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盘两台电脑同步:“深圳胖哥”:将关爱老兵进行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38:49
“深圳胖哥”:将关爱老兵进行到底

六十多年前,青春年少的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远离家乡,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筑起了一道道铁的长城。

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再也没能与亲人团聚。活着走出战场的英雄们,如今也早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被这个国家和民族所遗忘,在这个国家偏远的一隅,过着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

他们就是——当年的抗日老兵!所幸,现在有一批叫做“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在对他们进行捐助和关爱,“深圳胖哥”李明晖就是其中的主力、活跃分子。

与老兵结缘

2005年7月的一天中午,来深圳办事的李明晖,吃完一碗面条后,穿过群星广场,来到红荔天桥。

在天桥下,他突然看到一位老人和两位年轻男子在乞讨,老人身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打油诗”,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抗战经历和现在的悲惨境遇。

通过这首“打油诗”,李明晖得知老人叫廖云端,85岁,是四川大竹人,曾是中国远征军一员。

“老人从四川老家来深圳治病,但医药费不够。那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儿子的朋友。”李明晖回忆说,他很同情老人的遭遇,就随手给了20元钱。

刚走开没几步,老人便被两个城管驱赶,李明晖很生气,上前去和城管理论:“如果老人说的是真的,他就是民族英雄,你们怎么能这样对他呢!”李明晖依然清晰地记得6年前自己说过的这句话。

瞬间有群众围观,城管只好作罢。“如果那两个城管坚持赶他们走,我真的会揍他们!”李明晖仍气愤不已。

半小时后,李明晖办完事,再次回到天桥下,询问了老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并专程前往探访。

老人向李明晖讲述了自己的抗战经历,曾经在哪支部队、用过哪些武器、参加过哪些战斗等等。

“那些细节和地名,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无法杜撰的”,李明晖说。于是,李明晖又和朋友凑了2000元钱,资助老人看病。

“我一时接受不了,当年为国浴血奋战的老人,现在怎么能这样?”李明晖说。不久,他通过一个朋友联系上云南保山市委统战部,了解到当地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老兵。

酷爱户外运动的李明晖,开始在他的“野战排”户外俱乐部里,积极募捐,并委托保山市统战部负责发放捐款。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与这群当年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老兵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深圳胖哥”也逐渐取代了他的真名。

冲动的代价

2006年春节期间,“胖哥”李明晖和15名网友一起前往保山,去看望老兵,看到这些曾经的民族英雄如今的凄凉晚景,“胖哥”悲痛不已。

92岁的郑海彬老人,曾参加过滇缅抗战,战斗中腿部负伤致残,他见到时一只眼睛已经失明,而且连像样的被褥也没有;84岁的施炳安,曾参加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役,独居在家,要用两根棍子支撑才能行走;96岁的段文周,曾参与华丰县剿匪、河口战斗,已经无法行走,生活窘困……

“很多老兵都是孤寡老人了,我当时很想和保山统战部联系,找一个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建一个养老院,把有需要的老人们接来照顾。”“胖哥”说。

然而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老人们都说,“死在外面的人回不了家”,绝大多数宁愿苦守自己破败的小屋,也不愿到养老院去。

养老院建不成,“胖哥”“一时冲动”,和保山市委统战部达成了口头协议:3年时间,每月给每位老人捐款100元。

第一年,他支付了30余万元;第二年,一些老人逝去,保山的老兵剩下了200多位,胖哥支付了20余万元;第3年,他依然在支付……如今,他已经支付了将近100万元。

然而,“胖哥”并非是一个“有钱的主”。今年41岁的“胖哥”是河北廊坊人,1993年辞掉油田工作,前往海南淘金,却遭遇房地产泡沫,靠吃方便面艰苦度日。1995年底来到深圳,卖过电脑配件,做过医疗用品,2005年后彻底成了自由职业者。

他唯一的“工作”便是炒股,作为一个职业股民,“胖哥”颇有一番本领,在大牛市期间,也赚了一点钱。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08年,他也亏了不少,如今,他依然没有自己的房子,靠租房度日,甚至在今年,因为房东要涨房租而被迫搬家。

结婚一年多的“胖哥”,也渴望给妻子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没办法,尽管是冲动,但却不太容易停下来。”“胖哥”说。

“估计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老兵了,他到全国各地看望了很多老兵,还捐了这么多钱。”北京志愿者“赖子”如此形容“胖哥”对老兵的痴迷。他在“胖哥”的书柜里,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老兵的回忆录和抗战方面的书。

 “‘胖哥’是我很尊重的大哥,他为老兵做出的贡献,起码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见到有人超过他!”上海志愿者“氧气”如此评价他。

发现志愿者

“以前都是自己单干,没人支持,总感觉力不从心。”“胖哥”无奈地说。后来,他发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和他一样做着关爱老兵的事。

2007年底,北京志愿者“赖子”发起了一个全国性的义卖T恤活动,聚集了一大批志愿者,在深圳形单影只的“胖哥”,看到后激动不已,马上和“赖子”联系。

“他当时说,没想到还有人发起这个活动,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在做这个事情,他当时用了一个词叫‘喜极而泣’!”“赖子”回忆说。

从此,“胖哥”便和“赖子”等志愿者一起进行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因为同样的“关注历史 关爱老兵”信念,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们一起去看望老兵,一起去给老兵募捐,“‘胖哥’还亲自帮老兵洗过衣服、做过饭。只要你尊重历史,你就会难过,只要你关爱上了老兵,你就永远放不下,这种东西就跟吸毒一样!”“赖子”说。

