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成双范丽王辉 结局:在密执安大学接受培训--考察美国中小学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6:39:43
考察美国中小学印象
田先钰
(在2001年底天津市教委人事处要求我给天津市十八个区县教育局人事科长和人事干部做一次美国基础教育情况的汇报,本文是当时的汇报记录。
全文共5,434字)
1、 美国基础教育管理处于一个地方分治的国家体制内
美国这个国家诞生之前本是一些互不隶属的殖民地,美国的独立战争是当时美洲的十三个殖民地联合起来与英国的战争。这十三个殖民地就是美国最早的十三个州,从时间上看,美国是先有了州后有了国家,先有了州政府后有了联邦政府,当时十三个州签署了协议赋予联邦政府若干项的权利,这项协议就是美国宪法。美国的宪法规定,凡是在美国宪法中没有明确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都是属于各州的权力。最早的美国类似于今天的联合国,是一个松散的联邦,现在的美国联邦政府虽然比建国时有了更多的权利,但是仍然在很多方面不能完全辖制州级政府,包括法律和行政的很多方面。美国各州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各种制度都有鲜明的地方化色彩。
我们国家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国家体制上的不同影响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教育方面,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美国政府在很多方面“说了不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很多方面,因为美国宪法没有赋予它相应的权利。美国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联邦政府对很多人在很多方面缺乏约束力,这是我们中国人分析、认识、理解美国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到的问题。
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就“说了就不算”,因为联邦宪法中没有赋予它教育管理的权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联邦政府基本上就没有过独立的教育部,也没有过专职的教育部长。曾经有过一个笑话,说一个人是联邦政府的教育部长,其实是说这个人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和影响。
美国关于教育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的权限基本上都在州一级政府,因而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只是倡导性的,缺乏法律上的约束力,有时联邦政府为了推动“国家的教育政策”只好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进行“物质刺激”,这一点也很有意思。


接受密执安州教育总督学的接见
参观东密执安大学
2、 美国基础教育的地方化、文化多元化、“钱说话”
由于美国各州法律有很多不同,教育法规也有很多不同,各州之间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美国考察过美国教育的中国人回国后写了很多有关美国教育的评介文章,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站上可以很容易见到。我们有时发现这些文章有很大出入,往往以为其中必有一些文章弄错了,其实这些文章的内容大都是有根据的,只不过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以偏概全,看到了一个地方的情况以为就是全美国的情况了。
( 我今天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但是我知道,只能做到相对来说少犯类似错误,因为美国太大了,教育情况又太复杂了,一谈到美国这个大题目,犯错误就难免了,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分析着听,批判着听,欢迎随时打断我的讲话提问题。1992-1993学年我曾经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师交流项目在美国的纽约州、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学习考察了一个学年,这次又在密执安州学习考察了三个月,我对美国教育的地方化确实有直接的体会,如果大家能提出问题讨论,我可能表达得更好一些。当然,我肯定也有很多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
美国基础教育的地方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
在管理权方面,在有些州里州政府直接管理的成份多一些,在有些州里学区的权力更大一些。在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方面有些州的力度更大一些。
在学制方面,有些学区是K-5-3-4学制(一年幼儿园、五年小学、三年初中、四年高中),有些地方是K-6-2—4学制,还有K-6—3—3学制、K-4-4-4学制、K-6-6学制、还有8-4学制。总的来说前两种学制最普遍。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的意义更多一些,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白人居住区和多种族群居地区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社会治安好与社会治安差的地区课程设置也有所不同,这些不同都是因为学生成长的需要有所不同。
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有些州实行比较严格的统考制度,有些州甚至没有统考制度,在实行统考的州里,各州统考的形式、难度和组织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队统考结果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
在学校的教育设备条件方面,贫富不均造成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也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基础教育的多元化其实是由其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特点决定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国民构成相当复杂,不同种族的文化都在学校里占有一席之地,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学区董事会直接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其他方方面的政策,使学校教育直接打上当地种族文化的烙印。
美国也是一个贫富发展很不均衡的国家,富人和穷人基本上居住在各自“社区”之中,富人和穷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通过学区董事会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美国私立学校中教会学校占有很大比重,林林总总的教会派系必然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出其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美国基础教育的“钱说话”是由其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的,谁出钱办学校,谁就对怎么办这个学习有最大的发言权。前面提到过,联邦政府为了倡导新的教育政策,只好提供专项教育资金来进行“物质刺激”,教会学校当然也是在通过出钱办教育来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在州政府对基础教育控制比较多的州里,州政府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肯定就比较多,在学区权力比较大的州里,社区投入就肯定在学校经费来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密执安州州政府给分摊给每个学生的年度经费是6600多美元,有些学区对学生的年度经费增加不大,安娜堡学去的学生年度经费增加9700多美元,而密执安州学生年度经费最高的学区达到了14000多美元。年度经费相差这么大,学校办学的质量能一样吗?
