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次元人生第八区: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与生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5:44:31

  一、   问题与背景

  (一)研究的动因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鉴赏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主要针对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而言的,一是对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鉴别赏析,二是对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说等,它是学生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中最高层级的能力。新课标中关于鉴赏有这样一段话:“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纵观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素质教育还较多地停留在形式上,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学生学会,而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正像有人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显然,这种种弊端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10日第8版)

语文教学背离文学鉴赏本身的规律,正是目前这种种问题中的一种。因此,文学鉴赏的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学生成长的需要

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学生似乎是在电视、游戏和卡通画的伴随下长大的,客观上成了“读图”的一代,习惯于“快餐式”阅读,思考肤浅、鉴赏能力平庸。进入高中阶段,迎接他们的又是沉重的升学压力,整天忙于做各科的作业,疲于应付各科的考试,很少有自由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更谈不上开展高层次的阅读活动——鉴赏。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面对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深深感到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在诸多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每当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乏味时,文学鉴赏总是一种较好的调剂,每当学生学习处于“高原期”时,突破口总是在鉴赏能力上。近几年来,笔者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以资交流。

   (二)课题界定

鉴赏,顾名思义就是鉴定和欣赏。鉴定,是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或优劣。欣赏,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读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逻辑理论。他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随着形象的展开而波动起伏;同时读者又必须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去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和充实作品里形象的内涵。它明显地带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鉴赏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种能力是最高一级的语文能力,是个人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文学鉴赏当作最高或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来追求。从高考文学鉴赏考查的结果来看,这种追求更有其紧迫性。

(三)理论基础及研究目标

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倡导了一种新颖的课程理论,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文化。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这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支架。它上承语文的基本能力,下启想象、创新诸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为展示语文魅力提供了舞台。它将语文知识的掌握由静态走向动态,从知识走向体验、想象、实践等。

2、现代认知观理论

认知观在目前的学习心理研究中以信息加工模型为主要代表,学习被认为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也因此由被动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主要建构者。认知观理论的一个代表人物维斯塔认为:“教育心理学中认知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出现。”现代认知观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加涅在其《教学的学习基础》中曾提出一个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他把教学区分为与学习过程相应的几个阶段,并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安排学习者学习环境的各个条件,使得学习过程可以得到激化、支持、增进和保持。因此,在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顺应学生的心理轨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因势利导,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二、       实践与操作

语文文本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是极为丰富的,几乎可以说是永远钻研不完的。这是因为文本本身存在含蓄性和多义性,我们对文本的认识,往往会因其时代不同、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恰当地选择有效的鉴赏方法,并让学生愉快地进行鉴赏评价。

(一)强化阅读,奠定鉴赏的基础

作为农村中学,我们的生源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平时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因此对于文学作品感悟不够,总体感觉文化积淀不够。所以,要能让学生展开思维,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积淀。积累在文化积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毋容置疑的,“厚积”才能“薄发”,文化的积累,包括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哲学的等等。广泛的阅读是文化积淀的基础,丰富生活历练是文化积淀的关键。阅读是吸收,要使学生有厚宽扎实的人文底蕴,就得让学生多一点“吸收”。阅读是感受鉴赏的过程。关于“感受与鉴赏”,《新课标》中这样论述:“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所以我安排学生每周上一节阅读课,首先从量上完成一个积累。阅读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阅览室的书本,一是教师和其他同学推荐的文章。有时候我就干脆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自由地徜徉在书海里,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有时候也在教室里上阅读课,大家一起就老师或者学生推荐的某篇文章,来谈谈看法,分析一下文章的优缺点。一般来说,我推荐的文章往往是近期《杂文选刊》、《南方周末》《读者》中自己比较有感触的文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个别学生为了争取让自己推荐的文章为大家所喜爱,往往在推荐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甄别筛选出相对能引起共鸣的好文章。那么,这些工作实际上督促学生在阅读课前就已经进行了一轮广泛阅读,效果很好。

当然,阅读课不能只是把文章给学生看了或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说就算数了的,还要求学生形成文字写出相应的评论性文章。评论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像教师平时批阅作文一样的总体评价,也可以是金圣叹式的点评,水平高的学生甚至能够像易中天品三国那样,洋洋洒洒地写出长篇大论。我们班有些学生因此养成了很好的习惯,他们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复印了原文,然后在后面加上评论,还别说,整理得挺像回事的。

