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庙到泰米尔街:欧亚油气资源开发的地缘新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1:13:10
我国今后的油气战略目标应该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世界油气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捷足先登,执其牛耳,引领欧亚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走势,对全球化油气开发的新潮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能耗与能源增长方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机构,负责能源战略重大问题的协调。针对“十五”期间能源需求量的大幅攀升,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能源相关的政策。同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能耗降低20%的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对能耗和能耗标准以及它们未来的目标进行报告,并把节能目标细化落实到省、县一级。同时还开展“千家企业行动”,即一千家大型消耗能源的企业必须报告它们的能耗状况,并按要求制订实现削减20%的计划。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制订了500多个节能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Claude Martin,2006)
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煤炭消费仍然在能源消耗中居于主导地位,煤炭消费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不可回避。为此,中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发展清洁煤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消耗煤炭带来的污染。
总体上看,我国当前总能耗约为每人每年1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约为0.4千瓦/人;2020年将增长至总能耗约为每人每年2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约为0.7千瓦/人;2050年将增长至总能耗约为每人每年3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5千瓦/人。(严陆光,2006)
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煤炭在21世纪上半叶仍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逐渐下降,由2003年的67%降至2050年的约40%。2003年我国煤炭总产量为16.7亿吨,近年仍在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约25亿吨,2020年后将稳定在30亿吨左右,新增煤炭绝大部分用于发电。因此,煤电中提高效率与降低污染,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科技重点。(严陆光,2006)
我国最近又进一步加强了煤炭生产。2003年消费了15.3亿吨煤,占全世界煤消费总量的28%。从长远观点看,煤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然而,预计煤的绝对使用量仍然会继续增长,目前正在建设许多燃煤发电厂。同时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清洁煤和煤液化技术。
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又一关键。解决保障石油供应问题将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努力。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达0.9亿吨,占全国总耗油量的35%;预期2020年将达2.7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60%;2050年将达6.2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78%。而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开源,包括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推进补充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化。在节流方面,交通运输将消耗石油的25%;预期2020年将增至2.56亿吨,占57%。如果能减缓交通耗油的增长,将对保障石油供应有重要作用。
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煤炭在21世纪上半叶仍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逐渐下降,由2003年的67%降至2050年的约40%。2003年我国煤炭总产量为16.7亿吨,近年仍在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约25亿吨,2020年后将稳定在30亿吨左右,新增煤炭绝大部分用于发电。因此,煤电中提高效率与降低污染,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科技重点。(严陆光,2006)
我国最近又进一步加强了煤炭生产。2003年消费了15.3亿吨煤,占全世界煤消费总量的28%。从长远观点看,煤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然而,预计煤的绝对使用量仍然会继续增长,目前正在建设许多燃煤发电厂。同时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清洁煤和煤液化技术。
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又一关键。解决保障石油供应问题将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努力。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达0.9亿吨,占全国总耗油量的35%;预期2020年将达2.7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60%;2050年将达6.2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78%。而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开源,包括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推进补充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化。在节流方面,交通运输将消耗石油的25%;预期2020年将增至2.56亿吨,占57%。如果能减缓交通耗油的增长,将对保障石油供应有重要作用。
