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新传笛子插曲:二战政治大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8:32:29

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1937.9.29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0928

大西洋宪章19410813

19431122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19431128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19450204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冷战的开始

19450707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2。实质: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

  3。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

  4。直接后果:(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详细介绍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

  到30年代,特别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后(见远东战争策源地、集体安全政策),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A.N.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1931年 “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绥靖政策表现为美国对前苏联的妥协。为争取苏联同一道参加对日作战,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中同意苏联的要求,表示中国外蒙古部分(现蒙古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所受侵害的帝俄(日俄战争)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这样,通过一系列牺牲他国——尤其是中国——利益的手段,美国达到了暂时拉拢苏联、避免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目的。但是不久,由于北约、华约之间矛盾加剧,绥靖政策正式破产。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首先,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这就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增长起来。

  (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

  (2)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

  (3)《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然后把此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英法绥靖主义者作了法西斯的帮凶,把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

  因此,我们认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野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失败.

历史动因

  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尤其是英国社会背景,绥靖政策的推行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的总和。

  1、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衰败的经济无疑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铁、钢的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减少88%,机器制造减产1/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 ,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英国政府不得不从迫切的内政问题出发,致力于经济恢复工作。然而,这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军备力量的巩固。1919年,英国战时内阁规定:“作为经济节约运动的一部分,各军事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这个假定‘不列颠帝国在今后十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大战,不需派出远征军’”。 “十年无大战”的规定,还加上一天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还在生效。因为统治当局坚持认为“财政和经济危险是国家必须对待的最严重,最急迫的危险,其它必须让位,必须等待”;他们甚至觉得凭英国现有的军备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足以应付任规模的战争。因此,军事上一直满足于“1918年的技术”,军费开支降到“严重的无法履行英国防卫义务的状况”。

  可想而知,严重的经济困境对军事实力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英国所采取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变相调配,不仅没有使经济困境从“节约”中得到改变,甚至还引起了国内政局的动荡,国内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浪潮汹涌澎湃。同时,它还造成了内阁的频繁交替。在张伯伦上台前的不到15年时间内,出现了一连串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的奇怪现象,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续和坚定的政策。相反,他们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问题。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 [3]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

  2、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如果探究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最深切的启迪,不妨说是对“反战求和”的热切渴望。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它对英国人传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据悉,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和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呼吁“拒绝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诸武力的政府所从事的战争。” 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然而,和平主义者鼓吹和议、呼吁太平的同时,却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一味反战的社会情绪,很大程度上为政府参战制造了舆论压力,制约了政府的决策。

  面对“社会太平”的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对于慕尼黑悲剧,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相信“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导致达成广泛的协定,抚慰不满意的国家,从而取得长治久安的和平”,并且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心理,也掩盖了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排

  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安排是对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英国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用心。

  首先: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

  “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均衡”。然而,一战的爆发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战后,《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以之为中心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因而,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劳合?乔治曾强调说“法国是唯一可能给英国造成麻烦的国家”。因此,英国这时的均势政策是要加强德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从而在德法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冲突又互制的关系,用以维护及加强英国在欧洲政局上的地位。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而同时支配海峡沿岸和低地国家的偌大军事强国。”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始终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个,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德反法,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法反德”。可以看出,扶德抑法只是英国保持欧洲均势的一种手段,通过均势,它将更大程度上实现并保持欧洲霸权。

  其次: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面对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积极反苏反共也是英国当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 )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张伯伦自鸣得意,把《慕尼黑协定》吹嘘为“辉煌的胜利”,以为“祸水东引”已告成功,从此“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完全不卷入了”。对于三国轴心的成立,英国更是毫无警觉,因为在他们看来,联系三国的纽带是《反共产国际协定》,而反苏反共正是英国所希望看到的。

  出于嫁祸于人的初衷,英国自然对德百般纵容,绥靖便成了“放任”的代名词。

  再次:不战而和,维护霸主权益。

  如果说“反战求和”是一种和平的社会思潮,那么,“不战而和”则是上层建筑一种侥幸的政治追求。一战中,英国的损失是无以伦比的。战争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尤其是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英国统治阶级也不敢奢望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担心战争会动摇他的霸主地位,不敢同侵略政策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正如英国外交官斯特朗所言:“任何战争,无论我们是赢是输,都将毁灭富裕的有闲阶级,于是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求得和平。” 由此可见,对于统治阶级本身而言,“和平”既迎合了社会思潮,又能维持霸主地位的稳定,它是一种漂亮的借口。

  当然,“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息事宁人的怀柔外交政策,通过避免战争,可以防止战患的进一步摧残。然而,他却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助长了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以至达到不断满足侵略者扩张领土的欲望以求避战的境地,这就是“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也为英国在二战中付出沉重的代价埋下了祸根。然而,张伯伦却说:“我们对于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应该引以为憾,但是我们决不可因此而离开正轨,我们应该记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如果绥靖获得成功,“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欧洲,因而也不能向英国的全球霸权提出严重的挑战。”

  显而易见,“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安排,更是一种维护霸权的手段。它一方面是保持地方平静,熄灭战争;另一方面则是牺牲局部利益和他国利益,并以此为条件而与德国达成政治交易,维护英国在欧洲的势力与影响以及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济和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当局统治者的诸多考虑,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国际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使英国深感力不从心,不得不妥协避让。然而,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重合,历史才走向了“绥靖”的起点。

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国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灾难。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英语:Munich Agreement;德语:Münchner Abkommen;法语:Accords de Munich)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7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不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共有五百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中又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境内的日耳曼人约三百五十多万,集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区。

  早在1937年6月,纳粹德国就拟订了代号为“绿色方案”的侵捷计划。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企图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日耳曼人集中的苏台德区。同年4月,以康拉德·汉莱因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阿道夫·希特勒以此为由,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5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布局部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史称“五月危机”。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保护下恢复主权,而且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有互助条约,9月13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当晚,总理达拉第决定请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出面调解。

  9月13日晚,张伯伦给希特勒发出加急电报,希望双方通过会面方式“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9月15日,张伯伦第一次乘飞机前往德国。经过3小时的会谈,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一项“保证”,即在几天内两人再次会晤之前,德国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会面结束后,张伯伦连夜赶回伦敦,与法国一起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捷政府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哥德斯堡与希特勒进行会谈。希特勒又提出将捷境内其他操德语的地区统统划归德国,并对归并领土实行军事占领,限定10月1日之前解决问题。紧接着希特勒宣布从9月28日起实行德军总动员,命令部队在9月30日以前作好战争准备。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断然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同时宣布全国进入总动员。

  9月27日,希特勒下令德军7个师进入德、捷边界前沿阵地,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9月29日,张伯伦在半个月内第三次飞往德国,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四国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此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英法两国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同日,英德两国还签署了一项共同宣言,表明决心用协商办法处理两国关系的一切问题,“永远不再投入彼此间的战争”。同年12月6日,法德两国也签署了一个内容类似的宣言。

主要内容

  《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是: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2.对尚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3.捷政府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政治犯;4.有关政府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意首脑将再次开会讨论;5.英、法保证捷新边界不受侵略;6.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意也将对捷提供保证。

条约正文

  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10月1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

  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

  五、第三款所指国际委员会将决定应举行公民投票的领土,该项领土在公民投票未完成前,应由国际机构占领。同一国际委员会将确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条件,以萨尔公民投票的条件为基础。国际委员会并应指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日期,这一日期将不迟于十一月底。

