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的特征:毛泽东最喜欢《水浒传》中哪三位好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5:16:50
 

毛泽东最喜欢《水浒传》中哪三位好汉?

(2011-08-10 00:40:04)转载 标签:

水浒传

毛泽东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宋江

林冲

聂荣臻

许世友

文化

分类: 文化历史

《水浒传》里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毛泽东最喜欢哪几位呢?宋江?不是,毛泽东不喜欢他投降,接受招安,打方腊;林冲?不是,毛泽东不喜欢他一味委曲求全,不够英雄;卢俊义,他是大地主出身,被逼上梁山的,毛泽东更是明确表示讨厌他。他喜欢的是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充分应用一分为二,以阶级成分和政治表现为基本标准,充分肯定李逵、吴用和三阮,也赞扬武松、鲁智深。他肯定、赞扬他们的,是他们的造反精神、英雄气概。当然,有时他也会客观地批评他们的一些缺点。

1959年8月2日,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谈及路线问题时,说:“就路线错误来说,大多数都改好了。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能改好,要有此信心。不能改的,只是个别人。我们要尽人事,努力帮助,对人要有情。对错误的东西要无情,那是毒药,要深恶痛绝。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学李逵粗野。李逵是我们路线的人,李逵、武松、鲁智深,这3个人我看可进共产党,没人推荐,我来介绍。他们缺点是好杀人,不讲策略,不会做政治思想工作。总之,要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至于有时候凶一点,也不要完全禁止,大辩论嘛。”(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页。)

 

一、毛泽东谈鲁智深

1938年6月,加拿大胸外科医生白求恩来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金刚库迎接他。白求恩告诉聂荣臻,他离开延安的时候,毛泽东专门同他谈了话。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毛泽东还风趣地对他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白求恩到来后,曾对聂荣臻说,你这个鲁智深,同那个鲁智深可不一样哟!鲁智深醉打山门,把寺庙破坏了,你却保护了五台山的庙宇。(《聂荣臻回忆录》(中册),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第487页。)

1948年,毛泽东在五台山参观寺院,问方丈:“五台山上有两个名人出家,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杨五郎,他们是在哪个寺庙里当和尚?”方丈说:说法各不一样。五台山有几个山门,塔院前也叫山门,菩萨寺也有山门。传说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在菩萨顶的寺庙。菩萨顶寺庙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鲁达打死镇关西以后便逃到代州,在赵员外的协助下,来到五台山菩萨寺当了和尚,起名叫鲁智深。一次他喝醉了酒,就醉打山门,大闹僧堂。他只当了7个月的和尚,就被送下了山,去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杨五郎一次打败了仗,在突围中愤恨奸臣当道,残害忠良,便决定弃甲,在太平兴国寺出家当了和尚。辽兵见他是个和尚,没有理睬他。这样,杨五郎才没有当俘虏。他到太平兴国寺当和尚以后,人们就把兴国寺叫五郎庙了。方丈说完后,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五台山也到了,又实地看了一些古迹,这总比只听传说要实际多了。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再来看看……”(阎长林:《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

另据一史料。1948年4月初,毛泽东一行在途经山西五台县的台怀镇时,不仅在此住宿一夜,还参观了寺庙。在参观过程中,毛泽东等看望了这里的住庙僧尼,同他们谈了话。他不仅详细询问了五台山寺庙的建筑史,而且还颇有兴趣地向他们打听鲁智深和杨五郎,问他们在哪个寺庙当和尚。(王兴国:《毛泽东与佛教》,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257页。)

