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很多小红点很痒: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9:08:14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二、、知识结构
时间:              年
明太祖加强      明朝的建立    建立者:
明                                      都城:
君权的措施               地方:废除            设
朝                       措施     中央:废除            ,由        分理朝政。
建立特务机构:
君                               科举制度:实行
权      靖难之役和    靖难之役:燕王           反对建文帝,燕王胜。
加      迁都北京                              年,迁都北京。
强                   明成祖措施      继续执行               政策。
增设特务机构                 。
三、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属于元末农民起义原因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外族入侵 ③灾难频繁 ④对外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明朝建立的时间是(    )
A、1318年   B、1368年   C、1398年   D、1421年
3、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4、下列各个王朝都城建在今天南京的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三国时的吴国 ④西晋 ⑤明朝
A、③④⑤   B、③⑤      C、③④   D、①②⑤
5、明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6、靖难之役的实质是(    )
A、削藩战争                 B、争夺皇位的战争
C、分裂战争                 D、加强中央集权的战

7、明成祖迁都的原因是(    )
A、政治动乱                 B、南方水患严重
C、外族入侵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明朝的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包括(    )
①四书 ②三通 ③五经 ④四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各项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
A、实行削藩政策             B、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C、迁都北京                 D、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二、非选择题
10、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曾参加过农民一起的开国皇帝三人。
11、列举四书。
12、列举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3、阅读下列材料: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那位历史人物?
(2)此人的上述言论抨击了明朝的什么制度?为什么?
(3)此人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14、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因此,明朝一建立,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君权。那么,明朝前期是从哪些方面加强君主权力的?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              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二、              知识结构
目的:
时间:
经过
最远到达:
郑和下西洋
中                          (1)
外                  意义
的                          (2)
交                   背景:                的入侵破坏我国主权,损害人民的利益。
往   戚继光抗倭      过程:          九战九捷,进入                 ,肃清倭寇。
与                   评价:                   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突   1553年,                     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三、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明朝的“西洋”是指现在的(    )。
A、文莱以东的菲律宾、日本等地       B、欧洲各国
C、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D、大西洋沿岸地区
2、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明成祖的即位                     B、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C、东南沿海地区倭寇的荡平           D、与北方蒙古的交往比较友好
3、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A、非洲的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一带
C、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各国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下列关于明朝抗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倭寇是指日本武士 ②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严重 ③倭寇只在海上骚扰过往商船 ④戚继光曾率戚家军取得台州大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戚家军先后给倭寇以沉重打击的地区是(    )。
①江苏  ②浙江 ③福建 ④广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是的方面是(    )。
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       C、抵抗蒙古       D、作战勇敢,军纪严明
9、“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出自(    )的诗词。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和
10.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
二、非选择题
11、列举明朝时期参与中外交往的两位著名人物。
12、读右图,请回答:
(1)图中所示是哪位历史人物?哪朝人?
(2)他在历史上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3)他的这一功绩在历史上台阶何意义?
(4)应如何评价此人?
13、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他有哪些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二、知识结构

满洲的兴趣和                统一女真各部,                 年自立为汗,国号金。
清朝的建立                 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君主集权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帝设立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的加强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          和          三朝大兴“           ”,造成              ,摧残了             ,禁锢了               ,严重阻碍了        的发展和进步。
三、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农民军将领是(    )。
A.高迎祥     B.李自成      C.朱元璋      D.黄巢
2、下列事件与努尔哈赤有关的是(    )。
①曾被明朝政府为顺义王②明朝后期女真族的杰出首领③率领女真族起兵反抗明朝的明祖压迫④曾经帮助明朝抵抗倭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是在(    )。
A.1606年    B.1616年      C.1626年      D.1636年
4、下列人物中,与努尔哈赤共同之处最多的是(    )。
A.冒顿单于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5、关于满洲兴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
B.明朝后期,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帝,定都沈阳
C.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情
D.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
6、将下列历史事件案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汉,建立后金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④迁都沈阳,改名盛京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7、清朝第一个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        D.康熙
8、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9、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是在(    )时期。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10、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1、“胡忠藻狱”这一重要的文字狱案件发生在(    )时期。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二、非选择题
12、列举建立金和后金的女真族首领。
13、列举清朝文字狱较为严重的三个皇帝统治时期。
14、列举秦、汉、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
请回答:
(1)材料中“军机大臣”是什么机构中的办事大臣?
(2)这一机构何时创设?其目的是什么?
(3)这一机构的创设对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
“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所出试题为‘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清政府却在‘维’‘止’二字上做文章。结果查嗣庭被押回北京,关进监狱,病死于狱中。雍正帝气恨难消,命人戮尸示众。其子坐死,家属流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是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实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17、清朝君主集权是怎样得以强化的?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第二,对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难于理解。


