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妃嫁到摄政的小狐仙:关向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01:59
        关向应(1904——1946) 辽宁金县人,满族,原隶满洲镶红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隶满洲镶白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1930年从事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及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军委主席和红三军政治委员。1934年10月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长征途中,任第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曾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1936年冬任第二方面军总政治委员。1937年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委员,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生平事迹

  1920年   

入大连伏见台公学堂商科读书,开始接触新思潮,积极参加反日爱国活动。   1923年3月毕业后当印刷工人。   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入上海大学学习,并参加闸北市民协会工作。同年底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中国共青团旅莫地方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五卅运动后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的工作。9月至11月任共青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同年12月至1926年10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青岛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至1926年6月)。   1926年10月至1927年2月任共青团山东区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7年5月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会后被派往中共河南省委工作。不久调上海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   1928年6月作为团中央的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期间代号为2号。在会上作青年运动报告、政治副报告,参加大会的政治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工作,并任青年委员会召集人。在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7月至1929年9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   1928年10月至1930年9月任布尔塞维克编辑委员会委员。   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至1930年2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副部长。   1930年2月至8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常务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   1930年2月至1934年12月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成员、兼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至1931年3月)。   1930年8月调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同月至9月任中央总行动委员会委员、长江总行动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长江局委员、军委书记,11月至12月担任长江局书记。   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月调至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工作,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   1931年1月至1934年10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1年4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半年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11月至1935年1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1年11月至1934年11月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   1932年1月至1933年2月任湘鄂西省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至1934年10月)。   1933年2月至7月兼红三军教导团政治委员。同年3月至1934年3月任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4年3月至11月任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7 月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同贺龙等率红三军转战湘鄂豫川黔边地区。10 月和贺龙率部与任弼时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任副政治委员。同月至1935 年11月任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副政治委员。   1934年11月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同月至1936年2月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员会委员。   1935年2月至1936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委员。同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红二、红六军团很快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经过一年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围剿”,红军扩大两倍半。   1935 年11月奉命率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主力进行长征。   1936年2月至3月任中共川滇黔省委员会委员。7月在西康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央命令,红二、红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7 月至10 月任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长征途中,和朱德、任弼时、贺龙等一起,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同月至1937年8月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   1936年12月至1937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7年5月至8月任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方分委员会委员(至1941年4月)。   1937年8月至1940年11月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军政委员会委员、师政训处主任(至1937年10月),   1937年10月至1940年11月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37年9月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到延安出席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并在会上作《晋西北工作报告》 。11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委员(至1940年1月)。   1938年12月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委员。同月率部开赴冀中,协助冀中部队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   1939年2月任冀中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同月至1940年1月任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   1939年兼任北方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奉命率部星夜赶回晋西北,粉碎了反共顽固派的阴谋,挽救了晋西北的危局。   1940 年2 月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书记,参加统一领导晋西北和大青山地区的党政军工作。   1940年11月至1942年8月任晋西北军区政治委员。   1942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同月至1945年7月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晋绥分局委员(至1945年8月)。   1942年6月至1945年7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   1942年8月至1943年11月任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1942年9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军政委员会书记。协同贺龙、林枫等领导晋绥军民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创建和发展晋绥抗日根据地,积劳成疾。在中央的催促之下回延安治病。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因病逝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大事年表

  1922年毕业于大连伏见台公学商科学校。1922年秋,关向应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工作,开始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接受马列主义思想。   1923年秋,创办《铁岭日报》,宣传革命思想。   1924年5月,关向应到上海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年底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留学。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批青年团员,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1925年1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回国,在上海沪东区共青团部委工作。9月至济南, 任共青团济南地执委书记。12月调任共青团青岛地执委书记。1925年底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   1926年6月,调任上海沪西地委书记。同年10月再次到济南,任共青团山东区委书记。   1927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工作。大革命失败后, 到上海负责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   1928年6月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央军委领导工作。以后一直在军队作政治工作。后到洪湖根据地。   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中央军委湘鄂西分会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参加中央分局的领导工作。   1934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7月任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副政委,还曾任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区副政委,参与创建黔东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任湘鄂川黔军事委员会军事分会委员,领导红二、红六军团参加了红军长征,1936年7月任红二军团副政治委员,并同张国焘的左倾错误作斗争。   

贺龙与关向应

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副政委,1936年冬任红二方面军总政委,曾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任八路军120师政训处主任兼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师长贺龙等一起率部东渡黄河,创建晋绥地区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任120师政治委员。   1938年后,与贺龙挺进冀中,巩固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9年阎锡山发动反革命政变,他与贺龙又迅速回师晋西北,同敌人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挽救了晋西北的危局。   1940年11月任晋西北军区政治委员。   长期坚苦的革命斗争,使他积劳成疾,1941年因病重到延安休养。   

贺龙与关向应在晋西北前线

1942年秋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担任晋绥野战军政治委员。1946年7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延安。   7月23日,延安代表5000多人为他举行了遗体安葬仪式。

