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吴静:骨质疏松症状 防治骨质疏松中医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2:46:04

骨质疏松症状 防治骨质疏松中医方法

        中医认为“肾”与“骨”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曰:“肾之合骨也。”《素问·宣明五气》曰:“肾生骨髓”,“其充在肾”。即肾藏精,主骨而生髓。清代唐容川的《医经精义》有“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者骨强”的说法,阐释了骨之固密和空疏是肾精盛衰的重要标志。肾髓充足,则骨骼生化有源,坚固充实,强健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脆弱 无力。肾衰骨髓枯筋痿,发为骨痿。

  肾和肝两脏关系密切,“乙癸同源”,“母子相生”,肝主藏阴而用阳;肾藏真阴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漏,为阴阳之本。肝肾交融,相互滋养,则肾精充沛,肝血充盛,筋骨健壮。众多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医药补益肝肾方药具有明显改善骨密度和骨强度的作用,表明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可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还可改善骨的显微结构,增加骨的强度,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通经活血 止痛治标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以及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此外,由于骨质疏松,骨骼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惫、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不及时防治会出现骨折、驼背、腰髋膝关节活动受限,呈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体位。
  中医认为,“肾者,原气之所系”。肾精所化之气为脏腑经络功能的原动力。肾精不足,气血化生乏源,不能荣养皮肉、筋骨,不荣则痛。肾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脉中,则经脉不通;肾阴虚脉道涩滞,气滞而致瘀;肾阳虚不能温煦推动血液,阳虚生寒,血液凝滞致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 瘀为百病之根,久病多瘀,久痛必瘀。通经活血中药具有使气血流通,经络通畅,强骨止痛的功效。 未病先防 安全有效
          人们一般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但是, 骨质疏松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期开始。《素问·上古天真论》已有“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的记载,古人也有“人过四十,肾气始衰”的熟悉,说明人过四十,骨骼失去肾精的滋养而逐渐退化、衰老。  
     由于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到原有的状态,因此未病先防是要害。未病先防,增加骨量储备,阻止钙质继续流失,将会大大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而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标本兼顾的有效方法。骨质疏松症的“治未病”原则是:饮食+运动+药物+早期骨密度检测。        为了维持骨骼健康,延缓骨量流失,人体需要每日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老年人天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维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非凡是户外运动,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药物中,活性维生素D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药物既能增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促进新骨形成,又能减少骨量丢失。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肾健骨胶囊、骨健胶囊、骨松宝胶囊、护骨胶囊等,能改善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生物指标、改善症状等。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方面,目前的文献研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另外,应用艾灸疗法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在骨质疏松危害之前阻止它。因此,预防骨质疏松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早。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