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给朋友英文:走在教育的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27:39
 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家族近几代人中,有几十人做教育,也算是教育世家吧。孩提时就时常看长辈们的线装书和教鞭,家族的这种书香影响和长辈们的书卷气,使我选择了做教育,一做就是几十年。教课,当班主任,做教导主任,任校长,伴随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看着学生们一代代的成长,听着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我真可谓非常欣慰的走在教育的路上。从北国的黑龙江到南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在沿海发达地区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和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一直走到首都北京,我先后在这些地方的几所学校做过校长,用朋友们的话说我是潇洒走一回。教育家族给了我对教育认识的启蒙烙印,先辈们对教育的热爱和终生执著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做教育一生的价值取向。

     白山黑水之间那片振动肥沃的黑土地,东北大工业基地的高科技、现代化和集约化生产给了我强壮的体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韧性,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对教科研的感情,对教育探索的起始与执著。深圳,是年轻的城市,是朝阳城市,是活力四射的城市,它给了我这个当时已是中年人的校长以活力,以生机,以探索与开拓。在齐鲁大地、黄海之滨的海滨城市青岛,是海尔、海信等名牌享誉的城市。青岛人以山东人的厚重,海滨城市人的浪漫,现代化工业都市人的大气积极的影响了我。一位好校长要以其人格魅力影响学校,以其管理艺术把握学校,以其学识渊博引领学校的校长文化,似发自心灵深处的元气场驱使着我做好校长。云南植被特别好,青山绿水,称得上是绿色之乡。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茶马古道,洱海,雪山,人与大自然的天然合一,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容并存,让我深深的思考教育,思考文化。我思考教育的来龙去脉,思考文化的积淀于发展,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我思考并实践教育应回归它的本真。我在昆明任校长时提出和实施了绿色课堂和绿色教育。首都北京是文化古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蕴含聚中了中国五千年优秀灿烂的文化,长城的大气,故宫的王气,天安门、长安街的宽阔。从北京法源寺到什刹海,从老北京胡同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北京城里既有市井气息同飘香的现代文化安然无事,又有古老的院落与时尚的潮流各得其所。北京到处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蕴含着规则,丰富着文化,折射着道理。北京让我思考最多的是我们中国的学校,要用中国文化办学,当然要用中国文化管理。

     这些年,我既是走在教育的路上,又是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走在波涛的大海与涓涓的溪流之旁,走在莽莽的原野和无垠的森林之间,走在都市与乡野的连线上,尤其是走在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现代文明里。在教育的路上,我看到听到和自己遇到的故事真是太多。故事有学生成长的烦恼,有的是老师们教育学生的平凡之事非常感人,有的是校长们热爱学校的全身心的投入让人钦佩,有的是家长望子成龙又适得其反等等。这些教育故事,用情感的记录,用心灵的记录,是刻骨铭心的记录,是情绪之后理智的记录。

     使我体会感觉的是我们的教育对社会承担的太多,对孩子们承担着太多,我们的教育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一代代教育人在前赴后继努力为教育做着。我们的教育既前有古人,又后有来者,让我感动。这是我做教育继续,再继续的动力。这就是我写这些文章记录的动力,进而汇集成这书的动力,以还给我的学生朋友们,我的老师朋友们,我的校长朋友们,我的家长朋友们。

     在黑龙江,我搞成功教育十年,提升薄弱学校,帮助鼓励弱势群体学生进步;在青岛我致力于转变“困难学生”,使许多孩子浪子回头;在昆明我搞绿色教育,绿色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求索教育的真谛;在首都北京,我在做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当今非常有意义的教育事情的同时,深入研究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特点与结合,探索适于中国学校的文化,管理中国学校的文化,适于我们的孩子们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课程。

     在教育的路上,开始我是愿意择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走着,走着,则逐渐更多关注和教育着那些更需要受教育或良好教育的“困难学生”及失学儿童,关注那些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那些学校中的弱势群体。我的《转变困难学生》、《教育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习的最优化——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几篇文章中有体现。我做教育开始是凭感情去做,对教育的执著,对孩子们的爱。后来在感情的基础上多了理智,思考教育的最优化,我的《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等文章就是这样的思考与实践。

     在教育的路上,书是我忠贞不渝的伙伴,我一直在阅读。“阅读改变人生”,斯言诚哉。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读书能使人“心底无私天地宽”,能使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读书能使人弃浮躁而渐踏实,弃喧嚣而渐宁静、弃浮华而渐朴实、弃追风逐浪而渐渐独立思考,弃贪图虚名而渐渐实事求是。

     读书会让人稳定和安宁,从容地阅读、思考,能丰富自己。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又是一本大书。读书时你可以发现生活的魅力,生活的道理和生活的快乐。我体会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幸福生活和做事业的幸福都会拥抱你的。

     在教育的路上,我一直是脚踏实地前行,似乎悟懂了一些王国维说的,古今之成为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有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概括: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教育依然如是。