在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移民比较多的学区里教学设备老化,教材陈旧过时,甚至还存在几个学生用一本教科书的情况。
美国的学区是按照居住区划分的,学区的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学区内的房地产税分摊的,所以,学区好,房屋价格也好,穷人是买不起住不起的。换句话说,是由于富人们聚集居住一起才造成了声誉好的学区。
一位美籍华人说,美国基础教育所标榜的平等教育和大众教育都是名不符实的,他说,美国所谓的平等的“基础教育”实际上在维持着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另一位华侨说,美国教育有其从高中阶段开始就是“精英教育”,根本不是他们自我标榜的大众教育。我比较同意他们的说法,但是美国专家都是一再坚持说美国教育是自由的、平等的、大众的。
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活动
Cranbrook学校教室内景


3、 美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93年我曾经一个人在纽约州教育厅参观访问了一整天,这一次我们研修班集体在密执安州教育厅参观访问了半天,这两个州教育厅就有很大的不同。纽约州教育厅的雇员上千人,办公楼比密执安教育厅所在的办公楼大几倍,内部机构也不尽相同。我现在所介绍的主要是密执安州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密执安州教育厅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密执安州总督学,他虽然是州长的内阁成员,但不是由州长任命的,也不完全听命于州长。他是由密执安州教育委员会任命的(State Board of Education),直接向州教育委员会负责,而州教育委员会的五位委员(两位共和党员、三位民主党员)是通过公开竞选产生的,教育委员会决定本州的教育政策,总督学负责推广、落实这些政策。
总督学下属的各个职能部门负责法规政策、资金调配、课程设置、教学监督、师资培训和资格审查等等,由于在联邦法律和州法律的大框架下各学区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州政府教育厅对各学区主要发挥宏观的指导和咨询功能,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倡导、培训,而不是行政指挥。
学区一般是以城镇居住区为单位划分的,有大有小,负责管理学区内公立的中小学校。美国中小学校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私立和公立学校由各分两类。
私立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0%多,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教会学校,并不是个人“私有”,纯粹的私立学校只占美国中小学校的5-7%,私立学校是“贵族学校”,学费昂贵,比公立大学的学费还高很多。但是教学设施非常好,管理严格,学术倾向很重,教学密度很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很重,在这一点上不比我们的重点中学逊色。“纯粹的”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都很突出,而且非常注重学生的全方位素质的培养,这些私立学校代表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培养着美国“上流社会”的主流。
私立学校在联邦和州法律的框架内完全独立的设置自己的课程,完全独立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受任何干涉。


在美国中学的班级里考察
公立学校是面对学区内适龄学童的免费的12年义务教育,是全部免费的教育。
公立学校也分两类,大多数是传统意义上的、由学区财政支持的学校,另一些是近年来兴起的所谓“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特许学校一般是在特定的教育理念下运行的学校,很多与种族文化有关,也有类似我国职业学校或者中专学校的,还有类似我国择优招生的重点中学的。特许学校按人头接受学区的学生经费拨款,一般不能决绝学区内申请入学的学生,但是一般不受学区对课程、学制和人事等方面的政策和行政约束,特许学校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各个学区都有自己的学区董事会,通过公开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都是无薪水的,他们代表社区在联邦法律和州法律的框架下制定本学区的教育政策,他们的种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政策和发展,大多数董事会成员是因为热心教育事业参加竞选的,但是也有个别人纯粹是为了削减学校预算、减轻房地产税收而参加竞选的。
每一个学区聘请一位学监(或者叫督学)来执行董事会的政策,督学是行政官员,下设一位或几位副学监,学监办公室设有各种职能科室负责法规政策、资金调配、课程设置、教学监督、师资培训和资格审查等等,他们的工作是具体的、实质性的,直接指导所属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美国学区的学监和当地的检察长、警察局长一样往往都是当地薪水最高的公务人员,比当地行政长官(比如说市长)的年薪要高很多,这些学监一般都是教育管理学方面的博士。
学监负责遴选各个中小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推荐给学区董事会批准。
校长和副校长负责管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副校长的工作分工很详细,正校长当然负有监督指导副校长工作的责任,但是不能随意干扰副校长的工作(学监和副学监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发达地区的校长基本上都是博士,校长、副校长至少要达到硕士学历。
