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武林九里在丁桥吗:高考作文指导与欣赏汇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06:20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作文指导与欣赏(一):学习感悟式作文
常见思路与结构
(1)身边故事+联想到其他有关故事或名言+升华主题的结束语
(2)身边故事+升华主题的结束语
赏析一
读你,也读我
那是很久远的一个故事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当时正在读大学,在那个知青下乡的年代,他不可避免地被轰轰驶来的命运之车送到了东北。东北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那是一般人根本料想不到的。天气是要命的冷,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又没有东西吃,只能凑合着吃些树皮草根,夜晚根本不敢睡觉。一来是那里的野兽多,二来是怕自己睡着之后永远都醒不过来了。人在那种情况下是很容易绝望的,甚至退化到人类最原始的状态。很多人去偷去抢,他们看到能吃的就抢,能穿的就拿。唯独他,默默地啃他的树皮草根,吮他手中的雪团,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回到了城里。
当许多年后别人追问他当时为什么不与别人一样时,他回答说:“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那一大堆一大堆的书一直在我眼前晃动,它们让我最终没有越过那最后一道道德防线。它们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一个人,而不是野兽。”
这个故事让我久久无言,能够让一个人在最困难的境地保持尊严的,居然是他曾经读过的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他不是不知道啊,他的选择,也许就是在放弃生命啊!
也许有些时候,书籍什么都不是,不是阳光,不是空气,不是面包,不是营养品,不是智慧,不是勇气……它只给人尊严,给人坚持的力量。它以它那悠远而绵长的力量,塑造一个个健全而完整的心灵。我一向认为,在书海遨游过的人,至少不会泯灭所有的良知。书籍是那样一种精灵,它总会留给我们一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触动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中输给我们正义和友善,它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始终揣着一份真诚和信任。不是吗?冰心老人为什么到晚年还保留着那份童真童稚呢?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依然还能交出真心呢?书籍对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你历尽沧桑变幻,它也一直都在你的灵魂深处。
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
【名师点评】本文由一个下放知青当年的故事引入,叙事要言不烦,结尾以主人公富有哲理的话自然转入议论,过渡巧妙,了无痕迹。议论部分深刻而又内敛,不露锋芒,但说理透彻。引用冰心和三毛的事例信手拈来,毫无斧凿之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篇末以哈佛的校训作结,升华主题,又能够紧扣话题。读这篇文章,感觉到作者不像是在写考场作文,倒是像一个忠厚长者在谆谆教导,绝无学生腔,语言老道,后劲十足,从容自然,透出了非一般中学生所具有的对生活、历史、人生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赏析二
人生的贝壳
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只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在生活里,有许多人就像那个小男孩,为追逐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结果到头来,竟一无所获。人们往往倾心于追逐和求索,忙忙火火,一路的好风光却未能欣赏。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拣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有的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往往太高,虽竭力拼搏最终却仍无所获。也许他并不知道,他选择的本来就是无法企及的痴心妄想。就说夸父逐日吧,当我给儿子讲这个故事时,他竟十分机警地反问了一句:“他真蠢,难道他不知道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吗?阳光每天都在他身边,他还追什么呢?”儿子的话令我深思。夸父即便算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强者,但他的确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放弃了身边的光明。
现实的美好是永存的,而揣测的美丽往往只是一种幻想。总有人盲目地走过了一段年轻岁月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追求那种最美,只是一个浪漫的虚幻。
请记住,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足迹,都是值得留恋的痕迹。不要轻意丢弃你的所获,在人生之途,只要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贝壳,即使它很小很小,我们也要把它放进人生的口袋。因为“每一枚贝壳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与价值”。
赏析三
支撑
一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无忧无虑,幸福无比,然而有一天,病魔突然降临到这个象群。经过抗争,象群中的绝大部分都挣脱了病魔的纠缠。可是,却有一只小象一直没能恢复过来,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而倒下。
然而,大象是不能倒的。它一倒下,就会因为巨大的内脏彼此压迫而损伤自己。倒下,意味着置自己于死地。就在小象即将倒下的那一刻,大象们两个一组轮流用自己的躯体夹住小象的身体,支撑住这苟延残喘的生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命运抗争。终于,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恢复了元气,最终病愈。
很多的时候,艰难困苦还不足以将我们击倒,可是我们自己却首先支撑不住了,倒在地上,丧失了毅力和勇气。如果我们再忍耐一下,是不是也会像那只小象一样,重新恢复以前的斗志呢?