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煤炭在21世纪上半叶仍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逐渐下降,由2003年的67%降至2050年的约40%。2003年我国煤炭总产量为16.7亿吨,近年仍在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约25亿吨,2020年后将稳定在30亿吨左右,新增煤炭绝大部分用于发电。因此,煤电中提高效率与降低污染,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科技重点。(严陆光,2006)
我国最近又进一步加强了煤炭生产。2003年消费了15.3亿吨煤,占全世界煤消费总量的28%。从长远观点看,煤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然而,预计煤的绝对使用量仍然会继续增长,目前正在建设许多燃煤发电厂。同时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清洁煤和煤液化技术。
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又一关键。解决保障石油供应问题将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努力。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达0.9亿吨,占全国总耗油量的35%;预期2020年将达2.7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60%;2050年将达6.2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78%。而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开源,包括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推进补充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化。在节流方面,交通运输将消耗石油的25%;预期2020年将增至2.56亿吨,占57%。如果能减缓交通耗油的增长,将对保障石油供应有重要作用。
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煤炭在21世纪上半叶仍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逐渐下降,由2003年的67%降至2050年的约40%。2003年我国煤炭总产量为16.7亿吨,近年仍在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约25亿吨,2020年后将稳定在30亿吨左右,新增煤炭绝大部分用于发电。因此,煤电中提高效率与降低污染,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科技重点。(严陆光,2006)
我国最近又进一步加强了煤炭生产。2003年消费了15.3亿吨煤,占全世界煤消费总量的28%。从长远观点看,煤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然而,预计煤的绝对使用量仍然会继续增长,目前正在建设许多燃煤发电厂。同时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清洁煤和煤液化技术。
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又一关键。解决保障石油供应问题将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努力。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达0.9亿吨,占全国总耗油量的35%;预期2020年将达2.7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60%;2050年将达6.2亿吨,占全国总油耗的78%。而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开源,包括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推进补充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产业化。在节流方面,交通运输将消耗石油的25%;预期2020年将增至2.56亿吨,占57%。如果能减缓交通耗油的增长,将对保障石油供应有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关键买家。2003年,中国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2004年,我国石油需求是每天650万桶,预计2025年每天的石油需求将达到1420万桶。根据世界能源机构2005年的估计,这意味着石油每天的纯进口量大约是1090万桶。
我国投入巨资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2004年,天然气仅占中国能源总消费的大约3%,预计到2010年将翻一番。中国西北省区拥有相当多的天然气储备,2005年的探明储量有1.5万亿立方米。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主要用于南部以石油为燃料的发电厂。
中国石油增长方式,采取国内外并举的方针: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05年钻井总量已超过11万口。然而随着长期开采,优质资源逐渐减少,开采难度加大,单井产量递减,单井日产平均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5吨到2005年的不足4吨。2006年部署水平井500口,是2000年以来水平井数量的总和。水平单井平均产量是普通单井的2.5倍(美国竖直井占钻井总数的10%,而我国2004年仅占2%),2005年钻井进尺1500万米,相当于多打200口井,油气产量超过10亿桶(油气当量)。2006年钻井进尺1800万米,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50.7%,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9%。2006年,辽河油田水平井部署130口,累计产油9万多吨;冀东油田水平井占50%,原油产量由2002年的65万吨跃升为2006年的125万吨;吐哈油田第一口稠油斜钻水平井也于2006年6月11日完成。(何振红,2006)
20年来,我国积极奉行开放、发展政策,争取两种油气资源。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个国际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吸引外资14亿美元,引进技术150多项,累计生产原油2200万吨、天然气25亿立方米,包括英荷壳牌、法国道达尔、美国康菲等在内的16个对外合作项目。
