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虐心古风歌曲歌词:丽正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0:40

丽正书院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洛阳则是其发祥地。   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   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明福门在哪里?唐东都洛阳宫城正南门为应天门,应天门西面一门为长乐门,长乐门北为广运门,广运门北即明福门,门内有中书省。   早在北魏时,在嵩岳南麓创建嵩阳寺,至唐高宗时改名太乙观。五代后唐清泰年间,进士庞式曾在太乙观讲学。迄后周世宗时,在此设太乙书院。北宋时,宋太宗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尚书、诗经、易经、论语、孟子、左传、周礼、礼记、孝经)一部。宋仁宗时,诏令西京洛阳修葺扩建,赐名“嵩阳书院”,并赐学田一顷,以供办学经费。司马光、程氏兄弟、范仲淹等均曾讲学其中,该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学者吕祖谦说:宋初“海内升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在今湖南长沙)、睢阳(在今河南商丘)、白鹿(在今江西庐山),天下所谓四大书院。”后废毁,清代曾经重修。北宋时,龙门还有利涉书院、洛水南有天官寺书院、今伊川鸣皋村有明皋书院、酒后村有和乐书院等。   元代时,各路、府、州都设有书院,河南府路设有同文书院(洛阳县)、缑山书院(偃师)、伊川书院(今伊川)、嵩洛书院(巩县)、颍谷书院(登封)、洛西书院(永宁,今洛宁)等。   明代,书院大盛。河南府境内有同文书院、伊川书院、洛西书院、洛中书院、伊洛书院、?东书院、集贤书院、少室书院、存古书院等。   清代书院有:天中书院、周南书院(又称狄梁书院,以祀狄仁杰之故)、?东书院、望嵩书院、洛中书院、奎光书院、涧西书院、玉虚书院、丽泽书院、敬业书院、 朴书院、中山书院、黄鹤书院、洛浦书院、伊川书院、龙门书院、阎公书院、伊洛书院、雪香书院、同文书院等。   另有二程书院、西亳书院、首阳书院(以上在偃师县境),平津书院、四知书院、河清书院(孟津),川上书院、芝泉书院、东垣书院(新安),甘棠书院、锦屏书院、屏山书院(宜阳),洛西书院(永宁,今洛宁),伊皋书院、洛西书院、和乐书院(今伊川),和乐书院、乐道书院、周南书院、伊川书院(嵩县),汝南书院、崆峒书院、紫罗书院(伊阳、今汝阳)等。   早期的书院均为官办,在明清时期,大多数书院都为私办。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学、理学,偶或评议时政。书院的设立,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及学术文化都产生过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多数书院也和府、县儒学一样,是为科举取士准备人才的。   明清之时的科举考试,大体是这样的:童生考试合格者可入府、县儒学为生员,称秀才;秀才(以及监生、荫生、贡生)参加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经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然后由皇帝对贡士策试,叫殿试。殿试后赐出身者称进士,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限额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通称状元,第二名通称榜眼,第三名通称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共取进士120人。取得进士身份,便可任命为官员。又,明清时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

发展历史

  唐开元五年(717),于乾元殿写经、史、子、史、集四部书,置乾元院使。次年,改名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通称集贤院。置集贤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等官,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等,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掌刊缉校理经籍。宋沿置,为三馆之一置大学士一人,以宰相充任;学士以给、舍、卿、监以上充任;直学士不常置,修撰官以朝官充任,直院、校理以京官以上充任,皆无常员。金贞祐五年(1217)置集贤院,有知院、同知院等官。元集贤院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知名之士,并总管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等事。元初,集贤院与翰林兼国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二年(1285)分立两院,置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等官,所属有国子监、兴文署。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