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白话 孙承宗:NO.1 知人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5:21
最后谈一个敏感问题,你们公司有一个财务经理的位置,业界有人介绍,这个人贪钱,绝对不能用。未必不能用,但是有前提条件要具备,你用他,第一你要有好的内部控制,有把握用他在资金、财务方面没有问题。你的组织文化比较开放,不用因为用他人人不满、人人自危。只敢说未必不能用,要想办法把缺点变成无害的。所以用人用人之长,使短处无害。

  个人的个性,确实极难改变,不要指派新人到重要的新职位。各位,现在高级主管,你看日本索尼找的是新人做他们的CEO、宏基也是新人做CEO。但是你放心,新人来接管工作,他们在别的公司都担当着重要的地位。

  最后还有一个理念值得提醒,重要的新职位只适合你熟识的在公司有具体表现的人。最后凡是某种职位,先后让两、三位原本表现不错的人都无法胜任时,则该项职位变成是不合常理的职位,它必须被重新设计或被废除。

  职位或组织架构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它们随着目标、策略或组织内外环境的重大改变而做适当的调整。组织可以改造,可以变革。这些是一般大家所接纳的经营管理之中的用人理念,我接下来对照老祖宗的智慧,唐太宗总结治国经验的时候,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传说战国时代,齐景公,胸襟非常宽广,我先把这个故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环。有一次齐景公出去打猎,到山上遇到老虎,他觉得不吉祥。其实这只是地缘关系,不能说不吉祥的。

  有关领导能力的问题,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对于经营者来说,有一件事不吉祥,有贤能的人不知道发掘,发挖掘了贤能的却不任用他们。发掘贤能的人,可以理解到商场上企业经营者可以不识字,但却不可以不认人。

  我有一个企业朋友,他很有朋友,我们私下聊天,他说敬业,当一个人敬业,事情做的很糟,机会不会很大。第二个条件是热忱,只要敬业再加上热忱,事情做的好,机会是很大的。只要敬业,这个事情未必会做好。必要条件是敬业,充分条件是热忱。

  诸葛亮先生的知人之道讲得很棒,他自己所写的《将苑》,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嵇某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他的知人之道讲得很好。

  引用老祖宗的智慧:勇者比狠,武者必杀,稚者必诈、谋者必忍。老祖宗刻划得很彻底。

  《良马对》,这是岳飞的短论。我说过才华越出众越难服侍。我很快念一下:

  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说的很有道理!”

  我希望翻译成企业的语言,观察一下,岳飞口头中的良马是今天的英才,度量大,但不贪随便之食,要求优沃的条件,但不轻易委身,精力充沛。劣马度量小,容易饱和,不计较待遇,呼之即来。喜爱逞能,欲外强中干。

  接下来《唐太宗论举贤》: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吗?只担忧自己不能了解人,怎么可以冤枉委曲一代的人才?”

  因二卵而弃干城之将,不只我们老祖宗有这种事情发生,讲一个现代美国人物,1942年任命为英美法,媒体评价很差,因为艾森豪威尔在学校成绩平平,可是马希尔觉得这个人很看好,舆论不能放过他,严重地批判他。希望各位从我们古人的故事中。水至清则无鱼,任职察则无徒,什么事情看的太清楚就没有人追随你了。明有所不见,听有所不闻,举大德而赦小过。   有一位老太太100多岁还健在,只是听不清楚了,耳朵听不清楚了,所以才活这么久。
  《亡秦之序幕》,这是说管理思维之三,一直都说死秦之序幕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奉上级之命,不能按上级安排的时间到,就要割掉两个耳朵。

  我再讲一个佛教的故事。有一位高僧,修行和道行都非常高。把自己自虐到一个不成人形的情况就是非常高了。这位高僧做了住持,跟巡抚大人成了好朋友。正在聊天的时候,一个小僧过来说,我被痛打了一顿,要我面壁思过,我不晓得错在哪里。他说为什么长老痛打你,他说我在庭院扫落叶,因为下过雪,所以扫的很慢。说误了吃饭的时间,而被痛打了一顿。住持说你没错,是在工作是对的。过了一会儿,这个打人的长老也过来了,说自己有错,打了一个没有吃饭的小僧,让住持出发他。住持说你没有错,也是对的。这个巡抚大人就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个住持说,都没有错,我自己有错。所以,这人能够胜任住持,被称为高僧。