  六、边界的最后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完成。该委员会也将有权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严格地从人种学来确定有些地区可不必举行公民投票予以移交,向四国即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建议作出非主要的变动。

  七、应有自由选择迁入或迁出被移交领土的权利,选择权应在本协定签订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和公安部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1938年9月29日订于慕尼黑。

  阿道夫·希特勒 爱德华·达拉第

  内维尔·张伯伦 本尼多·墨索里尼

条约影响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

条约后续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自慕尼黑返回伦敦的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1939年3月,希特勒践踏在《慕尼黑协定》中承诺的国际保证,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法却拒不履行保证捷新疆界的义务。该协定的签订不但没有换来张伯伦所宣扬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纳粹德国大举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协定》签订纪实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凌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家领导人签订了一项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达成这一协定的是英、法、德、意四国领导人,他们毫无顾忌地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排除在外。这项协定以他们举行会议的城市名字命名,在历史上称为《慕尼黑协定》。

希特勒向东扩张的起点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五日下午,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家元首希特勒外,其他成员大都是军人。有作战部长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弗立契上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此外就是外交部长牛赖特。这个时候,希特勒忠实的外交部长,香槟酒商人出身的里宾特洛甫还没有上任。

此时,纳粹上台已有五年时间。希特勒认为,在这五年中,德国的实力和军备都已经取得了在欧洲大陆的领先地位。但是,德国的未来不能靠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方法,也不能用增加在世界工商业中份额的办法来保证,关键是地域问题,是争取德国“生存空间”的问题。因此,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扩张德意志帝国的疆界。

会议的结论是,扩张的第一步就要立即调整大德意志帝国,使其扩张到中欧。从那里,德国就能够取得粮食供应、原料和人力,作为进一步向东——向波兰和乌克兰富饶的土地进行军事远征的准备。因此必须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弄到手,作为更大征服的前提。

一九三八年三月,奥地利被吞并,成为德国的一个省。

奥地利是在希特勒的武力威胁下被吞并的。同时,这个吞并过程又是以不发一枪的所谓“和平”方式完成的。对奥地利的吞并使德国的领土扩大了百分之十七,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十,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百分之四~五,播种面积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德国也因此控制了中欧的战略要地,并且可以在公路、航运、铁路各方面对整个西南欧的交通进行军事上、经济上的控制,形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包围。希特勒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而英、法、美对此除了故做姿态的虚弱抗议之外无所作为。到四月初,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撤回了驻奥地利使馆而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

软弱的国际反应鼓励了希特勒的野心,他把扩张的下一个目标直指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希特勒早已选定就拿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问题开刀。

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奥匈帝国的基础上新生的国家。根据《凡尔赛和约》,战前的奥匈帝国被六个国家所继承,除奥地利和匈牙利以外,还有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此外,意大利和波兰也从原奥匈帝国得到了一部分领土。

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一千四百多万人口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有九百五十多万。此外,国内还有五百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又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当时,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大约三百五十多万,集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区。

苏台德地区位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边境,是一个浅山区,这里以及周围的山区在对德防御上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是捷克久已经营的对德小马其诺防线的一部分。

虽然苏台德区居住着近三百万讲德语的日耳曼人,但在巴黎和会上,捷克斯洛伐克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和当时的外长贝奈斯〔慕尼黑协定签订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还是坚持认为,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需要一道天然的山脉边界作为防御之用,而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已形成了一个不应拆散的历史的和经济的单位。况且,他们还强调,由于在许多地区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日耳曼人都杂居在一起,所以不能按照明确的语言界限来划分边界。就这样,马萨里克和贝奈斯赢了这一个回合,将苏台德区划归捷克。而在得到苏台德区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必须正视这一地区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

当然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日耳曼人除了在历史上曾经作过神圣罗马帝国的臣民之外,从来没有处于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之下。但是,领土的变更仍然使他们日耳曼民族属性的认同感受到了冲击。毕竟与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奥匈帝国不同,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成了少数民族!但是,即使这样,在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头十五年,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还是很少制造麻烦的。他们也确实得到了比中东欧其他少数民族较好的待遇。与其他国家里的少数民族的情况相比,他们的不满情绪是较少的。但是,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这种不满的情绪马上就被煽动发展起来。他们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为代表,领导人就是康拉德·汉莱因。从一九三三年起,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就开始和德国纳粹党保持联系。并且接受德国纳粹党的经费。

到一九三八年的前后,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看起来就更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纳粹党,而汉莱因也更像一个苏台德地区的“小元首”。就在一九三八年的三月,在苏台德区举行的庆祝奥地利并入德国的游行中,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党徒们拥向汉莱因的座车,为的就是哪怕摸一摸车门把手或是车的脚踏板,或抓住他的雨衣或亲他的手。这种场面,向来只是在德国元首经过时才会出现。

很显然,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和汉莱因是把纳粹德国作为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而抛弃了对所在国捷克斯洛伐克的认同。同时,在柏林面前,则又把自己打扮成捷克境内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卫士,并继而提出了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要求。这一点正好和希特勒的扩张政策合拍,为希特勒吞并捷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元首需要一个契机在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将目光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但元首需要一个由苏台德人自己发端的契机来执行自己的计划。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导人汉莱因被召到柏林,希特勒接见了他,就在这次会见中,希特勒和汉莱因讨论了新行动的基础。希特勒说,德意志人党现在必须认识到它已经获得了一个有七千五百万人的民族〔指德国的日耳曼民族〕的支持,七千五百万人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继续压迫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因此,党〔指德意志人党〕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要在伟大的解放戏剧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党的任务是向布拉格政府提出必要的要求,保证党获得它所向往的特权。

心领神会的汉莱因回到他在阿舍的总部后,马上拒绝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条例的建议。

四月二十四日,他在卡尔斯巴德(现卡罗维发利)提出了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卡尔斯巴德纲领。这个纲领不仅包括了苏台德区德意志人自治的苛刻条件,而且为进一步向捷提出领土要求打下了基础。它的要点主要包括:不承认德意志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地位,要求德意志人和捷克人完全平等;通过立法在苏台德地区建立一个德意志区,实行完全自治;德意志区全部官职由德意志人担任;结束苏台德德意志人自一九一八年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释放纳粹政治犯等等。而且,汉莱因还在以后的讲话中表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完全改变其与法苏结盟的对外政策,废除它同法国、苏联所签订的盟约,转而完全依附于德国。汉莱因明确提出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完全改变其对外政策”。因为他认为“捷克迄今为止的外交政策已把该国置于与日耳曼民族为敌的地位。”

对于元首来说,这些“合理要求”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少数民族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德国直接提出来。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一旦布拉格政府拒绝这些要求,他就成功了。他就可以以“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的身份出现,他就可以达到既定目标。事实也正是这样发展的。

但是,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它是无法同意这样的纲领的,哪怕是作为谈判的基础。正如一个研究慕尼黑协定的专家所评价的:任何政府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欢迎特洛伊木马进入它的城内,而且还要喂它草料。

布拉格在苏台德区德意志人自治的问题上所能作出的让步不能使柏林满意,这是希特勒早已预料到了的。何况他的野心也决不仅限于苏台德区。因此,在三月末苏台德区的问题首次冒出来之后,德国就一直没有放弃对捷克进行军事占领的决心和准备。

