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王爷的蛮狠男妻:债券私募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2:49:44

国外对冲基金发展历史上,可按不同策略划分出好多个主要流派:有短线杀手迈尔克·斯坦哈特,全球宏观派索罗斯,选股派朱利安·罗伯逊,宏观商品派琼斯,事件驱动派汤姆·斯泰尔,量化对冲派詹姆斯·西蒙斯,多策略派肯尼斯·格里芬……

      中国私募虽然也没发展多少年,却基本都能找到与国外这些主要流派相应的代表人物,然而,有一个流派我至今在中国也没找到对上号的,那就是——债券派私募。

      在20世纪90年代,正值美国对冲基金的蓬勃发展期,有个经典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他在1994年2月创立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他还将8个所罗门公司的智囊人物带入他的公司。

      对华尔街公司熟悉的人都知道,所罗门公司是华尔街最大的债券经纪商,也是华尔街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而这个梅里韦瑟同时也曾是所罗门兄弟债券套利部门的创办人。

      这群人就搬到了格林威治镇汽船路上班,每天带着鱼竿,休闲时还可以钓鱼。

      梅里韦瑟公司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对冲策略——债券型策略。他们会在买入一只债券的同时,再卖空一只类似的债券,因为相信第一只债券的现金流将更有前景。将资本市场对冲,债券往往比股票更有效。

      他们还交易新发行的国债,因为新债换手率高。看重这种流动性的交易员愿意为此支付比发行时间稍微久一些、换手率低一些的“旧”债高的溢价。但在债券的存续 期内,这个溢价会消失,一个30年期债券和一个29.5年期债券在它们的到期日付的款必定会趋于一致。梅里韦瑟做的,就是简单地出售被高估的新债券,买进 便宜的、发行久的债券,然后耐心地等待不可避免的价格衔接。

      除此之外,西方还有个称作“债券之王”的高手,叫做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也是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掌门人。他对债券研究几乎痴迷,他通过一系列数学公式,将债券收益最大化。“当美联储把利率调高一 个百分点,一只5年期的债券售价会下跌4%,而一只30年期的债券售价将下跌12%。所有,买长期债券会比较划算。”他管理的债券基金连续5年跑赢99% 的债券基金。最近一次成名之战,是格罗斯发现房地产市场有很大问题,2005年时,他就建议客户购买按揭债券的CDS(信用违约掉期)保护,由此,格罗斯 做空次贷债券产品的带头人。

      既然债券也可以如此风起云涌,又有稳健收益可赚,中国真的没有债券私募的土壤么?

      原因其一,难道是债券产品收益太低?

      中国私募之所以在2005年后疯狂涌起,与波澜壮阔的市场行情不无关系。债券私募是否在低风险低收益的属性上,就无法吸引到追求超额收益的高净值投资者?

      然而,2011年上半年的私募业绩来看,503只非结构化私募上半年的平均涨幅是-5.69%,结构化私募的平均涨幅是 -4.13%,而券商中的债券型基金产品是-0.82%,上证国债指数更是正值——1.80%。这也就意味着,在下跌或震荡市,债券型产品的表现,未必逊 色于股票产品。更何况,债券型私募可以通过一些量化的方式,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其二,难道是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缺乏对冲工具?

      就好像2008年名震江湖的约翰·保尔森,人家原先做的是并购套利,事实上最后让他大有斩获的也是债券相关衍生品。况且,美国的债券市场品种丰富。而我国债券产品的利率结构和期限结构还不够多样化和市场化。
这恐怕是现在债券私募没有涌出的一个很大原因。不过,今年以来,不管是可分离债,还是国债,以及地方债市场,都涌现了新的契机。

      近期我在与国内私募交流时,博弘数君投资刘宏提到,高收益债大有可为,他正在考虑创设相关产品,他从债券市场的波动中看到了机会。

      或许,在这个全球经济还没彻底复苏,债券需求旺盛,政府正大力开拓债券品种的背景下,中国债券私募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展宏图的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