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大楼倒塌妻子没事:【高考系列】如何让高考不留遗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09:39
 主持人: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一部分同学带着“遗憾”离开考场。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平时教材没有少看,试题也没有少做,为什么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呢?下面我们有请刘老师结合高考状元的复习方法,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刘老师:我曾经做过关于这方面的一个调查,大多数同学反馈的信息是:好多题看似简单,但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结合不好,导致对试题理解出现了模糊的概念,从而不能准确的和教材相关的知识相联系和结合,导致错误的发生。


    主持人:上述现象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到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我们如何克服上述情况,有效的提高高考文综学科的得分呢?请刘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下。


    刘老师:好,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第一部分:首先是回归教材,科学看书,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是高考核心的考查点,在近两年高考中多次出现,特别是能力题的考察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从题型上来说,单选题是比较集中地考查基础知识的,后面的主观性试题也必须要以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后,同学们可能对教材的某些重要知识出现了模糊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回归教材,把教材基础知识再认真的梳理一遍,这是在高考中拿得高分的基本保证。那现在我们该怎样看书呢?建议同学们以高考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为主框架,以教材小字、细节内容为补充,以先前的二轮专题、三轮热点为引导,立足于考纲的要求对教材再进行系统的学习。

第二部分:适当训练,把握方法,提升能力。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啊,在高考前有大量的习题训练,尤其是文科生,那么,怎样处理这些大量习题呢?


  刘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提的建议:适当训练,把握方法,提升能力。


  看书重要,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作为一种检测手段,训练习题便于发现复习中的问题,也有利于保持思维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的水准。但是,练不要过“量”,同时练要讲究“质”,平时训练质量最高的题是历年的高考题,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做一做,边做边揣摩,这样能够很好的去把握高考的方向。同时要注意加强限时训练,力争使自己的思维模式尽快的适应高考的要求。通过适当训练,除了掌握知识点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掌握解题的方法。


  要仔细审题。在考试的过程中,解答每一道题都要先审题。审题要弄清题意,不要"定题"。不仔细审题,容易答错、答偏。审题时不能粗枝大叶,不能想当然,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那些形式上类似以前曾经做过的题目,要特别注意。有的考生将考题匆匆看一眼,认为题目似乎与自己复习中遇到的相同,就按原来的思路下笔解答,结果文不对题,成绩大打折扣。审题不可求快,文字较长的题目要稳下心仔细阅读。


  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勿恋战”的原则。解答了几道比较容易的试题后,心情渐趋稳定,智力活动恢复常态,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容易题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数就越高,底气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强。遭遇难题时,若屡试不爽,则干脆跳过去,千万不能纠缠不休。高考中总有那么一两道问题难度系数很低的,问题难,以拉开来不同考生的差距。遇到难题一时想不出来,可以考虑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思路,如果仍然没有头绪,不妨先放一放,记下题号,等后面的解答完了再回来看看,你可能会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最后如果仍然没有想出来的也不能放弃,是选择题就要猜测答案,是大题,就要分步写,只要与问题有关,能写多少写多少。非选择题要进一步在回答问题的“全面”和“准确”上做文章。所谓全面,就是知识点要全,不仅包括教材基本知识,还包括实际生活中一些新的观点,政治学科尤其如此。所谓准确,就是不要答非所问,不得要领。不仅做到答案要点符合试题设问要求,还要准确使用学科术语表达。准确审题、综合分析和科学表达是文综高考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检查是答卷的一个环节,检查时最忌从头到尾逐题检查。正确的检查是只检查应该检查的题。一个题该不该检查,应当在做完这个题时给出判定,解题过程不顺利,自己觉得在某一点上没有把握,还需再斟酌,这类题就是需要检查的题。检查时不要轻易改选择题的答案,要遵循第一印象优先原则:即在第一印象选择某个选项后,在不能百分之百认定选错了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要改。因为这符合记忆规律,记忆最深的东西,即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最先从大脑中闪现出来。


  要重视的习题答案的研究,在训练中切忌仅仅满足于核对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暴露思维过程、解题方法和学习策略上存在的缺陷。试题的答案只是一个参考,要学会自己在分析试题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对试题所给答案进行删除和添加。在研究试题答案的基础上,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醒同学们在当前的复习中应该多看看往年高考的非主观题,尤其是研究从其设问答案之间的联系,通过揣摩悟出一些解答高考非选择题的思路,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回归高考题。


第三部分:重温旧题,查阅错题档案。


  主持人: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反对题海战术,您对这个说法如何看待呢?