塔里木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油气资源超过100亿吨的三大盆地之一。最终可探明的石油资源为6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8万亿立方米。经过16年的勘探开发,目前油气生产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油当量),平均每1000平方公里布井一口,勘探潜力巨大。我国决定将塔里木盆地9个风险勘探区块共11万平方公里矿区面向国际开放,采用国际通行的产品分成合作方式。
2006年末,中国石化派遣了30多名专家前往萨哈林,以协调“勘探-3”号的工作和解决其他问题,另有100名中国专家在钻井台上进行钻探作业。中国银行家表示,如果“勘探-3”号的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中国银行将大幅提高对萨哈林油气项目的投资额度。“勘探-3”号在鄂霍茨克海的钻探点距离萨哈林岛沿岸约5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参与俄罗斯石油项目的开发。“勘探-3”号的任务是钻出深3225米的油井。此前,“勘探-3”号在多国的大陆架钻探了约100口井,其中许多都已出油。(塔斯社,2006)
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行的另一个战略是国际市场收购。当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购买了澳大利亚西部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中海油成为获准拥有澳大利亚天然气公司股份的第一家外国公司。澳大利亚的铀矿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0%。澳大利亚和中国于2006年4月份签署了从2010年开始铀出口的协议,而且中国公司已经在同澳大利亚铀矿公司和勘探公司进行了签约谈判。
中石化公司与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海外分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购买哥伦比亚石油公司50%的股份,印方和中方各占25%的股份。这次收购行动是按照共同购买资源协议进行的。2006年1月,印度石油部与中国签订了协议,当时中印宣布要购买叙利亚油田的股份。显然,考虑石油安全的不仅有俄罗斯、美国和欧盟,还有中国和印度。他们对石油安全的理解是消费安全,即能够保障长期稳定地为本国供应石油。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就是在国外购买石油资产。目前,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尚有希望获得能源资产的仅存地区。此前,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的国营能源公司对安哥拉、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厄瓜多尔的油田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国和印度在其他地区购买石油资产的行为遇到了障碍。2005年,美国当局就阻止中国公司购买美国优尼科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在俄罗斯参与了萨哈林-1项目和萨哈林-2项目,中国也曾多次试图收购俄罗斯资产。不久前,中国刚刚成功购买了俄罗斯的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的股份。西方国家如何能够长期拒绝发展中国家购买本国的能源资产,这是个大问题。而最微妙的是俄罗斯的地位:俄罗斯拥有中国和印度十分感兴趣的能源资产;同时俄罗斯对中国也有兴趣,把它视为自己能源出口的可供选择的市场。
石油产业的跨国并购,也是全球化经济新秩序的历史必然。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曾占世界的57%,当时印度的棉花和中国的丝绸、纸张的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而今,2005年世界制造业产值的40%控制在美国和日本手中,中国占8%,而印度只占1%。中国制造业的复兴,标志着全球化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当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华尔街的垄断被打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TCL集团收购汤姆森公司的电视制造业务。石油市场也不例外,华盛顿曾对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向优尼科公司发动的攻势非常气愤,新兴国家并购行动的资金总额只占全球并购总额的15%,但第三世界这些新兴国家百强企业2000~2004年间的平均利润率接近20%,令西方上市公司艳羡不已。
国际油价飙升刺激大陆管道加速延伸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从1999年的每桶9美元,已上升到现在的每桶70美元。油价飞涨的原因很简单:石油需求正以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长,而随着世界巨型油田渐趋枯竭,石油产量正缓慢并且确定无疑地下降。
自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商业性石油生产以来,为满足需求增长,供应也在不断增长。由于若干原因,150年来情况第一次发生了变化:
第一, 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极有可能继续保持高价位。
第二, 高油价最终将促进替代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 全球经济近年来显著增长,将来很可能要放慢,在美国已初见端倪。
第四, 只要美国认为它能通过武力攫取世界剩余的石油蕴藏,就可以预料世界将继续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五, 我们在交通运输设施和城市计划方面应该着手重新安排。
今后几年,投资收益将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日益昂贵的能源和初级产品供应商手中。
中国今天的石油消耗量已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每天300万桶增加到每天700万桶,增长了一倍以上。印度的石油消耗量也翻了一番,达到每天250万桶左右。如果考虑到人口只有中印总人口1/8左右的美国每天消费石油2000万桶的话,你就能感觉到供需平衡趋于恶化的潜在危险。(汤姆·史蒂文,2006)
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的石油消费量约占全世界总额的45%。2006年12月,这五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认为,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比生产成本高出4倍。石油价格是被欧佩克国家和其他石油出口国人为地抬高的。
