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传奇迅雷下载:1949-1976,北京建筑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3:16
discovery.163.com
建筑是城市的年轮。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复名北京,再次受领国都之衔,北京城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高峰:中央部委行政办公亟需用楼,国家级文体活动亟需场所,外交使馆区也亟待扩展......于是乎,众多大型建筑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它们改变了北京城自元以降的整体形貌,塑造了共和国国都从满目疮痍到昌盛繁华的城市风采。
北京现代建筑的流金岁月

以1976年文革结束为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兴建于1950年至1976年之间的建筑归类为现代建筑,1977年至今的建筑归为当代建筑。北京现代建筑不仅举全国之力、领时代之风,凝聚着彼时最优秀建筑师的先进才智,同时无声见证了毛泽东时代的风云流变和史事迁徙,成为共和国历史的活化石。
水塔烟囱,拆除还是保留
2005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开始拆除院内已废弃了三四年的烟囱。截止到9月13日,原高35米的烟囱已经被拆卸了三分之一。拆除工程引来多方侧目,马国馨、刘开济、王昌宁、刘力等多位资深建筑专家挺身站出,竭力主张保护和修复烟囱。
华新民,当年儿童医院设计师华揽洪的女儿,介绍了该烟囱的别致之处:“为避免直接暴露,烟囱被巧妙地设计在水塔里头,烟囱和水塔的功能合二为一。整个构筑物的外形采用传统方塔处理,顶部起翘,深具传统风貌,它的制高性又使得它成为儿童医院整组建筑的中心和灵魂,没有它这些建筑就死了!”[详细]
保护名录,现代建筑的免死金牌?
2007年12月,这块建筑保护者日思夜盼的“护身符”终于颁发。北京市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共同公布了《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总计有71处、188栋单体建筑入选保护名录,这其中的51处、149栋单体建筑为1950?1976年间的现代建筑。
第一批保护名录选择建筑的空间范围为北京市中心城,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中心城区之外的近现代建筑,将陆续包括在第二批、第三批??的保护名录中。此外一些中央机关单位、军事以及保密单位内的近现代建筑,也不包含在第一批名录中,留待日后加以补充。[详细]
收藏历史,凝固的共和国记忆
翻阅北京现代建筑的演变史册,20世纪50年代是其鼎盛爆发的“婴儿潮”时期。彼时,北京城从战争疮痍中恢复,中央直属机关、国家级建设项目、民用住宅等用房需求强烈。1960年之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基建规模大力缩减,非生产性建设基本停止。这一时期北京仅建成中央高级党校主楼、工人体育馆以及中国美术馆等少量建筑。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得首都建筑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仅有特定部门和建筑类型获得明显进步。
建筑价值自有高下,然而作为城市历史的组织物,北京现代建筑与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早已和国民集体记忆水乳交融,难以剥离。[详细]
民居建筑:记录生活方式

在拔地而起的豪华写字楼和高层住宅的映衬下,城市越发显得现代化了,可老北京心中那种“这是我的地盘”的自信却显得愈来愈脆弱。然而,还是有那么几处住宅区,承载了众多老北京的记忆,在风雨飘摇了五十多年之后,带着自己的故事,走进今人的视野。列入官方的保护规划也好,得到民间保护人士的厚爱也罢,这都源自它们辉煌的历史、今昔的落寞以及明天的记忆。
百万庄
“邻里住宅”的温情
百万庄住宅区全部为两三层小楼,一律的红砖墙、坡屋顶,外形朴实,简洁中透着规整,有着典型的院落式布局。住宅区中的公共建筑多为1至2层,以双周边式布局,中心留有大片绿地和儿童游戏场地,居住环境静谧,日照间距充足,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个中俄合璧的住宅小区。百万庄住宅区的设计者之一张开济号称是半个北京城的设计者,他在参考苏联的建筑图纸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元素,设计了百万庄住宅区,并以十二地支命名,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9个区。
虽然不断有专家呼吁将百万庄住宅区列入保护名录,但至今仍没能如愿。现在的百万庄小区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年轻的住户已经搬离得差不多,剩下家里的老人依旧与老房子厮守。一些住宅也已经成为办公用房,缺少了生活气息。唯有坐落在小区里边的展览路第一小学,时不时传出孩子们打闹的声音。[详细]
福绥靖大楼
公社大楼曾经的辉煌
人民公社化运动带给北京的影响之一就是三栋“公社大楼”的诞生。它们分别是西城区的福绥靖大楼、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以及崇文区的安化楼。新的住宅设计要更有利于组织生活。设计思路很快就被讨论出来:房子要高;要有电气化设备;要给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但又不能让他们为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操心;既要保持各自生活的独立,又要加强住户彼此间的联系,开展组织生活。生活在里边的居民有相近的生活体验:家家户户没有厨房,吃饭上食堂,楼里活动室、幼儿园、小卖部等一应俱全。
2001年,北官厅大楼首先被爆破拆除;2005年,福绥靖大楼的大多数住户签署了搬迁合同并陆续搬离。虽然目前还有少数住户在福绥靖大楼里坚守,可大楼里昔日的热闹和风光不再,破旧的门窗,斑驳的墙皮告诉我们这里正在被人们遗忘。[详细]