  刘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做习题是提升能力的保证,但是要全面提高,必须重温旧题,查阅错题档案。下面我给大家提的又一条重要建议。


  凡是做错的题,可能是自己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能力的缺陷之处,对错过的题重新看一遍或再做一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理解的加深。对于错题本,同学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我说一下使用方法,一是对自己的错题本要经常看,这样看一次对于原来是错误现在能完全理解的就做一个标记,下一次就不看他了。二是要经常和同学互换使用,特别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大家知道错题本其实就是每个人容易错的地方,同学整理的错题和你的不一样,这样互换使用就能把同学学习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学来,等于双方相互增强了经验。


第四部分:文科学习必须联系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


  主持人:众所周知,文科和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在备考复习中,如何关注社会现实呢?


  刘老师: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主旋律。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寻找切入口,选取大量新颖的素材,反映最新的部分研究内容与成果,来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题一大特点。在这方面,我们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高考方向和意图。可以说,高考文综试题,尤其是主观题,无论选择什么命题材料,肯定有其现实意义。作为考生,力争使自己的思维与命题意图相符合,在看到试题的同时应该联想到两旁生活热点。考试中心和相关命题专家谈到热点问题时说,制约文综命题的因素有三点,最重要的一点是政治,国家政治的需要、国家政策的需要。只有民主法制人权民权、科学改革、宏观调控、三农问题等才能与共产党的政策、政治挂上钩。热点是文综命题的永恒主题,关键是怎样区分热点(显性的和隐性的),哪些热点问题才是命题的热点,这是关键。只有,那些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党的大政策方针、政策、国家意志,与生活相关又能与学科知识有协调性的问题才是热点问题。其区分有“四个原则”和“四个标准”。


  “四个原则”是指“知识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借鉴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四个标准”是指一是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问题。

  二是带有战略性的事关国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价值观能突出社会主题。

  三是既能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学科的相关知识。

  四是学生能够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时政的新提法,新理论。


  2,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一般顺着这样的顺序思考:问题的提出——现状——原因——发展状况——国家政策措施——意义等。如“关注民生问题”:为什么现在特别重视——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采取这些政策有什么意义。而每个方面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角度分析;意义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分析。只有实现由教材知识到热点与由热点到教材知识的双向通道,真正做到教材知识实际生活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3,善于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历史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因果链条,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根源,而历史发展又给当代人以经验或教训。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在明确了和谐社会基本内涵基础上,中国古代社会追求大同社会的构想、儒家的思想与文化是其思想渊源;而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都应该结合教材知识去学习和领悟。


  4,关注命题的角度,提高解法试题的能力。其实热点大家都知道,关键在于高考命题的角度或者说是切人点在什么地方。在庞杂的历史材料和社会现象中,试题从什么角度、引用了什么材料来导出热点。


  5,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观点、比较的观点、阶级分析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

第五部分:卸下包袱,排除杂念,调整心态。


  主持人: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好多的学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出头脑发晕、肠胃不适、记忆力下降、心烦浮躁等症状。而这种状况也是导致高考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同学应该如何克服呢?


  刘老师:此时,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复习得是否全面周到,而是问一下自己是否有自信。如果自我感觉不太良好,还不太自信,不要着急,更不要再面面俱到地复习。复习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充分、全面是不可能的,何况高考考试只剩几天了。越贪多求全,自信心越不足。只要再看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所谓重点指两方面:一是老师明确指定的和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地方。如果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完全可以安下心来,并且再三暗示自己“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了,相信能够考好”。


  在考试中也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鼓励,从而有意识地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比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拿到试题后,不要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拿一两个容易题,给自己一些信心,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只有在平和的心态下,才能更好的理解题意、把握解题方向,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