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给儿生个娃:中华石文化史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45:59

石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赏石文化是人类石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天然石块为主要观赏对象,以及为观赏天然奇石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原则与方法。因此,其发展历史要比广义的石文化史要年轻得多,晚得多。

古人赏石,讲究“瘦、漏、透、皱”,后来人们又加上了“清、丑、顽、拙”,现代人又要求“奇、秀、险、幽”,这十二个方面在观赏奇石时相互交叉,只有仔细品味,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奇石之美。

观赏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富于变幻而非定型,是大自然的缩影,具有小中见大,芥纳须弥的功效,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表示。石之美的是独特的,不能复制的,它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姿,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天地,可以毫无愧色地立身于艺术品之上。

人们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将“观赏石”概念定义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天然石体。将观赏石分为象形石、纹理石、化石、矿物晶体、纪念石、工艺石等六大类,分别从石头的形成、来源、观赏角度、观赏内容、观赏主次、收藏意义等方面予以规范。这样的归类简明,实用、包容性强,也丰富扩展了传统意义上“观赏石”的内涵,大到一座山,小到一粒石子都是观赏石的范畴,关键在“美”之“石”。

   观赏石,顾名思义,观是观看面视、直观感觉,属于感官层面;赏是欣赏领会心灵感悟,属心智层面。由观到赏,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观赏奇石~“远观其势,近取其质。~石本顽,会心则灵”。

赏石者有所用心,才能会心;才能领悟石具有的可供欣赏的灵气;才能肯定主体的发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论析了观赏石的审美价值、赏石者与观赏石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赏石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几千年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对观赏石活动有一种与生俱来“天赐奇石,人赋妙意”的认同。石头本来是冰冷的,人在赏石过程中“缘物抒情,寓情于景”使石头超脱本身的属性而与人合一。白居易晚年觅得“友琴石”和“储酒石”,当他感到“渐恐少年场,不容垂日叟”时,“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俨若思,石可拜。这便是中国人的赏石。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石以深邃的哲理与内涵,赏石之妙,即在于心与石的交流,在于心领神会的感悟,谓“石乐人乐以石作乐,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道人道以石悟道”。
   


   赏石的审美分为三种境界,分别是趣味审美、艺术审美和观念审美。

趣味审美:即状形像物,一目了然。

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论,它所聚焦的,是以传统写意手法为特征的文人画,而不是工笔(写实)画。齐白石笔下的工笔草虫,与写意花卉手法和境界迥然不同。工笔草虫当然是越“似”越好,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拷贝”。

从赏石的趣味审美角度看,奇石(象形石)当然也是越“似”越好,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画表现手法一样,不但要有外形,而且还要有细节。这也是奇石能够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大众化收藏活动的基础。一方酷似破壳而出小鸡的内蒙戈壁玛瑙,宝玉石专家可以给它评估出“天价”,原因无非是它太像了,像得匪夷所思,像得拍案叫绝。

艺术审美:即按照艺术审美规律,把奇石当作艺术品来观照。

“似与不似”画论如若要用到赏石,它只能适用于艺术审美,而不是趣味审美。所谓艺术,绝对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拷贝审美对象,而是经过艺术家的思维提炼、浓缩,往往是取其一点(主要特征)不及其余。就像写意画的手法表现一样。张大千曾经说过:“大抵画一种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画当然不如摄影;若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得到传神超物的天趣。这便是绘画的艺术”。

赏石的艺术审美,也应作如是观。奇石本身虽然是亘古洪荒时代大自然的杰作,但人们对它的艺术审美观照(所谓“发现的艺术”,其实是在寻找现实生活或虚拟世界中的对应物),可以穿越时空,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出的无数优秀艺术作品来比类旁证。广西摩尔石的得名,可谓一例。

赏石的趣味审美与艺术审美,两者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而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就像工笔画和写意画一样可以成为艺术作品,只不过二者给人的审美愉悦是不完全一致的,相比前者,后者更能给人以发散思维和想象空间。中国画的最主要特点并不是(工笔)写实,而是写意和笔墨。堪称一代国画大师级的人物,从吴昌硕、齐白石,到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哪一个不是以写意神韵和笔墨意境而彪炳画坛的。

赏石作为一种具有东方审美情结的艺术,它的艺术审美也应服膺于东方传统艺术精神。如果说趣味审美与艺术审美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分界线的话,那就是神韵(包括意境)的有无。譬如一方象形石,如果它只是简单的形似,那它只能是一种趣味审美;如果它不但形似,而且达到了神似,那么完全可以上升为一种艺术审美。何谓神韵?张大千认为:“作画,首先要了解物理,体会物情,观察物态。无论画什么,总不出这三个原则。了解这三点后,画出的画才能形态逼真,神韵生动而跃然纸上。”充分表现物之理、物之情、物之态,这大概便是神韵之所在吧。

观念审美:相比趣味审美和艺术审美而言,赏石的观念审美是一种“另类”的审美。

如果说趣味审美着眼于“似”、艺术审美着重于“似与不似”的话,那么观念审美便强调的是“不似”。所谓传统赏石(以太湖石、灵璧石等为代表)所强调的瘦漏透皱,它既无趣味美感、又与艺术不相像(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相应的对照物),和形式美学的审美规律更是格格不入(古人也以为是一种“丑”。其实古人也有形式美学的观念,这集中体现在陶瓷等工艺美术领域中。只不过对于奇石并不作如是观),古人之所以对它青睐有加,完全是因为它某种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宗教(特别是禅宗)诸方面观念的代表,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传统道德精神的一种化身,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传统赏石作为一种缩景艺术,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有一种归隐山林(山岳情结)、孤高清标的出世寄托。所以传统赏石更多带有象征意味,是一种观念的审美。近现代赏石之风之所以出现式微,正是因为伴随传统文人士大夫这个阶层的沉沦,代表他们那种观念的传统赏石在一大批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潮影响的人士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表现一种抽象的内容(传统赏石大抵可归类于抽象石),传统赏石与新派赏石(以红水河水冲石为代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后者更多是在现实世界(如西方现代雕塑艺术)中寻找灵感,本质上还是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两者,前者古典,后者现代共同成为人们的审美。

由于东、西方民族在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显著差异,东方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分别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形成各自的内容和特色也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东方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

西方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东方赏石文化实际上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现)在现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主要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欧美人收集的“天然石头”(奇石异矿)是从自然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自然,探求科学知识,是一种纯理性的文化,求知的文化。他们不叫“赏石”也不叫“石文化”,把各类石头都归于不同的科学领域中去。如矿物晶体和岩石标本属于地质矿物科学;陨石属于天体科学;化石属于古生物科学。在英语词典中你查不到专用的“赏石”和“石文化”这样的词汇。如果说西方把天然石头当做欣赏品来欣赏的话,那就是宝石和宝石制成的装饰品,即“宝石文化”。西方人欣赏宝石,是欣赏宝石的质地、宝石的颜色和宝石所独有的“流光溢彩”。把宝石通过切割、打磨和抛光制成各种首饰,使宝石文化变成一种商品。中国古代只有“玉石文化”,“宝石文化”是从西方引起的。现代中国的宝石文化跟欧美的宝石文化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