而且,从五月以后,希特勒在德、捷两国边境集结军队的意图和行动都日益明显和加强,中欧的局势紧张起来。

中欧的紧张局势使英、法领导人如坐针毡。

纸面上的安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在其著作《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写到: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得到过用白纸黑字写着的、不受侵略的保护,比一九三八年春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在纸上得到的保护更完整,更牢靠的了。

贝内特在他的书中还曾评论道: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事实上间接证明了“条约迷”的荒谬。他说,在两次大战之间的那些年代,“条约迷”把欧洲折磨得够苦的了,一旦条约和大国的压倒一切的其他利益相冲突时,条约的神圣性就荡然无存。捷克问题的结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欧地区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面对强邻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自我保护。只好把国家的安全寄托在集体安全体系之上。为此,捷克斯洛伐克的设计者和建筑师马萨里克和贝奈斯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呕心沥血,精心筹划,为捷克斯洛伐克在战后国际安全体制中寻找最佳的立足点。通过一系列“条约”为国家构筑安全的堡垒。

但是,客观地说,正是在他们寄予厚望的盟国的帮助下,希特勒德国埋葬了他们的祖国。从这一点上看,这更是一场悲剧。

捷克斯洛伐克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根据国联公约第16条的规定,当它在受到武力威胁时,无论威胁来自何方,都将得到国联及其成员国全面、充分援助的保证。其中包括英国和法国。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签订了《法捷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如捷克斯洛伐克或法国和德国之间为维持普遍和平所缔结的保证不能履行而遭受损害时,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按照国际联盟盟约第十六条行事,相互约定彼此立刻给予支援和协助。

一九三五年五月,捷克斯洛伐克又和苏联签订了一项类似的条约——《苏捷互助条约》。根据这项条约,一旦法、捷根据条约采取行动时,苏联有义务援助捷克。但是,条约同时又规定,只有在法国对捷履行义务时,苏捷才有义务互相支援。这后一个条件是捷克提出的,主要是怕影响它与英、法两国的关系。

为了支持《法捷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的执行,法国还于一九三五年五月和苏联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目的就在于完成一项包括东北欧各国,即苏联、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苏联邻近的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在内的安全协定。两国都保证向遭受德国侵略的上述国家之一给予援助。

作为英、法、意、德、比、波、捷七国一九二五年十月签订的《洛加诺公约》的一部分,捷、德两国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仲裁条约。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德国仍受这一条约的约束。《洛迦诺公约》就曾明确规定,要求英国帮助法国和比利时抵抗任何无端的进攻。

而且,面对德国的威胁,捷克斯洛伐克还是有所预见并作了大量的防御性工作和一系列安全保障相衔接。在与德国交界的地区,他们的防御工事就搞得很出色。在那里,他们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模仿法国的样式修筑了一道小型马其诺防线。捷克中央参谋部深信,借助这一纵深的防御工事,他们装备精良的四十个师能顶住德国的进攻至少可达六个星期之久。他们希望到那个时候,法国和苏联可以依照互助条约的规定在西面和东面与侵略者交起手来。他们希望从盟国那里得到条约规定的保障,这并不过分。

遗憾的是无论条约还是盟国都没有给捷克真正带来安全保障。除了苏联以外,没有一个国家在这场紧张局势中真正明确表示并认真准备在事件发生时会给捷克以应有的援助,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一个小国的利益大动干戈。在苏台德危机爆发后,苏联向捷克提出,即使法国不援助捷克,苏联也准备履行自己的条约义务,捷克最终并未接受。贝奈斯之所以决定接受慕尼黑的条款而不想单独战斗或是在苏联作为唯一盟国的情况下进行战斗,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使他的国家遭受对德战争所造成的大量死亡和破坏,并且认为,如果苏联参战,“西方会认为我们是使中欧布尔什维克化的工具”,并“会在一场德苏战争中撒手不管”。

还有三月末的时候,当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刚刚过去一个多星期,苏台德区的问题刚冒出头来,法国和英国政府之间就对此进行了磋商。两国的态度是一致的。

当然,法国在理论上表示他们准备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以示尊重他们的条约义务。

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却根本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这一点是法国军事首脑明确指出来的。他们曾经严肃地警告说,法军的主要力量和多数资源都放在沿法国东北部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上。它并不具备在自己国境之外进行一场战争的条件。这当然是法国防御性战略决策的结果。

英国人不像法国人,他们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没有明确的条约义务。而且,他们也根本不想打仗,不想在中欧地区为了一个遥远小国的利益打仗。张伯伦反对一切可能不由英国政府自主作出的参战决定,对可能将英国拖入战争的中欧动荡局势甚为恐惧,所以,当他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及其同僚们进行磋商的时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了。

这就是为苏台德危机寻求“和平解决”的方法。为此不惜采取妥协与绥靖的政策。

一九三八年四月,达拉第前往英国与张伯伦磋商。张伯伦对达拉第说,英国是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的,并劝法国也这样做。

张伯伦和达拉第说什么希特勒的全部要求,只不过是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同胞“申张正义”而已。张伯伦还说:“希特勒要求的是民族自决,而不是征服”。

两国商定,由英国政府出面警告德国“充分了解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危险性”,同时,两国政府又在布拉格采取联合外交行动,促使捷政府向德国作出更大的让步。为此,一方面英法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卷入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在五月七日,两国驻捷公使正式要求捷政府与苏台德德意志人达成“全面的持久的解决方法”。

在“和平解决”原则与妥协和绥靖方针之下,在希特勒、张伯伦、达拉第以及墨索里尼的手中,从三月到九月,围绕苏台德区的问题,中欧局势几起几落。

希特勒丢面子与贝奈斯丢人

春天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而英国和法国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压力却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们要捷克斯洛伐克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以范围极广的让步。

在内外的压力之下,布拉格宣布赦免了一千二百名纳粹政治犯,同时,在苏台德区允许汉莱因实行选举、扩大德意志族的权利等政策。但是,在柏林的授意下,汉莱因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由,于五月十九日突然中断了同捷克政府的谈判。同一天,德国报纸报道了军队调动的消息,德军四个摩托化师已在捷克边界集结,并且做好了袭击波希米亚的全面准备。

德国不顾英国三番五次地劝告,要用武力和武力威胁解决苏台德问题,不惜破坏欧洲的稳定,这引起了英法的极度不安。英法决定对德国施加压力和影响,以迫使德国在英法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行事。也就是说要通过妥协,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四十八小时内,欧洲出现了一九一四年八月以后最繁忙的外交活动和最紧张的军事准备,是英、法、苏和捷克团结一致抵抗德国侵略的最后一次表现。

面对德国的挑衅,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五月二十日发布“部分动员令”,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

五月二十一日,法国外长发表谈话指出,如果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将履行《法捷互助条约》的义务。

同一天,英国驻德国大使也对德国外长表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政府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不会介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说得更加干脆:“德捷战争就意味着法德战争,因而也许或迟或早成为英德战争。”

在五月危机以及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期间,苏联政府也多次发表声明,要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甚至公开声明:“互助条约不禁止每一方提出援助,无须等待法国”。

捷德边境的对峙引起的国际紧张局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英、法、捷、苏虽然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但是在抵制德国采用武力威胁一个小国、破坏整个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这一点上,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的顾问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实行政治退却。他们警告元首说,德国军事机器能够在不遇抵抗的情况下进军奥地利,但其准备状况却不足以在两条并且可能是三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在多方的压力下,希特勒又羞又恼地发布了命令。