历史评价

  1946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为关向应题下挽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1946年8月7日,在晋绥边区举行的有1万6千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上,贺龙写下《哭向应》:“整整十五年,你我同生死,共患难。洪湖,湘鄂西,鄂豫川陕边,酷暑炎天;湘鄂边,湘鄂川黔,云贵川,甘陕,雪山草地,西安平原;踏晋绥,出河北,几万里长途征战,入死出生,无论在战场上,工作中,也不管茅庐草舍,大厦高堂,我记不出何时不在一起,何时有所分离。而今,你我是永别了,翘首苍天,你音容宛在,而我则寝不成眠。”   2009年9月14日,关向应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关向应与贺龙儿子名字的由来   贺龙与关向应,一个司令一个政委,两人友谊非同寻常,用当时的话讲,叫做:好得穿一套衣服,亲得像一个人。不幸的是,关向应患了肺结核。那年月,那环境,肺结核算得上是绝症。   一天,贺龙的妻子薛明去看望关向应,关向应微笑着说道:“我们共事十多年了,我对贺龙佩服,我就希望他有个孩子。我整天躺在床上起不来,没事情,连这个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薛明心里非常感动,但看到他重病的模样,说:“关政委,你好好休息,这事以 后再说。”关向应干咳一阵,深深喘口气,坚持说下去:“贺龙的孩子应该是学字辈,叫学什么呢﹖我们俩都特别欣赏一个人。”“谁﹖”薛明连忙问道。“我们都喜欢岳飞。岳飞字鹏举,叫学飞不好,叫学举也不好。名字么,有名有字。把岳飞的名和字各取一字,我看就叫鹏飞吧,好不好﹖”薛明想,这名字确实不错,可是……她又说道:“关政委,您是有学问的人,当然起的名字好,只是这事还早。”“不早。”关向应擦去额上的虚汗,胸脯微微起伏,“你愿意就是这个名字吧,我不定哪天就会死呢……”   1944年9月28日,大雨倾盆。薛明同志要分娩了,她说道:“又是下雨。”在贺龙的家乡,迷信的老人们都说贺龙是条水龙,晴天不打仗,一下雨就打,一打准赢。岁数再大些的老人作证:贺龙是跟雨一块来到人世间的。如今,贺龙的后代要出世了,素以干旱闻名全国的陕北,居然整日大雨不停,难怪薛明要喃喃一声“又是下雨”。隔了一会儿,听到医生护士的欢喜声:“男孩,是个男孩?”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传到贺龙耳朵里。当时贺龙正参加“七大”准备会议,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马上回家,只是笑,笑得眉、眼、嘴都成了月牙形,两个拇指轮番去擦眼角笑出的泪水。工夫不大,毛泽东的电话来了:“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接着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领导同志纷纷打来祝贺的电话。第二天,贺龙才骑马赶回家,进门便抓个小板凳朝地上一摆,笑着喊道:“来,咱们给孩子洗澡吧?”“白天先不要洗了,晚上再洗吧。”薛明在床上望着丈夫说。“不,就现在洗。”贺龙喜得手脚不知放哪里好,“让儿子早得水。”   一会儿,贺炳炎将军闯进来,兴高采烈地问:“老总,给儿子起名了吗?”薛明接道:“关政委说叫鹏飞好。”“嗨,叫什么鹏飞呀。我的儿子是雨天打雷生的,就叫贺雷生。”“老总的儿子是下雨生的,顺着叫,应该叫雨生吧?”随贺炳炎将军一道赶来祝贺的军人们便七嘴八舌地参谋起来,“贺龙的儿子要有龙字才好,就叫小龙吧?”乱过一阵,贺龙的儿子便叫了贺雨生,小名叫贺小龙。   贺龙的儿子叫贺雨生也罢,叫贺小龙也罢,关向应政委都不予以承认。他坚持自己想出的名字:贺鹏飞。听说贺龙得子的消息后,关向应当天便拒绝再吃奶粉。当时延安生活十分艰苦,关向应因为重病在身,为保证他的营养,毛泽东、党中央特别决定供应他一定数量的奶粉。可是现在他不肯吃了,无论护士怎样劝,也不肯再喝一口。“我不行了,我要养后代。”关向应在病床上咳着,喘着,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儿子。贺关一体,鹏飞就是我的儿子,我要养薛明,养鹏飞……把奶粉给薛明送去,给鹏飞送去,给鹏飞吃……”关向应始终坚持把贺龙的儿子叫贺鹏飞。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贺龙为这位最亲密的战友英年早逝而悲痛欲绝。多少年来,贺关一体,名字总写在一个文件上,如今“贺存关去”,贺龙悲不自禁,他对妻子薛明说:“儿子不要再叫雨生了,就叫鹏飞吧,这是向应同志取的名……”于是,这个寄托了无限情谊、无穷思念的“鹏飞”,便永远成了贺龙之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