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冷第八季:郓城县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25:12
          "郓城县"语源简析
"郓城县"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Yùnchéng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东邻梁山县,嘉祥县,西接鄄城,南连巨野县,菏泽市,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相望.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5.71公里,面积为1571.3平方公里.人口108.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郓城镇,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50公里处.为菏泽市辖县.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据记载:唐贞观八年,郓州治(今张营)地下湿,徙治须昌县(今东平);又《金史.地理志》载:"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今城址),以避河决".印证历史,郓城始建于春秋,历经朝代变换,多为县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县.
        郓城县政区沿革简况
郓城县西北大杨集肖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陶鬲,石斧等,表明在三四千年前郓城就有人定居,并发展了古代的灿烂文化.夏代郓地为徐州之城,商代郓城称庇(故城在县城北肖固堆一带),商王祖乙曾迁都于此.春秋时,鲁成公四年冬(公元前587年),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这就是郓城得名的起源和由来.据《春秋·左传》载:"成公四年冬城郓."《郓城县志》述:"周,春秋,鲁成公四年冬城郓.郓为鲁西鄙,地临曹,卫,尝聚军于此,以防侵轶."又云"郓始于春秋."《说文解字》述:"郓,从邑,军声,鲁有郓地."秦时郓城县境内有郓,廪丘等城邑;西汉时于郓邑西分置黎县(治今陈坡),廪丘县(治今水堡),同属兖州东郡,东汉废黎县入廪丘县,属济阴郡.三国时郓地属兖州东郡廪丘县,晋朝为濮阳国廪丘县.隋开皇十年(公元590)于万安县置郓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而郓之名复见于世.唐朝武德四年( 621 年)废东平郡设郓州,治郓城.次年置郓州总管府,辖郓,濮,兖,戴,曹 5 州 32 县.贞观八年( 634 年),因郓地卑湿,州治迁须昌(今东平东北).天佑二年( 905 年)郓城县复名万安县,隶郓州.唐以后,郓城名称又多有变动,归属也有变化,但大多为州,郡或县的治所.五代,郓城县改属济州.北宋又属济州济阴郡.金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盘沟村,即今县城.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属曹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于省.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建立郓城抗日县政府,1940年建立郓南县,1941年建立郓北试验区(县级),上述三县区属鲁西二专署(后改晋鲁豫边区十七专署).1942年撤郓北试验区和郓南县(其地入郓鄄巨菏办事处,后改临泽县).1944年析郓城,巨野,菏泽三县各一部置郓巨县,隶属同郓城县.1946年郓城县改郓北县,析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隶属不变.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1958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1967年属菏泽地区.2000年属菏泽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文物古迹
        全县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馆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00余件.境内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遗址,苏庄汉墓群,五代唐塔,金代名相史惟良墓等.特别是一些与《水浒传》有关的遗迹,遗址较多,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等古迹犹存.
        1,肖堌堆古文化遗址 肖堌堆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李集乡大杨集村东约300米处,遗址西距黄河1500米,其主要文化内涵表现为大汶口,龙山,乐石.商,周,汉文化的遗存,是古代人类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筑,如三皇庙,阎罗殿等,现存遗址面积3200平方米,遗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残片,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说明至少在距今六千年以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郓城境内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郓城历史悠久的实物例证.
         2,唐塔 现位于唐塔公园内,占地面积80平方米,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塔高32米,全部砖结构,原为七级,现为四级.据《县志.古迹》载:"此塔建于五代唐,原名'观音浮屠',在观音寺内.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荥阳,七月郓城,濮州同沦于水,城中唯见司马坊半截和塔,自是塔淤没二级,但直壮丽仍为可观."塔上燕子,于清明节后,绕塔飞鸣,故又有"荒塔燕子"之称,为郓城十景之一.
        3,万人堌堆义军公墓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俗称万人堌堆),位于武安镇飞集村西南500米处,系明天启二年徐鸿儒起义军部分将士聚葬处,义军约七千人,聚尸一处.现存公墓封土直径约16米,高4米.万人堌堆义军公墓,是郓城人民反抗明王朝封建统治的见证,是统治者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罪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民运动和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4,黄泥岗遗址 黄泥岗遗址,位于郓城县城东三十五里黄堆集村.黄堆集古称黄泥岗,是北宋末年梁山农民起义英雄晁盖,吴用,白胜,阮氏兄弟"智取生辰纲"的地方.曾出土草泥砖,支纹瓦等文物,经考鉴定属汉代文物,此证明汉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二)历史人物
         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历史名人.宋代为宋江,晁盖等举行农民起义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元朝有"尝见帝师不拜"的兵部侍郎樊执敬,明朝有兵部侍郎樊继祖和为官清正,怜民惜才的户部尚书钟,清代有光绪钦点的武状元张宪周,甲午中日战争指挥登州大捷的云南提督夏辛酉等.近代有与黄兴密函举讨袁起义的著名教育家王鸿一,党的七大代表梁仞仟等.还有丝弦圣手王殿玉,古筝专家赵玉斋,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等一批当代乐坛名人.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157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约2497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5摄食度,具有显著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郓城人民,黄河的泛滥又是郓城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建国前黄河多次决口,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至清末的57年间,黄河就有38年发生决溢,平均三年二决,民国时期,堤防失修,河决仍频,郓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治黄措施,根除了决口之患,并建立苏阁引黄闸,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
        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水土资源条件,使郓城的物产特别丰富.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基地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畜禽养殖达30多个品种,其中,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青猾皮早在30年代就畅销国际市场.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7%,片林面积49.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到230万立方米.油料,药用植物180多个品种,其中"郓半夏"500多年前就誉满华夏.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境内已探明四个藏煤区,总地质储量为50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二)经济概况
         郓城县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境内探明四个藏煤区,总地质储量50亿吨,具有较高地开采价值,目前彭庄,赵楼,郭屯,郓城四大矿井建设全面启动.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境内河道纵横,水资源总量达4.42亿立方米.郓城交通设施发达,京九铁路纵贯全境45.5公里,设有3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220国道与省道聊商路,济董路交汇于县城,全县地方公路通车里程达1287公里,纵横成网.农业,林业,畜牧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五项指标均曾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郓城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县,"两基"工作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和首批科普示范县等.宋江武术院已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地民办武术学校,该校组建地"狗娃艺术团"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文艺演出,赢得广泛赞誉.