华盛顿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发起人,美国国务卿赖斯说,这种做法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典型,而不是全球化时代的象征。一方面是美国和日本占领了石油开采加工市场;另一方面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美国提出建议,希望在节能技术和提供核能设备上与中、印合作,要增加对石油开采的投资,保障市场上有足够的石油。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出口国,十分重视五国联盟的出现,希望在它们中间发挥调解作用。(阿尔图尔·布里诺夫,2006)
针锋相对,2006年10月20日,石油出口国组织(欧佩克)多哈部长级特别会议决定从11月1日起减产120万桶,日产量减至2630万桶(不含伊拉克产量)。2006年12月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从2007年2月1日起将原油产量再减少50万桶,并接纳安哥拉加入欧佩克组织。安哥拉2005年产油45万桶,2006年提高到200万桶,2011年可达260万桶,超过尼日利亚。欧佩克的影响首次扩大到非洲。
世界上没有充足的能源来满足美国和崛起的中国的需求。中国正竭力使石油供应途径多源化,鼓励国有石油企业去海外开采石油。例如,在苏丹建立了投资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争取伊朗保持第三原油供应国的地位,其实这都是其他国家早已采取的常规措施,却引起了华盛顿的格外关注。
日本加入中亚油气资源竞争: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资源贫乏的日本正在加紧采取外交行动,以加强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谋求在2030年之前,将“日之丸石油”所占的比例从当前的15%增加到40%,所谓的“日之丸石油”是指由日本生产商开发和进口的石油。
根据里海南部3个油田产量分享协议,日本伊藤忠石油勘探公司和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各拥有该项目3.92%和10%的股份。阿采里—奇拉格—久涅什利油田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东南120公里处。日本政府支持的国际石油开发公司还拥有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8.33%的股份。
伊藤忠石油勘探公司和国际石油开发公司还参与了资助修建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油气管道的财团,在财团中分别拥有3.4%和2.5%的股份。与日本政府有关联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4年初签署一项贷款协议,为该油气管道提供高达5.8亿美元的贷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连接了阿塞拜疆位于里海地区的大量油田,途经第比利斯,最终到达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杰伊汉。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让日本关于建设中亚—阿富汗—印度洋油气管道的想法具体化,也有可能通过这条管道运送出去。美国大力支持该项目,认为它是缓解俄罗斯对南高加索地区实施的能源控制的一种方式。
日本与中国经常因东海天然气资源问题发生纠纷。中日能源纷争有扩大到中东地区的迹象。2004年初,日本和伊朗签署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协议,以开发伊朗储量丰富的阿扎德甘油田。然而由于德黑兰核计划引发的国际紧张状态不断升级,东京对于这场核危机最终会怎样收场越来越忧心忡忡。许多分析家指出,一旦日本加入国际社会的行列向德黑兰施压,从而被迫放弃阿扎德甘油田,北京可能会采取行动取代东京。东京能够提供的现金让它具备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而日本旨在失去对话的政策或许会让它有办法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
截至2006年,因能源价格上涨而特意制定的管道铺设计划就有约15条,其中7条是天然气管线。特别是从俄罗斯和里海地区通往中欧和中国、印度等大的消费地区和国家的管线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这些穿越国境的管线网络就是一份世界地缘政治缩略图,将给国际关系带来不小的影响。
一条从里海沿岸产油国阿塞拜疆引出的BTC石油管线(即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将正式投入运营。此前,里海沿岸的产油国要想向欧洲出口原油都要经由俄罗斯,此次建成的BTC管线是从里海沿岸直接通往欧洲的首条大型石油管线。2006年12月13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港口城市杰伊汉举行了盛大的原油管线竣工仪式。
在BTC管线的同一路径上,还有一条由英国BP石油公司主持修建的从阿塞拜疆到土耳其边境的管线,这条管线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奥地利和土耳其准备与其他三个欧洲国家两两修建管线,以便与这条管线相连。
各国纷纷修建绕过俄罗斯的管线,主要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对欧洲能源供给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也是为了使里海周边的那些前苏联国家加速脱离俄罗斯的控制。这些都是欧美各国的政治意图,美国副总统切尼曾指责俄罗斯利用能源作为“威胁的道具”。
欧亚油气开发重心北移
目前石油资源可采储量,中东地区仍居首位,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居第二位。
世界石油资源储量2004年统计,中东地区独占733.9亿桶,超过其他各地区的总和。尤其以海运为主的年代,海湾地区成为石油输出贸易独一无二的世界中心,主要供应北美、西欧、日本的巨大需求。
世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2004年统计,中东地区约72.83 万亿立方米,欧亚大陆(Europe & Eurasian)约64.02 万亿立方米,彼此不相上下,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相当,显示出欧亚大陆北部俄罗斯的优势。目前中东地区仍居首位,而北欧地区正在崛起。
截至2004年底,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气可采储量约为179.5万亿立方米,其中中东地区占40.6%,欧洲包括俄罗斯占35.7%,亚太地区天然气占世界总储量的7.9%,可见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东和欧洲地区,2004年两地区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6.3%,然而世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相对于石油资源的分布要稍为均衡一些。