五月二十三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告诉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任何侵略意图,德军在德捷边界集结的传闻“毫无根据”。二十六日,汉莱因奉希特勒之命恢复了同捷政府的谈判。五月危机得以暂时缓和。

但是在德国,希特勒一怒之下隐居了起来。他有一个星期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

希特勒的报复心理使他把丢人的起因和责任紧扣在贝奈斯和捷克斯洛伐克人身上。

因为如果布拉格政府不进行动员,法、苏就不会支持他们,英国也就不会发出那个模棱两可的警告。他感到不快,必须让贝奈斯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为此而受到惩罚,感受他的报复的全部分量。

五月危机中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立场和英、法、苏不同程度的对德强硬态度以及危机最终得到缓解的结果都表明,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只要有关国家携手合作,坚决抵抗,采取坚定的集体安全立场,侵略行为是可以制止的,和平是可以维护的。

但是,英、法在五月危机中所表现的较强硬的立场并不意味着它们放弃了既定的绥靖战略。他们的目的仍是不惜任何代价维持“和平”。因此,到七月二十六日,张伯伦派沃尔特·伦西曼勋爵以“非官方身份”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调解人”,为英法“普遍的绥靖”政策开辟道路。

伦西曼奔走于苏台德和布拉格之间,不断胁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企图以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达成英德妥协。

在压力下,为了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贝奈斯总统准备作出一个最后的让步。

于是,九月四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袖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被召到赫拉德欣宫,受到了贝奈斯总统的温和而镇静的接待。

贝奈斯不说任何开场白就把一张白纸推到他们面前,说:“请把你们党关于日耳曼少数民族的全部要求写下来。我预先答应你们,我会立即满足这些要求。”

孔德好像挨了雷击,难以置信地盯着总统。而西伯科夫斯基则生气地坐在那儿,一声不吭。

“来吧,真的。写啊!”总统说。

苏台德领袖们依旧不愿意动手写。他们坐立不安。这同他们期望从这次会见中得到的截然不同。他们原来准备遇到的是不妥协。

“好吧,如果你们不愿意写,我来写。”总统说,“要写什么,你们告诉我。”

他把那张白纸拉到自己面前,拧开他的自来水笔,坐着等他们。

这样,在苏台德德意志人党领袖的口授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写下了后来成为“第四号计划”的东西。然后,他签署了抄本,把它交给了孔德和西伯科夫斯基。

除了拒不接受捷克斯洛伐克应该扭转其外交政策这一要求外,“第四号计划”确实体现了“卡尔斯巴德纲领”的几乎所有八点,包括要在一个民主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中为一部分居民建立一个法西斯的政权这一点。

见奈斯总统把“第四号计划”交给伦西曼勋爵的时候,在一份随文附送的照会中说得非常清楚,这些最后的让步是他以及他的政府在英、法外交代表的直接压力下作出的。但是,他的看法是:“由于柏林政府的众所周知的计划以及汉莱因党的目标”,甚至这项建议德国人也不见得会接受。

果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对他们高到极点的要求做出了无条件的让步,使苏台德阵营惊恐万状。

“天哪!他们把什么都给了我们了!”九月五日,当“第四号计划”在党的秘密会议上宣读的时候,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副头目卡尔·弗兰克大惊失色地喊道。

立即,详情被用电话报告给了在阿舍的汉莱因。汉莱因也发现这种情况丝毫也不合他的胃口,于是不等文本送到,他就于第二天清晨前往德国。并且,他发现在柏林和苏台德的情况一样,也对捷克的投降普遍感到惊恐万状。

好在有一棵救命的稻草被及时地抓住了。九月七日清晨,在莫劳斯卡-奥斯拉瓦的一次游行示威中,据说一个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代表被一名捷克骑警用马鞭抽打了。

这就足以作为借口,全面中断同捷政府进行的谈判,在苏台德区煽起了民众骚动。直到九月十五日,苏台德区的肉博战才平定下来。

开始于六月二十三日的谈判就这样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对他们自己的胜利成果突然感到惊慌而告终,而这一胜利是在伦西曼勋爵和英、法政府极其热烈的支持下得到的。

于是,贝奈斯总统在九月七日的《泰晤土报》上读到了这样一项建议,要捷克斯洛伐克再作牺牲,牺牲的规模是连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本身都从未提出过的,即割让领土给德国。

从伯希特斯加登到哥德斯堡再到慕尼黑

英、法的绥靖主义者是早已决定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避免与德国冲突了。

九月十三日,法国内阁开会讨论形势,认为法国不能冒与德国武装冲突的危险,他们宁肯把防止战争的担子都推给英国。达拉第亲自约见了英国大使,吁请英国首相火速同希特勒谈判。

希特勒接受了张伯伦关于立即商谈,“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的要求,地点就选择在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的别墅。

元首甚至傲慢地不肯在德国境内选择一个距离伦敦较近的地点。而张伯伦也毫无怨言地以六十九岁高龄第一次长途乘坐飞机,历时三个小时于十五日到达伯希特斯加登。并且从这里带回了希特勒要求的、按照民族自决使苏台德德意志人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基本原则。

张伯伦返抵伦敦后,立即同法国政府共同起草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通牒条款,并于九月十九日送至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最后通牒声称,捷克斯洛伐克如果不立即把主要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割让给德国,“和平的维护和捷克斯洛伐克切身利益的安全,便不可能获得切实的保障”。

英、法政府表示,在捷克斯洛伐克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后,它们同意参加对捷克斯洛伐克新疆界的国际保证。但同时,他们也直接威胁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改变态度,法国“将不履行它的条约义务”,英国也将“置身事外”。

无可奈何之下,九月二十一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照会英、法政府,声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为时势所迫,不得不对这种毫无商量余地的劝告表示让步,只好以沉痛的心情接受法、英两国的建议”。

见奈斯总统在向国民演讲时悲愤地说:“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第二天,张伯伦就带着以此为基础的英、法两国建议,再次飞到德国,在哥德斯堡和希特勒第二次会谈。但是,希特勒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希特勒说:“我极其抱歉,所有这一切已经不再有用了。”他接着提出了新的要求:德意志族占居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区,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德意志族不占居民多数的地区,应由 “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同时还要捷克斯洛伐克满足匈牙利和波兰所提出的领土要求。

张伯伦不能不对希特勒的出尔反尔、贪婪蛮横感到震惊和气愤,他尤其害怕德捷冲突会把英法卷入战争,并且担心他以个人名誉担保要维护和平的努力失败。因此他答应把希特勒的新的苛刻条件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从伯希特斯加登到哥德斯堡,希特勒步步进逼。他的贪婪、讹诈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应。

捷克斯洛伐克全国掀起了抗议的浪潮,要求政府抵抗侵略。二十五日,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公使向英国首相递交了拒绝照会,随后发布了动员令。

苏联政府在九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多次声明,苏联将按照互助条约的规定承担义务,对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有效的援助。为此,苏联在西部集结了三十个步兵师,并且命令空军和坦克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二十五日,法国政府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法国将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向捷提供援助,并于二十七日宣布部分动员。

