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彻发型:老上海的痕迹(十六,抓住“三湾一弄”的尾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12:22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十六,抓住“三湾一弄”的尾巴

上海的“中远两湾城”人尽皆知,名声在外。中远是中国远洋集团,那么两湾是什么呢?原来这里是著名的“潭子湾”和“潘家湾”,我们来看地图;

三湾


“潭子湾”和“潘家湾”被“中远两湾城”改造了,现在的地图上只有中潭路和地铁中潭路站,还留下它们的痕迹。向西还有一个湾——“朱家湾”在地图上还在,用不了多久,“朱家湾”也要走向历史的终端,历史上有名的“三湾一弄”将全部退出现实,进入历史的记忆中。今天我们抓住这个关节点,回忆他们的历史,揪住它们的尾巴,记录它们的原样,给后人留下一点棚户区的影像,很有必要。

好像有一点危言耸听?不见得!听我的分析;

先来分析一下它们的来历;苏州河(吴淞江)流到这里突然来了几个大弯,尤其在江宁路桥至中潭路一带来了一个120度的急弯。上海人有一个习惯;在河流急弯的地方,凸出的叫嘴,像陆家嘴等。凹进去的叫湾。

20世纪初,每当一次战乱、一次大灾,大量的难民涌向上海,上海人口不断上升,一些外地贫民在这里居住下来,慢慢的在这个三湾和药水弄一起成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群,在上海方言中的“棚户”或“下只角”就是这里的代名词。

那么这三个湾的名字又怎么来的呢?先来看看潭子湾;

晋朝,虞潭(326年)出任吴兴太守。当在三国时这里就战乱不断,浙江豪门军队经常通过吴淞江进犯苏州和太湖地区,百姓深受其害。到晋朝,虞潭经常出来赈济难民,还兴建了一个叫作“沪渎垒”的军事堡垒,有效的打击了来犯的敌人,保了一方平安。这个“沪渎垒”就是现在志丹路延长路的“志丹苑遗址”,所以要这么兴师动众的建造博物馆,你清楚了吗!因为虞潭造福一方,中间的这个湾就叫潭子湾。

--<--<--<--<--<--<--<--<--<--<--<--<--<--<--<--<--<--<--<--<--<--<--<--<--<--<--<--<--<--<--<--<--<--<--<--<--<--<--<--<--<--<--<--<--<--<--<--<--<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小看“三湾”,它们和桃浦、香花桥一带的历史远远早于上海建县。就像松江府早于上海县一样,这不是怪事,而是上海的机遇好。

--<--<--<--<--<--<--<--<--<--<--<--<--<

潘家湾旧貌

 

--<--<--<--<--<--<--<--<--<--<--<--<--<--<--<--<--<--<--<--<--<--<--<--<--<--<--<--<--<--<--<--<--<--<--<--<--<--<--<--<--<--<--<

潘家湾应该是潘姓的族群居住而得名,已经查不到资料了,但是在两湾城建造前,江边有一条路叫潘家湾路,“中远两湾城”建成后没有了。

改造前的浜北(苏州河北岸)模样

--<--<--<--<--<--<--<--<--<--<--<--<--<--<--<--<--<--<--<--<--<--<--<--<--<--<--<--<--< --<--<--<--<--<--<--<--<--<--<--<--<--<--<--<--<--<--<--<--<--<--<--<--<--<

中远两湾城


朱家湾形成最晚;相传清代,淮北大灾,朱姓的族人流徒江南,在真如东定居,以开榨油作坊为生。清代中叶迁至虬江北岸(今朱家湾)一带居住。1953年光新路拓宽前的原名就是“朱家湾街”。这就是三湾名字的来历。

 “药水弄”只是因为有一个“江苏药水厂”而得名。这个厂生产的是工业用浓酸,污染很大,周围空地没人去住,只有外地逃难的难民才来居住,尤其是苏州河边,到处是滚地龙,所以形成很大的一片棚户区。

这样“三湾一弄”就成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它的建筑很有特色;让我用八个字来小结;“只有方圆,没有规矩”——只要不出我的三分地,怎么造不管你的事!

见缝插针

 

夹在中间不去管它,只要潇洒。漏了,盖一张瓦楞板就可以了!种一盆花来美化一下也不错。

不是死胡同


这种弄堂不要太多哦!,进去要记住方向,要不然会出不来。

--<--<--<--<--<--<--<--<--<--<--<--<--<--<--<--<--<--<--<--<--<--<--<--<--<--<--<--<--<--<--<--<--<--<--<--<--<--<--<--<--<

潭子湾、潘家湾已经没有了,药水弄(西康路1501弄)早年就改造了,西康路1501弄也没有了。因为药水的名字太难听,新建小区都不敢用这个名字,因此药水这个名字也消失了,只剩下在记忆里的东西了。

药水弄旧址


--<--<--<--<--<--<--<--<--<--<--<--<--<--<--<--<--<--<--<--<--<--<--<--<--<--<--<--<--<--<--<--<--<--<--<

余下来的只有朱家湾了。而朱家湾也大部分拆了,只留下光新路东、铁路以南,中山路向北的三角地带。据称十一月底全部拆迁,到时候“三湾一弄”全部结束。得此消息,我赶紧进行了一次实地拍摄,这就是我要抓的尾巴,把留下的仅有一点痕迹全部放在这里献给大家。 --<--<--<--<--<--<--<--<--<--<--<--<--<

朱家湾原貌(本图片由网友真如铁提供)

光新路旧貌

 

在朱家湾的小巷里静悄悄,大部分人家已经搬走;

小巷静悄悄


我们再进去看看!

当年的逍遥人家

 

不规范的搭建;自说自话只要我够住,谁也管不了。现在结束了,他们搬走了!

鸽子挪窝了,麻雀称大王

 

人搬走了,鸽子也挪窝了,麻雀在这里称大王,这屋顶是他们的天下。小狗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屋顶上乱叫。

上面都是乱哄哄的一面,但是也有温馨的一面;

小巷深处有人家

 

这种场景在大上海的市区里也很少能见到;深深的弄堂里,老妈妈见到老爹大概在说;“你们哪天搬!”,我们到乡下去采风才会碰到,下一个月可能就没有了。

当年的旅社

 

这样窄窄的弄堂里竟然开起了旅社,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到!里面也有好房子,相当于现在的“别墅”。

朱家湾里的“别墅”

 

不管地基有多大,只管往上造,不倒掉就可以。阳台、晒台只要我喜欢都可以拥有,世外桃源嘛!

对于这样的居住条件,政府几次入手改造,也留下不少痕迹;

二万户的最后痕迹

 

二万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典型工房,现在也已完成历史使命。记得一年前甘泉社区要举行新老社区比较展览时,想觅一张老的二万户照片,我手里没有,在网上到处找,也没有,这里露出它的真面貌,这大概是二万户的最后痕迹了!

前后老虎窗

 

后来的自建公助的工房也在这里出现,这种房子在棉纺行业中很多。

七、八十年代政府又入手改造,下面这建筑是当时的兵营式的工房。因为还有人未搬,人们还在做生意。

还在做生意


小小的一块地段,打上了解放以后 “工房建筑史”烙印,很有回味!

这一次是大动作,整片全部拆除,一次到位建立新社区。

还有一个月

 

还有一个月,这里将全部拆除,我记录了这一转折点,很开心。

好了!再见了!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你将在这块乐土上消失,迎接你的将是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