赏析四
孤芳自赏无为乐 花开两处分外香
我曾见到这样一幅幽默画:楼上和楼下的两家各栽了一盆花。楼上的花垂到了楼下,楼下的花直长到楼上。这样,楼上和楼下的人便各自多欣赏到了一盆花。原本乏味的孤芳自赏,平添了一份新的情趣。花发一处,香飘两地,使我真切地感到:我们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奉献出一份美丽,人们将有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使人们感到和乐幸福。
有一个与这幅画极为相似的例子,卖粮大王李汉民,自己富了不忘乡亲。他借给穷乡亲们钱去开养猪场。结果使一批人摆脱了贫困,养猪场也随着红火起来。猪的粪便成了李汉民地里的上等肥料,李汉民地里的谷物也获得了大丰收。这良性循环,正是无私奉献、互惠互利的结果。只要人们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们社会的人际关系将是和谐、融洽的。
俗语说: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话道破了一个真理: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你以爱心献出玫瑰,博得别人的欣喜,你自己也感受到“别人欣喜的欣喜”。人人都把玫瑰献给别人,当然又人人都得到了玫瑰。
这样,我们的社会真正做到了“其乐融融”,古往今来,世界文明都是兼容并蓄的,可以说是花开一处,香飘世界。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火车遍全球;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光明照世界。
美国人1945年发明电子计算机,今天,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科学面貌。人与人之间原来是和谐的,由于阶级的出现,获得财物的多寡,权力的分配,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压迫、剥削。我们渴望大同世界的出现。
科学界的一桩美谈正是这种渴望的榜样。第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验观察专家,他对天空进行了无数次细致、缜密的观察和记录,积累了大量数据。后来开普勒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出天体运动三大定律。第谷栽种,在开普勒那里开花。这种互为补充的合作,无疑对人类的科学进步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的青年,是未来世界的开拓者,我们必须学会奉献,用自己火热、真诚的心去融化冰冷。只要人人都奉献出那一丝光,一份热,我们的环境将是个美好的世界。
【点评】
题目充分体现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本文的写法体现了材料作文的“引—评—联—结”这四个步骤。以所供材料引起,从对材料的评点中提出论点,接着联系实际,最后归结到材料的主旨上来。文章引证两个事例很好,具有说服力,一个是现实的例证,一个是历史上的科学美谈,分析到位。
精美文章赏读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趋之若鹜,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沪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的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不少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已,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解读】
犹如曲径通幽,引领读者体味、享受静美、凄幽、空灵、宁馨、素洁的意境,穿越历史长河,游荡水光潋滟里的西湖、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深谙历代文人骚客或清心滤思,或失意踯躅,或孤傲不屈,或落拓旷达的精神境界。
静读此文,如闻天籁韶乐,如醉佛国清音。
作文指导与欣赏(二):学习并列式作文
并列式作文,就是把一个中心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但各分论点之间相互要有联系,层次要分明,分得开,排得顺。最好是从同一个方向用造句法(用话题核心词造句)回答问题,句式大致相同。
赏析一
谈意气(湖南)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视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的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地窥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徉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剑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点评】善于分解论点。考生将论题“意气”分解为“舍我其谁的意气”、“献身理想的意气”、“勇于探索的意气”,紧扣论题,分解自然,形成三个分论点,足见考生思维的广度。
赏析二
树立美好的形象
当今世界异彩纷呈,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形象。小草任人践踏却从不低头,树立了坚强不屈的形象,大树为人遮风挡雨,树立了乐于奉献的形象。而我们人呢?也应该树立自己的良好的形象,因为形象展现了自我,让他人认识自己。
树立宽容的形象,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宽容是人最大的美德,它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鲍伯·胡佛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他在空中的特级表现得到赞赏。一次飞回洛山杉机的时候,在距离地面900多米的时候,飞机有两个引擎竟然同时失灵了,将飞机成功着陆后,他找到了负责保养飞机的机械师,但他没有责骂他,而是请他明天帮他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不计较他人的过失,敞开心扉包容他人的过失,这就是宽容,它让别人感受温暖,反省过失,从而懂得尊敬宽容他人。因此,我们要树立宽容的形象。
树立诚信的形象,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守则,也啊事业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试问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存之道都没有,他又怎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帮助呢?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他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告诉百姓如果有人能将此木搬到北门,就给予十金。可没有百姓相信这件事,于是他又贴告赏五十金,后来有一个搬此木到了北门,真得了五十金。从此,百姓信任商鞅、信任新法。如果商鞅没有立木取信,那么他将不能使新法顺利推行,也不可能为秦统一全国而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树立诚信的形象,它使我们被信任,使我们取得胜利。
树立勤奋的形象,能赢得他人的赞赏。成功源于勤奋,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长江、黄河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写作
奠定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奋,他们不仅获得了成功,还得到了世人无数的赞赏,为此,我们应树立勤奋的形象。
形象犹如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我们为人的种种,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树立好的形。
赏析三
选择诚信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之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
赏析四
问,让世界更精彩(四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月夜的一问,问出了宇宙人生,问出了浩瀚的苍穹。“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韩愈的问,问出了失去至亲的悲痛,问出了人生苦难中的哀鸣。
问有很多种,或肤浅,或深刻,或欢快,或悲伤,或有疑,或无疑。正因有了问,才有了这个精彩绚丽的世界。
这世界之所以精彩,正因问是沟通肤浅与深刻的桥梁,让小事见深义,让奥义见平易。邹忌只因心血来潮,问妻,问妾,问友人,只为知道他和徐公谁长得更漂亮。当他得知妻妾和友人因不同原因对他说谎时,能扪心自问,得出了强国之道,帮助齐威王成就了一番功业,也使自己由肤浅入于深刻。
这世界之所以精彩,正因问能成为联系悲欢之纽带,让人间有了更多的欢笑,有了更多的畅饮,也有了更多的感动。
苏轼当年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月夜下的大江之中,对着这壮阔之景,苏轼因友人的箫声而问,进而又与友人一起叩问自己,叩问苍天,得出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也让友人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与苏轼月下痛饮,直至天明。苏轼之问,让人从悲伤走向欢快。
而同样是悲伤中的问,杜甫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冰死亦足!”他的问,发于悲伤而止于激昂,为黎民而愿意牺牲自己的杜甫,因这一问,带给人们千年的感动,也带给世界千年的精彩。
这世界之所以精彩,也因人们能在无疑与有疑中共同发问,让无疑带动有疑,让有疑激励无疑。“岂余身之所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当年屈原行吟泽畔,用一次又一次无疑之问道出了他君圣臣贤之志,道出了对楚国的无限忧愁。他是有疑的,因不得解答,才用如此多的无疑向世人倾诉。终于,他问出了一个《离骚》,问出了中国浪漫主义诗风,也问出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问,让世界有了更多深刻,让世界有了更多欢笑与感动。能问者才能真正享受人生,能问者才能洞察人世之奥义。
也正因如此,问,让世界更精彩。 精美文章赏读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存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托起了中国明日之太阳,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责任,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花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的神韵。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抒情性散文,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全文围绕主旨,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了洪占辉、徐本禹、李春燕、邰丽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之心、报恩之心、执着之心和坚强之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四个人物真实可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加上在列举事例时,叙、析、评处理得十分恰当,因而可以说,文章的论据是典型的,论证是有力的。照应文题的结尾段,更是文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文指导与欣赏(三):学习层进式作文