在国内外反对意见的压力下,张伯伦也不得不向希特勒发出“警告”:“法国政府已经通知我们,如果捷克人拒绝那份备忘录,而且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进攻,他们就要履行其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要是法国军队因此而转为与德国交战,我们觉得有义务支援他们。”

欧洲的局势又紧张起来。

在紧张之中,希特勒一方面对捷克斯洛伐克及其领导人大肆攻击、谩骂和威胁,并且蛮横地限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时以前接受德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别有用心地对英法摇动橄榄枝,声称德国并不希望和英、法打仗,并感谢张伯伦争取和平的努力,重申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而张伯伦在从哥德斯堡回来之后,仍执意向希特勒退让。他表示:“不论我们多么同情一个强邻压境的小国,我们总不能仅仅为了它的缘故就不顾一切地把整个大英帝国拖入一场战争。”因此,他两次致电贝奈斯,要求捷方接受德国人对苏台德区“某种有限度的占领”。他还威胁说:“这个计划如果不被采纳,取而代之的就只有武力入侵、武力肢解这一条路。”

就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德国的法西斯朋友出来救场了,墨索里尼提议,召开一个有英、法、德、意四国参加的国际会议。

九月二十八日,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发出了邀请。二十九日,张伯伦第三次飞往德国,在慕尼黑同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讨论肢解捷克斯洛代克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也就在二十八日这一天,苏联政府也提出了建议,立即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防止侵略和避免新的大战的措施。但是,无论在英国还是在德国心目中,都在有意地排除苏联,不让它参与解决欧洲的政治问题。

几家欢乐几家愁

四国领导人在慕尼黑的谈判几乎没有什么好谈的,协定是完全按照希特勒的要求作出的。

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当事国,它的代表也被召到了慕尼黑,但是,却一直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之一马萨里克博士就当时的情况写道:“晚上十点〔九月二十九日〕,霍拉斯爵士〔英国代表〕把新计划的要点告诉了我们,并交给我们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将要立即被占领的地区。我提出了反对意见,对此他两次斩钉截铁地说,他对于他所讲的话,没有什么可补充了。我们就对于我们来说极为重要的那些地方和地区发表了意见,他对这些意见毫不注意。最后,他回去开会了。”

会议结束后,在三十日凌晨大约两点一刻,在摄政宫饭店张伯伦房间里,张伯伦和达拉第向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宣布了他们同希特勒达成的协定。

马萨里克博士后来在他的文章里描述道:“一个法国人用一种十分粗暴的态度向我们解释说,这是一项无权上诉、也不可能改变的判决。”

面对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很清楚,一九一八年边界所确定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已不复存在了。

但是,其他国家的反应却与此完全不同。在布拉格正在发表公告时,在别处则是一片欢欣鼓舞的景象。

在慕尼黑四季饭店,法国代表团一大早就被一大群人吵醒了。这些就要去上班的人说,他们曾“非常害怕”,但是,现在他们只有一个想法:“不会打仗了。”他们向达拉第发出了阵阵欢呼。当然,他们欢呼的还有德国的胜利。

在法国,当达拉第总理在机舱门口出现的时候,他望到的是一片真正的欢呼的海洋,人群不断高呼“和平!和平!”、“达拉第万岁!”、“和平万岁!”、“法兰西万岁!”站在拉斐特美术馆阳台上的姑娘们不断挥动着她们手中的小国旗。

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的专车是穿过勃伦纳山口回国的,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爵记载说:“从勃伦纳到罗马,领袖受到的上自国王,下至农民的欢迎,是我从未见过的。”

在英国,在赫斯顿机场,等待张伯伦的首先是国王乔治六世陛下的邀请:“我派我的宫廷大臣送这封信给你,问你是否可以直接到白金汉宫,以便我可以亲自向你表示我的衷心祝贺,祝贺你对慕尼黑的访问成功。”

“同时,这封信向你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由于你的耐心和决心,你赢得了整个帝国的同胞的永恒感激。”

张伯伦后来向他的姐姐叙述了伦敦群众的热烈情绪——几乎是狂喜:“甚至报纸上的描述也并不能使人想象出在我从赫斯顿机场乘车前往白金汉宫的途中的场面。从头到尾,人们都夹道欢迎,各个阶层的人喊得嗓子都哑了,有人跳在汽车的踏脚板上,靠着车窗,向车里伸出了他们的手,想要同我握一握。”

在唐宁街十号,首相挥动着他和希特勒签署的文件,对群众说:“我的好朋友们,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二次从德国回到唐宁街,带回了体面的和平。我相信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而下面的街道上则响起了“善良的老维尼尔”的喊声。

这真是一种残酷而短视的欢乐。

《慕尼黑协定》实际上宣判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死刑。使这个国家不但丧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实力,而且还打乱了它的整个铁路运输、公路交通、电话电讯系统,使它丧失了重要的防卫屏障。在协定签订之时,希特勒就制订了“清算捷克斯洛伐克残余部分”的绝密计划。在不到六个月之后,这个协定就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不复存在了。它被签字人之一的希特勒亲手撕毁。

《慕尼黑协定》对德国来说不但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巩固了希特勒在国内的政治地位,造成了一种所谓“元首是一位征服者、英雄式的人物”的形象,大大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威望。

《慕尼黑协定》使英、法本身也受到沉重打击。英国出卖了他所谓的“遥远的国家”,法国抛弃了自己的盟国。这使本来依附于英法的欧洲中小国家加剧了对英法的离心倾向。此后,法国的同盟体系全盘瓦解,它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受到彻底动摇,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慕尼黑协定》使希特勒看透了英法的虚弱,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横行于欧洲大陆。

《慕尼黑协定》给了苏联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以致命一击。张伯伦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使斯大林对英法将法西斯祸水引向东方的企图不能不有所警惕。因此,说一年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订立没有受到《慕尼黑协定》的影响是不客观的。

邱吉尔在同张伯伦就德捷问题进行争吵时曾经说过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可以作为对《慕尼黑协定》的最好评价: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慕尼黑协定》本身是个短命的条约,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风起云涌般疾变的形式下家喻户晓的许多事件和词汇,都早已从他们所熟知的国际政治词汇中消失了。比如德奥的合并、第五纵队、吉斯林和贝当的背叛以及租借法案等等。但是,慕尼黑和绥靖这两个带有贬义的词却流传下来,仍然在当代国际政治中使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签约背景

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奕与斗争便开始了。

  阿道夫·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而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20世纪30年代,东西方形成了两大战争策源地,这就是东京和柏林。斯大林对外政策的核心一直是防御德、日法西斯主义可能对苏联发动的进攻。为了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北上侵苏,斯大林对蒋介石政府一直采取合作的态度。

  谁也没有想到,历来高举反法西斯旗帜的苏联,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对德、日法西斯同仇敌忾之时,于1939年8月23,竟和德国纳粹政府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为了巩固自己的西部防线,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两国。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与此同时,苏联还和德国签订了秘密议定书,划分了双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各的势力范围。

  苏联同德的妥协,无异是放弃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旗帜,而且影响到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的政策。这一条约的签订,全世界为之震惊!首当其冲的是波兰。可以这样说,苏联签约出卖波兰以求自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一个星期,德军便大举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纳粹德国75万大军、2400辆坦克、2300架飞机,分三路扑向波兰,装备低劣的波军奋起反抗,斯拉夫骑兵挥舞着马刀、长枪向德装甲部队发起冲锋,但哪里抵挡得住现代化装备的立体攻击。半个月后,德军兵临华沙城下。

