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道纪 第七章 庄子思想的宇宙观 上 (2006-01-06 17:22:3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33:28

  分类:道纪 前言一:宇宙观的演变
二:《时间简史》与《老子》
三:绝对光速宇宙观
四: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人文含义
五:孔子思想的宇宙观六:孟子的儒家 七:庄子思想的宇宙观 上         同“孔孟”一样,“老庄”也是今天我们熟知的一个名词,这个词也起源于汉代。老子思想对先秦的诸多思想都产生过影响,从表面上看,老子思想对庄子的学说影响最大。而庄子在他的著作《南华经》中对老子又是赞扬有加,于是后人将老庄合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与孟子自称是孔子的传人不一样,庄子没有自称是老子的传人。而声称自己是老子继承人并将老子奉为至尊的是后来出现的道教,道教形成于五行之说盛行的汉代,并成立于东汉末年。一直以来,道教被称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以老子为教祖,将老子、庄子、列子等人的著作列为经典,对待世俗生活的看法以“出世”为主。现在,我们经常将老子的思想说成是“出世”的思想就是受了道教的影响。同儒家不同,道教确实是以宗教的形式传播的,包括将老子奉为教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有祭祀仪式等等。但是道教与西方的宗教有明显的不同,西方的宗教以崇拜超力量的神为主要模式,而道教却崇拜长生不死的仙。秦始皇、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使得当时社会上掀起了大规模的求仙活动,而老子在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后便不知所终的故事更使人相信有长生不死的仙人存在。虽然两千年来,道教有过许多次的繁荣,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和文化遗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纵观两千年来道教所流传下来的遗产,诸如炼丹、补气、辟谷、气功乃至太极拳都与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老子思想中并没有长生不死的观念,不论道教如何将老子奉为教主,老子思想从本质上与道教的追求不一致。道教的诸多养生学问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在为绝对光速宇宙观寻找人文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的这些遗产当然派不上用场。因此,在老子之后,在今天被称之为“道家”的这一支脉上,可以将重点放在对庄子思想的研究。
        在第二章中,通过将老子思想与霍金所发现的宇宙进行对比,我们惊讶于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是如何深刻而且透彻地阐述我们所生活的宇宙,而这个由老子发现的宇宙又被今天的物理学家所证实。通过“惚恍”,老子阐述了宇宙之道,光速恒定及不确定原理被精确地描述在“惚恍”之中;通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阐述了宇宙的有限且闭合;通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将天、地、人与道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人性的宇宙观。
        自老子之后100多年,庄子以“道”为基础建立了他的思想。人们都说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是,庄子是不是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还是偏离了老子的思想,不能仅从想象出发,要切切实实地检查一下庄子思想中有没有绝对光速宇宙观的各种要素。庄子思想洋洋十几万字,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及《杂篇》十一篇,汇集为《庄子》又称《南华经》。其文章华美,文学地位很高,又有许多小故事穿插其中,像朝三暮四、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井底之蛙、邯郸学步、螳螂捕蝉等等都以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不仅如此,由于《庄子》之中探讨天地的章节很多,因此,从《庄子》中找到宇宙观并不是困难的事。 庄子的“道”与老子“道”有同有异         首先,庄子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会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是同老子思想中的道相吻合的部分。《庄子·养生主》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蜡烛、柴草有烧尽的时候,而火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薪尽火传”。庄子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道的传递。《庄子·大宗师》中还有这样一段: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是这样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以心传却不能口授,可以得到却不能看到;它自己为本,自己为根,没有天地以前,自古以来就存在了;它产生了神鬼神帝,产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极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极之下而不算深,先天地而生不算久,长于上古不算老。
        这一段非常重要,是我们理解庄子所阐述的道的关键。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的“道”与老子的“道”好象有些似是而非。在“道”先天地而生这一点上,庄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一点,其它部分就不太像了。先看第一部分:“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是有信的,道也是无为的。但是,道是有情的吗?这的确值得探讨,通读《老子》找不到关于道是否有情的描述;回顾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人文含义,也找不出道有情的证据。道是无形的吗?《老子》第二十一章中“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作为道的表现“惚恍”,它不仅有虚的象,而且有实的物,它在虚实之间转换自身的形象,例如光的波粒二重性,因此,它不是无形的。因此这第一部分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只有一半是同老子思想吻合的。
        再看第二部分:“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这个“传”和“受”有些麻烦,“受”如果等同与“授”,则比较费解,因为,“传”和“授”意思相近,于是,人们倾向于将“传”解释成“心传”;而将“受”解释成“口授”,但是这样的解释也很牵强。如果将“受”按照今天的字意解释成“接受”,可以传却不能接受,则道就无法传递了,这显然不对。看下一句,道是“可得而不可见”的吗?《老子》第十四章中是这样的描写:“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个被老子命名为“惚恍”的道是不能同时看到、听到并且捉到的,是三者混在一起的结果,现代物理学在微观领域发现的不确定性原理就是这个道。可见道不是简单的“可得而不可见”,而是“可得”、“可见”、“可闻”三者的乘积,可得就不可见、不可闻;可见就不可得、不可闻;可闻就不可得、不可见。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位置不确定、速度不确定和粒子的质量,三者的乘积不得小于普朗克常数。不确定性原理是我们宇宙微观世界的界限,它是界定了物质不能无穷地分割下去的界限。但是这条界限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界性质的界限,例如粒子分到多小就不可分了,它是一个动态的界限。如果有足够高的能量,物理学家还可以将粒子继续分割下去,但是,不确定性原理界定了当粒子质量变小的时候,人们所分割到的粒子的位置就更加不确定,速度也更加不确定。这是一个很滑稽的现象,粒子是被分割了,可是你抓不到它。这就是“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因此,道不是“可得而不可见”这样简单的。