学习层进式作文(一)
这种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写。
赏析一
学贵善问
谈起学习,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下苦工夫,这当然是对的,但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夫子把学和问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性。王充也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边学边问,多想多问。
那么,问有什么好处呢?首先,问能解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了惑就要解,就要问,要知其所以然,惑才迎刃而解。若不问,惑终不解矣。其次,问能知新。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材料,亲自到尧穴、禹洞考察,遍访当地老人,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据此进行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十分翔实地记载下来。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
“问”是很重要的,但怎样才能“问”得好呢?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蠢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他告诉我们: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我们常常犯这样的毛病:问是问了,但浅尝辄止,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忍劲。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思考,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不经思考,一味地向别人讨教,表面被吸收的却是寥寥无几,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是最容易被忘记的。所以要先思后问,问后熟思。
要向别人请教,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要“问”得好首先要谦虚,尊重别人,要看时间、场合、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和工作,态度要诚恳。记得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就介绍过他在向师长请教时的谦恭态度,对老师的教诲,他垂手聆听,遇上老师不悦时,他则“色愈恭,礼愈至。”这里撇开封建伦理不谈,他的谦虚求教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知识,就向谁请教,不必去问他的身份、职务、地位。孔子是个圣人,但他入太庙还“每事问”,问住持祭祀的人;还向老郸问礼,向长弘求教音乐知识,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更需要我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这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多问”。
赏析二
正确对待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压力就像火箭里的动力,推动它冲天直上九千里;压力就像一种珍稀的催化剂,催促化学反应加快与充分;压力就像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不断搏斗;压力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站,为我们不断地输送能源。人无压力无作为,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
那么,压力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压力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与动力,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思维。当人感受到身边的压力时,他就会有紧迫感,就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除压力,从而不断奋进,不断拼搏,并且激发我们的斗志与思维。哥伦布那生存的压力,使得美洲大陆得以发现,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彼得大帝由于动荡的压力,使他积极致力于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使俄罗斯帝国得以复兴,得以强盛;爱迪生由于发明的压力,使电灯泡、电线、电器等物品得以问世,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打下基础。
哥伦布、彼得大帝、爱迪生正因为有了压力,才会促使他们不断拼搏奋进,并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人类史上一粒明珠。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化压力为动力吧。
其次,压力能使人有生存欲望,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当人有了压力后,他就有了勇气,不再畏惧任何困难,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西北山区有一块地被称为“鬼谷”,因为那里的道路曲折、狭窄。一天,当地人阿吉带着一游客出谷,途径一出小路,路很窄,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阿吉说:“你去捡一枝棍子来,挑上一些东西”,游客说:“这么危险还挑物品”,阿吉说:“不,有6起事故是因为没有重物,没有压力才发生的。”于是两人挑着重物顺利过了谷。游客这才明白,人生路上没有压力是不行的,有了压力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了。其实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是为没有压力的人设置的,让我们正确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吧!
压力固然重要,但怎样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呢?要化压力为动力,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有紧迫感,时时提醒自己处境动荡,危机四伏,不要等火灾起了,才来设法如何预防火灾。唐太宗的居安思危使得唐朝出现空前繁盛,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朋友!正确面对压力吧。让我们一起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奋进拼搏,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与蓝天,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让我们一起走向光明大道吧!
赏析三
学会谅解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股清纯的泉水,能荡涤人们心中的淤泥;谅解是一团熊熊的火焰,能祛除人们心里的严寒。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先哲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之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做出了一番事业呢?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谅解,需要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赏析四
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
当过劳死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当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不再成为新闻,当小学生把睡一次好觉当成一种梦想,我们是否应该大声疾呼“注意休息,学会休息”?
当“水稻之父”袁隆平跳起踢踏舞时,当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活跃在球场时,当IT业的骄子们也擂着鼓为足球呐喊时,你是否会发现生命的一种和谐之美?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诚哉斯言。
现在也有句话,叫“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如果不懂得休息,工作的疲劳不能恢复,心理的压力不能缓解,思想的包袱不能放下,身体的疾病得不到诊疗。久而久之,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工作成为一种痛苦,追求变成海市蜃楼,事业变成摧残人的恶魔。最终的结果就是厌学、厌工,甚至是厌生、厌世。
休息与拼搏进取并不矛盾。
“革命加拼命”、“小车不倒只管推”,过去的这些口号铿锵有力,现在听起来仍旧让人肃然起敬,热血沸腾。不过,这些口号强调的是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绝不是提倡大家去蛮干乱闯。
孔子的“生无所息”是针对子贡“倦于学”而说的,是强调学习不能倦怠,人生不能停步不前,并非强调不能休息。
目标应该坚持不懈,追求永无止境,人生也绝不能“息”。但人需要休息。休息就像拉力赛中的检修,就像NBA中的拉拉队表演,就像世界杯中的中场休息。它是暂停,而不是停止;它不是甘拜下风,而是前进中的一种形式。
真正的休息是为了拼搏进取的休息。
游手好闲、东游西逛、吃喝玩乐、得过且过,这样的人是没有乐趣的,这样的所谓休息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为拼搏所作的休息才有意义,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忙里偷闲的小坐才有乐趣。在攀登高山时,我们停下来倒掉鞋子中的沙砾,这是真正的休息;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时,我们抛下锚补充淡水等各种给养,这是真正的休息。这种休息是冲锋前的宁静,是春暖花开前种子的蛰伏。
大河奔腾不息,有急有缓,有直有弯;大海咆哮不停,潮涨潮退,浪起浪落。人都需要休息,特别是在追赶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人,别忘了,和朋友小酌一杯是休息,和孩子做游戏是休息,做做家务也是休息!
