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全法一念在人间:益阳县内四大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00:37

益阳县内四大宗教


 日期:2009-10-15 11:23:47 | 新闻主题: 益阳文史资料第八辑


 

                     •臧筱春•
  益阳县宗教有四,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蝗教别,都是外地传人,时间先后不一。佛教在东晋口寸期就已传来县境;而道教更早,汉代开始有道徒在县内修行布道;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入益阳,则为时较晚,俱分别是明清时际,由西方国家传播来县。解放前,佛教、道教、基督教教徒甚众,活动颇多。新中国建立后,各宗教组织和教务活动曾经一度中止。80年代以来,都渐有恢复,重新开始活动,陆续转入正规。
 一、佛 教
  东晋宁康年间(373~375),印度高僧石如密陀、中国南派领袖慧远禅师等人,来益阳谈经论道,开始传播佛教。并择青秀山建清修寺,踞会龙山修筑宝泉寺(后更名栖霞寺)。至唐,入教僧众敬奉如来佛祖、 观音老母、 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廿四位诸天等神灵。全县有寺庵24座①,其中清修、广法、白鹿、西峰四寺,号称“益阳四大丛林”,广纳过往僧侣。后有高僧名士也慕名前来传经说法,受屈朝臣亦至此祝发归林,民间厌世者祈求脱离“苦海”,遁入空门修行超界,一时佛风大炽,全县僧徒达1600多人。其系属佛教禅宗“沩仰宗”②派。宋代,佛教发腱不大。明、清,有所发展,又扩建不少寺庙。据同治《益阳县志》载:全县有寺36、庙13、庵12、观3、宫1、禅林1,共72处。民国时期,佛教发展进入高峰。民国《益刚县志稿》统计:凡祀神处所有325座,僧尼2600余人。
  昔时,祀佛者日“寺”,祀仙者日“观”,此古人借以辨别释、仙、僧、道的标志。后来,庵、庙、宫、殿、祠、坛、公、阁、禅林勃兴,而且“百神杂祀”,竟至“僧占道观",便无从以寺、观区分释、道,唯管理机构名目各异而已。前清,县内佛教设僧纲司,驻广法寺(现属益阳市)。负责人由朝廷派遣,有职有禄,专管僧众对戒律的执行,以及处理有关寺、僧间的纠纷。民国废司,设中国佛教会湖南省分会益阳县支会,会址设置白鹿寺(现属益阳市)。湖南居士林也在此建立省内最初的一个居士分林。白鹿寺乃唐建古刹,历代屡废屡兴。清咸丰八年(1858)全毁于火,同治七年(1868)修复。民国元年(1911)办成德学校,佛像尽捣之余,和尚被逐离境。民国4年(1915)经住持海印禅师几年艰苦经营,又得全面恢复。该寺中轴构成四进大殿,两厢辅以禅堂、斋堂、客堂、祖堂等,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建筑群,气派壮观。终年十方教徒云集,常住僧众三、四百人。殿内悬吊1200斤重铜钟,音极洪远。每当夜深人静,传声40里外,曾有“白鹿晚钟,疑是龙吟”之赞。县西浮邱山(今属桃江), 海拔752米,四面峰峦起伏,终年云遮雾绕,古称楚南名山。南朝宋时,建浮邱观,县内道教在此发迹。后道教将观让与佛教,更名“浮邱寺”,逐成佛教胜地。清道光年间(1836~1850),两江总督安化陶澍副室贺氏捐款扩建,修为四进大殿,供奉诸神。殿壁嵌有一块1米宽、2米长的青石板,镌刻道光帝赐于陶澍御书“印心石屋”四字。两厢置僧房、饭堂,可列40桌就餐。楼上客房,制万人荷叶被一床,可睡客数十。每年农历三月三,朝佛僧俗如云,香火极为旺盛,日达万多人次。县南珠波塘的龙会寺、白石塘华林段的伏魔山,是两座建筑规模宏伟的关峦,均乃明、清两代所修,民国时期扩建。俱为四进大殿,各占面积10多亩。庙供民俗神号为盖天吉佛无比佛的关圣帝君(呷三国蜀汉关羽)。龙会寺有四个金装关帝,伏魔山庙翻‘三个金装关帝,各依神身大小顺序分别叫为一、二、三、四相!,专为适应县境(包括宁乡、望城)各地“全年三百六十天,庙祀四百八十祭”巡乡受供时需用。庙堂香火,日日不断,方圆数十里,米往上万人。“祀龙天”、“接龙天”之风,延续两百多年。至民国后划,愈演愈烈,经常抢神械斗,流血书件时有发生。直到解放初,迷信歪风方才渐减。
