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内功: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成效及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1:48:49

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成效及建议

一、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目前我县农村有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42个,其中:种植业占80%,流通、加工等占5%,畜牧业占10%,服务业5%。入社社员有4426户,带动农户10600户,建立生产基地93450亩。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初具规模。全县42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社,将乐县小杨笋竹产销专业合作社、将乐县南口隆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形式多元化。从层级上看,县乡村绝大多数是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建立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三是种类多。全县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涵盖着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主要有六种类型:①全程服务型。其特点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对组织成员进行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多方位多形式的服务。如将乐县玉华惠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将乐县蛟湖淮山专业合作社等。②技术服务型。其特点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服务,在社员中组织技术指导、典型示范、经验交流。③市场带动型。其特点是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基地,如将乐县黄潭金溪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目前带动农户600多户。④实体经营型。其特点是经济合作组织通过集资入股和自我积累,以股份形式对内为组织成员开展无偿或低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将乐县深山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将乐县森鑫原林业专业合作社等。⑤“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型。其特点是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如将乐县新农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基地+农户”联社型。其特点是合作联社由数个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组成,通过专业合作社联系农户和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如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等。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营造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将乐县各级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广播、张贴标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民兴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2.政策支持、资金帮扶。将乐县人民政府出台了[2009]53号《关于成立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关文件,明确了将乐县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强调要集中财力加大对特色板块经济基地建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要求涉农金融机构要努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如: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了竹业合作社的建设。2008年将乐县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开展“双十”“一百”活动,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既是“双十”中的十个合作社之一。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以福建竹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漠源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08年4月17日正式成立。发起人7个,现已发展到合作社漠源总社和黄谭、水南、高唐3个分社,社员注册资金1000万元。

3.因地制宜,鼓励发展。目前,将乐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也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引导不领导、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因地制宜,紧紧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从农民的要求出发,只要符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原则和机制,我们都给予积极扶持和引导。在组建方式上可以是农民自办、联办,可以是农民与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事业单位联办,也可以是农民与企业、公司联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多项,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能让农民得实惠,都积极引导支持其发展。

4.规范试点,以点带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够持续发展。农业部组织开展全国试点工作以来,将乐县以搞好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了区域化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形成。如:将乐县茂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千亩种植基地,发展蔬菜(黄瓜、生姜)1200多亩,加工生姜600多吨,产值达1000多万元;今年新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50亩。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大大推动了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每年都在扩大。特别是上级财政扶持的盛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社建设,使合作社基本达到了“五有”,会员发展到116名,入股金额116万元,会员返利达40.6万元。

2.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如:光明乡永吉柑吉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发展到51户,果园面积 2000 亩,年产各类水果 1333多吨,产值400万元,定期技术培训、高嫁接换种、喷灌等。外销水果占总产的80%以上。

3.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将乐县华宇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践中与社员形成“五统二分一扶持”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供应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销售产品、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分户饲养、分户核算;对农户所需资金以鸡苗、药品、饲料等实物予以扶持。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成为全县较大的养鸡合作社。

4.保护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销,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等服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相比与普通农户,合作社具有了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更加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如将乐县金元宝养猪专业合作社,从2007成立至今,入社社员125户,现养母猪600头,每年可提供菜猪6000头,形成产、供、销猪一条龙服务,每户年可增收2万多元。

四、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资金短缺,制约着合作社做大做强。由于将乐县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共同积累少,得到项目扶持的合作社只是极少数,因此多数合作社可用资金主要来自社员出资。但不少合作社当初为了不影响农户入社的积极性,出资金额定得都比较低,有些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些费用。而且由于合作社的资产普遍无法评估抵押,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贷款难,融资难,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做强做大。

2.缺乏高素质人才,合作社运行水平低。目前,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90%以上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社凝聚力不强。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将乐县大部分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等必要机构,但有些还流于形式,很少组织活动;有的合作社“只搭台、不唱戏”,没有任何经济业务和服务内容,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合作社,没有严格执行“一人一票、按交易量返还”等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差,无论是民主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存在着明显差距,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4.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承担着政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职能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县乡的配置相当弱,由于乡镇机构改革,将乐县大部分乡镇农经管理职能弱化,出现指导服务断层,成为影响指导工作开展的瓶颈。

五、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规范化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全市先进县相比仍然存在着规模小、发展慢、抗风险能力弱,以及重数量、轻质量,重组建、轻运营,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等问题。在工作措施上,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户充分了解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运作机制及其较传统生产活动的优势所在,逐步改变农户的传统观念,调动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中央、省、市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典型合作社的经验,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型合作的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广泛开展面向以理事长为主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会计为主的理财能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种养能人,以经管干部为主的各级基层业务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培训网络体系,为合作社的发展培养造就出一批实用人才。

2.进一步做好示范社建设,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选择一批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全县整体推进。各乡(镇)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品,每年要培育2个以上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每年择优培育3个以上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通过培育扶持,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县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及产业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体系。

针对合作社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发展轻监管问题。要加强农经部门的建设,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能,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真正做到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在财务管理上,指导合作社规范建账、加强核算,适时组织开展合作社财务审计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民主管理上,要大力推动社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把合作社办成纯营利性企业或少数人受益的经济实体;在经营管理上,要大力开展“三化”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指导、协助合作社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创建一批叫得响、市场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强化管理服务,做到合作社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

3.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合作社的发展能力。

通过示范引导和工作推动,促进全县信息化建设上新台阶。一是分期分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人员,培育一批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接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是构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以及为合作社之间的交流架桥铺路;三是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合作社宣传品牌、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4.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

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项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信贷、项目扶持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扶持措施。如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扶持,将各种支农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税务部门要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减免税项;金融部门应对合作社实行特殊信贷优惠政策,推出适合合作社的金融产品,降低贷款利率,政府担保或贴息,简化信贷手续;县乡两级要重点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妥善加以解决,全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