行政建筑:首都的标志

每到秋季,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院里的银杏都会一树树变得金黄,映衬着墨绿色的“大屋顶”,为这座庄重的建筑群点缀上些许华丽的色彩。“四部一会”建筑群正是北京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的缩影之一,历经50多年的风雨,掩映在树丛中的老建筑显得更加神秘。事实上,这些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办公楼已经成为现当代国家级行政办公建筑的主体,大部分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仍在使用。它们是北京城市空间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在北京的城市发展史上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分散 小集中
1949年12月,北京市政府东大厅。一次由市长聂荣臻亲自主持的会议正在进行。苏联专家首先发言,提出应将中央行政机关建在旧城,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然而,这个观点遭到了中国专家梁思成、陈占祥的反对,他们认为,为保护北京旧城风貌,行政中心应设在西郊新市区。双方就行政中心的选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正是50年前的这次会议,拉开了“行政中心”之争的序幕。
但“行政中心”之争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之后行政办公建筑的建设,既没有采纳“西郊另立行政中心”的意见,也没有完全按照“行政中心设在城区”的建议,而是根据形势和条件走了分散布置的道路。1954年,北京市委向中央提交的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中,“国家机关办公楼”项目中就有在三里河、百万庄、朝内大街和西单北大街等多个地点的规划。 [详细]
“民族形式”的探索
建筑师的眼光逐渐投向了组成中国建筑传统的其他部分如民居、石建筑、装饰纹样等等,最终出现了一批非大屋顶的经典建筑。它们亲切朴素,同样继承了中国传统,但没有官式建筑的威严华丽,而且由于地域的不同,还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例如,北京建筑工程部大楼(现建设部大楼)以现代建筑为基础,采用平屋顶,底部开有拱形窗,墙面镶有金色凸起雕花,整个建筑从传统石建筑中吸取造型因素,繁简得当、古朴雄伟,将古代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结合得恰到好处。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建筑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风格,突出了伊斯兰建筑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详细]
曲折的历程
“大跃进”运动随着众多的口号席卷全国各行各业。1959年,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在一年内全部完工。“十大建筑”是“大跃进”的产物,但也是十年来中国建筑师曲折探索的总结。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其建筑在规模上和技术上的成就都是史无前例的。[详细]
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院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大楼(中)夜景

北京建筑工程部大楼(现建设部大楼) 人民大会堂
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文娱建筑:万千宠爱在一身