我拼搏,我休息,我收获,我快乐!
【点评】
这篇文章开篇不俗。题目生动形象、简明有力地亮出了观点。开始两段用排比句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现象,自然地引出了论点。文章的主体按照“为什么要休息”“休息与拼搏不矛盾”“什么是真正的休息”的顺序层层深入,思路清晰。结尾使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手法,并且用一种广告语形式简洁而幽默地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精美文章赏读
流浪的河流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浑……(精彩的描写)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头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冰冷冷,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让我觉得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发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学习层进式作文(二)
赏析一

漫步故宫博物馆,随处可见高大的红墙:褪色的,粉饰一新的。华丽肃然的宫宇默默展现着帝王的威严奢华,工匠的巧思精艺,过去炫目的辉煌。那一堵堵宫墙似乎也在向我倾诉着什么,那一堵堵的墙啊。
世上的第一面墙也许是有巢氏搭建的一面草壁。它虽粗陋基至不象一面墙,却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第一次有意识地把自已圈起来。墙挡住了野兽的攻击,危险与不利被摒弃在墙外,墙似乎成了安全的保障。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人需要保护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于是墙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藩篱、回廊、城墙,有形的墙,无形的墙。墙渐渐变质了,它不再是保护而成为禁锢。墙其实保护不了什么。万里长城虽坚,仍未挡住蒙古族铁骑的驰骋,昭君出塞却换来了边境几十年的和平。圆明园的断臂残垣仍感叹着中华民族的耻辱,故宫的红墙是高,八国联军的黑手依然探进将它洗掠一空。庭院深深,候门似海,禁锢的是女子们的灵魂,掩起的是统治者的怯懦和空虚,腐朽的一切依然在高墙内腐烂没落,墙丝毫没有延续它们的消亡。当惊雷炸倒了墙后,墙内的东西因无依靠而更软弱,面对突然强大广阔起来的外面的世界而不知所措,迷惘而消亡得更快。像摇摇欲坠的晚清沉醉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用行动诠释着坐井观天、夜朗自大的意义,直到西方的炮火轰塌了宫墙,震醒了迷梦。
墙不仅筑在身外,也筑在心上,封闭自守的心墙形于外成为封建锁国的高墙。落后的思想心态才造成了落后于世界前进脚步的中国近代发展状况。封闭,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心都不能带来强大,仅显示出狭隘和自卑。自信的民族,强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都是开放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收八面来风,纳四方来客,才能造就辉煌。繁荣开放的唐朝影响远达欧洲,至今一些国家仍有唐人街。改革开放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迎来中国经济的腾飞。
推倒有形的墙,视野为之开阔;推倒心灵的墙,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红色的宫墙仍在,无形的宫墙已逝,拥有年轻心态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新的宫墙,新的墙。
【点评】这种结构一般是由表及里,由现象而本质。比如写“桥”,可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心桥;写“路”,可由有形的路到无形的人生之路等
赏析二
说桥
什么是桥?现代汉语词典说:"桥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没错,桥是一座建筑物,可在这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里,桥以使人无法驻足的速度千变万化,向前发展,自然它的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中国古代,桥一直是和平的象征。唐太宗时期,突劂族的可汗颉利率10万骑兵南下,长驱直到渭水便桥北,威逼长安。而唐太宗只带6骑至便桥南,隔水责问,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在便桥上杀白马、立盟约,这便是中国有名的"渭水之盟”;,从此汉族和突厥和平相处。
历史在发展,桥梁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建造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这座桥至今仍屹立于浩浩大江之上,向全世界显示了东方熊狮的觉醒!之后中国人民又陆续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黄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大桥。最令人振奋的还是新型桥--立体交叉桥在中国的出现。连外国专家都不禁感叹:"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建设速度也不多见。"这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在全新的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种更神奇的桥占据了发展浪潮的最高峰。若说前面所讲的桥是看得见的桥,那么这种桥就是看不见的桥--全球互联网络 。这种桥实是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信息传递之桥已深入到多数家庭。通过这座无形的"桥",我们可以游遍世界:可以足不出户,去参观大英博物馆,去游玩迪尼斯乐园,去了解爱斯基摩人的原始生活方式,去尼罗河畔体会人类发展的艰难步伐;还可以在家里倾听远方教授的讲课,和世界人民一起共享人类智慧的累累硕果。比尔·盖茨说过:"互联网是我与地球村的桥梁。"是啊,互联网已把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村落,世界各国人民也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合作,团结友爱,共建成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
桥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桥的发展如此之快,世界的发展如此之快,作为新一代少年,让我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构建人类文明之桥。
【点评】关键构思 1. 以现代汉语典中对"桥"的解释为引子。2. 从有形的桥谈到无形的桥(互联网),展现"桥"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纽带作用。
赏析三
什么最珍贵
什么最珍贵?有人说,价值昂贵的东西最珍贵;有人说,世上稀有的东西最珍贵;也有人说,失去了的东西才最珍贵
其实上述回答都不对。价值昂贵、世上稀有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据有、也不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东西。对于可有可无的东西来说,谈何珍贵?至于失去了的东西才觉珍贵,那你在占有它时为什么不珍惜呢?即便失去后你觉得珍贵,那也不能在“珍贵”前冠一“最”字。
