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男傲妃:楹联的写作技巧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50:30

楹联的写作技巧(1)

作者:熊良钟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楹联的写作技巧
    (一)、掌握对仗的基本技巧。
    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楹联。因而在学写楹联时,首先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古代有不少关于声律对仗的好书,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声律发蒙》等,再参考《佩文诗韵》、《诗韵合璧》、《诗韵全璧》等,这些书籍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它们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字数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其次,通过多读古今名联名对,也可悟出创作楹联的一些基本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书在第三节精选了中华经典楹联、第四节精选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实用的对联,意在让读者欣赏的同时,通过品读、模拟受到熏陶,学会作楹联的基本技巧。
    再次,要注意楹联对仗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形式要对称。一般来说,楹联的平仄、词性、句法及结构都要对仗。初学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如: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二是内容要相关。楹联之所以称其为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的平仄及词性都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有些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乃”和“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表示的因果关系,如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