每一座人事纷繁的城市都是辖内城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如果北京有一幅文娱地图,那么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地标,它们经历50余年光阴,伴随新中国一路行来,承载着时代人永不消磨的记忆。
北京展览馆 中苏友好关系的见证
作为首都北京兴建的第一批大型建设工程之一,苏联展览馆既是国庆五周年的献礼项目,又是中苏友好的标志型工程,地位显隆。展览馆的建筑设计参照了圣彼得堡的海军总部大楼,实际耗资中央财政拨款2400万元。落成之时,正面大门上的五个镏金大字“苏联展览馆”为毛泽东亲笔题写,周恩来亲临现场主持剪彩仪式。
据老辈人回忆,北京展览馆里的莫斯科餐厅自诞生之日起,就是非比寻常的不俗之地。最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来“老莫”就餐的大多是苏联专家、政府官员和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就餐需要凭餐券,不收钱币。服务员是一水的俄罗斯姑娘,门口把岗的不是服务员而是武警。之后“老莫”开放,花钱就能吃饭。然而在月收入大约30?40元的60年代,在“老莫”撮一顿至少也要十来块,堪称奢侈。除了“老莫”,六七十年代著名的西餐厅还有崇文门的新侨饭店,以法餐为主,两家都是当年年轻人摆阔气开洋荤的热门地。[详细]
首都剧场 北京人艺专属剧场
首都剧场兴建于1953年,设计师是留美归国的建筑大师林乐义(其作品还有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国际饭店)。那年代,中国尊苏联为老大哥,连带建筑也以苏联风格马首是瞻。首都剧场的设计参考的是塔什干歌舞剧院,中亚风情浓郁,然而细部上林乐义又运用中国民族建筑的元素,比如使用雀替、额枋、影壁、藻井、华表以及沥粉彩画等,使得这座现代建筑呈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新剧场被命名为首都剧场。在建造剧场的过程中,剧场的产权归属却一直悬而未决。文化部主张首都剧场为首都各剧团的公用剧场,甚至演出剧种也可不限。人艺相关领导持续写报告给北京市委,请示如何答复文化部。最后还是周恩来一纸特批,将首都剧场划归给人艺专用。[详细]
北京工人体育场 未冠名的国家体育场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举目全国,北京工人体育场君临天下,当仁不让地是未冠名的国家体育场。从承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起,工体就是举办大型集会的热门场地,连带与国家政治生活息息相关。1977年夏天,在开始长征杯足球决赛前,体育场里高音喇叭里宣布:“来观看这次比赛的有邓小平同志??”这是小平同志复出政坛第一次公开露面,消息顷刻间就被发往全世界各大通讯社。
香港有红磡,北京有工体,比起演唱会的承办地,工体更是中国足球、北京国安的福地,在这里,上演过“工体不败”的神话。[详细]
商业建筑:开风气之先

“东单西四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一句短短的顺口溜道尽了北京的商业兴旺之地。王府井商业区真正兴起是在清末,但也就十来年功夫,便在民国初年跻身于北京著名商业区之列,一时间商品齐全、名店云集,还博得个“日进斗金”的称号,绝非凡尘俗地。世异时移,繁华依旧,新中国的商业建筑也就发端于王府井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之上。

王府井百货商店: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店
地处王府井大街中心的北京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商店)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店,由建筑师杨廷宝主持设计,采用了当时国际上先进的现代建筑风格,又结合了传统民族建筑的特点。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商品匮乏严重,加之少数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坑骗顾客,所以人们对国营商业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百货大楼的开业适逢其时,因此极尽火爆,很快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古老的王府井在一片新生的喧闹中酝酿着巨大的变革,百货大楼就是它的见证。[详细]

从友谊宾馆到民族饭店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外国专家来华协助工作,为解决这些外国专家的居住问题,1953年9月,周恩来在一次专门会议上指示, 要保证在1954年底以前完成1200位专家的住房建设。友谊宾馆因之而建。这一时期,在南城繁华的虎坊桥地区还有一座为了招待国际友人而兴建的高级旅馆——前门饭店。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国内外嘉宾,三座接待建筑开始筹建,分别是王府井大街北口标准一般的华侨大厦,长安街上的高级宾馆民族饭店,以及玉渊潭东钓鱼台的国宾馆。[详细]

北京饭店的两次扩建
1954年,老北京饭店(中楼)已经不敷使用,于是在其西侧加建了北京饭店西楼。西楼的主入口采用中国传统牌楼和石柱的基因,设计成高耸的柱廊和重檐。与中楼的西洋传统建筑风格取得和谐的整体效果,色彩也和故宫的红色宫墙相协调。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北京街头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外交人员的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满足国际交往的需要,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北京饭店开始了第二次扩建。[详细]
涉外建筑:不动声色的奢华

