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3还有吗:[转载]从“优秀的孩子,家长大多优秀”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44:11
从“优秀的孩子,家长大多优秀”说起

 

    自从儿子上了高中,我就从老师那儿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优秀的孩子,家长大多优秀”。这句话当然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它是对优秀孩子家长的概括和总结。有的家长听后沾沾自喜,有的家长听后一笑了之,可我却单单有了那么一点点思考,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句话要是在我念书的时候被说出来,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人家会说你无知。应该说智商在各阶层子女中的分布是趋于平均的,并不是说,优秀家长的孩子就一定智商高。我们那个时候,区分家长优不优秀,只有一个标准,就看你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要是说优秀家庭的孩子在整体上智商略高,这或许有人相信。但就是这一点,目前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能够进行佐证。影响智商的因素非常复杂,到现在也没研究到家。我是相信智商平均化的。我读的大学里,农村孩子远远多于城里孩子,他们不但在校优秀,毕业后仍很优秀,有的现在高就到了司长的位子。我虽然是个小城市的孩子,但在当时也是一个城里人了;可我的父母却都是文盲,地道种菜的出身。

 

    到现在,情况怎么就变了呢。至于孩子优不优秀,这很好区分,因为学校只给出一个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分数。那么,什么样的家长才算优秀呢?就从我们学校09年80多个考入清北港的学生家庭来分析,这些学子多数出自,1.中产以上,2.父母具有学历,3.长期关注孩子教育的家庭。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要求可谓是极致了。

 

    中产以上,能够保障对最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投入。教育资源的极不均衡,是目前的现实问题,谁也不能回避。要想让孩子小学进名校,就要买高价的校区房,最小的一套也得50万元。在我们这个城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每年的校外补课费用,至少一万元以上,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但是光具备这个条件也不行,这样家庭的孩子,不管他家庭如何优越,越是优越就越是娇养,应试学习的“好习惯”没法建立起来。在初中以前有的凭着智力好,一对一补课,学习还挺拔尖儿。一上高中就往下掉,到后来最好的也没考上清北,也就是人大、交大一线。

 

    现在具有本专科以上学历的家长,都是在当年高考中拼过来的,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他们可以在孩子学习的方方面面给予尽可能的指导。他们平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些不爱看书,只顾交际的人除外),能够进行言传身教。但是光具备这个条件也不行,你舍不得投钱,孩子上不了好初中,就有可能考不上全省顶尖儿的高中,你就有可能沾不上清北。无论你怎么努力,因为你的老师教的就不行。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自律能力本身还在逐渐地完善。再说现在的应试所要求的自制能力,真是太残酷了。我们过去总拿“头悬梁,锥刺股”来立志,现在不用了。就连几年前备受诟病的北京考生,眼下也学到后半夜一两点钟。要想考清北,多数孩子是需要家长照看的,是需要家长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管你督促也好,鼓励也好,引导也好,这都属于照看。但是光具备这个条件也不行,还得有上面提到的两个条件。特例什么时候都有,但不能用来说明一般性的结论。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虽然什么都不太懂,但人家立志教育搞得好。这孩子本身智商很高,平时父母又勤于管理,把他当成唯一希望,所以他在小升初时就已是全市的“名孩儿”了。上初中时是校长三顾请来的,当然是费用全免,外加封官许愿,但也得有个条件,就是让他当好打头的,永远考第一。偶尔考第一容易,永远考第一难,他无形中就成了学校的大“长工”,被彻底套牢了。为了保持第一,他得全面超前,得比别人多学两遍,有时累得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就能晕倒。他也上校外去补课。当然,哪里都欢迎他,不但不要学费,还给补助或奖品。他是“逆向成才”(和大家不一样),先提条件是孩子非常聪明,然后是从小立志搞得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全市拔尖;接着名校就抢,校外班也抢,父母是既不用出钱,也不用太操心,因为对这样的孩子,学校会刻意培养的。他虽然最后考入了全国最好大学的最好专业,但是纵观他整个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我发现他整个的身心都绑在了高考应试这架战车上,成了一个可怜的“应试虫”。这或许就是代价,只能由孩子用自己的成长来支付了。

 

    说到这儿,我的分析就结束了。其实,我的思考或许还要点实践意义。就是不准备把孩子送入清北的家长,也可以通过类比得到启发。教育的不均衡,提高了百姓的教育成本。老师们只知道赞叹“优秀的孩子,家长大多优秀”,却不知道我们投入的太多太多!我们赔进了金钱,奉献了学识,又搭上了时间。我这个年龄,本来应该是多干少回顾的,可我不得不经常回顾我的过去,从中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或者启示什么的,以利儿子健康地学习和快乐地成长。有时我也在想,对于“祖国的花朵”我们孩子的教育,到底我们应该分担多少,社会应该分担多少?当然,这个问题永远不会被精心地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