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和欧洲的俄罗斯,北非和亚太地区的资源也相对丰富,与石油一样,主要消费地区(欧洲、日本、美国等)的天气资源往往相对贫乏。因为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管道,运输要比石油复杂,因此,天然气的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欧洲的主要供应商来源于俄罗斯和北非地区,而日本、韩国主要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进口天然气,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美国则主要从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墨西哥进口。
东经50°附近,沿欧亚分界线,北起鄂毕河口,沿乌拉尔山西侧,南至里海、伏尔加河东岸,经里海、高加索南伸到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油气田,是欧亚大陆石油天然气的富集带。
鄂毕河口有博瓦年科夫斯科耶、阿尔克季切斯科耶、梅索亚赫斯科耶、乌连戈伊梅德书日耶、伊格里姆斯科耶、卡奇卡纳尔斯科耶等气田;鲁斯科耶、乌斯季、巴雷克斯科耶、萨莫伊洛尔斯科耶、索韦特斯科耶油田。
里海东北岸有马卡特、热特巴伊、特基布尔斯科耶、新乌津等油田,里海南部有卡姆尼、切科肯油田。
底格里斯河流域有盖拉舒克、基尔库克、纳夫特哈奈油田。
波斯湾北岸有马伦、加奇萨兰;南岸有阿瓦土、赫基梅、阿布卡伊、阿瓦利、乌姆塞义德、法捷赫、朱拜尔油田和卡塔尔气田。
咸海以南有卡梅什尔贾、阿恰克斯科耶、加兹林斯科耶等气田。
鄂毕河口的油气田分布在苔原、冻土地带,主要用管道运输送往东欧国家。中亚地区的气田资源主要是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西部。波斯湾的石油大量从海路转运到东南亚或欧洲。天然气海运还有技术上的困难,输出数量不多。
西伯利亚已开发的气田有斯列德列维柳伊斯科耶(勒纳河中游,雅库茨瓦北部)、库尔姆斯科耶、尼日湼阿克加尔斯科耶(下通古斯卡河上游),主要依靠北西伯利亚铁路及管道输往东北亚。
乌拉尔西北部有乌辛斯克、扎加德诺—泰布克斯科耶、帕什宁斯科耶油田和瓦西尔科夫斯科耶、帕什宁斯科耶、沃伊沃日斯科耶、尼日湼奥姆林斯科耶气田。乌拉尔西南有巴夫洛夫斯科耶、米什金斯科耶、阿尔兰斯科耶、西巴耶夫斯科耶、什卡波夫斯科耶、伊西姆拜、日古列夫斯科耶、穆哈诺夫斯科耶油田。
近百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营运产销结构性的转变,世界产运中心也随之转移:19~20世纪石油以海运为主,重心在波斯湾周围的中东地区。干旱荒漠包围着的伊拉克两河平原,波斯湾两岸的伊朗、科威特和阿拉伯国家,由于石油资源丰富跃居世界首富行列,同时也遭受着掠夺石油资源的战争摧残!近年来,海湾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的产销营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苏联解体,独联体国家独立自主经营,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开放进入世界市场,欧、美势力乘虚而入,大力投资里海周边及中亚油气资源开发。陆续修建输油、输气管道,经由高加索山地、土耳其或伊朗高原,有的输出天然气,有的输出石油。里海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油气资源营销北移的第二重心。
与此同时,俄罗斯大力开发乌拉尔两翼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除供应俄罗斯本国动力资源之外,还大量向中欧和西欧国家输出,换取西方外汇,也作为与北约国家谈判的筹码。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包括鄂毕河下游三角洲,成为欧亚大陆油气资源开发北移的第三个重心。同时也打开了经由西伯利亚向东输送油、气资源的新局面。
展望未来,北移的大趋势仍将继续。鄂毕河口大三角洲、亚马尔半岛和喀拉海(Karskoye More)已经地质学家初步探明,将是一处储量极其丰富的油气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墨西哥暖流的强劲北进,这一带的冰冻圈有可能解体,专家估计在2040年,北极海海冰可能消失。西西伯利亚的冻土苔原带,也将更有利于人们对油气田的开发和管道建设。中国建设青藏铁路克服冻土地带的工程经验,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向欧洲油气管网系统初具规模
在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在上升,2002年欧盟所需石油的76%靠进口,2025年石油进口国消费的53%需要从欧佩克国家进口,到2030年将增加到94%。不断增长的需求由少数储量丰富的国家来满足,这将进一步增强石油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依赖。21世纪,俄罗斯将显得更有分量。2002年到2035年,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将从每天1388万桶增到每天1490万桶,增长率为8%。
面向欧洲和地中海的油气管道系统已初具规模,由于需求增加,油价飙升,建设投资正在继续加大,现有管线,大体可以分为四组:
东欧北线
以乌辛斯克为起点,西南走向,经科特拉斯、沃洛格达,直达莫斯科北面,途径白俄罗斯、波兰国境,直达德国。近年来德俄双方协议新建支线,由圣彼得堡、芬兰湾、波罗的海铺设海底油管,沿德国北部海岸,直达阿姆斯特丹。
东欧中线
由鄂毕河口三角洲油气田新乌连科伊为起点,跨越乌拉尔山脉,与北线联接,经由莫斯科南部,进入乌克兰境内,加入斯洛文尼亚、捷克和罗马尼亚的管网系统。沿黑海西岸进入巴尔干半岛及土耳其,远达意大利,此线经常由于政治影响而中断供气。
里海、高加索南线
以里海北岸阿蒂拉玛和西岸巴库为起点,跨越高加索山地,经第比利斯直达地中海岸油港——阿达纳。汇集在阿达纳港口的管线还有经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跨黑海到沙逊油港和来自伊朗大不里士和伊纳克Kirkok的油管。以阿达纳为枢纽,由地中海运往苏伊士,远销西欧及美国。
里海南岸,伊朗境内,由德黑兰,有两条油管连接波斯湾港口的布什尔附近的海上油田,一条输气管道北连巴库,南连伦格港。
阿拉伯半岛的输油管线
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沿岸的油田还有三条输油干线,经叙利亚、约旦到达黎巴嫩的赛达(西顿)和巴勒斯坦的海法,进入地中海航运。
阿拉伯半岛上还有三条穿越大沙漠的油管,一是由达曼向西北到地中海的海法;二是由达曼向西到红海沿岸的延布;三是阿曼境内,由迈尔穆勒、鲁尼连接马斯喀特港口的管线。
西行的油气管网分为两组:北部的管网,跨越俄罗斯东欧大平原,直接与欧洲国家已有的管网相连接,包括北海油田登陆欧洲大陆北部的管网、罗马尼亚油田的管网,融为一体,互相支援。
