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有多少方言: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61887)-英语教育周刊-(204)-21英语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23:06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

本文作者: 文/浙江省富阳市富阳中学 谭莎莎
期号:204  阅读数:1441评论(0)   打印   收藏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身心培养以及成绩提高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并不受广大教师青睐,并且出现了诸多低效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产生这种课堂低效的原因,并针对低效现象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小组合作 低效 对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指出:要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的活动中。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能力。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难尽人意的低效现象。

一、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许多学生没有开展真正的讨论和合作,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因素,根本不思考,不讨论。

反思:出现上述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如果教学设计有偏差,合作话题缺乏趣味性,或者在布置任务后没有先给学生一定思考时间,组织学生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来激活相关的知识点。这些因素都会抑制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单一。据笔者调查,在高中英语课堂学习中,通常采用的小组活动形式有同桌小组活动(36.20%)和前后桌小组活动(61.91%),仅有7.62%的学生曾采用过6人以上小组活动,14.29%的学生曾按个人意愿分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长期面对自己熟悉的同桌和前后桌,导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对小组活动无新鲜感。

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不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合作不主动,不积极。

2.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现象。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明显参与得比较高。据调查统计,有14.29%学生认为自己参与表达机会少;但是另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及学习困难等因素,缺少发言机会;更有6.67%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表达的机会,长久以来处于听众的角色,使得他们渐渐对一切语言活动表现得漠不关心。

反思: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出现后一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力不从心,所以干脆置身事外。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学习尖子,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见解,也不加以辩解。据笔者观察,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外向的多于性格内向的。

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拖延时间,不敢过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这样长久得不到教师的注意和鼓励,学习困难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反正教师不会叫到我,我不用做准备。

3. 小组讨论中出现使用中文的现象

据笔者观察,高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语言使用习惯,有72.38%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使用中文,有时使用英文,更有19.05%的学生全部使用中文。这就违背了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说英语。

反思: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高中生缺乏用英语讨论的氛围与习惯。加上个别口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可能是指令性语言不清晰,导致学生不明确活动任务,再加上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在讨论时间中,学生开始讲空话。或者教师设置的活动任务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4. 角色落实不到位

据笔者调查发现,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很少有明确分工。比如:在学生复述课文的练习中,听的人就是听。换句话说,各人的角色都很单一,即使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也很少采取轮换制。椐笔者调查,有75.24%的高中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没有分工轮换制的。因此,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副其实的常任报告员。

反思: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还在于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不歧视困难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多关注学生困难学生的表现,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多给他们鼓励。

5. 小组合作学习仅限于小范围内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是许多教师常常将听、说、读、写人为地割裂开来。教师会在上Speaking时,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用小组合作形式,但在教阅读、听力、语法课时,很少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反思:出现上述情况,从教师角度看,是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这些教师看来,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读完后教师讲解几个词或几个短语的用法,因此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时,很少有时间练习听说,他们的主要时间花在读和做笔记上。至于语法课,学生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行大量机械呆板的语法知识操练。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语言的学习机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6. 教师评价形式单一,缺乏鼓励力度

在对小组活动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采用口头表扬形式。单一的口头表扬形式,失去了其原有的鼓励促进作用。

反思: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长期的教学习惯,没有好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成果,应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为达到这一目的,活动的成果应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如,活动的成果可以作为墙报或黑板报的内容张贴出来,既活跃班级生活,激励了学生,又促进了英语学习。

二、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的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怎样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教学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

1. 更新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上述六大现象中,许多都是由于教师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新教材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既是活动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标时,给予点拨辅导,观察倾听,以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富有成效。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

教师除了要转变观念,还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技能。通过半年多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之,小组合作伙伴及小组合作形式应灵活多样,以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2)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教师也可以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准备,以实现合作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深入性,教师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 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愿合作、不善于合作而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

(2)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

(3)学会表达观点。合作学习评价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外,还要互相了解对方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评价机会,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4) 学会合作评价竞争。组内合作评价,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评价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评价意识。

4. 课堂实施,两相结合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构建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成效取之不尽的源泉来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作为新课程的践行者,教师要通过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观察、评价与反思,发现在人与人之间影响“合作学习”的诸多因素,研究对策,探索出增强“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使课堂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得以发展,促使他们朝着有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的社会的人的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