        第三部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是万物的基础,因此,道自己为本,自己为根,在这一点上庄子与老子是一致的。接下来庄子说,道在未有天地之时,自古就存在了。看上去,似乎老子也是这样认为的,老子说的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的说法与庄子的说法似乎是一致的,但是,庄子说的是:“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这个“自古”非常有意思,好象是说,在天地诞生以前很久很久,道就存在了。我们知道,时间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是同宇宙一起诞生的,在宇宙诞生之前,哪里会有“很久很久”。于是,我们看到了,庄子这段对道的描述是有一个绝对的、无穷无尽的时间作背景的。
        而后,庄子描述了道的作用以及道无处不在的特性,这段描述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有趣的是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景象。庄子说:“道在太极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极之下而不算深,先天地而生不算久,长于上古不算老。”这无疑是在讲,太极之上还有很高;六极之下还有很深;天地出生之前还有很久。庄子在这里间接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空间无限大、时间无穷无尽的宇宙形象。这明明是绝对时间宇宙观!
        虽然,庄子在道的传递性,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这两点上与老子一致。但是庄子所认为的宇宙万物是不包括空间和时间的,在庄子思想中预先有一个绝对永恒的时间和一个无限的空间,道在这个时空中永久地存在着。于是,道就不能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基础,而只是在预定的时空基础上的万物的基础。 庄子思想中有绝对时间宇宙观的所有要素         虽然在前面所引用的这段庄子对道的概述里只是对时空的间接描述,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庄子的道基于一个预设的时空;其实,从《庄子》中找到关于时空的描述并不困难。如同前面所引用的那段中所暗示的,庄子思想中对宇宙的认识与绝对时间宇宙观是完全符合的。绝对时间宇宙观中有三个重要的元素:时间绝对均匀地流逝,并且无始无终;宇宙无限大;物质无限可分。首先,《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就清楚地体现了庄子认为绝对时间的存在: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这段话像绕口令,但还是有必要花些时间解释出来,因为这里面有庄子的时间观。庄子说:“今天在这里发言,不知道与其它的言论是一类的?或不是一类的?无论是否是一类的,既然发了言就是一类的,于是,我所发的言就和其它的言论没什么区别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尝试地说一说:如果宇宙有个开始;这个开始就存在一个未曾开始;而这个开始的未曾开始就存在一个未曾开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庄子的时间观了。那就是,无论宇宙从“何时”开始,在这起点之前总有无限的时间,这显然是牛顿的宇宙而不是霍金的宇宙。接着,庄子继续说:“有一个的状态,有一个的状态;而这个有一个无的状态就会有一个未曾开始;进而这个未曾开始的有一个无的状态还会有一个未曾开始。”这就是说在宇宙起始时的那个“无”的状态之前还会有无穷的事件发生,要使这样的说法成立,必须有一个可以跨越宇宙起始点的时间存在,也就是说庄子思想中所认为的“无”并不包括时间,时间是在宇宙生死之外的永恒存在。这与老子所阐述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后庄子又说:“忽然间发生了有无,也不知道这个有、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今天我是说了这些话,也不知道我是真正说了呢,还是真正没有说。”最后这段关于“我是真的说了,还是我真的没说”的讨论真是让我们如云里雾里。虽然,我们还没有开始探讨庄子思想同以绝对时间宇宙观为基础的哲学之间的关系,但从这一段绕口令来看,庄子思想与哲学非常相象。庄子在这里说“忽然间发生了有无”,足以说明他认为时间是宇宙万物的绝对背景!于是,我们在庄子思想中发现了绝对时间宇宙观的第一个要素。
        关于宇宙是否有限也可以从《庄子》中很容易地找到。《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述:         汤之问棘也是已: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一个名叫汤的人问一个名叫棘的人“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还是无极。”这不就是无限大的宇宙吗。
        《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秋天发大水的时候,河水暴涨,河面变宽,一眼望不到对岸。于是,河伯便高兴起来,认为,天下他就是最大的了。直到他顺流而下,看到大海,这才望洋兴叹,原来大海才是真正的大啊。北海之神“若”就教育他说:“同井里的青蛙是无法谈论大海的,主要是因为青蛙受空间的局限;同夏天的虫子是无法谈论冰冻的,主要是因为夏虫受时间的局限。”由此北海若进而推论出人的局限,而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河伯问:“那么我就认为天地是大而认为毫毛为小,可以吗?”北海若说:“不可以。因为万物的量是没有穷尽的,时间是没有止境的,得失没有一定的,结束和开始也没有不变的。”而后北海若以“量无穷,时无止”为基础论述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在无穷大面前一切有限的数目都是没有区别的,就如同我们用10000和1分别去除无穷大一样,其结果没有区别,都是零。最后北海若得出结论:“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你又怎么知道毫毛可以确定最小的限度,而又怎么知道天地可以穷尽最大的领域呢!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宇宙无限大,还看到了物质无限可分和时间无穷无尽。
        由于《庄子·秋水》中的这个故事全文太长,不易全文引用。不过通读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庄子的论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论述中间没有逻辑错误,与孟子的文章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问题是庄子对宇宙无限大,物质无限可分和时间无穷无尽的假设,毕竟,我们的宇宙不是这样的。
        《庄子·天下》中还有一段的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直接描述,这段话非常著名,因为它如此形象、简洁地描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概念: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从前面所引用的这些《庄子》中的段落,不难得到庄子思想的宇宙观,那就绝对时间宇宙观,因为我们找到了绝对时间宇宙观的三大要素。 (请继续阅读第七章下半部分:庄子思想的宇宙观下
评论(40)| 阅读 (1271) | 收藏 (1) | 分享 | 举报 前一篇:道纪 第六章 孟子的儒家 下
后一篇:道纪 第七章 庄子思想的宇宙观 下 _ad_新浪广告共享计划评论立刻加入动感音乐加油团,奥运门票轻松拿! 发表评论 老子新传
拜读了您的大作,非常佩服。

