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儿广场舞跑马山情思:音乐改变生活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7:18:01

                                    音乐改变生活吗?

在很多古典音乐推广活动中,常会听到一句话:“音乐改变生活”。对音乐的爱好就像许许多多闲情雅趣一样,会为我们的生活润色添彩。当代人最大的困扰就是两件事:没时间、太无聊。没时间是因为物质生活压力大,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去挣钱、攒钱才会有安全感;太无聊是因为一门心思赚钱,心无旁骛,一旦得到片刻喘息的时间,除了找刺激求麻醉,还真不知道还能干点什么有意思又有品味的事情。听古典音乐不能解决“没时间”的问题,但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太无聊”的问题,因为它足够博大精深,而且循序渐进,要抽象有抽象,要具体有具体,一旦入门得法,终身不能自拔。因此说“音乐改变生活”是一点错也没有的。

但是还有一种对“音乐改变生活”的诠释:通过学习或评论音乐,继而成为音乐专业人士,再继而成为知名音乐专家,从而改变自身生活的境况和命运。细数从古至今名留青史的大音乐家,大多出自两类人:天才公子哥和音乐世家子弟。他们从事音乐是顺从内心的渴望和命运的安排:前者纯粹是出于对音乐的喜爱,后者在出生前就注定要从事这个职业。因此他们在音乐的学习和创作中,通常不较劲、不功利,为了充分展现自我的表达而学习,为了爱与美的表达而创作。他们的生活单纯而率真,创作由衷而丰富,尽管“现世报”各有不同,辉煌灿烂如维瓦尔第、门德尔松、普契尼等等,或默默无闻如巴赫、舒伯特等等,但是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也有一些出身寒门的音乐家,也没有世家背景,如亨德尔、肖邦、威尔第等等,但是他们自幼对音乐的喜爱与天赋,使得他们并没有把音乐完全当做改变命运的工具,他们遵从自己的喜好和品位创作着极具个性的音乐,也引领着各自时代的艺术品味。至于音乐带给他们事业的成功和优越的生活,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个正常社会给予一位艺术大师应有的地位和荣誉。也有沃尔夫、杜帕克这样倔强的草根大师,宁愿在贫病交困的生活中坚守,也不愿意写一个讨好凡夫俗子的违心音符,更不会用“俗、媚、贱”的音乐来博取庸俗社会廉价的“尊重”。

于是到了高度商业化的当代,在有着强烈家族传统、家道传承意识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学习音乐的学生男女比例高度失调:很少有中产或贫困家庭的男孩子会选择音乐专业,因为他们知道靠音乐致富很难,用音乐改变命运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前途,也会毁了音乐本身。在欧美国家,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也是生活压力不大,或者同时兼读其他专业,极少有把自己逼到音乐一条路,不成功就没饭吃的情况。而且很多国家政府和慈善机构对自由艺术家的资助也是“不求回报”的,只要能够出作品、有高质量的演出和讲学,并不强求“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科研成果”。所以我们在和国外音乐家交流的时候,通常会觉得他们很“简单”:对音乐和与音乐相关的活动细节一丝不苟,而对其他的排场和造势活动漠不关心,当然,极个别明星级大腕儿例外。相比之下,像我这样在国内专业音乐领域内“奋斗”的“音乐家”,却显得那么着急、亢奋、时刻有“危机感”,生怕比别人落后半步,生怕被落下什么。

最近音乐家和乐评人的矛盾空前尖锐,在网上破口大骂到斯文扫地的程度。究其原因还是乐评人的文章“不厚道”,影响了音乐家的功名之路;而乐评人之所以写出的批评意见令音乐家觉得并非出自善意,也是乐评人自己想用“批、损、骂”的方式搏出位。最好是引得千夫所指,这样自己才能一夜成名,成为“仗义执言”的大英雄,之后的“招安”才能有更高的价码。归根结底,还是大家都想用音乐出名、获利,改变命运、出人头地。但古典音乐这块大饼就这么大,血盆大口又那么后浪推前浪,于是只能掐的脸红脖粗,硝烟散尽之后抖落一地鸡毛音乐与评论。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凡是对音乐痴迷到疯狂程度的人,多少都有点神神叨叨?我想这就和酗酒一样,其实都是某种情感缺失造成的“成瘾”性补偿,只不过酗酒很低俗,听音乐很高雅。音乐和酒一样都是好东西,拿它润色生活才是“享受”,而拿它当饭吃,或者找饭吃,不仅玷污了音乐,早晚也会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