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版红楼梦电视剧全集:早 点 杂 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7:22:32
   武汉人把吃早饭叫做过早,想一想,很形象。晨为一天之首,接下来,就是一天的忙碌,早饭不能复杂,点心点心,匆匆带过,便开始奔一天的生计。过早一词,衬出了武汉人的智慧。不过也有把早饭当成大事,决不马虎的。典型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喝早茶,排场大的很,粥粉面点一应俱全,茶还要分乌龙冰片,普洱菊花,有人能从早上吃到中午,连谈生意,都在早茶桌上搞定。另一个是哈尔滨,是真的吃早饭。家庭主妇要在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切菜炖肉,焖米饭,蒸馒头,全家起床后,围着桌子,饱饱地吃一顿,上班的,上学的,再把饭盒装的满满的,带饭。马马虎虎往嘴里塞点东西就算早点,哈尔滨人不干,天冷,肚子不能空。这与上海人一碗泡饭了结一顿早饭大相径庭。所谓各有各的道,百里不同俗是也。人生苦短,传承绵长,中国的食文化,一生也参不透。    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尝尝当地的早点。品味一下当地的风俗。一碗面,一片糕,往往能托出一个地方特有的风情与韵味,让人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精神上也获得美的享受。    广州大街小巷的饭铺里,常常可以看见写在玻璃窗上的广告,用词简单明了:粥粉面饭。我认为,如果这面字不单指面条的话,这四个字就几乎概括了中国人早点的全部,无论南北。如果要加上一种,也就剩下汤了。这其中,面的花样最多,面条水饺、馄饨包子、煎饼馒头,都入的早点。中国人的早点中,面条与油条这两条可以名列前茅,我以为是不错的。    把面条作为早点首选之物的地方不少,闻名全国,甚至扬名海外的,也不少。成都的担担面、贵阳的肠旺面、北京的炸酱面、武汉的热干面、太原的刀削面、石家庄的饸饹面、泉州的海鲜烩面、郑州的羊肉烩面、兰州的牛肉拉面,包括乌鲁木齐的拉条子,都是中华饮食中的珍品。    还说武汉。武汉人过早,尽管花样百出,但把头子的,还是热干面。因为热干面香。武汉人喜欢这个香。热干面看起来像凉面,却又不是凉面,是热的,却又不是汤面。面条是事先煮好,用油拌匀,再晾开,吃得时候只要在开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来,只用放点葱花、酱油、盐面、味精,舀进一勺用香油调好的麻酱即成。吃就是吃这个回味无穷的麻酱香。因为香,这个面,武汉人吃了几百年,吃不够。     顺长江往上走,到重庆,重庆人早点也吃面:小面。我去过两次重庆,吃过两次小面,知道小面在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重庆人说,吃了重庆的小面,其它的面都不想吃了。每天早上,你到巷子口的面馆去看吧,家家顾客盈门,都低着头,突噜突噜地吃面。面辣,大夏天,一边吃一边擦汗,看着就香。真的是香。你看看小面的调料就知道为什么香了。小面小,可调料全,猪油、香油、葱花、香菜、花椒、蒜泥、姜水垫底,浇上酱油、油辣椒,抓一把剁碎的榨菜、冬菜,捏一撮酥黄豆、花生碎、炒芝麻。小小一碗面,调料占了大半碗,你说香不香?    再往南走,到贵阳,成了肠旺面的地盘。肠旺面是贵阳人的当家早点。肠,就是猪大肠,旺,就是猪血,北方人叫血豆腐。面,是鸡蛋面。肠最要紧,要用姜、葱、花椒、山奈、八角等调料,在砂锅中炖至软烂。血旺要嫩,在汤锅里焯熟即可,老了就没了风味。还要配上用五花肉炸成的哨子,贵阳人叫做脆哨。