  制法从宽,执法从严。定规章定制度一定要从宽,执行规章制度一定要从严。定规章要既要考虑人情,合情合理,一旦违反规章制度,就说法律不外乎人情,做一个例外的法律,这样的话,这些人无法无天。家有家法、国有国法,定的时候要合乎情理、合乎人性。所以各位朋友不要忽略,清理、人情会变的,我在中学就是光头,现在还是光头么?我们军训的时候头发长了,教官拿来剪刀当场给剪了。现在在台湾这种教官已经被撤职了。制度每隔三五年,要更新、要切合实际,要严格执法,规章制度才能树立起来。

  如果没有记错,2000年,BCC,社会官员有极大影响力大的人去他们里看演奏。演奏没有指挥存在,居然在演出,他要证明的是,只要规章制度按照乐谱来演奏,就算指挥不在,平常演练良好,默契良好,就能成功。这也在提醒我们,你的老板两个礼拜可以离开公司,不用追踪,或者让你的属下请示你。因为他有法制,有一套规章制度运作,这可以供我们参考。

  最后来看看法家思想,《刻舟求剑》。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

  最后一篇是韩非子的。如果你是合情合理的法,那严格执法是应该的。我们走进法制的社会,有一套规章制度,可不是这样子么?

  最后五分钟做一个结论。企业的成败主要是靠经营者的理念和思维是不是正确的,而且事在人为,永远不能建立正确的思维,但有更大的机会创造出好事业,如果你的思维是错误的,那很抱歉,你的事业可能就会崩溃。所以我大胆的做一个结论,没有失败的企业,只有失败的企业家。

  所以接下来对各位有两点期许,第一不要成为失败的企业家,所以要不断成长、不断学习。要成长,不要只是老化,成长才有道理,人跟一般动物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有机会成长,动植物从出生就迈向死亡,像植物人一样。动植物一出生是完美的,所以没有改善的空间,所以只能不断趋向死亡。人很幸运,一出生并不完美,所以才有成长的空间,生命的程度难以把握,要不断生根,然后不断茁壮成长。

  我想起美国埃莫森,传记里有一段往事,埃莫森先生在乡间漫步,遇到熟人聊天。人家问他,埃莫森您今年贵庚,他说我今年大概360岁,那人纳闷。他说没错,出生年份来看我是60岁,但精采程度来看,我活一天别人要活6天,我可以说是活了360岁。

  我们看一下日本的经验,曾经有一颗400年的老树,只有一英寸,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摧残。这些老树只有老化,没有成长。如果让这些树逐渐生根,给自身环境带来了多大贡献?成为约会的场所,老人散布的地方,景观的改善,所以成长不要老化。活到老学到老,我补充一句,不学到老很难活到老。像我学电脑很痛苦,不学就要被淘汰。从我个人的经验,你不学到老,至少很愉快的活到老。

  最后我第二点期许,今后你的职位、财富、影响力越来越高,所以你要分享,请不要忘记,你死后不叫分享。跟各位讲一段往事,亚历山大大帝他东征西讨,从希腊办到到印度,30几岁就过世了。临终要求属下把两只手摆在棺材上,让大家看看,我一辈子成就了这番事业,但还是两手空空。你拥有股票、房产、地产、现金、银行存款,你越想拥有就未必拥有的上,拥有者会变成被拥有者。听见过男得抓猴子的故事吗?把好吃的东西放在刚好够猴子的手能伸进去的椰子里,猴子收手进去抓,却不肯放弃,这样的话,它的手就拿不出来,只要放开这些东西,手很轻松就出来了。我提醒,所谓分享就是生前分享。

  最后有一个寓言结束我的报告。有一只老母猪和老母牛聊天,母猪在母牛面前抱怨,我给人类带来的贡献绝不亚于你母牛,但人类对你母牛那么尊重,对我这头猪那么鄙视、看不起。老母牛说我的作用生前就给他们,你是死后才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