教人和育人之先,其所谓善为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在实践上认真下了功夫。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躬身自省,身教为上”。教师应该正确评价自己,取他人之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理论再学习,把握教材、课标、考纲的精神实质,多看报,多看新闻,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了解社会实际,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新颖,妙趣横生,收到事理结合、以理服人、动人心弦的教育效果。只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坦诚的胸怀,做到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应。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主导与主体有机地结合,实现教学系统的优化,从而使师生心灵相通,教与学真正和谐统一起来,创造出和谐共振的教学局面,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