1951年11月,毛泽东把侄儿毛远新留在身边,公务繁忙之余,只要有一点空闲,从不拒绝给他讲故事。毛远新缠着伯父讲《水浒》。毛泽东讲到鲁智深不守寺规,大盆吃肉大碗喝酒,毛远新侧着头问:“什么叫寺规?”毛泽东点了一下侄儿的鼻子,笑着解释,寺规第一条就是和尚只能吃蔬菜(吃素)。毛远新记在了心里。过了几天,全家一起吃晚饭,桌上有盘竹叶菜。竹叶菜在南方很普遍,毛泽东从小爱吃,建国初在北京却是个稀罕菜。毛泽东高兴地给侄儿夹了一筷子。毛远新却摇摇头,不吃。毛泽东奇怪地问,为什么。10岁的毛远新一本正经地说:“我又不想当和尚。”一桌人都愣起来。毛泽东想起才给他讲过的鲁智深的故事,不由得哈哈大笑。李讷问父亲笑什么,毛泽东说出原委,全家人笑得前俯后仰。(马社香:《庐山档案——毛泽东与名人在庐山》,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宗教界要进行教育,不要上帝国主义的当,不要站在敌人方面。拿佛教来说,它同帝国主义联系较少,基本上是和封建主义联系着。因为土地问题,反封建就反到了和尚,受打击的是住持、长老之类。这少数人打倒了,‘鲁智深’解放了。我不信佛教,但也不反对组织佛教联合会,联合起来划清敌我界限。”(《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8页。)

 

二、毛泽东谈武松

据萧三回忆毛泽东少年时代:“那些小说里的故事、人物,毛泽东都记得非常的熟,放牛或农作完了的时候,他和小朋友切磋书中的故事——武松打大虫演得很像。看的人都喊‘再做一回’!那些读物后来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1935年8月,毛泽东在沙窝接见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副军长兼第二十五师师长许世友,和他作了谈话。当毛泽东和他谈起少林寺事时,他问:“世友呀,那你在少林寺学了几年武功?”“不算在家学的,光在寺里跟师傅学武艺,一共8年。”“哈哈,都赶上景阳冈那个打虎英雄武松了,怪不得连那个少数民族寨主都打不过你呀!”“怎么,主席,你连这件事儿都知道?”许世友惊讶地望着毛泽东,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那是红军长征路过的一个村寨,许世友和少数民族老寨主打擂台,后来又在宴会上比酒量,连喝3大碗,仍面不改色。许世友说完这件事情的经过后,双眼凝视着毛泽东。毛泽东朗朗地笑了:“世友呀!你做得对,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是穷苦百姓的子弟兵,不是军阀、土匪,也不是行侠仗义的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我们讲话办事都要想一想,注意政策和策略。为各族人民谋取幸福,人民就会真正拥护我们。世友同志,你现在不仅是我们红军的士兵之友,而且还是我们少数民族之友呢!《水浒传》里人道是三碗酒不过景阳冈,你世友打擂台,显身手,施礼仪,三碗酒过村寨啊!”在一阵轻松愉快的交谈中,毛泽东接着对许世友说:“听说在万源城下,你那一把鬼头大刀,削铁如泥,威震敌胆,你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打虎英雄啊!”(胡忠仁、温子春:《孝子忠将许世友的感情世界》,《中华儿女》杂志1996年第11期。)

1949年4月1日,张治中以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名义,率领代表团由南京飞抵北平。8月,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首先接见张治中,和他进行了重要谈话。据当时任张治中的机要秘书余湛邦回忆说,在张治中谈及“我们既然主张和平,既然要和各国建立邦交和做生意,那么我们就得注意态度,不一定对别人,例如对美国采取敌对或刺激的态度”时,毛泽东以武松景阳冈打虎打比方说:“首先,我们要区分反动派与革命派的界限。对于国内外的反动派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你刺激它是这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反正它要吃人。我们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设想到张治中对敌我友界限一时还不容易区分清楚,所以严正地说明。”(余湛邦:《毛泽东与张治中的一次重要谈话》,《中共党史资料》第48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1949年6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演讲,再次提出,对于人民的敌人不可善发慈悲,要像对付景阳冈老虎那样地对付他们。“对于这些人,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划清反动派和革命派的界限,揭露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引起革命派内部的警觉和注意,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才能孤立反动派,战而胜之,或取而代之。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473页。)

1954年3月,毛泽东在行杭州散步时,和身边的警卫人员谈起了《水浒》。毛主席问孙勇:武松这个人怎么样,他是英雄吗?孙勇答:武松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武功高强有血性,是个大英雄。毛主席说:你讲得具体一点。孙勇说: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为人民除了害;西门庆诱奸霸占他嫂子潘金莲,并用毒药害死了他兄长武大郎,他查明真相为兄报仇,杀死了西门庆、潘金莲,提着人头去县衙自首。由此可见,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敢作敢当的人。在被判刑发配孟州的路上,两押差看到他一身正气,不敢打骂和怠慢他。后来,他醉酒痛打蒋门神显示了胆识。因此,武松是个真正的英雄。毛主席听了,说:你答得不错,给你打90分吧!(孙勇:《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82页。)