什么东西最珍贵?还是喂牛的老农说得好,对于饥饿的牛来说,勉强够到的草料最珍贵。他的话使我想起了西行途中的唐僧师徒。当他们身处崇山峻岭、茫茫林海,既无一村落,更无一户人家时,对于饥饿难熬的唐僧、猪八戒来说,孙悟空费尽周折化来的缘才最为珍贵。不是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富翁在海上遇险后,要用自己的黄金去换他人的粮食吗?黄金可算昂贵的了,但在茫无际涯的大海上,能维持人生命的粮食才最珍贵。如果那位富翁能够追求到一斤粮食,那么,他即使舍去百斤黄金也会在所不惜的。
到底什么最珍贵?我认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亮最珍贵,李时珍历尽艰辛写成的《本草纲目》最珍贵,爱迪生失败一千多次研究出的灯丝材料最珍贵,贝多芬耳聋后谱写的《第九交响曲》最珍贵,李修平的大学文凭最珍贵,王军霞的5000米奥运金牌最珍贵,残疾歌手李琛的歌星称号最珍贵……总之一句话,最珍贵的东西就在我们想得到而又不好够到的地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则是“踮起脚摘来的桃子最珍贵。”
最珍贵的东西不是信手拈来的。来得太容易的东西你不会去珍惜。试想,你有钱的老子给的十万和你辛辛苦苦挣来的十万,谁更珍贵?这是不言而喻的。最珍贵的东西也不同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你用了十二分的努力也追求不到的东西,还有什么珍贵可言呢?比如,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皇帝”能算是他们最珍贵的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踮起脚来的桃子”之所以最珍贵,就是因为其中有摘桃人的努力,他体会到了摘桃的艰辛,他最懂得珍贵的含义。同时,桃子又是他实实在在得到的东西。正如我们有些同学通过努力,获得的优秀成绩一样,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就是最为珍贵的。
懂得了什么最珍贵,就能在人生的航程中把握方向,选准目标,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就能获得你最为珍贵的东西。
【点评】这种结构一般来说,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赏析四
敢为天下先
写下这个题目,便觉得有些唐突古人的味道,先圣老子以“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之一,去掉一个“不”字,岂不成了对台戏?
笔者实在没有褒贬古人的闲情,因为古人自有他们的处境。我这里说的只是正在建设新生活的人们,应该以何为“宝”的问题。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除旧布新的历史时期。许多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新的路子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局面需要我们去开创,新的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这一连串的新不跟“先 ”联系在一起,新的形势时刻都在召唤着立志改革的人们先想、先说、先干、先攀上高峰,在我们英雄的国度,这样的人物已经和正在不断地涌现,他们执着地坚持革新、创造、前进,在自己生活的词典里庄严地写上:“敢为天下先!”
“先”的一端孕育着成功与胜利,另一端则又潜伏着失败与挫折。“先”与“险”往往是毗邻的,且不说历史上多少天才的创见、勇敢的改革,曾被视为异端邪说,因而厄运连绵;
即使是今天,改革者的道路,也绝非平坦大道。
首先,是要担风险的,老子的那个“宝”至今仍为一些人所赏识,恐怕多半是被这个“险”吓出来的。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不说;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走;“险峰任人占,我自保平安”——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逻辑,以致在他们主管的地方和单位,有如一潭死水,很难见一些波澜和生气。
然而,历史总喜欢捉弄人,一味求平安反而不见得平安,因为历史的潮流总是在冲击着那些安于现状者的地盘,或者把他们卷向波峰,或者把他们抛进波谷,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而险呢,则恰恰是通往平安的大道。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常在于险远。”哲人睿语,颇堪深思。
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形象实在是可歌可泣的,这不仅是在他们昂首奋进的时候,也是在他们遇阻绊倒的时候,因为即便是绊倒,那身躯也是向前的。
结构:引论:借老子的话反衬引论
本论 分论点(一)因为“新”,所以要“先”   分论点(二)因为“先”,必然有“险”
分论点(三)因为“先”,而有“安”
结论: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形象实在是可歌可泣的
精美文章赏读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
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波光淡然冷静,潮湿的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
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这个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识到自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那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光和旧梦,充满恍惚怅然的珍惜之感。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
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我对实际生活中过分热络的友情,对虚拟世界激情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怀疑态度。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的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手指一次次触摸熟悉的键盘,心里充溢着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动和疼痛。忽然的,想起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作文指导与欣赏(四):学习对照式结构
赏析(一)(2003年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了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身,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唱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分析】
主体部分第三、四段写“以情障目”,第五、六段写“不以情障目”,正反对照,叙议结合。采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分段,增加层次,不要正面反面各写一大段。如果觉得一正一反过于单薄,也可以增加层次,反复使用正反对照。
赏析(二)
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
人生匆匆数十载,高兴也要过,不高兴也要过,为什么我们不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呢?