  9月17日凌晨,斯大林召见德驻苏大使舒伦堡,递交了一份照会,宣称“德波战争已使波兰国家崩溃……”,“波兰局势已对苏联构严重威胁”,告知德军“苏军将对波进行解放讨伐”。4个小时之后,苏军越过边界,迅速占领了按秘密协定划给苏联的东部领土总共20万平方公里,1300万口。之后,分别并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9月28日,德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来到莫斯科,与莫洛托夫签署了《苏德友好与边界条约》,并通过新的补充秘密协定,对彼此的“利益范围”进行了调整。心满意足的苏德,面对已摆在餐桌上的羔羊,“友好”地分而食之。双方确认了“苏德间的最终边界”,这一条“苏德边界”的两侧,都是主权国家波兰的领土。

  德军攻击波兰两天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骤然爆发。

  苏联悍然和法西斯德国一起分割英法两国的盟国波兰,已是赤裸裸地把自己置于同民主国家对立的地位。12月14日,苏联被国际联盟公开指责为侵略者,随之就被开除出国联。

  列宁关于战争引起革命的观点是几乎所有共产党员都铭记在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一个社会主义的苏联,并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革命浪潮。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呢?大战刚一开始,莫斯科就明确肯定这是一场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按照莫斯科的逻辑思维,中国和日本宣战也属于非正义战争范畴,而不是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所以当斯大林把刚刚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说是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的战争时,毛泽东毫不含糊地声称:“变帝国主义战争为革命的战争,建立反帝主义战争的民族统一战线!”类似这样的宣传,一直到战火明显将烧到苏联的时候,斯大林才由联德转为联合英法,才将这场大战的性质界定为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一次战争。

  斯大林是根据社会主义苏联的利益需要而随时改变他的策略方针,由此看来,他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德国顺利地占领了差不多整个欧洲,苏联还根据协定向德国提供大量用来侵略欧洲各的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各国的共产党却因此而不知所措,出现了思想危机,大批共产党员怀着轻蔑的心离开了共产党,一些国家的党组织陷于瘫痪。据资料统计,法共党员数减少了3/4,英共则减少了1/3,西欧情况也大致相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欧洲共产党之间遇到了许多的疑虑甚至反对,但令斯大林宽慰的是,他在延安遇到了知音,那个一直未与他谋面的毛泽东完全赞同条约的签订。

  1939年9月1日,毛泽东发表关于际新形势的讲话,这样评价这个条约:“苏德协定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德战争的谋,打破了德意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巩固了苏德两间的和平,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东方,打击了日本,也就援助了中国。这就是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全部政治意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在欧洲由单纯防御转入攻势防御,也使得毛泽东再度对斯大林干预中国局势和帮助中国革命寄于厚望。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苏联密切了与毛泽东的关系,却恶化了与蒋介石的关系。在蒋介石看来,德意毕竟是法西斯联盟,斯大林与希特勒关系的改善,必然导致与东京关系的升温,想指望斯大林援助中国抗日难以实现,便转向伦敦和华盛顿,大大密切了与英美的关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牺牲欧洲国家主权的侵略条约。

  以上是西方话语体系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解释,下面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综合考察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原因,既有苏联主观意识上的大国沙文主义因素的作用,也有国内外不利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不能排除对德国骗术的轻信。

  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了。矛盾发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同时在东欧地区利益问题上与德国冲突又日益尖锐。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由东欧的通道。对苏联而言,英法是所谓“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英法、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奕与斗争便开始了。

  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英法等国一味退让,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希望德国会停止扩张,这就是绥靖政策。为此,英法还与德国签定了《慕尼黑协定》,希望把祸水东引。

当时,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故此放弃与英法共同抗德,反而与德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德国在日后可能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达成闪电战军事效果,避免过早与苏联发生冲突,故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其中规定:

  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4.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签约过程

  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1、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2、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

  3、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

  然而,谈判毫无结果。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的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的建议。

  1939年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苏,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因为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兰,他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

  1939年5月,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

  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德会谈签约。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相当不满,遂答应了这一请求。

  1939年8月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动身前往莫斯科。

  1939年8月3日,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声称: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并使双方都感到满意。

  1939年8月17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再次会见莫洛托夫,表示愿与苏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正午,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后续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随后苏联红军也入侵波兰,同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国防军在布列斯特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标志着两国对波兰的瓜分占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加紧建立“东方战线”,通过1939年10月—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并获得汉科半岛的租借权。1940年7月,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并入苏联。同年6月,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

  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动猛烈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公布。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月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中英内容

  THE ATLANTIC CHARTER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代表联合王国的首相丘吉尔,经过会商,觉得把他们两个国家政策上若干共同原则(对更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即以此为基础)在此时向世界宣布,是合适的。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rime Minister, Mr.Churchill, representing His Majesty's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being met together, deem it right to make known certain common principles in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on which they base their hopes for a better future for the world.

  第一, 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

  First, their countries seek no aggrandizement, territorial or other;

  第二, 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Second, they desire to see no territorial changes that do not accord with the freely expressed wishes of the peoples concerned;

  第三, 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Third, they respect the right of all peoples to choose the form of government under which they will live; and they wish to see sovereign rights and self government restored to those who have been forcibly deprived of them;

  第四, 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Fourth, they will endeavor, with due respect for their existing obligations, to further the enjoyment by all States, great or small, victor or vanquished, of access, on equal terms, to the trade and to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world which are needed for their economic prosperity;

  第五, 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

  Fifth, they desire to bring about the fullest collaboration between all nations in the economic field with the object of securing, for all, improved labor standards, economic advance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第六, 在纳粹暴政被最後消灭之後,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Sixth, after the final destruction of the Nazi tyranny, they hope to see established a peace which will afford to all nations the means of dwelling in safety within their own boundaries, and which will afford assurance that all the men in all the lands may live out their lives in freedom from fear and want;

  第七, 这样的和平将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

  Seventh, such a peace should enable all men to traverse the high seas and oceans without hindrance;

  第八, 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同样,他们会协助和鼓励一切其它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军备上的沉重负担。

  Eighth, they believe that all of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for realistic as well as spiritual reasons must come to the abandonment of the use of force. Since no future peace can be maintained if land, sea or air armaments continue to be employed by nation which threaten, or may threaten, aggression outside of their frontiers, they believe, pen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ider and permanent system of general security, that the disarmament of such nations is essential. They will likewise aid and encourage all other practicable measures, which will lighten for peace-loving peoples the crushing burden of armaments.