面入碗,加肠、旺、哨,布一勺红油辣角,舀一大勺鸡汤,你去吃吧,香死你!    北京最负盛名的是炸酱面,但北京人不把炸酱面当早餐,北京最有特点的早餐是炒肝、包子。包子那里都有,炒肝却是北京独有的玩意儿。北京人说话很多名词都儿化,因此炒肝叫炒肝儿,说是炒肝儿,其实主要的原料是肥肠,一碗里头没有几片猪肝。炒肝儿制作简单,就是将猪肠用碱和揉搓,再用清水洗净,煮烂切片。猪肝洗净,切成生片。调料也不复杂,主要是黄酱、大蒜、大料。用热油炝大料、蒜末加黄酱,将肉汤煮沸,下肥肠与肝片,放入蒜酱搅匀,勾芡即成。吃的时候碗里撒一点蒜末提味。外地人可能不把炒肝儿当成好东西,但北京人却喜爱的紧。如同豆汁,外地人敬而远之,北京人却甘之如饴。北京的早点铺子里,端一碗炒肝儿,四个包子,一口炒肝儿,一口包子,也吃的蛮惬意。    有人喜欢早上吃咸,有人喜欢早上吃甜。北京人有的就喜欢打早喝一碗油茶。热热和和的,舒服。西安人也有不少把油茶当早点的。西安人吃油茶很有特点,就着麻花吃。老西安进店,招呼,来碗油茶,两根麻花!无论北京,还是西安,油茶都是回民食品。但北京的油茶大多是甜的,西安的油茶却是咸的。西安的油茶,用关中出产的上好小麦面粉,用牛骨髓油热锅,还要加点牛肉丁。炒出油,放入面粉慢炒,同时顺序把盐、芝麻、五香面、核桃碎、杏仁碎、花生碎加入,炒出来的油茶透着一股奇香。两根麻花,一碗油茶,真是好早点。    麻花是油炸食品,全国都有。但说起来,占据中国人餐桌的油炸食品,当家的,却是油条。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起乌鲁木齐,东到上海,哪里都可以见得到此君。在中国人的早餐中,油条可能比面条的比例还大。典型的吃法,也大多是配了豆浆吃。但各地也有些花样。天津人把油条和煎饼合二为一,做成煎饼果子,好吃耐饿。南京人的早点中,有一种蒸饭,其实就是米饭里包着一根油条。先把刚出锅的糯米饭摊在洁白的毛巾上,把油条对折,放入米饭中,用米饭裹住,再用毛巾裹紧,使劲捏实,捏成芒果形状。想吃甜的,可以在米饭中加一勺白糖。这蒸饭,与天津人的煎饼果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南京人如果单吃油条,也是与豆浆配,但南京不但有淡豆浆,有甜豆浆,还有咸豆浆。里面放了香葱、油炸豆腐泡,极有风味。    河南人吃早点,不少人首选糊辣汤。一碗糊辣汤,一张油饼,能吃的满头大汗。到福州,有人特别钟情肉燕,我第一次吃肉燕,以为就是薄皮小馄饨。后来听福州朋友解释,才知道事小看了这东西。不是面皮,是“燕皮”。燕皮要用猪腿肉,用锤子敲打成肉泥,再蕃薯粉,和成坯,然后才能制成薄皮,再切成小块包馅。精细程度不是普通馄饨可比的。吃时用高汤煮食,鲜美异常。肇庆人喜欢吃的早点叫裹蒸。你看了可能以为是普通的粽子,其实有相当大得区别。肇庆人的裹蒸极其讲究,第一要用好糯米和好绿豆。第二要有猪后腿肉做馅。第三还要有曲酒调味。包好的裹蒸,要煮十多个个小时,煮到米、豆、肉化为一体方才罢休。吃起来糯香无比,而且耐饿。上海的鲜肉大云吞、广州的沙河粉、昆明的小锅米线、渭南的羊肉糊卜、汕头的鱼片粥、成都的龙眼包子、沈阳的豆腐脑、柳州的螺丝粉,都是上好的早点,哪一样都能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我在温哥华碰见一位北京老乡,和我说,在加拿大,吃中餐方便,可是就是吃不出情绪。有时候躺在床上琢磨,就想吃一碗羊杂碎,多加点韭菜花,浇一勺辣椒油,掰一个发面饼,那该多痛快。我很同情他,也为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惭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一个小小的早点,蕴藏了多少文化因子。中国人有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