建国门并不是老北京城“内九外七”16座城门之一,它只是日伪时期为了贯通城里城外而扒开的一处城墙缺口,直到1945年11月,才正式得名“建国门”。虽然不是真正的“城门”,但这却不能阻止建国门外一线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如今繁华的建外大街,拥有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驻华使馆区,最早的涉外公寓、涉外商店、涉外俱乐部、涉外饭店、涉外商厦等均坐落在此,是首都外事活动最集中、涉外单位最密集的一个区域。

建国门外交公寓1号楼

建外大街21号:国际俱乐部

齐家园外交公寓有名的12、14号双塔楼

友谊商店
中西合璧的使馆区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最先在建外大街北侧、日坛公园西南侧修建了新中国最早的使馆区,在习惯上被称为第一使馆区。由于新中国刚建立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较早承认了中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第一使馆区主要聚集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使馆。这里的建筑一般比较宏大,高高的围墙、壮观的大门,再加上俄式的建筑风格,都使这里透着别处没有的严肃气氛。此外,一些亚非拉和东欧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使馆也被安置在这里。它们在外表上区别并不大,来客需要根据使馆门口悬挂的国旗等标志,来判断自己要找的使馆所在。[详细]
从这里通向世界
越来越多驻华使馆和机构的到来,也给建国门地区带来了特殊的商机。1973年第一座涉外商店北京友谊商店从王府井东华门迁到建外大街北侧一座新盖起的4层大楼,成为建外大街第一座专为外国人购物服务的“涉外”商店。大楼一到三层是营业区,四层是办公区,现在虽然跟对面的赛特购物中心没法比,但是在当时的京东,它可是最大的商场了,远在东四就能看见。外国人在这里可以买到其他地方买不到的进口红酒、鞋子、食品以及其他“紧缺”商品。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当年北京友谊商店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今天友谊商店的经营范围未变,而当年的物资紧缺已不复存在,任何人都可以自如地出入其中,但它的落寞还是显而易见。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不得不感慨时代变迁的步伐之快![详细]
醇厚气质,细腻生活
如今,在建国门外大街众多由玻璃幕墙、钢架铁框构建的现代化豪华地标建筑中间,这些貌似“不搭调”的老式建筑往往更能吸引目光。即便外表不再闪亮,但其朴素的砖石构造之外,透出的沉稳大气很容易跟周围区别开来。
虽然,这些曾经不对中国公众开放的外交公寓早已没有了过去的禁忌,但由于其高高在上的价格一如它的气质,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份神秘感仍然存在。曾有混迹于使馆区的北京人感慨:“作为一个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的人,外交公寓的房子无法不引起我惆怅和怀旧的情绪。高高的天花板,正南正北的宽大房间,初夏夜晚懒洋洋的空气流畅地在房间里穿行——正是最适合北京这个城市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享受到外交公寓里的老式奢侈。这些地方是那些有了钱只能去买豪华别墅的新富无法想象和企及的。”[详细]
最年轻的遗产:生于20世纪
 20世纪,距今不过百年,而建筑,作为各种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所、文化意识形态的折射表现、科学发展成果的生动载体,最宜将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直观、广博地呈现出来。对此,冯骥才曾经有过深刻的阐释:“历史建筑所保留的是一种历史空间。由于这空间犹存,历史就变得不容置疑。徜徉其间,历史好像忽然被有血有肉地放大了。过往的生活形态仿佛随时都能被召唤回来。那些在史书中空洞的叙述,到了这里便全都神奇又丰盈地复活??甚至连昔日的精神也能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呢。”
这些半新不旧的近现代建筑往往极易为人们所忽略,以致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看看这样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吧:1900年以来全世界城市中存在的重要建筑,到2000年已有一半遭毁灭性破坏或消失。目前,城市中尚存的历史建筑仅占全球所有历史建筑的5%,而这个比例在中国只有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