南部的管网主要是里海、黑海、波斯湾沿岸的油田,用油管输送到地中海、红海或直接由波斯湾注入海运商船,远销北美和西欧国家。
截至2006年,面向西欧的复杂油气管网系统建设已具备相当可观的规模,并且大部分投入市场营运。但是这些管网往往经过好几个国家的领土或领海,受到的政治干扰和风险比较大,理顺关系、统一管理,以保障油气畅通的难度比较大。
白俄罗斯控制着俄罗斯对西欧天然气出口的管道,也是俄罗斯独联体唯一以低价供气的国家。2006年元旦,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价格之争,导致供气一度被切断。2007年元旦,俄罗斯又以同样的做法对待白俄罗斯,要求把天然气每1000立方米的价格由46.68美元提高到200美元,或者每1000立方米以105美元成交,其中75美元以现金支付,30美元以转让股份来抵偿。白俄罗斯没有接受,坚持要求享受摩棱斯克州的同等待遇。最终谈判结果:第一年俄罗斯按70%分成,随后两年俄罗斯的份额逐渐上升为80%和85%,两国以此为依据,计算出2007年俄对白石油出口新税率,每吨只征收53美元,俄将因此获得10亿美元的预算收入。如果白将从俄进口的原油转口其他国家加工则仍收税每吨180美元。
2006年俄罗斯对摩尔多多瓦输出天然气25亿立方米,每1000立方米价格160美元。俄罗斯于12月26日与摩尔多瓦达成新的协议,2007年将以每1000立方米170美元的价格出口,并从2008年起继续上涨,2011年达到欧洲天然气平均价格水平。
格鲁吉亚2007年将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1亿立方米,每1000立方米价格为235美元。
此外,2006年8月,俄罗斯与阿尔及利亚签约,签约的俄、阿两公司是欧盟最主要的两大天然气供应商,每年向欧盟提供的天然气分别达1250亿立方米和610亿立方米,占欧盟总需求的36%。根据这项协议,双方将与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联手共同投资勘探,生产阿尔及利亚境内和世界各地的天然气,俄天然气公司将参与正在建设的、2009年投入运营的阿尔及利亚—撒丁岛—意大利天然气输气管道。
为了使能源供应多元化,欧盟国家正在增加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进口量,而俄阿协议有可能打乱欧盟国家的部署。意大利认为,两大公司签署的协议类似于一个“天然气输出国组织”,有可能垄断对欧洲输出天然气的出口量和市场价格。
美国参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卢格也曾提议,将华盛顿条约第5条“对联盟一个成员的攻击就是对整个联盟的攻击”扩展到能源领域。发布该消息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指出,这一想法得到一些东欧国家的“谨慎赞同”。这些在能源上对俄罗斯极为依赖的国家被认为是北约最薄弱的部分。与此同时,西欧国家也同样担心莫斯科的潜在能源压力,但它们更倾向于通过欧盟—俄罗斯的渠道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2006年俄罗斯首次担任八国集团主席国,将能源安全列入自己任期的关键议题。俄罗斯在7月份的圣彼得堡八国峰会之后认为,自己在关于不间断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的全球讨论中掌握了主动权。很显然,甩开俄罗斯代表讨论这个问题的任何企图都会被莫斯科视为挑衅和暗中勾结。
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乔夫的观点相当引人注目。他认为,倡议在北约峰会上讨论能源问题的人是企图对俄罗斯施加政治压力。把这个问题搬到峰会上,就是“耀武扬威”,其目的可能是迫使俄罗斯批准能源宪章条约及其过境运输议定书。欧盟至今尚未争取到莫斯科对这两份文件的支持。这两份文件的目的是让欧洲公司涉足俄罗斯控制的能源运输系统。在里加峰会召开的前一天,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表示,能源安全问题属于北约的职权范围。这一观点得到欧洲和美国专家们的支持。《石油和鲜血:美国对石油日益依赖的危险和后果》一书的作者迈克·克拉尔认为,世界迈入了“新的时代,能源在这个时代取代核武器,成了争当超级大国的手段”。在他看来,俄罗斯领导人坚信这一点,并企图尽可能多地把能源集中在自己手中。
面向东亚、南亚的管道建设方兴未艾
面向东亚和南亚的油气管线,除哈萨克斯坦经中国新疆至上海一线外,其余尚在施工或策划阶段。而且里程很长,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工程艰巨。但沿途经过的国家或地区相对较少,达成双边协议比较容易。
日本的石油消费可能稳定在每天350万桶,相当一段时期不会变。到202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从现在每天520万桶增长到每天1420万桶,印度则从现在每天220万桶增长到490万桶。中国2002年石油进口仅占34%,到2030年将上升到74%,印度则从每年进口1.1亿吨提高到2亿吨。由此可见,未来二三十年,俄罗斯石油将大大增加出口,而且出口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不再是发达国家。
2006年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超过了1000万吨。头10个月输出量为85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大约1/3。2007年根据签订的新合同将增加到1500万吨。
由西伯利亚、中亚面向太平洋西岸港口、城市输送油气的管道,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分布零散,尚不成体系,但潜力很大,任重道远。干线脉络已初见端倪:
西伯利亚—东北亚管线
引鄂毕河中上游油气,沿欧亚大铁路北线经苏尔古特,绕贝加尔湖北岸,至斯科沃罗季诺(我国漠河对岸城市),经哈巴罗夫斯克,出日本海。
它的分支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由新西伯利亚城、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到赤塔,经大庆到大连。目前主要由铁路运输,但不久将设置斯科沃罗季诺—漠河分线,连接大庆油田。
东亚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全长逾2000公里。当前正在全力建设伊尔库茨克州从泰舍特到乌斯季库特这一起始区段。最新进度显示,现已开挖了350公里的深沟,铺设了近120公里的油管。8月底9月初,斯科沃罗季诺地区的工程也将启动,第一期管道投入运营后,年输送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目前,中国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俄罗斯进口1000万吨石油。
东亚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长度为63公里。管道上距离俄中边境最近的斯科沃罗季诺市是一期工程的终点,位于阿穆尔州。按计划,石油管道将于2008年年底修抵此处,同时将兴建通往中国的分支。该中心总经理阿纳托利·别兹韦尔霍夫说,“目前中方正在研究,以确定管道对接点的确切位置”。