 

三、毛泽东谈李逵

1930年5月,毛泽东在他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批评了某些领导者乱处置事情,说:“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12页。)

1936年4月,毛泽东向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学员讲话。他说:“抗大的学生要有一种作风:不断地学习。当学生,要当到长胡子,当到胡子白了,当到阎王请去喝烧酒,那时才算毕业了!”又说:“当学生,不一定非在学校不可。李逵没上过学校,但他很勇敢!瓦岗寨的绿林好汉,也没有上过学校。就是民族英雄岳飞,还不是从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党史纵横》2003年第5期第11—12页。)

1938年,毛泽东在“抗大”的一次演讲中又说:李逵什么也没有学,仗打得很好,岳飞也不是什么地方毕业,陈胜、吴广、石达开、杨秀清都是农民出身。(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

1938年前后,毛泽东经常借《水浒传》的一些情节,来阐述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和斗争策略。在一次关于保卫工作的讲话中,他说:《水浒传》梁山上有军队有政府,也有保卫侦察这些特务工作。一百零八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在梁山的对面,朱贵开了一个酒店,专门打听消息,然后报告上面。如有大土豪路过,就派李逵去搞了回来。”(江东然:《博览群书的毛泽东》,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262页。)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知道他身边这几个毛头小伙子个个都是“故事迷”,非常喜爱听他讲《三国》,说《水浒》。毛泽东讲故事有所不同,他的故事,总是有所针对,有的放矢的。听后使你感到,故事本身,正是你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或要解决的问题与矛盾。在谈判的闲暇之余,毛泽东便给工作人员讲“浪里白条”张顺智斗“黑旋风”李逵的故事。他讲,张顺为发挥自己嬉水如蛟龙的本领,使李逵到水中搏斗,其结果“黑旋风”的威风在水中一扫而尽,被张顺轻而易举大获全胜。讲至此,毛泽东用他那夹带着“老陕”味道的湘音随口吟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载重物,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李清华:《雾都较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1945年,当时延安鲁迅艺术剧院的平剧团,也移植演出水浒戏《三打祝家庄》。毛主席非常喜欢看戏,他几乎是每场必到。有一次,锣鼓响起,大幕拉开,只见花脸上台来,黑脸下台去。毛主席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评论一句:“这个李逵是天不怕、地不怕,就跟我们将军许世友一样。”(李耀宇口述:《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常到武汉视察,与李达(湖南人,著名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有过多次晤谈。毛泽东字润之,李达字鹤鸣,他们见面,彼此都以字相称。他们在东湖第一次见面时,李达想改口喊“主席”,可又不习惯,便一连“毛主”了好几次,“席”字还没跟上来。毛泽东便说:“你主、主、主什么?我从前叫过你李主任(指1921年李达任过中共一届中央局宣传主任)吗?现在我叫你李校长好不好?你过去不是叫我润之,我叫你鹤鸣兄?”他们入座后,李达说:“我很遗憾,没有同你上井冈山,没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你遗憾什么?你是‘黑旋风’李逵,你比他还厉害,他只有两板斧,你有三板斧。你既有李逵之大忠、大义、大勇,还比他一个多大智。你从‘五四’运动,直到全国解放,都是理论界的‘黑旋风’,胡适、梁启超、张东荪、江亢虎这些‘大人物’都挨过你的‘板斧’,你在理论界跟鲁迅一样。”送走李达后,在场的梅白(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毛泽东出巡湖北期间,他被指定为毛泽东的秘书)乘兴问毛泽东:“你能否公开评价一下李达同志,把你刚才的话发表出去?”毛泽东说:“他是理论界的鲁迅,还要我评价什么?历史自有公论!”(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160页。)

1959年2月2日,毛泽东在省委书记会议上讲话,又谈到了李逵的缺点,说他不注意政策,在攻打扈家庄时,杀了扈三娘家里不少人。(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67页。)

1959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在讲到大炼钢铁时说;“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好铁奋斗。无一股热气、神气,办不好事。李逵太急,列宁热情磅礴。有话就讲,口说无凭,立此为凭。”(李锐:《毛泽东早年和晚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