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的一封信作文500:空间探索的重大跨越---人民日报社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37:36
空间探索的重大跨越
---人民日报社论   2011年11月18日
天宫、神舟顺利对接,神舟八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向参加此次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表明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重大胜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凝结着航天战线无数科技人员、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的心血和智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几代航天人建立的不朽功勋,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要求高、新技术采用多、验证难度大,对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标准。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成功突破目标飞行器研制、对接机构研制、火箭零窗口发射和高精度入轨、远距离导引控制、近距离自主导引交会、组合体飞行控制、航天器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胜利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创新实践中的巨大威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人自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把各参研参建参试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作为任务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着力确保各大系统、各个环节运转的高效有序;自觉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任务实施的重要目标,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施过程充分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改革发展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着陆 17项实验项目首次公布
实拍神八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回家全程
神八飞船返回舱2011.11.17晚19时36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画面显示为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回家全程回顾。
',1)">
',2)">
画面显示为神八打开主降落伞降至3000米以下。

2011.11.17晚,神八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这是现场工作人员打开飞船舱门。

这是从飞船返回舱舱门看到的场景。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11.11.17晚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神八11月1日5时58分从酒泉发射,以在轨运行16天又13小时(397小时)的时间和1100万公里的行程,成为迄今中国在太空飞行时间最久、飞行距离最长的飞船。
返回舱将运回北京
2011.11.17晚工作人员将中德合作的通用生物培养装置从返回舱取出,运至直升机上。直升机将把装置运至大庙,由在那里等候的有效载荷直升机接力运到北京。今天凌晨,神八上面搭载的中德合作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33种实验样品,将在7.5小时内运回北京。
2011.11.17晚11时许,记者电话连线总参陆航部某团张治林团长获悉,因天气有变化,原计划由直升机运载的有效载荷改由空军驾驶的飞机运载直飞北京,并将于今日凌晨1点左右运抵北京某军用机场。
届时,神八上面配备的两个形体假人,用于模拟航天员的真实体重,也将送到中国航天员中心。
飞船返回舱现场处置完毕后,将于晚些时候被送到呼和浩特,而后运回北京。
神九是否载人需看数据
按照计划,明年,“天宫一号”将等待着与“神九”、“神十”两位“恋人”相约,神九、神十将至少有一次载人飞行。
此次任务成功,是否意味着神九一定会载人?据新华社报道,对此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两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周建平都表示,需要对此次任务的数据进行全面评价才能作出决定。“我也和大家一样期待着中国的再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周建平说。
■ 链接
神八回家路
18:00 神八已在轨运行第262圈,飞临纳米比亚上空,进入返回前的最后一圈飞行。
18:43 飞船在纳米比亚测站上空缓缓水平转动了90度,第一次调姿准确到位。
18:45 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默默告别。返回舱和推进舱联合体再次逆时旋转90度。飞船轨控发动机关机,进入返回轨道。
18:46 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指令发出。飞船直奔地球而来。几分钟后,下降至140公里,接近地球大气层。
19:07 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手,完成使命的推进舱随后迅速掉落,在大气层中被烧成灰烬。
19:19 返回舱到达10公里高度。飞船返回舱按预设程序在预定高度先后打开引导伞、副伞、牵顶伞、主伞。
19:32 在太空翱翔了16天又13小时,行程1100万公里,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 发布
神八17项实验项目首次公布
包括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
神八回家,搭载的空间科学实验备受关注。昨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首次公布了17项科学实验项目名称、承研单位。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国际合作。
据悉,利用德方研制的通用生物培养箱,中德双方开展了四大领域的17项科学实验。四大领域涉及基础空间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先进生命支持系统基础生物学以及空间辐射生物学等科学研究问题,17项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
空间应用系统神舟八号任务主任设计师赵黎平称,此次涉及30多种样品、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整体操作难度较大。
■ 揭秘
神八回家了!按照计划,明年的神九、神十将至少完成一次载人飞行,女航天员有望出现在太空。昨日,记者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神九、神十要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所以航天员活动的空间增大,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天宫一号”配有氧气和氮气
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天宫一号”和飞船组合体内的氧气供应十分重要。但氧气过多或过少,会影响到航天员健康和飞行器运行。
据悉,“天宫一号”配备的是混合空气,与地面空气成分不同,天宫内的混合空气并没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只有氧气和氮气两种成分。不能用纯氧,纯氧易产生火灾。
“天宫一号”和飞船对接后,整个组合体的容积大大增加,因此,供氧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好比大房间里空调反应变慢一样。
据介绍,“天宫一号”的一大突破是首次验证纯水变氧的技术。据项目负责人吴志强介绍,航天员要对带上去的一箱纯水进行试验,利用电解制氧的技术,使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产氧率可满足半个人的呼吸用氧。
首次明确可吸入颗粒物指标
最近在地球生存的人们对空气中“PM2.5”高度关注,这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天宫一号”同样也很重视可吸入颗粒物指标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了微生物指标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指标。专家赵丕盛说,微生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标有两大危害:一是影响航天员健康,二是会腐蚀航天器里的设备。
航天员在密闭的“天宫”要待上10多天,人体代谢是微生物的重要来源,代谢产生的皮屑等在空气中以浮尘存在,积累起来需要净化。航天器本身也不是绝对无菌的,微生物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长。杀灭这些微生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有专门的装置。
专家说,地面上已做过试验,把3个人关进了和“天宫”一样大的洁净舱里,进行过滤效果试验,能在一个半小时将舱内洁净度降到了万级以下,比卫星厂房的十万级洁净度要求还要高出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