美国学校一般都是二级管理,校长和副校长直接管理教师,没有我国中小学中的教务处、德育处和总务处一类的设置。负责管理教务的秘书是为校长服务的,和教师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地位要比教师的一些。负责学生课程指导、就业指导和体育活动的“教导处”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和教师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地位和教师是平等的。在一般规模的学校,各学科都有一个协调员或者组长、主任,负责协调指导工作。
4、 美国各级学校教育的规模
中国驻美国芝加哥领事馆的文化参赞江波博士亲自到安纳堡看望我们并给我们做报告,给我们启发很大。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中美教育比较的数据,对我们帮助很大。确实,比较一下中美学校教育的规模、资金投入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对我国基础教育问题有一个更清醒地理解。
中美教育的一些比较数据
(1998年)
中国                                    美国
中小学在学学生                    2.42亿                          0.5亿
(私立学校)                      230万                              660万
可授学位的大学在校生           700万                            1500万
中小学教师(不含教辅人员) 660万                            230万
大学教师  (不含教辅人员)   50万                               70万
教育经费投入             3349亿元人民币          6648亿元美金
占GDP比例                             4%                                    7%
政府资金投入             2287亿元人民币              4400亿元美金
中国的中小学生差不多相当于美国中小学生的五倍,我们教育资金投入的投入只相当于美国的十五分之一。而且美国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更大,而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可能更大一些。
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还在社会中以初级阶段,财力物力有限。
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要脱离开中国的特定国情,不能和西方国家盲目攀比,不应该头脑发热,好高骛远,提出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往往容易造成虚假的繁荣。(这一点我还没有认识清楚,不好多讲)
所谓的虚假繁荣, 我们看到过形形色色的“成功经验”其实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而已,有些人不管上级提倡什么新的教育理念,都把自己的做法硬套进去总结经验。
现在很多人热衷提倡美国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化,但是这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我们的教室空间和设备资源还不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小班化教学在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经济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还是有很大的存在合理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脱离开环境条件搞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美国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说在美育方面就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乐器和绘画材料的经费都是非常大的。另外在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方面、在实验设备、实习工具方面、在郊游和实地考察学习(field trip)方面的资金投入都是很大的,我们的学校很难支撑得起。
其实,以上的数据还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从教育资金投入的产出比看,其实我国基础教育的效益更高一些,更成功一些。
现在很多人在讲美国基础教育比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好,培养出来的学生比我国的学生更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然后据此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和技术方面的缺陷,我就不太赞成这种思路。且不说他们的基础较是否真的就比我们好,如果我们也像美国投入那样多的教育经费,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完全有可以远远超过美国人。如果美国用我们的那点经费搞他们现在这种教育,肯定是搞不下去的。我们应该虚心借鉴美国基础教育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们自身的优势,那样才不失自信,才更积极客观,才更可能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