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朋友写一封信 英文:探访黑井古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47:37

探访黑井古镇

热度 5已有 247 次阅读 2011-11-15 08:54

      

     

 

      到了楚雄,朋友问我想到什么景点转转。我说,我来自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山山水水看多了,但很想去领略在边地看不到的历史文化。于是我在陆丰县委宣传部圆圆姑娘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的黑井镇。

       我对黑井镇的记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我所在的武警某部奉命守护成昆铁路,我们有一个中队就驻扎在黑井,我不止一次到过这个古镇,但直到我退伍离开部队我都没有好好打量过这个古老的因盐而出名的小镇。在那个年代,我们一群年轻的士兵仅仅是结伴到街上吃碗米线、凉粉和烧一两张饵块,我除了知道这个地方是产盐以外,对这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一无所知,更不知这深山沟里所隐藏着的那段传奇。

       圆圆姑娘的口才堪称一流,一路上叽叽喳喳的给我介绍着黑井的风土人情,通过她的口述黑井在我大脑中印象逐渐清晰起来,黑井是经历了千年洗礼的盐都,在鼎盛时期的明清时代其财政税赋整个云南省的60%,这个弹丸之地曾经“富可敌省”,在滇中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小镇的人们很是富有,有人见过堆积如山的袁大头,金银首饰丢在柜台也不会有人乱拿,以致现在的黑井人都可以象阿Q一样自豪的吹嘘:“我祖上曾经阔过!”在民国的晚些时候,黑井的好些人家就买了汽车,车开不到黑井就停放在一平浪,小镇也有了象征当时文明的发电机和留声机,电灯照亮了宽敞的院子,留声机里的时尚音乐引得外乡人咋惊咋喜。

       如今,在沧桑巨变中,盐都的辉煌悄然退去了,不过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盐井,只是不再掘采盐卤。黑井因制盐而盛,又因制盐而衰,在制盐的兴衰中使黑井镇成了一座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名镇”,成为一座弥足珍贵的盐都文化博物馆。

 

       30年前我到黑井的时候,即使是在彝州楚雄,这个古镇的名头也远没有武定狮山、元谋土林那么响,而我的故乡,西双版纳的名气那可是世界级的,我丝毫不知道古镇的每块石头都有故事的,节孝总坊、大龙祠,武家大院、五马桥,古巷民居、诸天寺,真觉禅寺、古盐井,砂石驿道、飞来寺,黑牛盐井、安庆堤……这些地名都承载着一抹厚重的历史,每一处风景都演绎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每一幢古宅都讲述着一部大红大紫的富豪商贾传奇……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写道:“保定帝下旨免了盐税,大理国万民感恩。云南产盐不多,通国只白井、黑井、云龙等九井产盐,每年须向蜀中买盐,盐税甚重,边远贫民一年中往往有数月淡食。保定帝知道盐税一免,黄眉僧定要设法去救段誉以报……”在当时,黑井就是大理国仅有的九处盐井之一。

 

      伴着圆圆姑娘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遥望一路风景,我们的越野车在狭窄的公路上摇晃了近两个多小时,在太阳正午之时,古镇就已经在我的眼前,这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历史尘埃下的明清贵妇,静谧悠然的躺在大山之间

     下车走在石板街上,山谷间纯净的空气清新袭人,小镇上的祥和之气,儒学之风让我亢奋。

       人,自然是这风景的主角。与黑井的建筑艺术相比,厚实淳朴的黑井人更令人难忘。黑井的民风是出了名的淳朴,镇子上的人是出了名的好客。当年我们到小镇吃饭,老板娘总是小心地提醒我们炒个小盘吧,大盘你们两三个人吃不完,而她给我们的饭菜总是分量很足;我们走到街上问个路,黑井人总会会停下脚步详细地指点我们,甚至会二话不说为我们带路。

       今天,这种风俗在小镇上保持得完好如初,我们才走到镇政府门口,副镇长小袁就热情的迎上来,陪着我到处逛,听说我是武警出身,这个当年在西双版纳某边防站当过兵的战友话也多了起来,不厌其烦的讲述着小镇变更的历程。

 

        我信步走进街巷,除了房屋翻新过,古镇依然和过去一样的优雅。黑井主要由两条小街组成,也就是一街和二街。进来古镇的第一条小巷便是一街,浅短、狭窄、弯曲的街道颇具古韵。街尽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节孝总坊” 无论是规模还是华美程度都是少见的牌坊又恢复了原样,当年我们看到的那些上癫狂的文革标语已经不见了,这座建于光绪27年(1902年)的石牌坊,是黑井、琅井、元永井三地87位贞节女因守节,获皇帝恩准兴建的。

       过五马桥后进入二街,这里是黑井过去、也是现在的主要商业街,据说当年这条街上到处是旅店、饭馆、赌馆,从天亮喧闹到天黑,又从天黑喧闹到天亮,其繁华的景象令人难以想象。在我们当兵的那个年代,每每到了周末镇子上也是非常的热闹。古镇的人们打开窗子,便是依窗砌起的商铺,商品摆在商铺上一目了然。有:盐巴、石榴、小小灶酒、草鞋、中草药、豆豉、绣花鞋等当地的土特产,店家悠闲的坐在自家门口,看着来往的过客,他们不急于站起来搭讪,似乎过客买与不买于己无关。