     在教育的路上,我常常端详和思索中国书法五墨:即书法要满而不塞,疏而不漏,浓淡相宜,干湿得法,深浅有度。其实做人也如此,管理学校也如此。

     中国近代教育家潘光旦教授,一生从生命科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角度研究认识人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人的社会行为和规范以及人处世法则和伦理道德,力图为人类寻求一条“中和位育,遂生乐业之道”。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恰在思索寻求“中和位育”的教育过程。

     在教育的路上,教育给了我欣慰,给了我喜悦,做教育的同时也有许多烦恼和困惑。有时感觉人很孤独,而面对孤独则内心却是充实的。面对孤独我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其实,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官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我则体会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而我又突然发现做教育,探索教育非吾独善其身,而是“吾道不孤”,无论是家族的,同事的,社会的一路前行者多矣,合作者多矣。

     在教育的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突然顿悟历史是按其本身的规律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着,教育乃如此。教育也是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着,按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着。人为的,主观的想象于教育不行,只有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前行便是。

     在教育的路上,我似乎发现一个现象。工业时代的人们,很少有修补的观念,可是农业时代穷困怕了的人们,却把任何可以废弃的东西都不报废,他们珍惜旧的、爱护旧的、对旧的发生感情,他们宁肯钉钉补补,也很难汰旧换新。这种情形,变成了一种定律、一种习惯,最后变成了目的本身。所以,最后问题不再是有没有能力换新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先排除换新,一切都先维持旧的为天经地义,不能维持则以修补旧的为天经地义。农业时代的穷困,形成了人们的惜旧观念,从一套制度到一个脸盆,都无例外。这就是人的传统观念改变之难,也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之难。做事需顺势而变,更需要集体而变。在潮流中行事的人要有大智慧,有大心雄,有大责任。做教育既要务于精纯,又要观其大略。

     在教育的路上,我做了多年校长。做校长,先是做人,其次做事。人对了,事就不会错。中国人讲在中国能做成事的人必须是:有度量去包容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成功校长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对正确的判断,则需要智慧,需要经验,需要自身的文化底蕴,需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透彻领悟。中国人讲做人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当,又要简捷。中国人讲乱世用奇,治世用正。以奇始,以正合,始终是不变的。这也许是中国人用中国文化管理学校吧。

     在教育的路上,我不知不觉走入了教育国际化系列。“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读一国之书”,要知道中国以外还有世界,了解世界才能了解自己,发展自己。近几年我有机会走出国门,考察了东南亚教育,又去欧洲,去美国,去日本考察那里的教育。我走访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知名学校,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还有美国的Hb女校等许多中小学校。我走访了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罗婷女中等世界一流学校,走访了日本的山田高中这所非常有特色的学校等。了解西方教育,探讨教育国际化,以便更好的做好我们的教育是我新的追求。

     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教育的四个特点之一,是它的教学哲学——自由教学。他们主张学校给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将来的基石,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最大限度激励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向导师提出问题等。1861年,伊顿公学当时的校长威廉·约翰逊·科里曾经对学生们说:“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艺术和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一个人在学校里花费许多时间学到的知识中的绝大部分,可能都不会被直接运用,并渐渐被遗忘,而真正最有效,最持久地作用于这个人的,正是在学校中体验到的那些“艺术和习惯”。一所学校要蕴涵这些“艺术和习惯”,并把这些“艺术和习惯”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伊顿公学的这一教学哲学,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已有560多年办学历史,已成为世界教育中一流的伊顿公学也在积极的推进教育国际化。

     我先后两次访问了坐落在美丽的伊利湖畔的美国HB女校,在近20天的时间里,我看的是这所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灿烂的微笑,生命在校园里是那么的阳光,朝气。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们自由交流,生活中学生的独立,让我们深思。在日本的一所幼儿园里,我看到四岁的小孩子在自己吃午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网络化,学习终身化的世界大背景下,教育不能独善其身,要合作发展,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所趋。顺应这一世界发展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走到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合作,这已经是当今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同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人类优秀文明,共创人类优秀文化。

     教育面向世界是空间的延伸,面向未来是时间的延伸,核心是要面向现代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要吸纳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先进的管理办法,了解西方文化,就是必须走教育国际化之路。

     世界各地优秀学校将人类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不仅成为共识,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育合作、师生互派等方面已积极实践,近年来已呈明显发展趋势,并取得了可观的办学效益。世界各地学校以多种形式进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大家共享人类优秀文明,共创人类优秀文化。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校长、教师、学生间的互访学习又成为载体承传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传统等社会文化资源,而这一交流已成为重要载体,使师生们获得了用价值、文化、传统难以衡量的知识和观念。教育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孕育,并催使着教育向代化。

     在教育的路上,我一直在悟,中国学校还是用中国式管理。西方管理是科学管理,中国管理是哲学管理。西方文化我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工具性的东西,而中国文化是修炼性的东西。西方文化是术,中国文化是道,其内核不同,是两种不同内涵的东西。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够掌握“术”,同时还能掌握“道”的话,那么他就不仅是聪明而且具有了智慧,用智慧的方式管理人与事,才能获得真正的管理成功。 
     我理解中国文化有三种核心理念。一是儒家精神里的“仁者爱人”,这是对他人的包容和关怀。二是道家思想里的“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思想的精粹。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把事做绝。三是“辩正施治”的思想方式,把人看作全息的、和谐的系统。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的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深入在我们的骨髓里,潜移默化在我们的行为中。

