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缘红楼梦越剧:[转载]竞争在公平中残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27:21

竞争在公平中残酷

    9月21日,胡子宏老师在邢台网论坛发表了他关于邢台教育的又一重磅级帖子——《邢台教师大招聘,从未有过的公道和和公平》。在帖子里,子宏老师对教育局组织的前三次招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第四次招聘的“难产”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子宏老师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无论如何,教师队伍的几次招聘,我们看到了公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此意义上讲,我们应该给这种公平的风气,致以由衷的喝彩声。”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的身边就有多位这几次竞聘的幸运儿,也有为第四次招聘而忧心的不在编老师。就我所知,胡子宏老师所说的都是事实,教育局今年组织的招聘的确是公平的。你可以质疑通过模拟题笔试和说课面试这种模式能否真的把适合教学的老师选拔出来,但你不应该质疑这个过程的相对公平。对于这些参加应聘的老师来说,竞争的确残酷,因为那是真刀实剑的较量,落聘者要么实力不济,要么发挥不佳。相对于那些有些猫腻的招聘,这种公平的招聘在笔者看来更加残酷,因为落聘者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用“内幕较黑”来为自己实力不济遮羞了。

    我身边的这些幸运儿,的确个个很优秀,而且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这些年轻老师早来晚走,认真备课,虚心请教,生怕自己落后。在我们学校,落后就有可能出局被淘汰,评价老师的主要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我们必须努力适应这个环境。

    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环境,那就努力改变自己,以适应这个公平而残酷的环境。

    附:2006年底,笔者曾去邯郸担任过一次教师招聘评委,那一次让我感触颇多,曾写过《竞争在公平中残酷》一文,今日再读,感慨依然,甚至比过去更为强烈,因为,不光是应聘阶段这样,有了工作也是这样呀!

 

竞争在公平中残酷

20061226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深谙关系,无论做什么,只要有可能,都会尽力去找关系。金钱铺路,美女垫道,没有关系也要创造关系。这种思维定势一直延续到现在。一旦出现一些公平民主的现象,很多人还不大习惯。
  本人参加工作那年,也算竞争上岗。我去试讲前,自己一点底也没有。同宿舍的也认为我成功的机率很小。因为听说同去试讲的人某某、某某很有些关系。结果,我凭借性别是男的优势居然成了某重点中学的在编老师。一回到我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很多人问我是投谁的门,花了多少钱。我说只花了十块钱火车票钱,没有门可托。不少乡亲都投来怀疑的眼光,好像我隐瞒什么,生怕人家找我办事似的。
  乡人的这种思维很正常,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了这种思维生存的广阔空间。很多事,你不那样去思维就会变得单纯可笑。
  其实,这种思维定势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并非是坏事。失败后这样去想就会保持一点微薄的自尊:之所以我被刷下来,不是我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我没有关系。这样一来,也许心里那种失落感会弱化些。
  真要是公平竞争,真刀明枪的见输赢,我感觉甚至比关系决输赢更使人感到命运的残酷。我有这样一种感觉:竞争会在公平中残酷起来。
  我的这种感觉在昨天的秘密任务中感受得更为强烈。
  昨天一大早,我们在事先对任务真相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一辆大客车载到了邯郸。在车上,我们才知道此次外出的任务是为邯郸市市直中学公开招聘在编老师当面试评委。邯郸方面的同志介绍说,这是他们第二次进行公开招聘。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公正,特从我校聘请评委。为了保证对每一个考生公平,所以事先对外界封锁任何关于考题和评委的信息。
  果然严密,我们在大客车上就被缴了械”——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全部善意没收,理由并不是不相信我们,而是工作纪律。
  客车在邯郸市广泰中学停下,我们还没来得及看一看广泰中学的外观,就被请进了工作室。隐约记得外面有说真话,做真人。讲真话,办真事!几个大字。看这架势,邯郸市教委还真来了个真事真办!
  考生比我们先到至少一个小时。所有的考生都要抽签决定次序,抽到后面的考生就需要被软禁大概一天。为保证公平,绝对不允许和外界有任何形式的接触。他们也被缴了械
  语文组的考生共有二十二名,据纪委教委的同志说,这二十二名考生中要录取八名公办老师。这次补录得很大原因就是上次招聘时有八名考生并列最后一名,为了公平竞争,为了给更多的师范毕业生机会,他们进行了这次补录。
  我们评委一共七个人,计分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另外五个评委取平均分。
  面试过程中,尽管感到考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从他们眼神里能够感到他们对这次机会的珍惜。据邯郸纪委教委的同志说,有好几个考生都是第一次被刷下,这次又来竞聘来了。看着那些二进宫的考生,我不禁感慨,她们是那样的执着,可是她们又是那样的命苦:印象里这些考生的分都比较低。
  如果说,这些考生,尤其是参加多次考试的考生是在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下失败了,也许他们会发出没有关系的感叹,对自身的能力尚存些许自信。可是在现在这种公平的考试下失败,或连续失败。我不知道他们能否承受命运之重。难道竞争的结果就是让他们自卑到底吗?
  在所有的考生里,我对一个湖北女孩印象很深刻。客观地评价,这个女孩讲课的功底还真不错。所有考生的试讲题目都是分析鉴赏《长亭送别》中[端正好]这支曲子。(考生们事先不知道讲题是相同的。)这个湖北女孩开场白大略是这样的:我是湖北人,为了爱情我来到了邯郸。在离开家乡时,我尝到和亲人分别的痛苦,尽管难舍亲人,但为了爱,我毅然北上邯郸。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就让我这个湖北佬,为大家分析[端正好]这支曲子,体会恋人分别的离愁别恨。
  在十分钟的授课中,她也能不错的抓住这支曲子情景交融的特点。在最后回答问题时很有自己的见解。这位湖北女孩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特别会煽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应该说讲得真的不错,只可惜普通话说得稍差点,可这在南方人中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们稍微年轻点的评委都打出了八十以上的分,另外几个年纪稍大的同仁打的分比较低:也许受不了她的煽情,也许觉得她的口音,也许还有别的。总之,这位考生得了766分。这个成绩当时我就感觉很难被录取。这个考生离开教室时,我注意到她既失望又充满渴望的眼神。
  每五个考生面试完,成绩就会公布在外面。休息间隙,外面的工作人员进来说,有个考生对分数有异议,认为把她的最低分减错了。我一下子就和那个湖北姑娘联系起来,因为在读她的分数时,一开始是把最低分念错了,可是当时就改正了。我估计是她太需要这次机会了,她一个远方来的人,特别想在当地有份正式的工作。她的紧张她的渴望使她在看到自己分数时产生了万分之一的侥幸心理。
  当还剩四名考生时,我看分数单上,有5名八十分以上,有一名798分,还有三名792分。我可以想象到在外面等看分的考生在看到分数后的紧张程度。尤其是这四个79分多的考生。他们多么希望后面几个发挥的差一点呀!这不是自私,这是人间真情,某种程度上这是对生存的渴望。可最后结果却使三个792的考生彻底失望,798的考生高兴得后怕:后面有两个八十分以上的考生。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在我的眼里,这些个公平的分数成了残酷的带着血的钢刀。
  未来社会的趋势肯定是公平公正的竞争社会,邯郸市的公开招聘无疑是成功的,值得借鉴的。可我经过这次任务后,真切的感受到,竞争在公平中残酷起来。
  讲真话,做真人,说真话,办真事!我担心,一旦我们真事真办,真的较起真来,我们能否适应公平竞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