  富兰克林.罗斯福

  FRANKIN D. ROOSEVELT

  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S. CHURCHILL

  1941-08-14

  AUGUST 14, 1941

历史意义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

  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罗斯福和丘吉尔两巨头在泊于大西洋的军舰上经过一连串高度机密的会晤,同意发表一个阐明战后世界基本原则的美英联合声明。

历史资料

  德苏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的广播演说中表示,苏联的卫国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苏联,而且要帮助那些呻吟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这促使英、美政府要对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1941年8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举行会谈,最后于8月13日签署了联合声明,14日正式公布,史称《大西洋宪章》。声明宣布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两国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的保证。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两国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

  然而,总的说来,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

  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

  罗斯福和丘吉尔两巨头在泊于大西洋的军舰上经过一连串高度机密的会晤,同意发表一个阐明战后世界基本原则的美英联合声明。

语录摘选

  第一是在世界的一切地方,一切人都有言论与表达意见的自由。

  第二是在世界的一切地方,一切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信仰宗教的自由。

  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保证世界一切地方,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能过一种健康的和平生活。

  第四是免于恐惧的自由,使世界上一切地方,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向任何邻国发起侵略行动。

 

开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三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会议发表的公报,史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1日

  【重庆二日中央社电】中美英三国领袖,于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其公报全文如次: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邱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

  备注:录自1943年12月3日桂林《大公报》。开罗会议公报史称“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3日在各报发表)。

  背景: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通过《开罗宣言》在国际社会再次得到重申,尽管世界各国对华态度不一,但对此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中美首脑晤谈后,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美、英、中三国会谈和美中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关于日本归还台湾于中国的问题,霍氏拟订的供罗斯福审阅的草案初稿明确表示:“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5日,美方正式打印的草案文稿中将上述文字中的“日本人”改为“日本”。霍氏起草的《开罗宣言》草稿先送给中国代表王宠惠及蒋介石过目,然后在11月26日交中、英、美三方官员(中方是王宠惠、美方是霍普金斯和驻苏大使哈里曼,英方代表是外交大臣艾登和外交副大臣贾德干)讨论。

  在就《开罗宣言》草案讨论中,中英代表进行了颇为激烈的争论。英国代表贾德干说,宣言草案中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应予剥夺”,惟独满洲、台湾和澎湖写明应“归还中华民国”。他建议,为求一致,将满洲、台湾和澎湖也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中国代表王宠惠反驳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引起的,如果《开罗宣言》对满洲、台湾、澎湖只说应由日本放弃而不说应归还哪个国家,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将疑惑不解。他反对贾德干的修改意见。贾德干辩解道,草稿中的“满洲、台、澎”之上,已冠有“日本夺自中国的土地”的字样,日本放弃之后,归还中国是不言而喻的。王宠惠据理力争,他说,外国人对于满洲、台、澎,带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和主张,英国代表想必时有所闻,如果《开罗宣言》不明确宣布这些土地归还中国,而使用含糊的措词,那么,联合国家共同作战和反侵略的目标,就得不到明确的体现。《开罗宣言》也将丧失其价值。美国代表哈里曼赞成王宠惠的意见,贾德干陷于孤立。结果,英方未能就宣言草案这一实质问题进行修改,只是对美方草案作了一些非实质性的文字上的改动,将宣言初稿此段文字表述为:“被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特别是满洲和台湾,应归还中华民国”,这样就删去了美方文本中语气较强的“背信弃义”和“理所当然”两个词组。丘吉尔本人又对宣言草案文字进一步做了修改,将文中的“特别是”改为“例如”,又在“满洲和台湾”两个地名后,加上了“澎湖”。

  经过当天认真讨论,《开罗宣言》草案经中、美、英三国首脑一致同意后,正式定稿,但暂不发表,由美英人员送往德黑兰,听取参加美、英、苏三国德黑兰会议的斯大林的意见。11月30日,丘吉尔引用了《开罗宣言》有关日本归还其侵占领土的一段话,问询斯大林的意见如何。斯大林回答称他“完全”赞成“宣言及其全部内容”,并明确表示: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朝鲜应该独立,满洲、台湾和澎湖等岛屿应该回归中国”。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问题,《开罗宣言》的其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其合理性、严肃性、正义性和有效性无庸置疑。《开罗宣言》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在台北市接受了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长官安滕利吉的投降,被迫割让给日本50余年的台湾省,终于彻底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6年10月,当台湾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曾专程来到台湾视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国际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承认。因此,在台湾回归祖国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例如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写道:“根据日本投降书,及日本政府按照盟军总部1945年9月2日指令所发表的总命令第一号,中国军队在美国小组的协助下,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该岛(台湾)的行政权”。同年12月23日,美国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中重申: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它被日本统治了50年,“然而从历史上来看,它是中国的。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它是一种严格的中国的责任”。英国政府持同样的立场,1949年11月11日和14日,英国外交部次长梅修在国会下院两次回答问题时都明确表示:根据《开罗宣言》,中国当局在日本投降时收复台湾,并在此后一直行使着对该岛的控制。

  在《开罗宣言》之前的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的《对日宣战布告》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在《开罗宣言》之后的1945年7月26日的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第八项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9月2日,美、英、中、法等九国代表于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中所列的全部条款,无条件地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掠夺的领土全部交出。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日本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这四个文件组成了环环相扣的国际法律链条,明确无误地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证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协议具有无可否认的有效性。

 

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 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此次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在会议期间为自身利益达成的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又给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雅尔塔会议

Yalta Confere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协议包括:

  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雅尔塔会议意义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

  雅尔塔会议 (有时也被称为 克里木会议)是 美国 、 英国 和 苏联 在 1945年 2月4日2月11日 之间在 黑海 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首脑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美国)、 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和 斯大林(苏联)。

  这次会议是继 1943年 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三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协议在 1945年 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前就开始有争议。罗斯福死后立刻就有人公开批评他将中欧和东欧让给了共产党控制,因为在这次会议上他和丘吉尔都没有将当时德占国家的要求,战后被苏联 解放 的国家由国际管理,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其他国家都没有参加会议协议达成的过程,也没有被通知会议协议的内容。

  会议协议包括:

  在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 进行就 联合国 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 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 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 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 波兰 ,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 南斯拉夫 ,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 日本 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 、千岛群岛以及其对 大连 的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 管理的黑海与 地中海 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就未来德国的处理问题雅尔塔协议相当含糊。上述的用词给后来的修改和理解提供了众多条件。

  雅尔塔会议常被看做是冷战的开始。

 

雅尔塔体系

苏、美、英三国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敦?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两国势力,使之成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后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工具。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冷战

  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的叫嚷喧嚣起来,美国充当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对苏联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标志。

  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终为美苏争霸所取代 。

  【美苏争霸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苏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尼克松调整对外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苏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两极格局前景

  雅尔塔体系风云变幻四、五十年,美国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欧各国,他们要求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东欧国家也在反对苏联的控制,并积极谋求同西方发展关系。

  70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立,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异军突起,这都成为多极化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其不同之处:一、没有新的世界大战;二、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打败德,日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于边界。   3建立联合国际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

  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解体

  苏联虽然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其国内政治生活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迅速下降,社会矛盾重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提出了加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改革方针,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改革走进了死胡同。

  东欧剧变使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新政权向西方靠拢,是苏联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爆发了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比较

  相同点:

  1 都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体系,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2 都是大国之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

  3 都是各主要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

  4 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和签订一系列国际条约为基础形成。

  5 对战败国进行处置

  6 战后都建立了一个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国际机构,一战是国联,二战是联合国。

  7 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瓦解,崩溃。

  不同点:

  1 影响深度和广度不同;

  雅尔塔体系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扮演的主角有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体现了英法美等大国意志;雅尔塔体系则是美苏在全球各地,体现了美苏两大国意志

