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的大学:[思辨] 从诸葛亮的“智慧”谈国人的愚蠢 一个传世的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45:53

[思辨] 从诸葛亮的“智慧”谈国人的愚蠢 一个传世的谎言瘦神 2011-11-18

我说这个观点,可能马上就会有人说我这是哗众取宠,凭良心说,我丝毫没有这个意思,因为我对诸葛亮的厌恶是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的,当时也没仔细想过自己究竟为啥要讨厌他,只是不喜欢故事里的他,做事情的风格,不喜欢正统的理念和他的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这话在那个时代,可说不出口。春节后,我看到谢国忠的微博,说他“20岁的时候认为诸葛亮有水平,30岁的时候认为刘备有水平,40岁的时候发现刘禅有水平”。看到这段话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发现,不认同诸葛亮的所谓智慧的中国人还真不止我一个。那么诸葛亮的所谓智慧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msn.bbs.ynet.com' _; N1 T* A8 b
最适合白领人群阅读的资讯精选,青年论坛8 D+ K2 t7 ]: q4 T0 _4 y6 k
家长式管理拖死自己扼杀全体青年论坛_北青网, u0 L8 j/ w7 o# L0 j2 G1 d
. ?: g1 p3 d% }( Y
诸葛亮的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一直到了最后《五丈原》这个章节,通过司马懿同学的协助打听,才让我们有幸目睹其庐山的真面目。当初诸葛亮囤兵五丈原,让人挑战,不过司马懿就是龟缩不出,诸葛亮就想了个办法,让使者带着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想刺激司马懿出来迎战。司马懿见到了诸葛亮的使者,就请他吃饭,席间司马懿就问诸葛亮的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啥意思呢?就是说,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平常生活起居怎么样呢?使者说,我们的丞相半夜还在加班,稍微大点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审批,饮食都不正常。司马懿就对他的手下说,诸葛亮吃得少、干得多活不了多久了。
6 ]) S' h1 Y# e* N$ w& ]资讯,评论,互动,摄影,时尚,职场,娱乐,人文,健康,聚焦,图片,焦点,奇闻,天天副刊,Ynet.com,北青网
& `+ X2 r" @. \" t* P9 l6 s/ z7 ?就这段对话,司马懿看到的是诸葛亮命不长了;诸葛亮的部下看到的是诸葛亮废寝忘食、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诸葛亮在管理上的无能。大家想想,管理一个国家,事必躬亲,自校薄书,汗流竟日,罚二十以上亲揽,军不治、民不理、政不平、财不足,什么事都找他,能处理的好事情么?即便是他聪明过人有三头六臂,至少这个效率本身就很有问题,我们用脚趾头想都会明白,那么多东西等着他审批,大家排着队等着向他汇报工作,他没指示事情就办不下去,有多少事情要被耽搁,这种效率怎么可能管理得好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呢?甚至就连管理好一个较大规模的公司,我认为都根本没有可能。
& T3 n1 ?- @$ I6 y
" N# t* }- n  f8 k8 B& N5 y/ \最适合白领人群阅读的资讯精选,青年论坛如何证实诸葛亮的愚蠢呢?我们对比一下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历史故事,再看看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就知道了。刘邦也是由四川发兵进攻中原的,陈仓就是现在的宝鸡,而诸葛亮死的地方叫做五丈原,五丈原就在宝鸡境内岐山县,说明刘邦和诸葛亮的出兵方向基本是一致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回回都无功而返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粮草的运输,回回都说是粮食接济不上,只好回头,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老婆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这应该算是应用高科技了吧,但最终也还是没有解决粮食问题。但是我们看刘邦讨伐项羽,走的也是同一条路,依靠的也是四川的粮食作为军粮,可史书中却从没有提及粮食运输存在困难的问题。为啥平庸的刘邦压根就没遇到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而偏偏是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做件事情如此的困难重重呢?很多蠢人都和诸葛亮一样,会认为这是天意,天意不让诸葛亮平定中原。而我认为这就是管理方式的不科学所造成的。家长式的独裁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效率的低下、决策的随意和人才的缺失等等无数的问题,这种模式存在的这一系列不可改变的弊端,使得很多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都变成了问题。; s0 a/ N- h  z4 H5 F2 j( j: E
! R% K. C# Q0 v3 x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中国的问题都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只要领导重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解决某件事情的行政文本里、报告上,第一条往往是这句话------领导重视。因为一次次的事实证明了只要领导重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于是全社会都认同了领导重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但谁又能意识到,正是这个“领导重视”,恰恰是制造了中国大量问题的源头,是中国社会秩序混乱的一大祸根呢。改革开放前,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问题,政府不可谓不重视粮食问题,大量的兴修水利设施,各级领导不断的视察指导,但一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粮食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呢?包产到户。说白了就是政府承认管不了了,干脆不管了,让老百姓自己去解决问题,结果问题自己就解决了。我们再看看朝鲜,金正日对粮食生产不可谓不重视,他甚至不厌其烦的跑到田间地头去指导农民怎么种田,一个从没种过田的万能之神不辞辛劳的指导农民怎么种田,你说朝鲜能不闹饥荒吗?我们别觉得这个金正日脑残可笑,其实我们的领导干部又有哪个不是不辞辛苦的各地指导工作呢?今天教农民种田,明天教工厂生产,后天教商户经营,和诸葛亮的军不治、民不理、政不平、财不足,事必躬亲有何区别呢?是的,诸葛亮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看上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像我们领导重视一样,看起来似乎也把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这种领导拍板的解决方式,实际上埋下了更大的祸患。我们不难发现,领导拍板表面上看起来问题解决的非常有效率,但问题却会变得越解决越多,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领导成了消防队,四处起火四处救火,以至于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不停的折腾,一直折腾死了事。收藏 分享 我说这个观点,可能马上就会有人说我这是哗众取宠,凭良心说,我丝毫没有这个意思,因为我对诸葛亮的厌恶是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的,当时也没仔细想过自己究竟为啥要讨厌他,只是不喜欢故事里的他,做事情的风格,不喜欢正统的理念和他的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这话在那个时代,可说不出口。春节后,我看到谢国忠的微博,说他“20岁的时候认为诸葛亮有水平,30岁的时候认为刘备有水平,40岁的时候发现刘禅有水平”。看到这段话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发现,不认同诸葛亮的所谓智慧的中国人还真不止我一个。那么诸葛亮的所谓智慧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msn.bbs.ynet.com' _; N1 T* A8 b