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人生充满阳光,多姿多彩,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一样五彩缤纷。
“一蓑烟雨任平生”,恰是苏轼一生的写照,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将功名换成了“竹杖芒鞋”,只愿“沧海寄余生”。他的乐观豁达造就了他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后,并没有从此沉寂,而是“上蜀道,上青天”“放鹿青崖间”。他的乐观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不为五斗米者折腰”的陶渊明辞官以后,过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正是因为他的乐观使得他一生逍遥自在。
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人生充满生机。若以悲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人生充满沉沉死气,没有一点活力,犹如大雨将临时一样阴沉,没有任何意义。
杞人每天在担心天会掉下来,他的悲观情绪让他的一生充满愁苦,毫无生机。
刘备在面对失去二弟的时候,不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贸然出兵伐吴,造成了“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项羽在被刘邦打败逃跑后,不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认为自己对不起江东父老,没有勇气东山再起,造成了“自刎乌江”的惨剧。
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人生中样样事物都是美丽的,即使是昙花一现,在你的眼中也是美好的。你若是看任何事物都是以悲观的态度,那么你的一生都是充满伤感的,任何美好的事物在你眼中也是很快就凋谢。
人的一生应该活得精彩,不应该活得痛苦,让我们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
赏析(三)
在赞扬声中不自傲
《老师的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查理·罗斯在读高中时由于成绩优异成为老师的宠儿,尤其是他的英文老师布朗小姐对他尤为宠爱,甚至于在毕业典礼上当众给了他一吻——这一“最高荣誉”。然而罗斯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仍然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白宫负责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
读罢《老师的吻》,我茅塞顿开:“谦受益,满招损”,骄傲导致失败是千古不变的教训;谦虚促使成功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成功面面前,往往有些人会被胜利冲晕了头脑,为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整日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中。这样一来,他们因为自满而忘记了继续进取,长期停滞不前,在赞扬声中失落了自己,这种人必定会走向失败,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不懂得从成功中吸取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事业中更胜一筹。
历史上由于骄傲而失败的事例随处可见。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晚年认为“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这样,他就堵塞了自己智慧的源泉,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也就再没有什么建树了。试想:如果查理·罗斯在老师的赞扬和青睐中,在布朗小姐的“最高荣誉”下,骄傲自满,不再努力进取,那么,最终的成就肯定是与他无缘的。由此看来,在前进的道路上,骄傲就是一只不易发觉的拦路虎,人们常忽略它的存在,它却常对你突然袭击,使你一瞬间溃不成军。
俗话说:“稻穗长得饱满,头却垂得很低。”
这句话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谦虚的人,不会在掌声面前丧失自己,他们更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古今中外有许多虚怀若谷的学者、名人,他们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傲,面对众人的推崇,并不存在优越感,反而更加虚心学习。三国时的荀攸是曹操的主要谋士之一,他为曹操“画寄策十二”,有很高的才能,被曹操赞为“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荀攸不把才能展露于外表,不把成绩挂于嘴边,这些足见他的谦虚待人,而不是锋芒毕露,这也是他成为一代名人的前提条件。查理·罗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也在于此,靠的正是自身努力与谦虚进取。这些事实无疑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谦虚进取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总而言之,骄傲是成功大门前的绊脚石,它往往使人与成功失之交臂;谦虚是通向成功宝殿的纽带,它把人们送向成功的顶峰。在赞扬声中不自傲,这是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应该做到的!
赏析(四)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本文作者田绪红,考入清华大学)
思路:引论 类比 雄鹰搏击蓝天、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 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 江郎才尽 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
正面举例 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 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朱熹诗比喻: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
赏析(五)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深渊。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死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
本文获得满分是如下几个要素。○文题《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平实而有创意,它准确对应了话题并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结构:本文首先从德国人纪念二战的种种忏悔与赎罪的表现引出一个基本结论“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然后笔锋一转提出与此呼应的看法“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并以日本纪念二战战犯的种种丑行来佐证。文章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考场作文常见的正反对比的论证层面上,而是更深入一层,谈到在纪念抗战和抗议日本倒行逆施的活动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进一步指出“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层次鲜明,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对“纪念需要理性”这一基本观点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时时扣紧纪念这一话题,不枝不蔓,表现了文章对话题内在联系的准确把握。○立意:在开头、结尾、每段的开头结尾等处去不断诠释论点剖析材料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的语句不断出现,“纪念”做为一个高频词多次出现,紧扣话题紧扣题目,行文紧凑立意显豁,有效避免了审题立意方面的失分。○内容:本文的论点紧扣现实,所引述的三个核心材料先正后反,由外而中,都来自现实的生活,很有时代感。○语言:本文的诸多语句一直在着力追求诗性语言的表达智慧,“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不停的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而高贵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诸如此类的句子充满着“文学”“文艺”的睿智,有效避免了议论语言的枯涩单调,使文章语言颇富张力,以诗意的亮色征服了读者。
作文指导与欣赏(五):综合运用三种结构
赏析(一)
听取心灵的召唤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泥潭,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的册页,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关闭心灵之窗,不再与世界交往,你只能给思想加框,心灵上绑,永远不能在生活的无垠蓝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去想那些把无数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也别计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积毁销骨”的力量。你悲伤,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画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别人的非议与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出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问心无愧,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择他人的劝诫还是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选择他人善意的勉励还是谄媚的颂扬?欲壑难填时选择无休止的自我膨胀还是一句箴言——“无欲则刚”?只要坚守心灵之灯对真善美的期望,它终将为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让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与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当歧路亡羊,墨子会嚎啕大哭,是因为没有心灵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询问,恰好似“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该勇往直前,千万别回避,别退让!
听取心灵的召唤吧,不要师心自用,也别全盘吸收。当你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荡荡,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心中充满阳光!