  3 形成过程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则是经历较长时间逐步形成的。

  4 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雅尔塔体系则是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种性质。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7日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会议后期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会议讨论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规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纳粹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上消灭过分集中现象,实现分散化。关于波兰西部疆界问题,规定德国原来的东部领土,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英美同意与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决定尽快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英美还同意将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区割让给苏联。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赔款等问题,并作了规定。苏联在会上重申按时参加对日作战。8月2日三国首脑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波茨坦会议对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议也表明,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英美同苏联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投降以后,为了解决处置德国和战后欧洲的一系列问题,苏联、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会议。这是战争期间三国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等。罗斯福已于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中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落选后由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及新外长贝文于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的会议。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确定了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会议规定,彻底铲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消灭垄断组织,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确定“苏联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可以从西方占领区所拆迁的工业设施中无偿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美国、英国以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自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会议还决定,把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邻近地区让予苏联。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期间发表了“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史称《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茨坦公告

  这是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它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内容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1945年7月26日

  【中央社讯】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将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有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备注:录自1945年7月28日重庆《中央日报》。此即著名的“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该项文件的原名为“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但如今各种资料多称之为“美英中(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1943年10月30日,二战结束后,苏、美、英三国签署的《莫斯科宣言》规定,战后将把战犯押往犯罪地点,由受害国根据国内法审判。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签署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进一步规定,由四国各指派一名法官和一名预备法官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无法确定其具体犯罪地点的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统一审判。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国纽伦堡城。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H.戈林、M.博尔曼、H.弗兰克、W.弗里克、A.约德尔、E.卡尔滕布龙纳、W.凯特尔、J.von里宾特洛甫、A.罗森贝格、F.绍克尔、A.赛斯-英夸特、J.施特赖歇尔等12人被处绞刑。其中10人被执行(戈林刑前自杀,博尔曼被缺席审判)。W.冯克、R.赫斯、E.雷德尔等3人被判无期徒刑,B.von希拉赫、A.施佩尔、K.邓尼茨、K.F.von纽赖特等4人被判10~20年徒刑,H.弗里切、F.von巴本、H.G.H.沙赫特等3人被释放。

  在被起诉的组织和团体中,党卫军、特别勤务队和盖世太保以及纳粹党元首兵团被宣布为犯罪组织。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对在纳粹德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机构与组织中身居要职的177名被告进行了12项后续审判,即:①医生审判(针对在战俘和集中营囚犯身上做医学试验)。②米尔希审判(针对E.米尔希元帅)。③法官审判(针对利用法律迫害犹太人和纳粹党反对派的高级司法官员)。④波尔审判(针对党卫军集中营管理机构的领导人H.von波尔)。⑤弗里克审判(针对大量使用外国强制性劳工的F.弗里克总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审判(针对法本公司在占领区的活动)。⑦杀害人质审判(针对在东南欧反游击战中杀害人质的将军)。⑧种族和移民局审判(针对党卫军的种族计划)。⑨党卫军特别行动部队审判(针对奥伦多尔夫及其他特别行动部队的指挥官)。⑩克虏伯审判(针对克虏伯康采恩及其领导人)。11威廉大街审判(针对外交部高级官员及几个政府部长的破坏和平罪)。12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审判(针对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军官)。后续审判判处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执行),释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释放。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2005年,我立足于当年审判赫尔曼·戈林、鲁道夫·赫斯的纽伦堡正义宫审判大厅,聆听当年二位为自己的辩护录音:“我们像奉公守法的邮差一样,只是尽力做好各自的工作……”

  反思人类创造的各种玩具和荒唐行为,“南京大屠杀”不仅要精确统计在战场战死多少军人、屠杀多少放下武器的守法战俘、灭绝多少无辜平民……而且要比照纽伦堡审判的共同规则,反思上一代人染指的“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类罪”。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又称东京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等11个国家代表组成。

简介

  设立于东京,主要审判日本的战争罪犯。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荷兰、中国、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菲律宾这些胜利的同盟国共同任命法官审理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始进行,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这次审判共开庭818次,出庭证人达419名,书面证人779名,受理证据在4300件以上,判决书长达1212页。判决书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并宣判25名被告有罪。

参与国家与法官

  参与国家 法官 备注

  澳大利亚 威廉·韦伯爵士(Sir William Webb) 澳洲最高法院法官;法官团主席

  加拿大 爱德华·斯图尔特·麦克杜格尔(Edward Stuart McDougall)前法官,加拿大省最高法院

  中国 梅汝璈 律师;立法院立法委员

  法国 亨利·柏奈尔(Henri Bernard) 巴黎首席检察官及首名军事法官

  印度 拉达宾诺德·巴尔(Radhabinod Pal) 加尔各答大学法学院讲师;曾提出异议

  荷兰 贝尔特·罗林( Professor Bert Röling) 大学法学教授

  新西兰 艾里玛·哈维·诺斯克罗夫特(Harvey Northcroft) 新西兰军法处长

  菲律宾 德尔芬·哈那尼拉(Colonel Delfin Jaranilla) 律政司;最高法院成员

  英国 帕特里克?德富林勋爵(Hon Lord Patrick) 苏格兰最高法院法官

  美国 约翰·帕特里克·希金斯(John P. Higgins) 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密朗·克莱墨尔将军(Major-General Cramer) 于1946年7月代替希金斯

  苏联 伊凡·密切叶维支·柴扬诺夫将军(Major-General I.M. Zarayanov),最高军事法院成员

审判结果

   共有28个被告被审判,大部分是军事或政治的领导者。两个被告(永野修身、松冈洋右)于审判期间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审判期间因为精神上衰弱而从判决上去除。

  ▲绞刑

  七个人因为战争罪违反人道罪而判决绞刑。他们于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鸭监狱执行死刑。

  东条英机,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远征军指挥官、前陆军大臣、前首相。

  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日本陆军大臣、前关东军参谋长、前中国派遣军参谋长。

  木村兵太郎,陆军大将,前驻缅甸日军总司令。

  土肥原贤二,陆军大将,特务、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军官。

  广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

  松井石根,陆军大将,日本前华中派遣军总司令。

  武藤章,陆军中将,日本前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前陆军省军务局局长。

  ▲终身监禁

  16个被判决终身监禁。三个(小矶国昭、白鸟敏夫、梅津美治郎)死于狱中,而其他的于1955年假释出狱。

  荒木贞夫,陆军大将,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陆军大将,日本前陆军参谋总长、前关东军司令。

  大岛浩,日本前驻德国大使。

  冈敬纯,海军大将,日本前海军省军务局局长、海军次官。

  贺屋兴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户幸一,侯爵,日本前内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前朝鲜总督,日本前首相。

  佐藤贤了,陆军大将,日本前陆军省军务局长。

  嶋田繁太郎,海军大将,日本前海军大臣、前海军军令部总长。

  白鸟敏夫,日本前驻意大利大使、外务省顾问官。

  铃木贞一,陆军中将,日本前内阁企划院总裁兼无任所国务大臣。

  南次郎,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军司令、前朝鲜总督。

  桥本欣五郎,陆军大将,中日战争的煽动者、日本翼赞政治会(法西斯统治下的议会)总裁。

  畑俊六,陆军大将,日本前华中派遣军总司令。

  平沼骐一郎,男爵,日本前国务大臣。

  星野直树,日本前书记官长兼国务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假释后于鸠山一郎内阁服务。

  东乡茂德(20年),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死于狱中。

  判决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军元帅,日本前海军军令部总长(1947年1月2日死亡)。

  松冈洋右,日本前内阁外务大臣(1946年6月27日死亡)。

  ▲免予起诉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受审后即患精神病而停止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