易经八卦失真小,老子失真小,至庄子失真就大了。

孔子着重社会方面。

但2000多年来,对老子、孔子学说中的“民”一字都误译了。以至于今日推行国学,百姓难以接受。

(2006-01-06 23:09:21)风惊雁庄子的这些论述从今天看来,跟宇宙观是逐渐背离了,不过却具有逻辑和数学意义,起码今天的微积分原理,便跟庄子的论述一致,从有限推导无限,用无穷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2006-01-09 17:31:21)博主雁先生说得好。庄子的思想与哲学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而逻辑和数学恰恰又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微积分原理最初就是应牛顿力学的诞生而诞生的,而这种从有限推导无限的方法的确只能用于解决现时问题,但解决不了宇宙的边界问题。在宇宙的边界处,不确定原理和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方程E=Mc~2在数学意义上反而变得简单了。(2006-01-09 20:13:51)她比烟花他用他有限的思维去思考诸如鱼是否快乐等无限的问题
所以就算他的想像力再丰富,他也不能得知鱼是否真的快乐,因为人的思维有限,思考无限的问题得不到答案 
(2006-03-11 17:26:10)学生读了您的文章,受益匪浅,我想请教另一问题,但又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您将就看,给解答一下。问题:1老子有师傅吗?(我的意思是,老子以后诸多高人,用以洋洋“巨作”诠释的道德经,但似乎都有不同的声音,不以对错论英雄,谁又能以区区五千字写出如此博大精深的文章。(2006-03-22 01:28:19)博主老子、孔子时代并不是中华文化的起点,比如《易经》,自伏羲创作八卦,经周文王演64卦,并创造卦爻辞,到孔子作《易传》,历经2~3千年。老子、孔子是中国上古2~3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老子》,《论语》是我们祖先历经2~3千年文明思考的结晶。因此,区区五千字可以如此博大精深也就顺理成章了。(2006-03-24 13:42:00)明王似乎老子所言与霍金所论类似佛家的小千世界,庄子所论的无穷世界似若大千世界,未知何者包含于谁,何者更接近真理??或者是无所谓对错,都不过是宇宙的不同演绎罢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此,又是一种不确定性了,呵呵。(2006-04-10 17:33:36)gaonanyi试图用逻辑思维探寻宇宙问题就是陷于人类自身的囹圄,总是认为宇宙有一个本来面目然后穷究其所谓的"客观"本质,才让人们在这条道路上越离越远.惟有用心感受.
人们一直在做努力对事物进行抽象,再试图将抽象的结论对事物进行指导,无非是在寻找一种秩序.宇宙的秩序就是没有秩序.在我看来,秩序就仿佛是与魔鬼的契约,永无兑现之日.(2006-05-11 18:19:15)二少爷说很是佩服李先生才学,
庄子指穷薪传与视典藉为糟粕之说的确是悟道传道的.老子死而不亡者寿.
不过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包括庄子的悟道,我觉得他还是没有老子深的,比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一次较匆忙,读得虎头蛇尾李航先生的博客我先链接了,下回再慢慢拜读
不过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
谢谢(2006-06-01 23:37:54)二少爷说不好意思
名字发时弄丢一个剑字了
因我的博客用的是二少爷说剑
非哗众之意
惭愧
(2006-06-01 23:41:05)博主欢迎二少爷说剑来访,不是你发丢了一个字,是新浪的博客只接收前四个字,建议下次再发言,就写成“少爷说剑”吧,我已经将贵府作了链接。(2006-06-02 22:05:54)岳老川   将古之学说与今日之科技相提并论,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范畴不同也!
    文化其实没有起点,他不断累积和延续的我们不能说某年某月产生了文化,要考证中国文化的起点总感觉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
    但笔者思路新奇却很有借鉴之处!(2006-06-30 10:25:15)大孟可惜时间有限,不然真的很想花它几年时间,打坐、读经、悟道。哈哈,如今只可以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做“道”的思考,不爽啊。。。。。。
走了,有空定会常来这里(2006-08-26 14:35:36)博主哈哈,大孟先生,欢迎啊!(2006-08-27 21:36:28)灵魂剃刀匆匆阅读至此,未敢言
只言佩服.深思啊.
多谢李先生指点迷津,有茅塞顿开之觉.(2006-10-05 11:41:24)博主欢迎灵魂剃刀先生的光临。(2006-10-05 19:31:07)七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好先生。
欲求教!~(2006-12-01 20:58:07)博主欢迎!欢迎!