  益阳佛教寺院,历尽沧桑。有的毁于兵燹,有的焚于烈火,有的被拆除,有的由于洪水浸漫而遭倾圮。民国时期,庙宇驻团防,办学校,或移作公共场所,祭产亦多充为学租。民吲16年(1927)农民运动兴超,群众深受神权苦楚,扣‘菩萨、毁神像,佛事香火濒绝。民国后期全县寺庙又有所发展,竞扩建到715所,其中属于礼祀建置的56所(乡村36、城镇20),祈祀建置的659所(乡村499、城镇160)。新中国建立后,庙宇庵堂多数分给无房、少房的群众住用,或是移做粮仓、校舍。残存的庙田祭产,“土地改革”中分给了贫雇农耕种。“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县内祀神处所及泥木偶像多被扫除,迄今存有的也仅剩一些残迹。僧尼在解放初期有的还俗,有的变成亦工亦僧或亦农亦僧的劳动者。至1985年,全县仅男僧1人,女尼6人。根据国家宗教政策,县人民政府对5个佛教职业人员给予定期生活补贴。赫山镇附近的梓山村水库边,1985年还新建了一座梓山庙,有尼姑1人常年奉斋,近年又剃度了一位女弟子。青秀山巅的清修寺, “土改”前早已拆毁,近来也有僧人进山,准备复修,“雷音寺”有僧尼数人。
二、道 教
  道教,为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益阳县传人道教,其时甚早。据传汉代就有人驻浮邱山顶修道。南朝宋时,道徙潘子良,进浮邱山采药炼丹,自号浮邱子,筑浮邱观,尔后,县内陆续建有太清宫、玉皇殿、寿星观、真武宫、东岳宫、南岳宫等道观。至清,全县有道教徒3000余人,朝庭在浮邱观设“道纪司”统管。清乾隆时,道纪司停办,道观转卖给佛教。后由于“百神杂祀”,无分释道,且佛教势大,“僧占道观”,道教日渐衰落。进入民国,全县道徒仅1lOO来人。道教神灵众多,天神、地祉、人鬼都受奉祀。县内主要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文昌帝君、玄武大帝、十殿阎王、城隍、灵官、关公、 财神、门神、吕祖、许真君、赵公元帅、九天司命等神灵。道徒多不居观,与庶民杂处,娶妻室,食酒肉,立坛于家,礼忏诵经。替人办丧事,做道场,奠土建醮。每岁终,沿门安司命。或以符水给病者“除妖治病”,索得报酬,以供家口生活。新中国建立后,群众日感道士超亡祛邪等行径乃虚妄迷信使两,多不雇用。加以道徒木人亦耻于此行,土地改革后皆已从业,县内道教渐趋消亡。近年来,农村又陆续出现道士被群众雇请办法事、做道场、但不从事教务活动,道教组织杳然无存。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益阳县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传入。民国《益阳县志稿》载:县内信伊斯兰教者,皆回民。乾隆时, 由宝庆迁入益阳之回教徒凡八姓,乃马、王、苏、海、张、李、定、蔡是也。散居于马迹塘、三堂街(上均属今桃江县境)等处。传八、九代,男女共约四、五百人”。新中国建立前,建有清真寺3所(今桃江县境内2所,益…市内1所)。新中国建立后,益阳县析出益阳市、桃江县,境内回族人大为减少。至1987年,全县仪有回民46人。回民中,现只个别老年人信仰伊斯兰教。县内已无独立组织和宗教活动。
   四、基督教
  (一)基督教新教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基督教新教开始传入益阳。而新教内部又分四个派系:
  一是循道公会。初建时称伦敦会,隶属英国差会管辖。清光绪廿七年,英籍牧师任善述来益阳县城区筹建教会。次年,英人毕修、古永福、吴一堂(益阳人)等,相继在县城头堡、三堡聚庆街租用民房传教。经营两年,成立益阳联区,由英籍牧师潘烈主持教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新民女校(后更名仁德小学)。至民国元年(1912),先后在县境内扩‘建三堡福音堂、二堡待恩堂、城内清和堂、白鹿铺、谢林港、新市渡、南坝、麻园坳、佛座坳等9个堂区,和黄泥湖、竹鸡寺、项家湾、袁家桥、企石等5处讲道所。南北军阀混战时期,教务活动曾经一度停顿。民国16年(1927)后,又开始恢复。民国21年(1932),万福林担任联区长时,大肆发展教徒,全县计有1500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到民国36年(1947),县内教徒流徒,渐次减少,尚有800余人(市区200多,乡村500多)。新中国建立后,析出益阳市和桃江县,境内教徒更少,1954年仅存37人,其中教师2人骨干8人,信徒27人。
  二是中华信义会。它在基督教组织1人J,势力最为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挪威籍牧师原明道、益阳籍教徙刘复生来益阳传教布道,在县城头堡建福音堂。后又在城内五马坊建信义会总堂,成立“益阳信义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牧师赫资伯(挪威人)等复在桃花仑设立教堂,与五马坊分离,另立门户。其组织系统,俱归挪威差会领导。后来,成立湘中信义会,辖管长沙、宁乡、益阳(五马坊)、桃花仑、沅江、安化、东坪、新化等8个公会。下属基层,名为区会或讲道所。益阳公会有:五马坊、头堡、迎丰桥、香铺仑、兰溪、泉交河、昂家村、沙头、张家塞、茈湖口、邹家窖、沧水铺、衡龙桥、水满村等14个区会和金潭仑讲道所。