【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篇奇文。作为一名高中生,作者的语言功底令大多数教师自叹弗如。除个别句子略嫌过长,个别语序调整似有雕琢之嫌外,在表达上可以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排比、对偶的运用,“心灵之灯”的比喻,词语选配的精致,引语的点缀,段落的匀称,以及用词的避免重复,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虽然文章的思想深度不能与形式相媲美,但同样可圈可点。其主题是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所谓“听取心灵的召唤”(这句话反复出现,构成全文的主旋律),就是要有正确的观点、原则和立场,对别人的意见要有分析、有选择,不要太多地受环境的影响。文中几乎每一段都是先反后正,将丰富的例证排列组合,读来富有感召力。
赏析(二)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58分)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赏析(三)
千年的呼唤(散文)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丰功伟绩。因为诚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的宋江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汇集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冈山头的星火终于汇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青政党走过了八十载的漫漫征程。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在一次次烈火硝烟中,在一场场血雨腥风下,诚信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无可奈何……
宋襄公追求诚信,可在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战国,靠诚信他屡战屡败,在失利与孤独中无力回天,忧愤而死;宋江追求诚信,为了它,他率领108名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直到长江水荡涤着张顺的碧血,蓼儿洼埋下李逵的冤魂,这份忠贞,至死不渝,留下的只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扼腕叹息。终于,苏州才子金圣叹背弃了这条路,一个大手笔,腰折了宣扬忠孝节义的教科书,也许从那时起,诚信开始摆脱了封建枷锁的桎梏,一种崭新的人文精神开始悠然自立。
当一场春风吹遍大江两岸,中国开始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我们蓦然发现,时代已经赋予了诚信以新的内涵,它变得独立了,坚实了。在它的指引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开始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就在昨天中国“入世”问题取得重大进展,站在世纪潮头,我坚信,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傲然挺立于太平洋的两岸。
【简评】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散文。从中可看出小作者熟读文史的功底、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开篇一组排比整句,使用了对比手法,推出了全文中心“诚信”,然后作者纵观古今,将历史上的诚信之士、诚信之事信笔推出,他们均因诚信名垂青史。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诚信也曾苍白无力,扭曲变态,留下了多少让人叹息的故事。带着封建枷锁桎梏的诚信是必须背弃的,作者讴歌着一种独立的、坚实的有着时代内涵的诚信。全文思想深刻,语言遒劲,挥洒自如,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对诚信以正反两方面去分析认识,使文章很有力度,是考场作文中的佳品。
学习驳论文
驳论文写法特点:在批判和否定错误或反动观点的过程中,间接树立起正确的观点。
写作驳论,首先要确立反驳的目标,抓住对方的要害进行驳斥,或驳论点,或驳其论据,或驳其论证。
在反驳时,要使自己的正面观点鲜明突出,在破中有立。
赏析
“有钱就是幸福”析
什么是幸福?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些年轻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果真如此吗?
我们认为,金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与流通的一种必要工具,一种手段。它不是目的,幸福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
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这就把手段和目的混淆起来了。这就必然不明白生活的目的,这就是目光短浅、思想混乱的表现。
家财万贯、珠宝成堆的贾宝玉,却不愿意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为了纯洁的爱情和自由的生活,愤然走出大观园去当和尚的行动,说明了人们生活中有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平时连一瓶汽水、一双袜子都舍不得买,似乎有些“小气”。但他却把自己多年积蓄的一百元钱捐献给了受灾的人民公社。
这种不为名利、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举动,说明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翻开雷锋的日记,其中有一段写道:“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这就是雷锋的、也是千百万革命青年的生活目的和幸福观。
有人曾说:那是以前的事,十年浩劫后,这样的事根本不存在了,谁还愿意当这样的傻瓜,谁不知道“金钱万能”的人生格言?
可是,苏州青年女工杜芸芸继承了养母的十万元遗产,却捐献给了国家,对这“傻瓜”的行动,那些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的人也许又会说她是“一时冲动”吧。可杜芸芸说:“在现在的世界上,要过幸福的生活是需要钱的,但有了钱不一定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杜芸芸的心里话。
可见,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的。这几句朴素平常的话,不也正是对那些金钱崇拜者最好的回答吗?
从雷锋、杜芸芸的事迹中不难看出,幸福不是金钱所能替代的。追求真正的幸福才是高尚的。而真正的幸福不是以占有金钱多少来衡量的。“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为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由此可见,幸福和创造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那些信奉“人为财死”,“金钱万能”,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等观点的人应该拭一拭自己迷蒙的眼睛,看一看他们的同一信仰者王守信、冯大兴及“汽车大王”之流,他们为了金钱而身败名裂,这难道是“金钱万能”者的“幸福”吗?