更欢迎讨论!(2006-12-01 21:40:26)问题看了前面对老子宇宙观的解释和对庄子宇宙观的解释,觉的有点疑惑?前面讲到‘“道”是由“谷神”来传递的。就如同太极图所描绘的那样,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在孕育,当这个黑洞爆发的时候,一个新的时空将虽之展开,而孕育它的、我们所正处其间的这个宇宙将随之消亡,而“道”便在“谷神”传递下送给了下一个宇宙。‘这不就是说在宇宙诞生之时已经有道的存在了吗?这和庄子对道存在的解释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老子的宇宙观就是绝对光速宇宙观而庄子就是绝对时间宇宙观了呢?笔者是否为了给古代大家定位而定位了呢?(2006-12-02 15:01:14)博主回答问题

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道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一章中有很多论述,并不是为了定位而定位。关于为什么他们的道分属不同宇宙观,可以再解释一下:

老子的道是永恒的,超越天地乃至时空的。现在我们谈谁先谁后,当时以时间坐标为基准的,离开了时间,很难说先后。但是,老子描述的道创造了天地,时空,也就是说,当时间诞生的时候,道已经在那里了。于是,我们很自然地会将其描述为道先于时间,但这里的“先”已经不是它们之间的时间关系了,百度的灵魂剃刀先生说的好,它们之间的所谓先后只是逻辑关系。然而,这样的关系在描述宇宙之初,时间诞生“之前”所发生的事就出现了困难,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就引入了“虚时间”用来描述这种逻辑上的前后关系。老子也是一样,在《道德经》第五章中描述道的时候就是这样写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里的“象帝之先”用的就是虚拟的方式,和霍金的“虚时间”一样。

而庄子的道不同,他说:“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没有天地之前,自古道就有了。这里的天地是不包括时空的,因为天地诞生之前,就已经有“自古”了,这个“自古”就表明时间的存在。不仅如此,庄子说道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他没有说道是永恒的,因为他的描述中默认了时间的永恒,在不生不死,永恒流逝的时间基础上讨论道与天地的关系,道存在虽然久,但不如时间久。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本章中庄子“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的论述。时间如果永恒,道就不会永恒,庄子的逻辑没有错误。(2006-12-02 21:43:47)昙花一现对庄子只能是个人理解,你不是庄子又怎知庄子怎么想?那么研究庄子不过是人在研究自己而已。。那么先看清自己再看庄子,也许就是另一个宇宙。。(2007-01-10 22:54:28)自由大兵李先生高才。前章对孔,孟,儒的区分辩析,令人佩服。只是目今孔子学院已在五大洲开花,而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荼毒甚深,如何做到兴孔而不传儒,不自侮于人前,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2007-10-10 02:26:53)

昵称:
会员编号:
进入 空间 博客 相册 播客

加好友即时聊天

您还未安装新浪魔方,无法进行即时聊天 使用新浪通行证、UC号、新浪邮箱均可登录魔方。 × 提示信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