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椒牛肉图片:千灯的余家当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9:53:18
 

千灯的余家当铺

 

不行访古镇之一

 

 千灯是一个有着二千五百年历史,位于江苏昆山的古镇。与其它江南古镇一样,它的格局为河街并行,船和桥是必备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小桥、流水,小巷、青石板路….是它外在的表现方式。丰润的人文环境、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昆曲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情怀的先贤顾炎武。

   人家尽枕河的古镇环境

 今天的千灯,是一个淳厚的古典元素与浓烈的现代气息相互交融的城镇。这里居住着十一万新老千灯人,在八十四万平方公里上有着一千多家企业在不断地创造财富。千灯人用聪明和智慧将先贤、戏曲、当铺、水乡、稻作这“五大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古镇旅游产品。

位于古镇入口处的戏台,有对联书“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俯仰皆身鉴对影休疑身外身

  前面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左侧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

 

 千灯游所含内容很多,如:顾炎武故居、顾园、顾坚纪念馆、延福禅寺、世界第一大玉卧佛、秦峰塔、余氏典当、千灯灯馆、秦望山遗迹、古戏台、大唐生态园。

 这里我重点介绍“余氏典当”。

 余氏典当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余氏的祖先余爱山于明代万历年间自安徽休宁县迁来昆山千墩吴家桥开店经商,余氏很有经营头脑,收入颇丰。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的徽派建筑群。


 余宅朝东落西,双排两行,建时沿河自东(过街)向西共有7进,现存五进。第一进东为店铺,四开间门面,经营茶杂山货;第一进西四开间为典当铺;第二进是明厅“立三堂”;第三进为大堂楼,走马楼为住宅;第四进为小堂楼。第五进为当库。整个建筑群有一明代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前后左右构成“亚”字形“走马楼”,大小房屋120多间,千灯人称它“迷楼”。典当三面有高墙,可确保财产安全;后面是“更楼”,可为全镇防盗、防火打“五更”。

    第二进房屋的主厅“立三堂”,堂两边抱柱上的对联“创业固难,我祖父克勤克俭;守成匪易,尔子孙其慎其谦”是余尚德自撰的,成为告诫子孙的座右铭


     通过漏窗看天井

第三进“大堂楼”,是主人与亲友交往的地方,红木雕岁寒三友图案的屏风特别精美,上有对联一幅是由当时的江苏巡抚所提“勤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很耐人寻味。


  大、小堂楼为走马楼,第四进“小堂楼”,楼房是子女居住的地方,楼厅为餐厅,有对联一幅,其上联是:“黄米饭香青菜熟 ,乃儒学老师吃饭前出的题。要众多秀才子弟相对,余氏先祖余饩年方十四,答道“白头人老赤心存”,博得一堂喝彩。他后来中了进士,官至尚书,成为余氏的骄傲。


     走马楼下面的空间及通道

   砖雕门楼“诗书执礼”

第五进是典当品仓库,以前是不能随便进的,现在作为奇石馆,展出各种奇石,这是“沙漠玫瑰”

第五进后有一个方型“更楼”是典当保卫人员和打更人员的值班室,兼为千灯全镇定时打更、防火、防盗
  宅子的两边各有一条备弄,是当铺工作人员及佣人行走的通道

当铺,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但有谁真正与之接触过呢?为了搞清它的概念,我特意查了一些资料。

 当铺是收取动产作为抵押,向对方放债的机构。旧称质库、解库、典铺,亦称质押,又有以小本钱临时经营的称小押
  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当户大多是贫苦百姓。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赎当须付利息(如同短期小额抵押贷款)。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老式的当铺门前有木制栅栏,纯属自卫,并非如传统所说当铺是牢狱犯人开设的。
  1900年前后,北京当铺多达200多家,这些个当铺的经营资本多来源于清内务府官员和太监。

  当铺有一整套有别于其他行当的传统。古板的从业者,高大的柜台,门外墙上写着巨大的“当”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隔世之感。

  典当是一种放高利贷的形式。是按借款人提供抵押品的价值打折扣,贷放现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剥削方式。

当铺起源很早,在南朝时已有寺院经营为衣物等动产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唐朝当铺成为质库,唐玄宗时有些贵族官僚修建店铺,开设邸店、质库,从事商业和高利贷剥削,它与柜坊同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当铺称长生库,这个时期当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富商大贾、官府、军队、寺院、大地主纷纷经营者中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宋入长生库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银珠宝、玉器、钱货外,有时甚至还包括奴婢、牛马等有生命的物品,而普通劳动人民则多以生活用品作抵押。长生库放款时限短,利息高,还任意压低质物的价格,借款如到期不还,则没收质物,因此导致许多人家破产。

 元代开当铺的人是回回人。元时当铺除称解库外,还称解碘铺典当放债的利息很高,劳动人民多有无钱赎当者,自己的质品被当铺吞没。

 明朝正式称当铺,从事典当业的多为山西、陕西商人及安徽人。各明都大邑都有他们开设的典肆,有的商人专以典质为业,并致富。这些商人经营的范围较前广泛,不仅一般贫民受剥削,有的富有之家也因典当而濒临破产。明朝乡镇中还有“代当”,即乡镇小当铺领用城市大当铺的款作资本(网络化经营,如现在商业企业在各地设办事处、分公司),押的物品再转押给城市大当铺。

 清朝经营当铺已十分普遍,乾隆时北京已有当铺600-700家。清代当铺对人民剥削相当严重。如浙江湖州府典当“息钱”旧分三等,10两以上者每月1分5厘,1两以上者每月2分,1两以下者每月3分。利息按月计算,超过几天的也按1月取息。而且到一定时期不能取赎即成死当,质品由当铺没收。

当铺的柜台特别高大,有1.5--2米,柜台上面装有柜栅,出于安全的考虑。柜外送当人所处的环境非常明亮刺眼(感觉拍出的照片爆光过度),而柜内的光线阴暗,柜内设有一到二层踏板,伙计(营业员)站在上面,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在这种特有的交易环境下,送当人受当人之前达成的交易是明显不平等的,因此很多时候,典当物有去无回。

典当营业大厅是进行典当的堂口,在这里进行看货、定价、写票、收货、付款以及赎当等一切典当活动。除了有伙计(营业员)外,大厅里还有典当经理“朝奉”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珠宝鉴定师、书画鉴定师......,他是这个行业领军人才,老谋深算,一般伙计拿不准的,或者十分贵重的物件由他出面鉴定,如果他看走眼了,东家就损失大了。这个人是典当行的关键。

提到典当不能不提当票。当票的印刷一般如图,票面载明名称、数量、当本金额、利率、受当日期以及转票次数、利息金额、赎回日期和经手人等信息。当票的神秘之处,在于文字书写奇型怪状,龙飞凤舞,店员一目了然,而业外人根本看不懂,这样做目的是防伪造和涂改,这让我想起了当今医院医生写的病历,患者看它如看天书......

做成花瓶状的洞门

花窗旁长满迎春花的枝桠

千灯石板街

盛开的海棠花

从苏州往返千灯的车次表,有了它就不需要什么出行攻略了

 

同程网服务好,方便快捷,订票有折扣(千灯古镇门票60元,同程网50),点评有奖金(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