桃花仑公会有:桃花仑、三里桥、蔡家坪、新桥河、桃花江、高桥、舒塘、三堂街、马迹塘、许家洲、龙子山等11个区会。各区会建有福音堂,设教师1—2人,管理教务。每周星期天做大礼拜,星期五晚上做祷告礼拜,每天早上做早礼拜。一人代祷,众徒默认。重要纪念有耶稣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除行礼拜外,各信徒还要乐捐银钱实物,以表示对“主”的忠诚。为争取群众好感,扩大教会信誉,在县城内还设有教育、卫生、慈善等事业,如信义大学、信义中学、信义小学、懿德女子师范、信义医院、育孤院、瞽目学校等。据1978年查实,该教会在全县发展教徒1253人,其中有牧师1人、教师27人、一般教务骨干80人、信徒1145人。解放不久,外籍神职人员相继回国,教会各附属组织如学校、医院等,概为人民政府接收。
  三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该会隶属美国差会。民国元年(1912),湖南区会会长美籍牧师怀德应益阳籍教徒谭绍真、李晓辉邀请,在城区乾元宫河岸设堂传教。民国17年(1928),下插农村,由湖南区会委派旷寿庭(衡山县人)教师,来珠波塘山青铺蔡宣义家传教。民国18年,教师薛慕道(岳阳人)接替旷的工作。民国19年,成立山青铺分会。尔后,因传教人员调动频繁,发展教徒不多县内仅52人。迄至1955年,教务活动自行中止。
  此外,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驻长沙府正街另一省区会,同期亦曾派遣传教士黄子林,同会长杜树云到羊舞岭塘湾李敦仁家传教,并在李家成立祷告所,先后发展教徒10余人,1 952年停止活动。
  四是真耶稣教会。真耶稣教原系一种土教,多由本国人自办。民国8年(1919),益阳循道公会教徒陈溪庭(又名陈提门),接领天津魏保罗所创“真耶稣教”旨意,自动退出循道公会,于次年在县城聚众讲道传教,并筹建教堂。至民国12年(1923),成立真耶稣教会湖南支会益阳分会。民国20年(1931),在县城汽车路侧建座供500人祈祷的大教堂,后又修筑一栋三层楼房,民国34年(1945)被日机炸毁,抗日胜利后重新修复。教会下属组织深入乡镇,设有区会28个,教堂、祷告所27个,发展教徒2000余人,其中城区民入教者居多。每年春秋举行两次灵恩大会,会期3—4天。每月两次聚会讲道,过安息日。每天早上祈祷,晚上讲道。遵守礼拜六,在江河边搭棚受大水洗礼。祷告时,全体教徒高呼:“哈里路亚”,圣事很是隆重。各堂所设有传道师,经书倡导信徒捐钱捐物表示真心,并以祷告治病,扬言可驱妖赶鬼,拯救生灵。在县内基督教各教派中,活动最多。新中国建立初期,益阳县有汤家村(欧江岔乡)、小河桥、笔架山、芳兰湖(千家洲乡)、小河口(羊角乡)、青塘村(谢林港乡)、谢林港、栗山(石笋乡)、新市渡、兰阿坪(樊家庙乡)、四方山(大泉乡)等11个区会, 信徒521人。1959年12月,益阳市真耶稣教会解散,县内各地教务活动基本停止。
  上述基督教新教的四个教派,1951年5月在长沙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即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访问团的帮助下合并,举行代表大会,成立益阳地区组织。1983年10月,益阳县组建“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筹备小组”选举组长曾博盈、副组长钟慨然。教务活动重新开展,县内信教发展到297人。1986~1987年, 又先后分别成立了“益阳县基督教牌口集会点”和“益阳县基督教新市渡集会点”和“益阳县基督教兰溪集会点”,从此,基督教徒均已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二) 天主教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意大利人涂雅风司铎来益阳传布天主教。民国2年 (1913) 在县城头堡建立天主教教堂,称“益阳公堂”,为长沙教区的一个支系,隶属意大利差会领导。下辖桃花江、三堂街、马迹塘、包狮村、舒塘、高桥、易家坊、白鹿铺、新桥河、干杉树、 沧水铺、 泉交河、兰溪、沙头等14处分堂。另常德教区(属西班牙差会领导)的沅江公堂,在张家塞齐头山建分堂1处。益阳公堂还办有信德初级小学、崇实女子职业学校(后皆中途停办)、天主堂医院等附属组织。该教会全盛时期在40年代,发展信徒达1200多人。解放前夕,益阳县农村因传道师何海明(沙头人)、王月秋、徐如湘(泉交河人)等人相继年迈病故,老信徒亦陆续去世,教务活动也随之中止。
  作者简介:臧筱春,益阳县志办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