       今天,我再次来到这条街上,街上没有我熟悉的面孔,但人们都面带和蔼的微笑,街巷中也见不到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这里的人都充满了友善,友善得让你恍若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小袁副镇长说,黑井的治安很好,不用担心小偷小摸或抢劫这样的事,到了晚上街边也不会有什么“小姐”。我是一个不容易感动的人,但在厚实纯朴的黑井人面前,我一次次地被感动。我不知道黑井人的这份纯朴与友善,在旅游经济的大潮前还能保持多久,但在我的心中,早已铭记下了这一切。

       我握着手中的相机,把秋日午后宁静古朴的小巷、门口藤椅上安详端坐的老者、想给它们照相却围着你脚下不走的狗儿们、节孝碑坊下形容寂然的耄耋老奶,提着竹篮不声不响等待路人来买杏梅的大嫂……一一收入了镜中,我到没把这些东西看做什么艺术,我只是想记录这殷实与拮据的生活实打实的日子。

 

        在我的心中,黑井是一部十分耐读的厚重的史书,它没有现代化的装饰,没有快节奏的浮躁,就像深藏闺中的素颜美女,以自然的人文景观受到世人的瞩目。

        年轻时的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来不及细品黑井古镇,这次我专门看了过去从未注意过的武家大院、文庙、大龙祠等地方。武家大院是黑井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当年我们来的时候还是供销社的一个酒坊。如果不是圆圆姑娘介绍,我真不知道当年的武老爷还有“六位高升、四通八达、九九通久、王隐其中”的野心。通过文庙黑井当年的兴学风潮由此可见一斑,文庙一直是黑井小学的校舍,幸亏被小学占用,否则古镇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早就只剩断垣残壁了现在小学已经搬了出去,当地政府准备重修文庙。具有浓郁明代建筑风格的大龙祠,是黑井的又一大古建筑精品,虽然已有几分沧桑,但这里的古戏台、精美木雕,以及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灵源普泽”牌匾,都是前人留下的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其实黑井呈现给人的,何止是这些唐宋风貌的街巷,明清风格的民居,古老的盐文化也会带给你更多的遐想。

       小袁副镇长一段古老的故事可以把古镇之古交待得一清二楚,黑井自西汉以来就是云南出产井盐的重镇。据传古时有一个名叫李阿召的彝族女性,放牧时对一头老黑牛总是喜欢独自去舔食的一处山崖壁产生了好奇,她一尝竟然是咸的。后来人们在此开凿盐井,为纪念黑牛的“历史功绩”,古人便称此处为“黑牛井”,“黑井”由此得名。其所产之盐虽名为“黑盐”,实则“洁白味美”,素有“两迤名高第一泉”的美誉。

  盐业的发展和兴盛,以及盐在古代经济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给黑井的发展乃至最终的辉煌一时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让偏居一隅、交通闭塞的黑井成为名闻遐迩、富甲一方的小镇。

 

 

  圆圆姑娘不愧是干宣传的,她对黑井的了解如同在大脑中藏了一本史书,她高诉我极盛时期的黑井,每天都有成千上万驮盐的马帮、盐商往来于此,各种思想和文化在这座多石少土的山城融汇、渗透,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盐文化。小镇内更是车来马往,商铺林立,盐商灶户家家兴屋建房,男女老少披金戴银,镇内兴资办学,镇外产业兴旺,甚至昆明的祥云街、拓东路两大主要街区,都成为了黑井人的房产。

     民国末期,随着海盐的大举“入侵”,以及薪乏柴贵导致煎盐成本的提高,富甲一方的千年盐都黑井快步走向衰落。

       30年前我走进这座千年盐都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到了这种凄楚和苍凉,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的街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已是摇摇欲坠,破败不堪。大量木雕石刻、古塔石牌坊、古寺庙古盐井古驿道等遗迹早已经被当做“四旧”破掉。也许人们意识到了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每个人都应蕴蓄一串心灵的记载。因此,在沉寂近百年之后,在斗转星移、沧桑变迁中,黑井开始从沉睡中醒来,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凄凄的小镇上开始迎来了满揣怀古情思、探访建筑艺术、追觅历史文化,不惜远道而来的痴痴游客。

        回到充满东南亚风情的西双版纳,宛若穿越了两个时代的空间般,好几天里一直处于恍惚中。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老旧,甚至有几分破败的街巷、门窗,我还会忆起当年驻守西南大动脉的青春岁月,与年轻的战友们一起在漫步,一起分享一张烧饵块,一小碗小锅米线的场景,这一切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对于那些喜时尚风光的旅游者来说,黑井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但对满揣怀古情思、探访建筑艺术、追觅历史文化的痴痴游客而言,黑井是一部十分耐读的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