在冷战时代,苏联就曾利用石油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各国内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以里海地区为中心修建的长长短短的管线,更是美欧俄三方利害关系交错的中亚地缘政治学现状的最真实写照。
中国也参与了这场较量,来到了中亚这个欧亚能源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已经开始利用管线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此外,从西伯利亚通往日本海沿岸的俄罗斯太平洋线输油管道,也计划修建通往中国的支线。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与中国达成了修建天然气运输管线的协议。
中哈油管及西气东送
这是目前正式营运的最长的管线。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已与俄罗斯西伯利亚油田、里海东部油气连通。干线经塔什干阿拉山口向独山子供油。年输送量达2000万吨。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田经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穿越黄河,直达上海。全程4000公里,已正式投入营运。乌鲁木齐至兰州一段,还有输油管道平行。兰州至格尔木、拉萨的青藏铁路和公路沿线也铺设了输油管道。陕北鄂尔多斯至北京已建成天然气管道,每年供应北京天然气40亿立方米。此外,山东胜利油田已铺设输油管道直抵扬州河港。四川自贡到武汉也早已铺设天然气管道,川东古生代大气田的开发,将重振旗鼓,向武汉供气。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6~7位。2005年石油开采量为6191.82万吨,比2004年增长4.2%;天然气产量为262亿立方米,比2004年增产27.7%。2006年1~10月,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产量为5338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产5%,天然气产量为214.9亿立方米,同期减产1.1%。再过8~10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将提高到350万桶,其中300万桶输往国际市场。计划年出口天然气600亿~800亿立方米,将成为保证欧亚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
南亚油气管网计划线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积极推进南亚油气管网的建设。目前,还只有卡拉奇至伊斯坦堡和孟买至新德里建有输油管,但策划中将由土库曼斯坦建油管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直达新德里;或由伊朗经巴基斯坦沿海岸到卡拉奇和新德里,然后向东延伸,经缅甸密支那到昆明。
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也加速了南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印度政府考虑修建一条从伊朗经由巴基斯坦通往印度的天然气管线,目前当事国的政府正在协商。
然而,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与美国的关系僵持,印度从伊朗引入天然气管线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对于南美左派政权计划修建的“红色管线”,美国也提高了警惕。联结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虽然能够帮助整个地区实现稳定和经济统一,但也容易导致各国外交上的摩擦和分歧。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在各国间流动的“政治信号”,随着能源需求量的扩大,必将逐渐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稳定的隐患。
印度希望每年能购买5000万吨俄罗斯原油,该图曾经邀请赫里斯坚科出席2006年12月初举行的首批俄罗斯原油运抵印度的仪式。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穆利·德奥拉2006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罗斯有望成为印度石油进口的头号供应国。
此外,在泰国宋卡附近开通运河或修建驳运油管的构想也正在酝酿策划之中,为的是摆脱马六甲海峡油船的拥挤和风险,缩短海湾石油东运的航程,降低运输成本。
当前的国际战略博弈几乎都与能源问题有关。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另一条天然气管道已经改变了欧洲北部的地缘政治格局。俄中能源战略安排与不久前美国和印度就核问题达成的协议有关。科亨指出:“这是欧亚权力平衡上的一次战略性转变。”他认为:“普京访华期间与中国达成的能源协议证明,普京本人和俄罗斯政治精英阶层已经作出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决策,即通过与中国的联盟而不是与美国或欧盟的联盟来寻求俄罗斯的未来。”中国以此种方式确保了“稳定的俄罗斯能源供应”。科亨指出,中国和欧洲都与俄罗斯有密切的能源合作,而美国也不愿放弃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美国现在却在种种问题上不停地采取单边主义“攻势”,而在能源问题上美国已犯了很多错误,这使俄罗斯不得不对美国持谨慎态度。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完全是处于守势的,其目的是促进多边条件下的能源多元化。
《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天然气管道政治”,中俄能源协议直接从正面触及了盎格鲁—萨克逊体系的利益,该体系已在国际能源战略博弈中失掉了太多领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出,俄中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阻挡的”。有媒体指出:中俄两国的全球性、地区性和双边合作空间,在普京访华之前就着重强调了与中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除了军事领域,能源是两国合作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这有以下几个原因:俄罗斯对欧盟感到不满,并对美国和欧盟插手俄周边国家大选的做法耿耿于怀;俄罗斯与乌克兰2005年底的能源危机表明,俄罗斯在政治上不再受制于西方,经济上也不再信赖西方;中国通过印度感受到美国的攻势,美国试图拉拢印度构建“亚洲北约”以制约中国;欧盟不是一个严肃的战略伙伴,面对美国的压力,欧盟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表现得过于懦弱。
日本防务长官智库存指出,总的看来,中俄战略联盟“可以制衡美国控制世界的野心,缓解世界的整体压力”。俄罗斯建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就是为反抗美国的霸权。
谁执世界之牛耳?