        近年来,郓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县域特点,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乡土文化
        郓城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崇文尚武,英才辈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享有"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 , 是全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柳子戏的发祥地.
        (一)传统文艺体育
        1,郓城舞龙 舞龙又称"龙舞",还称"耍龙灯",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民间杂耍的项目之一,在郓城颇为兴盛.传统节日及重大庆典期间,作为民间艺术节目演出,多与其他民间杂耍相配合.郓城舞龙花样很多,其套路有:"游龙戏水","二龙戏珠","九节翻肚","巨龙叩首"等等.龙灯一般分为九节,龙头系用纸浆糊成,龙腹,龙尾皆用竹蔑编扎成骨架,外罩用布画成龙身.每节龙内燃火绳,俗称"黄烟".舞龙队约20余人组成.成分两班轮换,一班为十人,九节龙九人,另加舞龙珠一人.舞龙时奏民族锣鼓乐《闹长沙》,《紧校场》等,回龙时则奏舒展明快的《回龙曲》.县宋江武术院舞龙队,配有大型龙灯两条,队员40余人.每逢节假日便配合武术队演出,活跃了城镇人民文化生活.
         2,斗羊 斗羊是郓城一项传统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举办斗羊比赛,届时,广场上人山人海,一对对公绵羊捉对厮杀抵角相斗,羊角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场面惊险激烈.
        3,斗鸡 郓城斗鸡,俗名咬鸡,古称唆鸡.它外型美观,一般重6公斤左右,羽毛多为红,黄,黑,白,花五色色.斗鸡大而不笨,动作灵活,生性好斗,扑,翻,腾,打皆能,是一种珍贵的观赏型鸡钟.郓城斗鸡因产于郓城县而得名.斗鸡表演,也是郓城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年,春秋战国时期《列传》《春秋左氏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斗鸡的出击方法有嘴啄,翅扑和爪击.斗鸡刚勇好胜,不肯轻易认输.它们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人们喜爱斗鸡的重要原因.郓城斗鸡迅速发展,斗鸡活动空前兴盛.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两次专程来菏泽,分别拍摄了《斗鸡》和《鲁西斗鸡》两部记录影片,并发行海内外.1990年,作为斗鸡之乡的郓城,曾派出斗鸡参加了北京龙潭庙会斗鸡邀请赛,以十战七胜的成绩夺魁.
         (二)特色文化
        1,浓郁的水浒文化 郓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侠义而出名,历为武林志士云集之地,俗话说,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作为《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盖都是郓城人.宋江是今郓城县水堡乡人,元人杂剧〈坐楼〉词中,就有"家住水堡在郓城,姓宋名江字公明"的话,如今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等古迹犹存.晁盖家住郓城县晁庄,在晁氏家谱中,北宋末年有"晁盍"其人,因晁盖造了皇帝的反,在续家谱时,把"盖"字的草头去掉,写成"盍"("盖"字的繁体字为"盖"),这叫做砍头入谱.《水浒传》中,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引人入胜,黄泥岗就是现在郓城的黄堆集,至今村东还有一个大土岗,上有明朝石碑一座.
        2,姓氏文化 据有关资料和族谱记载,公元前 508 年(春秋周敬王十二年),濮州陈甫迁郓境内建村陈,其后裔散居四处建村,原陈庄遂名老陈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郓城境内定居最早的姓氏.汉朝丞相张良生前看中了郓城的风水,死后葬于郓城西北境,其后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为郓城境内较早的张姓.据侯咽集镇孟胡同 《 孟氏族谱 》 载:唐朝末年,其始祖孟达从梁山迁居郓境内的姜庄,后姜姓外徙,孟姓人丁兴旺,改村名为孟胡同.可见,姜,孟亦为郓地较早的姓氏.公元 961 年(宋建隆二年),疏通了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运复兴,郓境从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东部等地迁入晁,吴,殷,芦,祝,丁,梁,刘,孙,杨,徐,戴,燕,魏,边,张,施等 20 余姓.明朝为开垦荒地,自 1368 年(明洪武元年)至 1424 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迁入郓城.以及从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陆续迁入邢,陈,史,郑,吕,罗,杨等 50 余姓.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皇帝鼓励开荒,外县,外省人继续向郓境迁移.又有多种姓氏陆续迁入郓城.1990 年人口普查,郓城县姓氏共有266个,姓李,刘,王者最多.
        通过挖掘和弘扬郓城的优秀地名文化,提高这所鲁西南著名古城的知名度,提升当地文化的底蕴和整体形象,为繁荣郓城的文化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