最适合白领人群阅读的资讯精选,青年论坛8 D+ K2 t7 ]: q4 T0 _4 y6 k
家长式管理拖死自己扼杀全体青年论坛_北青网, u0 L8 j/ w7 o# L0 j2 G1 d
. ?: g1 p3 d% }( Y
诸葛亮的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一直到了最后《五丈原》这个章节,通过司马懿同学的协助打听,才让我们有幸目睹其庐山的真面目。当初诸葛亮囤兵五丈原,让人挑战,不过司马懿就是龟缩不出,诸葛亮就想了个办法,让使者带着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想刺激司马懿出来迎战。司马懿见到了诸葛亮的使者,就请他吃饭,席间司马懿就问诸葛亮的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啥意思呢?就是说,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平常生活起居怎么样呢?使者说,我们的丞相半夜还在加班,稍微大点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审批,饮食都不正常。司马懿就对他的手下说,诸葛亮吃得少、干得多活不了多久了。
6 ]) S' h1 Y# e* N$ w& ]资讯,评论,互动,摄影,时尚,职场,娱乐,人文,健康,聚焦,图片,焦点,奇闻,天天副刊,Ynet.com,北青网
& `+ X2 r" @. \" t* P9 l6 s/ z7 ?就这段对话,司马懿看到的是诸葛亮命不长了;诸葛亮的部下看到的是诸葛亮废寝忘食、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诸葛亮在管理上的无能。大家想想,管理一个国家,事必躬亲,自校薄书,汗流竟日,罚二十以上亲揽,军不治、民不理、政不平、财不足,什么事都找他,能处理的好事情么?即便是他聪明过人有三头六臂,至少这个效率本身就很有问题,我们用脚趾头想都会明白,那么多东西等着他审批,大家排着队等着向他汇报工作,他没指示事情就办不下去,有多少事情要被耽搁,这种效率怎么可能管理得好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呢?甚至就连管理好一个较大规模的公司,我认为都根本没有可能。
& T3 n1 ?- @$ I6 y
" N# t* }- n  f8 k8 B& N5 y/ \最适合白领人群阅读的资讯精选,青年论坛如何证实诸葛亮的愚蠢呢?我们对比一下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历史故事,再看看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就知道了。刘邦也是由四川发兵进攻中原的,陈仓就是现在的宝鸡,而诸葛亮死的地方叫做五丈原,五丈原就在宝鸡境内岐山县,说明刘邦和诸葛亮的出兵方向基本是一致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何回回都无功而返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粮草的运输,回回都说是粮食接济不上,只好回头,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老婆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这应该算是应用高科技了吧,但最终也还是没有解决粮食问题。但是我们看刘邦讨伐项羽,走的也是同一条路,依靠的也是四川的粮食作为军粮,可史书中却从没有提及粮食运输存在困难的问题。为啥平庸的刘邦压根就没遇到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而偏偏是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做件事情如此的困难重重呢?很多蠢人都和诸葛亮一样,会认为这是天意,天意不让诸葛亮平定中原。而我认为这就是管理方式的不科学所造成的。家长式的独裁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效率的低下、决策的随意和人才的缺失等等无数的问题,这种模式存在的这一系列不可改变的弊端,使得很多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都变成了问题。; s0 a/ N- h  z4 H5 F2 j( j: E
! R% K. C# Q0 v3 x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中国的问题都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只要领导重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解决某件事情的行政文本里、报告上,第一条往往是这句话------领导重视。因为一次次的事实证明了只要领导重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于是全社会都认同了领导重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但谁又能意识到,正是这个“领导重视”,恰恰是制造了中国大量问题的源头,是中国社会秩序混乱的一大祸根呢。改革开放前,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问题,政府不可谓不重视粮食问题,大量的兴修水利设施,各级领导不断的视察指导,但一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粮食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呢?包产到户。说白了就是政府承认管不了了,干脆不管了,让老百姓自己去解决问题,结果问题自己就解决了。我们再看看朝鲜,金正日对粮食生产不可谓不重视,他甚至不厌其烦的跑到田间地头去指导农民怎么种田,一个从没种过田的万能之神不辞辛劳的指导农民怎么种田,你说朝鲜能不闹饥荒吗?我们别觉得这个金正日脑残可笑,其实我们的领导干部又有哪个不是不辞辛苦的各地指导工作呢?今天教农民种田,明天教工厂生产,后天教商户经营,和诸葛亮的军不治、民不理、政不平、财不足,事必躬亲有何区别呢?是的,诸葛亮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看上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像我们领导重视一样,看起来似乎也把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这种领导拍板的解决方式,实际上埋下了更大的祸患。我们不难发现,领导拍板表面上看起来问题解决的非常有效率,但问题却会变得越解决越多,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领导成了消防队,四处起火四处救火,以至于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不停的折腾,一直折腾死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