幸福,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谁不向往、谁不想得到呢?幸福是可望可及的,不是虚幻的。而通往幸福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要用滴滴的汗水、艰辛的劳动和一颗对革命事业赤诚的心去追求、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叩开幸福的大门。
幸福属于孜孜不倦、奋发努力、鞠躬尽瘁的人。
【点评】
这篇驳论文章,首先摆出“有钱就是幸福”这个错误观点,接着对准这一谬误,先从道理上指出“这就把手段和目的混淆起来了”,再列举贾宝玉、雷锋等事例,逐层深入地揭示出谬误与事实的矛盾,进而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从理论上阐明道理,并列举反面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指明通往幸福之路的途径。批驳中有立论,是非分明。
接受苦难的洗礼
雄鹰接受一次次从峭崖上摔下的痛苦,才有飞翔天际的一刻。
河石接受一次次波浪的撞击,才有那浑然光滑的形体。
雨燕接受一次次自我锻炼,才有飞翔冲击的本领。
苦难对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接受苦难的洗礼,人的意志更加坚定,对未来的路更加有信心,又何尝不能干出一份惊天动地的事业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父母是百万富翁,我这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了。”这纯粹是一种享乐主义,试问一句:“你的后代怎么办?”无语。是故,人是不能只享受他人为你制造的财富。财富要靠自己。想劝说一句:“溺爱等于扼杀。”像世界巨富比尔·盖茨一样,将财产的大部分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而他的孩子只得到他巨额财产中极小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助长孩子享乐的思想。
可以想一下,倘若下一代的人都去享受上一代人的恩惠,那么,世界将会没落,人类的时代即将划上句号。所以苦难对人的重要性很大。
理解其重要性还不够,要敢于接受苦难或是敢于征服苦难。
从古至今,人类的车轮就是靠那一个个经受住考验的人推动的。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推动者。他们以一腔热血化作车轮的动力,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他们本来可以享受雕栏玉砌,钟鼓馔玉,但她们选择了苦难,选择了面对,是故他们不再平凡。
同样,作为人,苦难不是每刻都有,我们不可等待,而是去寻找,去征服。君不见释迦牟尼放弃皇位,远赴中土,求佛法,终于于菩提树下坐化驾鹤;君不见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那份“醉书”的心态;君不见昭君驼铃阵阵,黄沙漫天,他们敢于放弃安逸的生活,敢于寻求生活的苦难,他们没有随历史的冲刷而逝去,而是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此时此刻,我想雄鹰的展翅高翔,河面的晶莹圆滑,雨燕的飞翔,源于它们接受住苦难的洗礼,同样,人类的成功源于我们面对苦难,征服苦难。
让苦难作为风,送我们去胜利的彼岸;
让苦难作为火,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
让苦难作为启明星,引领我们走向新世界。
【点评】
将立论与驳论相结合,逐层深入地论证,例证丰富,有一定分析,用语较准确。
作文指导与欣赏(六):学习辐射式作文
这种结构也称“扇形”,即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
赏析一
联想1+1
1+1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数学公式中的2吗?不,答案当然不是。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广泛的含义!
1+1是什么?它是1个父亲和1个母亲,它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我们都有父亲母亲,我们也会成为父亲母亲。小时候,我们在父亲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父母在我们的心中像山一样宽阔,像水一样清澈。长大后,我们也会是别人眼中的山和水,我们也会无私地奉献我们的爱。1+1它是1个父亲,1个母亲和一份多得全世界都装不下的爱。
1+1还是什么?它是1个人+另一个人,它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都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元素。我们肩负着责任,我们享受着权利,当听说台北发生地震时,当听到长江游域的特大洪灾时,当听说西藏发生雪暴时,你可曾伸出温暖的手,尽你一份责任?当你得知吸毒贩毒日益猖獗,当你得知贪污已愈演愈烈,当你得知霸权主义已越来越强硬时,你是否满腔愤怒而自觉抵制呢?1+1,它就是1个人,另1个人和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1+1是什么?它是1亩田+1亩田,它是一个富庶的国家。“国以农为本。”没有了良田,没有了农民,我想国家也不能再算是国家了吧!如果眼睁睁地看着良田变作工厂、楼房,看着农民无地可种,无工可做,那么国家也兴盛将终了吧!田地是我们衣食所出,爱护它们,积极而充分地利用它们,是我们应该做的事。1+1,它就是1亩田,另一亩田和一个我们需要爱护的国家。
1+1还是什么?它是1块砖+另1块砖,它是屹立不倒的万里长城。由国外至国内,无人不知长城,它不单单是长城,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他们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民族魂!1+1,它就是一块砖、另1块砖和一腔浩然正气。
1+1的含义当然不只这些,它的含义有千千万万种,它可以包含宇宙,包容四海,但无论怎样,做人应“1”一样堂堂正正,头脑应该向“1+1”一样,知识涵盖四方。
联想1+1,答案无止境。
赏析二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自己与朋友间发生的一切不快统统抹去,重新植入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欢歌笑语的日子。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的任性从父母的脑海中轻轻擦去,然后将我的孝顺、听话与无尽的爱重新移入父母的脑海,让他们的脸庞永远绽开舒心的微笑。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植入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不再因儿时贫苦而带来的伤痛难以开怀,取而代之的则是甜蜜、幸福的童年和对未年充满希望的企盼。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家庭移入孤寡老人的脑海,让他们不再因子女的不孝、冷漠而郁郁寡欢;让他们不再因老伴的离去而黯然神伤;让他们不再因孤独而沉默寡言。我要让美好的回忆陪伴他们度过余生。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五彩斑斓的世界移入盲人的脑海;我要将美妙动听的音乐移入双耳失聪的人的记忆,我要将一切鄙视与不屑永远移出全世界残疾人的记忆,而把一份同情与关爱轻轻地放入他们的脑海,让他们的唇边开放微笑的花朵。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恐惧与炸弹永远移出南斯拉夫人的记忆!让他们不再因亲人的失去、家庭的破碎而悲伤,不再因国家的支离破碎而失去对未来的期望,不再因那血淋淋的残景、那被大火烧焦的残垣断壁而永远留下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我要将北约的炸弹从他们的脑海中抹去,还给南斯拉夫人民往昔美丽、宁静的国家的回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和平移入一切遭受过苦难的人民的记忆,要将践踏和平的观念永远远移出那些“战争狂人”的记忆,让我们共同留下对过去和平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无尽向往吧!让我们——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创造和平而不懈努力!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高考满分作文)
赏析三
生命是一枝铅笔
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和泪水描绘自己的奋斗和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枝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素笺上流泻出笔底的风风雨雨……
生命之所以是一枝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生命是一枝铅笔,而这枝铅笔,也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浪,给生命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枝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生命是一枝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生命是一枝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书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书写你的执著……
生命是一枝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做细线条,自己紧张而丰富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生命是一枝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