二、知识结构
收     明朝后期,            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         率
复         军从            横渡台湾海峡。          年,       殖民者被迫
台         投降。         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湾             年,清朝设置       府,隶属         省,从而加强了
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         的势力侵入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在       和
抗         修筑城堡,作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据点。
击              帝命令清军两次围攻         ,击毙侵略军头目            。
沙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           ,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俄          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流域包括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三、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    )殖民者手中。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俄国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
3、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    )。
A.福建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台湾省
4、关于《尼布楚条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俄之间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②中俄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③关于解决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的条约
④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6、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①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台湾
②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被清军赶出
③沙俄欺压土尔扈特部
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根据《尼布楚条约》,下列地区属于中国的有(    )。
①黑龙江流域    ②乌苏里江流域    ③西伯利亚    ④库页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体现在(    )。
①它是双方通过谈判,中国作了让步才签订的
②当时双方在沙俄占领的尼布楚谈判,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
③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的利益
④中国政府未作让步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为(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清政府派军进入台湾
③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④清设置台湾府      ⑤雅克萨大败俄军
⑥《尼布楚条约》签订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10、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我国的(    )。
①雅克萨    ②尼布楚    ③库页岛    ④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中俄(    )边界问题。
A.东北部     B.北部     C.西部       D.东部
12、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B.是他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C.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
二、列举题
13.列举侵略我国台湾和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军头目。
14.列举明朝中后期侵占我国澳门和台湾的殖民者。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2)上述材料的性质是什么?
(3)上述文件的签订解决了什么问题?
(4)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2)此人在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3)如何评价此人?
(4)此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的?
四、思考题
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边疆上,清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难点: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二、知识结构
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一式赐予         的封号。
对西藏的管辖   措施    康熙帝赐予另一西藏佛教首领          的封号。
1727年,清政府开始设置         ,共同管理西藏。
统                   作用:                           。
一                        回部:天山以南居住着信奉            的维吾尔族。
多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经过:          调兵讨伐平定。
民                        结果:设          ,加强了西北地区的管辖。

国                              原因:受到        控制与压迫。
家    迎接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    经过:1771年,在首领        率领下回到祖国。
的                              意义:                                   。

固    清朝的疆域:                                                      。
三、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清代管辖今吉林、黑龙江一带的行政长官是(  )
A、参赞       B、大臣      C、将军      D、巡抚
2、清朝时,册封喇嘛教首领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西藏喇嘛教的团结
B、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C、确立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权
D、防止上层势力的分裂活动
3、清朝省级行政区域中的一个大臣辖区是(  )
A、西藏      B、宁夏      C、青海      D、伊犁
4、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代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故事。土尔扈特部回归的主要原因(  )
A、沙俄残酷的民族压迫     B、清朝国力强盛
C、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土尔扈特人强烈的民族意识
5、下列不属于清朝统一作用的是(  )
A.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D.使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简答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建造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外围修建十二座宏伟的喇嘛庙。清朝乾隆帝曾用“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来赞颂那些喇嘛庙。
(1)材料中的诗句反映了乾隆什么思想?
(2)你认为这种思想会对民族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3)你周围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同学或朋友?你准备怎样和他们相处?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局。
(1)这是清朝优恤哪个部族的记录?它属于哪个民族?
(2)此部族为什么要重返祖国?是在谁的领导下?
(3)此部族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8、200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张丽和同学准备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来庆祝这个节日,确定这次主题为“清中央政权下的西藏”。请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拉萨的罗布林卡、承德的避暑山庄三处之中向他们推荐一个最值得考察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和今天考察的现实意义。再根据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提醒他们携带必备的物品。
第二十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