近10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三大油气公司走出国门、开拓创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成功地作出了许多战略部署的大手笔,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榜的前列,对全球油气开发产业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在全球化经济贸易中赢得了主动的地位。
今后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世界油气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捷足先登、执其牛耳,引领欧亚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走势,对全球化油气开发的新潮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在海湾石油战争中遭遇到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在其后院——拉丁美洲也陷入到处“起火”的困境。例如,在墨西哥湾新奥尔良附近175海里外新发现的一个储油带内,检测出来的可采储量就有150亿桶,将使美国的石油储量增加50%。它是近40年来,继阿拉斯加北部拉德霍湾油田(鼎盛时期日产150万桶)以来最大的发现。
古巴40%的石油来自距北部海岸8公里的油田,每天生产重油约7.5万桶。经美国地质调查局证实,其东北32公里的深海油田,储量高达46亿~93亿桶,天然气储量高达9.8万亿~21.8万亿立方米。古巴将这片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分为59个开发区,以吸引印度、挪威、西班牙、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国家对其中10个开发区投资,美国近在咫尺,自然是垂涎欲滴,急欲染指。
拉丁美洲委内瑞拉的市场和巴拿马的运输通道纠纷不断,迫使美国不能不摊开十指,精疲力竭地应对来自后院和前线的能源争夺战。
欧亚大陆的油气资源开发具有后发优势。对于中国而言,也可算是后院腹地。放眼未来,随着欧亚油气开发重心的北移,面向东亚和南亚油、气管道的逐步修建分别进入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与我国内地原有的石河子、兰州、大庆等大型油气资源开发与储存基地结合在一起,强强联手、有无相济、优势互补,必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欧亚油气资源开发的格局,前景十分令人鼓舞。目前,我国的进口原油大部分来自海运。炼油工厂和储油仓库,主要部署在沿海港口城市。甚至新建的核能电站,也同样集中在沿海城市附近。这样,就大大加重了沿海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风险。海岸地带的油气存储设施和炼油企业,无疑是我国进口油气资源开发的骨干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将来也仍然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力军。截至200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来自海洋。我国海域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石油蕴藏量就有150亿~200亿吨,天然气63000亿立方米。
我国政府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同样是坚持开放政策,提出和平、发展、和谐的方针,例如对中国南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互利双赢”,得到了东盟国家的响应,也吸引了欧美企业家的投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特别在油气资源勘探、海洋深钻和水化合物等研究方向。
此外,“绿色石油”浪潮的呼声很高,也吸引着企业家的视线。巴西的生物质能源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油气可以自给自足的水平。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2005年消费量也已达到40亿加仑,美国20个州目前共有109家加工厂,尚有56家正在筹建。年产量有望达到97亿加仑,在2005年8月通过可再生能源标准规定,到2012年,美国生物质燃料消费至少要达到75亿加仑。同时,通用与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售出400万辆“混合燃料”汽车,使用乙醇E85(乙醇85%加汽油15%)。但由于加油频繁、与粮食争地等问题,绿色石油消费至今还只占总量的3%。
我国四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乙醇的国营企业,在2004年共生产了72万吨乙醇,2005年底达到每年生产100万吨的规模。2004年决定在5个省份的汽车燃料中使用10%的乙醇,这个决定鼓励了生物资料生产能力的增加。预计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大约15%。
商用生物柴油的生产正在飞速发展,2004年仅2500万加仑,2005年7800万加仑,2006年预期达到1.5亿加仑,2008年1.6亿加仑,目标是在2015年以前达到10亿加仑,柴油每加仑3美元。
四年前,垃圾场里菜油四溢,如今却被自主炼油的人哄抢一空。例如,亨利每周向11位成员提供45加仑废油,投资5000美元修建储水池、抽水机和阀门等设备,每加仑直接成本仅80美分。纽曼花费4500美元,由三家餐馆向他提供废油,以前他的货车加满油需要100美元,现在只需10美元。
总体来看,绿色(生物质)油气能源的开发,已经从生产地平线上崛起,方兴未艾,前途未可限量,将导致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物质能源的根本转变,不能等闲视之,但目前还受到技术资源和成本的制约,一时尚难进入油气资源开放战略的竞争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