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调教日记安卓直装apk: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44:15

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心态

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心态,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压力焦虑、空虚迷惘的心态;麻木冷漠、失信失安的心态;怨恨不满、失衡偏激的心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运行,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矫正、调适和引领——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本质上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社会意识或社会评价,具有大众性、辐射性、弥漫性的显著特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反射器和晴雨表,折射着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释放着各种民生诉求和民情民意信号,反映着社会公众的心理活动状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有助于及时掌控社会热点、有效调适社会情绪、科学导引社会运行。

  一些不良社会心态亟待引起关注

  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心态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表明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心态问题的敏锐把握,对培育因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社会心态的高度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相适应,社会心态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们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更加坚定,深刻认同党的执政理念、跟党走的信心更加坚定,深刻认同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深刻认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对美好生活前景的信心更加坚定,深刻认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信心更加坚定。可以说,良好的社会心态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条件。

  同时我们要看到,当前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引起关注的不良社会心态:一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幻想一夜暴富,追求一举成名,不愿扑下身子、潜下心来做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压力焦虑、空虚迷惘的心态,面对社会变更、环境变迁和生活变动,压力感增强、归属感迷失,心理焦虑、情绪低落,心无所依、志无所托,甚至从宗教、迷信中寻求精神慰藉。三是麻木冷漠、失信失安的心态,对高尚的东西视之不屑,对庸俗的东西迎合附和,对需要关心的人熟视无睹,对当下社会不信任,对生活预期不看好,对社会安全不放心,感觉生活没味、工作没劲、社会没情。四是怨恨不满、失衡偏激的心态,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抱恨机会对自己不均,与他人攀比有失落感,与心理预期相比有挫败感,与利益分配相比有被剥夺感,从而滋长非理性情绪,滋生怨恨报复心理,滋发恶性极端行为。

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确实,我国社会这些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甚至拖后腿。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应该说,目前的一些社会心态状况并不能令人乐观。因为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发展而不思进取的心态有之,因为看不到成功与进步的可能而放弃进取的心态亦有之;一些富起来的群体、一些有权有势的群体骄横狂妄、肆无忌惮的心态有之,一些弱势群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铤而走险的心态亦有之。至于说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竟然让偌大的中国一度出现盐“慌”,非理性抢购行为反映的,正是背后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我们固然可以恨铁不成钢,去指责、去痛惜国民的这种心态,但一定要认识到,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社会阶层有固化的倾向,赢者通吃、弱者无助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阶层与群体间也存在一些疏离隔阂,这是一个很值得警惕的现象。一个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不同阶层相互流动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有变化、能流动的社会才是有希望、有活力的社会。这些年来农民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可是上大学的“收益”却越来越渺茫,以至于有人提议农民的孩子既然改变不了命运就别再上大学了。这样的提议固然荒谬,也让社会舆论不能接受,但这个提议中难道就没有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吗?再看我们的一些发展行为。GDP的增速举世皆惊,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可是民众生活的改善并没有像经济增长那样快、那样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仅不同步,甚至还呈现负相关态势。一些政府官员津津乐道的是漂亮的数据、看得见的高楼大厦,老百姓牵挂的却是孩子幼儿园的赞助费又涨了,老人在医院的住院费该交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国民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又该如何培育健康的心态?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深知,社会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健康的社会心态不可能仅仅在期望中生长,在口号中形成。消除不健康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根本大道。

我们要为奋发进取心态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在大家常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那就要让公平正义的光辉普照社会的每一个地方。公平正义不能仅仅是理论准则,更要成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成为真真切切的实践。公平正义的社会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付出就有回报,让奋斗者有收获,消极者受鞭策;让强者有得,弱者亦有获。在这样的社会中,奋发进取自然会成为社会心态的主旋律。

我们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通过发展民主、建设法治,使得社会公众能有序参与政治发展,社会公众的权利能得到有效保障;社会诉求与愿望能在民主的制度下得以实现,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能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决;违法必须受到惩处,不存在“法外施恩”,不能搞“下不为例”。让“潜规则”不再管用,让“小圈子”不再嚣张,让“我爸是李刚”不再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才能理性平和。

我们要为开放包容心态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阶层群体多元化是事实,是趋势,但是某一个群体的发展不能以影响其他群体的生存为代价,所有社会群体都要在同一个社会中生存与发展。你可以走你的阳光道,但你至少必须给我留下我可以走的独木桥。我们以住房问题为例。在房地产发展中,如果不能满足老百姓居住的底线要求,又如何让老百姓包容那些逐利的过分欲望?当指责老百姓存在“仇富”心态的时候,也许更应该深究,一部分人的一些暴富行为是不是已经影响了老百姓的基本生存?

最后需要说的是,社会心态的培育亟待高度重视,但也不能急于求成。紧要的是,我们把社会环境营造好,并附之以科学的导引,使健康的社会心态在我们的社会中生长并形成气候。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在这次全国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正式将“社会心态”写入其中,引发了代表的关注和热议。

  所谓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把培育社会心态写入国家的五年规划,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这说明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复杂性的清醒认识,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直面现实问题的政治勇气。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简单和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也相对单一、平和、稳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复杂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势必造成社会成员心态的多元化,产生某些不良心态就难以避免。

  社会心态多元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不良的社会心态,却会反过来阻碍社会发展,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不良乃至畸形社会心态发展下去并最终酿成为社会痼疾,则必然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把培育社会心态写入政府的“十二五”规划,说到底是现实的需要。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全社会能否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

  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快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把个人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把社会生活和百姓利益诉求真正地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然后辅以教育、宣传、疏导等办法,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