2008年5月1日早上8点半,厦门湖里安兜路口,出现了印有“关注历史、关爱老兵”的条幅和海报,“关注历史、关爱老兵”第一次义卖活动正式开始。一群穿着印有老兵图像和“关注历史、关爱老兵”字样T恤的志愿者,开始进行义卖。

但不幸的是,不到一个小时,先后两辆警车出现,并将负责人带到警察局了解情况,义卖活动无疾而终,只卖出了四五件。

“民警态度也很和蔼,但是说这种活动需要报备,而我们没有报备,所以不能继续进行。”“赖子”回忆说。

“虽然这次义卖活动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却聚集了很多志愿者,包括现在的绝大多数的论坛管理员、核心志愿者。”“赖子”总结道,全国目前比较活跃的关爱老兵的志愿者有几百人。

2008年底,“胖哥”发起建立了“关爱抗战老兵网”,希望找到更多的抗战老兵,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关爱老兵的行动中来。

在这个网站中,志愿者为每位寻访到的抗战老兵都作了简单的介绍,包括抗战经历、生活近况等,并配有老人近照。同时,“关爱抗战老兵网”还会公布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支出等财务凭证,做到公开、透明。

2009年4月,“胖哥”陪同7名抗战老兵及家属重走滇缅路,即远征军老兵“圆梦滇西”之旅。老人们在滇缅公路集结,并来到当年的松山战役战场,缅怀牺牲的战友,7名老兵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志愿者非常关注老兵们的精神需求,知道他们希望获得认可,便制作了刻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纪念章,送给每个寻访到的老兵。纪念章上面刻着“在人类的字典里,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下面则写着“献给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老兵们”。虽然这样的纪念章,没有任何政府背景,却深受老兵们喜爱。

同时,志愿者每年还印制“关爱抗战老兵挂历”, 内容就是和抗战相关的大照片,并采用认购、募捐的方式来送给老兵和亲属。

最后的心愿

去年11月7日,关爱抗战老兵网和孙春龙,同时发起“帮助老兵实现一个心愿”的活动,陆川、王小山等知名人士积极参与。

仅仅5个多小时,首批老兵的5个心愿就被全部认领。短短几天时间,47名老兵的47个心愿就被全部认领,并且全部实现。

因为这些老兵们的心愿是如此简单,有的只是希望能够吃上一碗红烧肉,有的只是想要一套好点的衣裳,有的只是希望能到国殇墓园祭奠牺牲的战友……

与此同时,“关爱抗战老兵网”发起了纪录片《最后的心愿》拍摄活动,拍摄对象正是这些垂垂老矣的民族英雄。

而纪录片的拍摄经费几乎全部来自“胖哥”的个人捐助,导演“赖子”透露,“最少在20万以上”。“胖哥”因此成为《最后的心愿》纪录片的制片人,并且身兼志愿者、访问者、司机等多重身份,因为前往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拍摄都是开的他的车。

今年88岁的云南保山老兵熊世超,是纪录片《最后的心愿-重返老战场》的主人公,这也是目前唯一一集拍摄完成的纪录片。他的心愿是能够找到当年埋葬战友的地方,缅怀深埋在红木树的几十位战友。

去年,“胖哥”和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四川志愿者马姐以及摄制人员,请人用滑竿抬着熊世超老人,回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红木树。

当年的阵地依然清晰可辨,战壕也能够清楚看到,但是老人口中念念不忘的大青树,却早已在一场大火中丧生,当年埋葬战友的地方也无法找到,“60多年过去了,地貌都彻底变了”。

在失望之余,作为红木树战斗的3位幸存者之一,重回战场还是让老人兴奋不已,一幕幕战斗往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参加过滇缅抗战的熊世超,最看重的是获得尊重和认可,志愿者发给他的“抗日老兵民族英雄”纪念章,不慎被小偷在偷钱的时候顺带偷走。这让老人郁郁寡欢了半年多,甚至不敢出门,还为此生了一场病。

“钱偷走了我不心痛,心痛的是那些纪念章,没有那些纪念章,我咋个好回四川嘛?我咋个好出去走嘛?”老人说。这些民间颁发的纪念章是熊世超老人的精神支柱,老人把这些纪念章当作是对他抗日老兵身份的唯一证明,也是对他那段光荣历史的证明。

所幸,“胖哥”带了一枚和老人被偷的一模一样的纪念章,当志愿者把纪念章挂在老人胸前的时候,老人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老人还希望能够与远在重庆的哥哥一家团聚,与亲人团聚,也是大部分抗战老兵共同的心愿;老人还希望能够解决他简易房子的产权问题,因为这是他自己搭建的,虽然已经住了20多年,但老人仍然担心被拆迁。

而没有政府的支持,这是志愿者难以完成的。修缮房屋也是大部分生活窘迫的老兵们,共同的心声,但是实现起来,却比较困难。

“如果每个老兵都要修缮房子,这将是很大一笔钱。毕竟对老兵们进行捐助的,几乎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大家也要寻找平衡点。”“胖哥”无奈地说。

相比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兵们,更想获得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尊重和认可,他们更想要2005年中央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但是这枚纪念章的发放对象规定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

多年来,志愿者们寻访到的抗战老兵有700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们日渐凋零。六年多过去了,如今寻访到的在世老兵只有500多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也日渐模糊。

“老兵永远不死,只是会慢慢凋零”,这段辉煌而光荣的历史,也将随着这些曾经的英雄们,一起消亡。

“胖哥”和他的志愿者们正在与时间赛跑,极力抢救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资金始终是一大问题。“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的话,我们会继续往下拍”,“赖子”说,到2020年,最后一位抗战老兵也将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