    在教育的路上,我渐渐认识到,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个人权利充分发挥的过程,我们的老师们,特别是校长们应有这种认识,否则难以面对我们的学生实施我们的教育,也难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了。

     在教育的路上,观察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是我多年不变的求索课题。人的生长有些像农业,也是春、夏、秋、冬的过程。人从 0-18岁似春,为生的过程。父母养育,学校教育,慢慢成长,面对生活,认识生活,掌握知识,有所作为感欲立。其间孩子们发现宇宙,发现自然,发现事物,发现规律。所以,人从 0-18岁是发现的过程。进而人们逐步去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认识事物,认识规律,成长的过程是认识的过程。再往后,人们便是成熟的过程,掌握知识,有所作为,指导生活,丰富生活,利用宇宙,利用自然,利用事物,利用规律。再接下来人们懂得并学会顺应宇宙,顺应自然,顺应事物,顺应规律。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意义,教育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宇宙的变化从来没有停止过,远在未知的空间,近在可知的事物,变化不会停止,那些人类目前未知的空间、未知的事物,变化决不会因为我们人类的未知而停止变化。实物都是按规律变化着,可见做教育遵循规律是多么重要。

     在教育的路上,我结识了许多好师长,好上级,好老师,好朋友,好的合作伙伴。他们是我读书时的老师,是我工作时的同事,是我做校长时的领导班子成员,是我做校长学校的老师们,是我学生的家长们,是我家族的亲人们。他们给了我许多支持,鼓励,配合,包容。他们给了我许多灵感,探索,追求。我感谢他们,非常感谢他们。

    在教育的路上,同行们聊得比较多的是,作为校长您如何管理学校。在社会转型期有新旧观念的撞击,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传统和现代教育方式的冲突等等。麦当劳对员工的管理规范,着装规范,走路规范,服务规范。微软对员工的管理是松散的,没有硬性要求,员工甚至可以穿拖鞋上班。他们的区别是,微软都是高级人才。我主张学校对老师的管理不能用“麦当劳”式管理。校长对老师们的管理,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校长管理学校,国家的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底线,不能突破,老师们的工资和福利要保证。校长处理学校的事情,特别是与老师们利益攸关的事一定公平、公正。校长最重要的是感情管理,校长要与老师们多接触,每周至少要有一次与老师们接触的机会,多向老师们表达学校发展的愿景,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帮助老师们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校长要依赖老师们办学,并把依赖表达给老师们。我在多年的校长岗位上,对老师和学生投入了太多的感情,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是我人生的无价之宝。

     我的许多教育文章,文章中的观点、案例就是在我所工作过的学校任校长时,在管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是这些学校,这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给了我灵感写成的。文章中的教育思想也是在这些学校做校长时所获而形成的。如《当校长的感受与体会》、《愿景管理,学校发展的长久策略》、《民办学校办学之道》、《学校文化的三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漫谈》、《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等教育文章。还有《中学生心理辅导》、《初二现象》、《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等应归功于学生。是我对学生多年的观察,接触,交流,辅导时有感而成文章。《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则要感谢我的妈妈。老母对孩子的无私之爱,对我读书上学的重视,才有我的今天。

     我的许多教育文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教育探索》、《中小学校长》和《昆明日报》等省市的报刊上。我的曾经的几本论著,如著《现代教育的透视》,编《走向市场经济——精神文明与教育新论》,合著《汉语语法简表》,为《成功人士话少年》撰写部分内容并为之作序等,也都是我在校长岗位上对教育的思索、探求、实践、合作。我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出版社和报社的编辑们。

     我敬慕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历尽艰辛,开辟神州亙古荒原,创立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开中国文化之先河。对中国文化我情有独钟,挤时间潜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影响及作用是我多年的功夫,我的许多教育文章中都不同程度渗透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情。无论以什么方式表述,中国文化在我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课堂教学艺术,管理艺术等许多方面,都有体现 。

    也许由于我潜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并在现代教育中的影响及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许由于我近年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汉语国际推广,应邀百多次在北京、青岛、聊城、大连、昆明、武汉、哈尔滨、深圳、鹤壁、西安、齐齐哈尔等全国各地为中小学教师、校长及大学生作教育报告。我又多次出国,赴美国,去英国,到日本,在美国的纽约、克里夫兰,在日本的青森,在英国的伦敦等地进行教育演讲。从中国文化、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课程构建、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校园环境等探讨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的路上,我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赵淑华女士,她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她默默无闻的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不求任何功名。她全身心的支持我,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是她的写照。她以我的事业,我的成就而高兴,而骄傲。我衷心地感谢她。

     教育永远是神圣而崇高的伟大事业。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我愿继续求索实践真实而伟大的教育,继续潇洒走在教育的路上。

                                                             2007年12月于北京海淀三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