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服饰还原:85式杨式太极拳中类似动作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2:10:23

85式杨式太极拳中类似动作的区别

    ---摘自《杨式太极拳答问》、《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奚桂忠著)

 

一、   斜飞势和野马分鬃

1、         斜飞势是坐腿转腰,出右脚时开胯幅度较大(一般不宜大于120度)。野马分鬃是实脚里扣转腰,再出右脚。

2、         斜飞势做弓步时,左脚蹬地,脚尖随右掌挒出里扣;右野马分鬃的左脚蹬地不动或脚跟略外展。

3、         斜飞势主要发斜挒劲,两脚跟横向距约25厘米右野马分鬃主要发横挒劲,两脚跟横向距约30厘米

4、         斜飞势边朝前边右挒出,野马分鬃向前向上掤再右横挒。

5、         定势时,斜飞势身躯较正,朝南偏东;右野马分鬃身躯较斜,朝西南偏西。

6、         斜飞势击人太阳穴,定势时,右掌中指尖宜与额头同高,掌心朝左偏上;右野马分鬃是向对方腋下挒去,定势时,右掌高度稍低,中指尖宜与鼻尖同高,掌心斜朝上。

7、         斜飞势主手的劲点宜在手背近虎口处,野马分鬃主手的劲点宜在手腕拇指侧。

二、   撇身捶和搬拦捶

1、         撇身捶的右拳以肩为圆心,发沉劲,“像掼大榔头那样撇出”,叠住击我脊背之手,或击对方肩部;搬拦捶的右拳是以肘为圆心,自左向右前平搬,“像挥小榔头搬出”,发横劲,粘化对方击我胸口的来拳。

2、         定式时,撇身捶的身躯朝向西南,成左坐步,左掌位于左胸前,为单手捶,右拳高于肩平,拳心朝上为仰拳,劲点在拳背;搬拦捶的身躯朝东南,成斜向右弓步,左掌贴于右腕里侧为双手捶,右拳高于胸平,拳眼朝上为立拳,劲点在腕背。

三、   揽雀尾的按式与如封似闭的闭式

1、         按式是两掌分开后边外旋边收回,两掌间距不变,两掌心斜向前,两拇指相对,间隔一拳,谓之抽(挂);闭式是两掌边内旋边向左右分开,掌心朝里,两小指相对,间距与肩同宽,谓之开(拨)。

2、         按式向前时是两掌微微下沉做一个小圆弧,闭式是两掌内旋翻掌后即做闭合。

3、         两掌向前时,按式是平正按出,闭式是先合再前按。

                

四、    分脚与蹬脚

1、         定式,分脚,两臂呈弧形,肘低于腕,腕宜与肩同高,掌心斜朝外,坐腕竖掌;蹬脚基本相同。

2、         定式,右分脚的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尖朝东北偏东,右脚向东南偏东方向分出,脚面自然绷平,高与胯平,两脚夹角为60度;右蹬脚向东蹬出,高与腰跨平,脚尖朝上。

3、         右分脚平直踢敌左肋;蹬脚踢敌肋腹腰裆部。

五、   进步栽捶和进步指裆捶

1、         进步栽捶定式,颈椎、胸椎、腰椎应保持一直线(不可弯腰、弓背、抬头、低头),身躯与地在45度;两者基本相同,都成左弓步。

2、         进步栽捶定式,左掌搂膝至左膝外侧上方,坐腕,掌心朝下略偏右,手指朝西;指裆捶是转腰抹转,左掌最后与栽捶相同,又名“搂膝指裆捶”。

3、         进步栽捶定式,右拳边内旋边向前下方打出,拳眼朝前偏上,手臂与地面夹角为70度;指裆捶是右拳向前下方冲出,高与腹齐。

4、         进步栽捶击敌膝盖或击打被我踩在脚下之敌;指裆捶是击敌下身或腹部,为冲拳。

六、   白鹤亮翅与退步跨虎

   白鹤亮翅的右掌是向前(东)向上打出,与左手掌主要是上下分;退步跨虎的右掌是向右(南)偏前(东)向上打出,与左手掌主要是左右分,两手掌左右分开的幅度较大。

七、   提手上势和手挥琵琶

1、         提手上势是实扣左脚,坐实左腿;手挥琵琶是坐实左腿,右脚向前垫步,再坐实右腿。

2、         提手上势腰跨转动2次,即由单鞭右转45度,再左转45度;手挥琵琶转动1次,即右转45度。

3、         两手掌的运行轨迹,提手上势是两掌下沉之后,边向里合边向上提边向前送;手挥琵琶的左掌随转体向前弧形上挒,右掌是先下采,再合手,然后向前上方提送。

4、         定式时,提手上势是右虚步,手挥琵琶是左虚步。

5、         提手上势是以合劲为主,手挥琵琶是以撅劲为主。

6、         提手上势的用法是使对方脱臼或断臂,手挥琵琶是将对方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