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林青霞受孕小说:不要忘了傅冬菊 - 魏洲平的博客 | 魏洲平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9:29:59
. . .
不要忘了傅冬菊
作者: 魏洲平 | 2009年02月17日 17:21 | 栏目:一般分类
(3284) 点击  |  (162) 评论 | 本文地址:http://weizhouping.blshe.com/post/203/336661
生命是宝贵的,名誉比生命更尊贵、愿我们后人尊重历史,尊重为其发展而做出过点滴积极努力的人物。
不要忘了傅冬菊

晚年的傅冬
傅冬菊(1924~2007),笔名傅冬,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长女,后更名傅冬。
和平解放北平,是国共两党以中华民族最高利益而共同作出的一次明智选择。因此,北平这座五朝古都才得以保存,千万百姓的生命及大量稀世文物,才免遭涂炭。在这一旷世义举中,头功者,应首推傅冬菊。
傅冬菊是中共秘密党员。她时任天津《大公报》副刊编辑。她利用自己(傅作义之女)的特殊身份,通过设在天津黄家花园 的"华北剿总"办事处,将傅作义的大量军事情报秘传给中共,让傅作义的许多军事行动屡屡失败。此外她还做了许多劝阻傅作义不要率部南下,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的艰苦说服工作。特别是,正是通过她,中共根据取得的傅作义兵力部署、战略意图等,适时掌握战机,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将傅作义及其所率部队抑困在华北。
秘密和谈阶段,傅作义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的联系,利用的基本都是傅冬菊这条联系通道。中共利用傅冬菊提供的重要军事情报,一直掌握着和谈主动权,根据傅作义的思想、动态,才最终作出和平解决北平的决定。而傅作义也为了北平百姓和千年民族文化,而放弃个人名利,通过傅冬菊的中间联系,欣然接受了中共和谈的内容。但就在此时,毛泽东却以胜利者的姿态,起草了一个"平津前线司令部首长致傅作义的公函(最后通牒)"。这封公函(最后通牒)措词极为强横、严厉。信中说:"......贵部军行所至,屠杀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在贵将军及贵党统治之下,取消人民一切自由权利,压迫一切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在北平城内逮捕无辜人民......贵将军自身为战争罪犯......即应在此最后时机,遵照本军指示,以求自赎......"
傅冬菊深知父亲,"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怕傅作义逞一时意气,而拒绝。那样,将是北平数百万百姓和千年文化古都的末日。于是,在她接到邓宝珊与中共代表苏静转来的这封中共公函(最后通牒)时,斟酌再三,故意将这封公函,放在了傅作义在中南海居仁堂办公室的文件堆下面。
1949年2月1日,即解放军入城仪式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这封信(最后通牒)。此时傅冬菊才把此信原件交给父亲傅作义。傅作义看过,当即痛骂女儿不忠、不义,两姓家奴。傅冬菊后来解释傅作义此时的心情,他不是后悔北平和平解放,而是不服气这样蔑视他和他的部队,更不该在和平协议已经实现的时候,用这种态度侮辱他。
由上可知,傅冬菊是和平解放北平,保护了北平这座千年古城二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及无数古建、文物的大功臣。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否认的。如果没有傅冬菊作这样的努力,估计北平将会是一个玉石俱焚的结局,历史也将会是另一种写法。
然而,在其后的岁月中,傅冬菊的境遇十分凄惨。
北平和平解放后,《大公报》停刊,傅冬菊仍用"傅冬"笔名。并随刘邓大军南下,当了一名战地记者。后来随军辗转到昆明。并受到老熟人邓小平的接见。邓小平把她编入宋任穷的"西南服务团"。
1951年,陈赓将军将傅冬由昆明带回北京,并准备派她到朝鲜前线做英语翻译工作。在北京,傅冬见到了中共老资格革命家帅孟奇。帅孟奇以朝鲜前线不安全,不适合傅冬为由,把傅冬留在了人民日报社,从此,傅冬一直担任人民日报记者,作新闻工作。
后来,在政治上,傅冬感到越来越遭受歧视。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党组织的有关人员,曾要傅冬菊填一张入党申请表,说:"填完表你就是中共党员了",傅冬菊很感意外,说:"我早就是党员了,这个表我不能填......"后来还是在崔月犁的证明下,才作罢。
"文革"期间,傅冬还是被作为"反党"的"阶级异己分子",给揪出来,遭到残酷批斗。
傅冬非常痛苦,她不理解,自己背叛家庭,背叛父亲,入党、闹革命。这些即便没有功劳,怎麽也不会有罪吧?怎麽倒成了"反革命"了?甚至连当年自己为避免中共公函给傅作义带来负面作用的"扣押公函"事件,也被说成是"扣押最高指示"、“反对毛主席”的"反革命罪行"了。这让傅冬尤其接受不了。于是她给毛泽东接连写了两封信。后来才获自由。
文革后,傅冬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了十几年(1982至1995年)。1995年后在美国与孩子生活了两年。此后,就一直在北京生活。
别看傅冬是名人,但他的生活十分平淡,甚至可以用窘迫、困顿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微薄的退休金几乎让她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前些年房改,需要个人将公房买下来,而这象征性的不多的钱,她都拿不出。以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向她催逼房款。