二、知识结构
明                      农业:                    等外来家作物引进。
清                               棉纺织业:从       已推向         。
经    明清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丝织业:中心      ,       的后来居上。
济                               制瓷业: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的                      商业: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发                     时间:          。
展    资本主义萌芽     地区:                 的纺织业中心。
与                     特征:                     。
闭                   原   清朝统治者         的政策和妄自尊大的心态。
关                   因   担心外国侵略者和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
锁    闭关锁国     过程:采取       政策,只开放      一口通商。
国      政策      影     积极方面: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响     消极方面:与世隔绝,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逐渐落后
三、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2.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 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  ②设立台湾府  ③大兴文字狱  ④安置土尔扈特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6、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  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
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              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7、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
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
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      D、农作物产量提高
8、“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①佛教传入中国  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  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相权得以恢复
C.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
10.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11.下列事件与我国东北地区无关的是(   )
A.唐朝时建立渤海政权               B.唐玄宗时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粉碎了沙俄的阴谋
D.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国在东北地区的主权地位
12.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中华的荣耀    B.帝国的彷徨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3. 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为何会有如此反差呢?
A.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B. 清朝的文化专制
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D.乾隆的自夸
14. 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    的专祠。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渥巴锡
15. 假设某班正在开一讨论会,是关于“平定噶尔丹叛乱”、“中央册封达赖、班禅”、“联姻制度”、“多伦会盟”等等内容,你认为主题应为
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清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强硬措施
C.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D.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二、配伍连线(12分 )
16、①《本草纲目》           (    )徐光启
②《农政全书》           (    )宋应星
③《天工开物》          (    )李时珍
17、①《牡丹亭》           (    )罗贯中
②《西游记》            (    )吴承恩
③《三国演义》          (    )汤显祖
三、材料解析题:(37分 )
18、阅读以下材料:(12分 )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织工散者又数千,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回答:
(1)“染坊”和“机房”的性质是什么?(4分 )
(2)染坊或机房主人与染工和织工的关系怎样?(4分 )
(3)文中指“数千人”说明了什么?“自食其力”是指什么?(4分 )
19、阅读以下材料:(25分 )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注:履,行走;通衢,宽广大道。)者…… ”
材料二: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平是“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材料三:按照明政府的旨意,郑和船队进行贸易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
请你回答:
⑴材料一中所言的“涉沧溟十万余里”,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方?“迄今七次”先后经历了多少年?(2分 )
⑵“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表明郑和船队已经使用哪种航海仪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郑和船队能够“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 (8分 )
⑶阅读材料三后,就明政府的“厚往薄来”贸易原则及郑和船队壮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谈谈你的看法。(8分 )
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趋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7分 )
四、历史导游:(11分)
20、假如请你担任导游带团去拉萨,你该如何设计旅游行程?(要求至少配有一张旅游考察路线图,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具有历史人文知识的解说词和一份去该地区的注意事项)
五、学以致用:(10分)
21、康熙帝是一个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人物,看了电视相信你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看法,学习了历史课中的康熙后,你的看法有改变吗?谈谈你对康熙帝的看法?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二、知识结构
建   北京城:
筑   明长城:东起       ,西至        。

清               李时珍:
科   科技巨著
技               宋应星:

就               徐光启:
三、学以至用
一、选择题
1、被誉为“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建筑是(    )
A.长城     B.故宫      C.赵州桥     D.卢沟桥
2、营建北京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   C、建文帝时   D、明宪宗时
3、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长六千多公里         B、是在古城成的基础上修建的
C、东起山海关             D、西至嘉峪关
4、明朝时卓越的医药学家是(    )
A、孙思邈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徐光启
5、根据下列第①组两部分著作的关系,能使第②组成立的一项是(    )
①《神农本草经》和《千金方》  ②《齐明要术》和《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几何原本    D、农政全书
6、下列医学著作出现的时间顺序是(    )
①《千金方》  ②《本草纲目》  ③《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7、有关《农政全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论述了有关农学理论
B、对我国古代农学成就提出尖锐指责
C、介绍了欧洲农业生产技术
D、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农书
8、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9、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人著作的是(    )
①《齐民要术》②《农政全书》③《梦溪笔谈》④《开工开物》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0、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1、下列内容中,有关对《天工开物》一书的评价是(    )
A、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        B、世界上最完备的建筑著作
C、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二、列举题
12、列举明长城的起止点。
13、列举三位明朝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谁的那部著作?
(2)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什么观点?
(3)对这部分著作应怎么样评价?
四、简答题
为什么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第二十二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一、课标要求
内容
知识能力与层次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初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四大文学名著,理解其文学价值难;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文化的发展、民主思想的萌发等的理解。

二、知识结构
特点:古典小说进入        阶段,表达了人民          的意愿。
明                         《三国演义》:作者是        ,是我国最早的         。
清      小说   代表作     《水浒传》:作者是         ,它是我国第一部       。
文                         《西游记》:作者是       ,它是一部              。
学                         《红楼梦》:作者是       ,它是我国            。
艺       戏     汤显祖:代表作是                。
术       剧     京剧:是以                     为基础,于19世纪中期形成的新剧种。
成       书     书法家         ,兼有               之美。
就       法     特点:以                     居统治地位。
绘画:明末的        善用泼墨;清朝的       进一步发展他的笔墨纵横手法。
三、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 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2. 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虽然远离欧洲,但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是(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朱载堉   D.曹雪芹
3. 明清时期,小说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传奇的广泛流传     B.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印刷业的不断发展
C.白话文开始成为文学主流   D.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在不断扩大
4. 能称得上“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的明代科学家是(  )
A.沈括  B.宋应星   C.徐霞客   D.李时珍
5.《三国演义》中所宣扬的思想是(  )
A.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       B.反封建、反权威的思想
C.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反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D.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6.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是(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7.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文艺复兴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8.《西游记》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它是通过塑造的下列哪一形象反映这一愿望的?(  )
A.唐三藏  B.猪八戒  C.沙和尚  D.孙悟空
二.填空题
9.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写的《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年______________的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___________”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的民族,有四大发明为例。可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却越来越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四.连一连
12.《三国演义》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西游记》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杰出的代表作品有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及鬼狐小说《聊斋志异》等。如今,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已被改编成影视剧,受到中外观众的喜爱。
材料二  下面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