平时,傅冬深居简出,从不向人提及自己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贡献。有时,他还把省吃俭用存下的零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她曾联系各方人士捐款,在山西省建设了两所希望学校。2007年,傅冬平静的走完了她的一生。其功过,就任由历史评说了。
对照现实中,那些既无能,又无德,却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高官显贵"、"明星"、" 企业家"。傅冬的结局是不大让人愉快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傅冬,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傅冬。
注:照片取自网络。
[转贴]傅作义之女傅冬菊的后半生
文章提交者:统领空菜汤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傅冬菊(现名傅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著名爱国人士傅作义的长女、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中共秘密党员。正是她任天津《大公报》编副刊期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通过“华北剿总”在天津黄家花园设有办事处,把这里变成了的一个联络站,保护了一大批平津地下工作人员;正是她临危受命,毅然劝阻担任华北剿匪总司令的父亲不要率部南下,希望他不要再为蒋介石集团卖命,加速了父亲的厌战思想转变;正是她通过共产党北平地下电台,将父亲傅作义给毛泽东和谈电报传递给党中央,使党中央抓住战略时机,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成功将傅作义军事集团抑留在华北;正是她在北平和谈艰难阶段,多次将重要情报及时提供给平津前线指挥部,使得中共方面把握和谈主动权,摸清傅作义思想动态,确定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方针;正是她感到平津前线司令部首长致傅作义的公函(最后通牒)措词严厉,故而放在父亲的文件堆下面,避免了傅作义在部队出城改编时被文件激怒使北平和谈成果毁于一旦的灾难(文化大革命中还因为迟交公函事被纠斗),可以说傅冬菊在保护千年古都无数灿烂文明和二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傅冬菊老人今年已经83高龄了。多年来,傅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家风,生活简单,家是二十几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只有布面沙发等简单家具,有限的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她身体一直不太好),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以至于前几年房改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几次向她催要房款,她竟拿不出钱来买房(解放后,傅作义把自己的多处房产都捐献给国家了)。尽管如此,她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更不提及自己做出的贡献,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过去还经常和弟弟一起把攒下来的零钱捐给希望工程,资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并且联系各方面人士捐款在山西省建设了两所学校。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的傅冬菊老人风烛残年,正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很重。因为病情特殊,现在急需要精细治疗,可是被院方拒绝进入干部病房,据说是资格不够,只有副部级以上人员才可以住院干部病房,院方也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傅冬菊,可是父亲傅作义先生不在世了,时过境迁,她一无权势二无地位三无金钱,人家根本没拿她当回事儿。现在傅老住的特需病房,也就是给有额外需要护理的普通人提供的病房,每天400元的住宿费,护理费用自己出,两人每天12小时换班,每人每月需要数千元,现在的护理人员因为嫌费用低,要走了。最近找了几个干护理的,开口要价5000元/月,两个就得10000元,根本支付不起,家里人十分为难。在老百姓病房里,由于护理、医疗条件、方案、医患沟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傅老身体每况愈下,多次被报病危,但由于生命力强,多次转危为安。
傅冬菊老人当年满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抛弃荣华富贵,舍弃出国留学著名学府,背叛了家庭,如果她当时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什么,她会这样吗?她所以这样,就是出于对自己热爱的祖国人民的一片赤衬确不够副部级,当年平津战役时期求她办事的许多人后来都身居高位了,待遇远远比她好得多,只有她默默无闻,与世无争,仅仅停留在厅局级,年轻时身高显贵,忠心耿耿,一心为革命,万万没想到晚境遭遇了“级别”问题,在医院吃闭门羹,落得如此凄凉,卧病两年多了,也没有什么人“以不同方式”去看望慰问她,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可是她没有丝毫怨言。对于北京医院来说,自然是“规定” 如此,也是言之有据,“级别”比一切都重要。如果抛开行政级别,仅就老人家作出的巨大贡献来说去“干部病房”接受一点更好的治疗,挽救一下生命难道“不够格”吗?
[转贴]傅作义之女傅冬菊的后半生
文章提交者:统领空菜汤 加帖在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傅冬菊(现名傅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著名爱国人士傅作义的长女、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中共秘密党员。正是她任天津《大公报》编副刊期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通过“华北剿总”在天津黄家花园设有办事处,把这里变成了的一个联络站,保护了一大批平津地下工作人员;正是她临危受命,毅然劝阻担任华北剿匪总司令的父亲不要率部南下,希望他不要再为蒋介石集团卖命,加速了父亲的厌战思想转变;正是她通过共产党北平地下电台,将父亲傅作义给毛泽东和谈电报传递给党中央,使党中央抓住战略时机,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成功将傅作义军事集团抑留在华北;正是她在北平和谈艰难阶段,多次将重要情报及时提供给平津前线指挥部,使得中共方面把握和谈主动权,摸清傅作义思想动态,确定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方针;正是她感到平津前线司令部首长致傅作义的公函(最后通牒)措词严厉,故而放在父亲的文件堆下面,避免了傅作义在部队出城改编时被文件激怒使北平和谈成果毁于一旦的灾难(文化大革命中还因为迟交公函事被纠斗),可以说傅冬菊在保护千年古都无数灿烂文明和二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傅冬菊老人今年已经83高龄了。多年来,傅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家风,生活简单,家是二十几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只有布面沙发等简单家具,有限的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她身体一直不太好),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以至于前几年房改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几次向她催要房款,她竟拿不出钱来买房(解放后,傅作义把自己的多处房产都捐献给国家了)。尽管如此,她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更不提及自己做出的贡献,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过去还经常和弟弟一起把攒下来的零钱捐给希望工程,资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并且联系各方面人士捐款在山西省建设了两所学校。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的傅冬菊老人风烛残年,正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很重。因为病情特殊,现在急需要精细治疗,可是被院方拒绝进入干部病房,据说是资格不够,只有副部级以上人员才可以住院干部病房,院方也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傅冬菊,可是父亲傅作义先生不在世了,时过境迁,她一无权势二无地位三无金钱,人家根本没拿她当回事儿。现在傅老住的特需病房,也就是给有额外需要护理的普通人提供的病房,每天400元的住宿费,护理费用自己出,两人每天12小时换班,每人每月需要数千元,现在的护理人员因为嫌费用低,要走了。最近找了几个干护理的,开口要价5000元/月,两个就得10000元,根本支付不起,家里人十分为难。在老百姓病房里,由于护理、医疗条件、方案、医患沟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傅老身体每况愈下,多次被报病危,但由于生命力强,多次转危为安。
傅冬菊老人当年满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抛弃荣华富贵,舍弃出国留学著名学府,背叛了家庭,如果她当时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什么,她会这样吗?她所以这样,就是出于对自己热爱的祖国人民的一片赤衬确不够副部级,当年平津战役时期求她办事的许多人后来都身居高位了,待遇远远比她好得多,只有她默默无闻,与世无争,仅仅停留在厅局级,年轻时身高显贵,忠心耿耿,一心为革命,万万没想到晚境遭遇了“级别”问题,在医院吃闭门羹,落得如此凄凉,卧病两年多了,也没有什么人“以不同方式”去看望慰问她,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可是她没有丝毫怨言。对于北京医院来说,自然是“规定” 如此,也是言之有据,“级别”比一切都重要。如果抛开行政级别,仅就老人家作出的巨大贡献来说去“干部病房”接受一点更好的治疗,挽救一下生命难道“不够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