除此之外,寒暑假我还列出了课外阅读的书目,让学生可以利用整块的时间来享受长篇小说的饕餮大餐。我开的书目中,既有经典的名家名书,如《红楼梦》、《围城》,也有时下热门的一些新人新作,如《梦里花落知多少》、《草样年华》。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生成了自己的阅读策略,达到一种自能阅读的境地:制订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了各种类型的读物,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因为阅读真的是一辈子都该保留下去的好习惯。

看的书多了,又被逼着要写出从零散到完整、从肤浅到深刻的评论,对学生来讲,无疑是给课堂上的文学作品教学增加了很多的知识储备,为课堂鉴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授之以渔,提升鉴赏的品质

1、理清阅读思路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量大,所以教师不可能导读每篇文章。这样,我要做的是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步骤。我教给学生阅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整体感知——妙点揣摩——质疑创造。

①整体感知  学生之所以在答题中失分严重,忽视采分点,最大的原因还是对文章缺乏整体感知。有的同学们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往往先读“题”再读“文”,甚至带“题”读“文”,看一题读一段做一题。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节约了时间,但在对全文没有把握理解的前提下仓促答题,很容易顾此失彼,一叶障目,造成失误。要知道,有些题目必须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如“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等内容考查,没有整体感受,是很难做好的。 

那么,如何去攻下整体感知这座堡垒呢?大体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阅读全文,知其大意,这就是整体感知的基础。须扫清文中的语言障碍,并做适当的勾画圈点,必要时还应将各个段落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整合。其次,抓住文脉,理清思路,这是整体感知的重点。细察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文章的思想脉络,将结构框架准确地描画出来,这是了解作者观点和思想的前提。第三、把握主旨,领悟情感,这是整体感知的关键。须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归纳、分析和综合,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从纷繁的文字中剥离出来,这是衡量我们是否真正读懂文章的一个显著标志。

比如2007年全国卷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尽管这只是两个句子,但是要理解其含义,还是必须与全文的中心结合起来。

按照刚才提及的三个步骤,我们第一个步骤是阅读全文,从而知道本文的大意:这篇文章描写了左公柳、胡杨林、戈壁石的形象,从而来写大西北。第二个步骤理清文章思路,文章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先总说大西北的“倾斜”,然后先后写了关于左公柳、胡杨林、戈壁石的故事,最后总结全文“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第三个步骤领悟情感,领会主旨,原来作者就是借着对“左公柳”、“胡杨林”、“戈壁石”这三个大漠特有的景物来讴歌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在完成这三个步骤以后,再来看这个题目,一下子就可以发现:这两句话正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主旨:恶劣的环境会让人经受磨练从而变得坚强,能答出这层意思,80%的分数便到手了,剩下的就是语言组织的问题了,这里不再赘叙。

②妙点揣摩  所谓“妙点揣摩”,就是在分析完文章的写作思路,体味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来品味精美语言,从而体味情感的震撼力量,并与之产生共鸣。如果说“整体感知”后明确的是文章“大意”的话,那么“妙点揣摩”便是一道精细化的工程了。

具体而言之,“妙点揣摩”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段、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从而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词语运用方面,比如揣摩词语隐藏在表面含义之后的深层含义,揣摩运用修辞的丰富贴切之妙。比如可以探究诗歌中“诗眼”(如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空伫立”中的“空”一词)、戏剧中充满言外之意的“潜台词”(如《雷雨》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散文中精美的描写性词语(如朱自清《绿》中的“踞”一词)、小说中人物的某个特定动作(如《药》中“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中的“按”一词)等的妙处。  

再看形象塑造方面,“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考点,能力层级为E等。还是以2007年全国卷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为例,第14题:

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有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比较大西北的树和大西北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仔细揣摩,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其他的妙点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哪个“妙点”的采撷,都必须在粗线条的“整体感知”后,再努力寻找然后加以细细品味,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该先大致浏览整片森林,然后发现其中的几株秀木加以仔细打量。            

③质疑创造  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指导学生从“文”中脱离出来,对文字材料进行评价,敢于质疑变通,提出“为什么这样写”、“有没有更好的写法”。阅读是一个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按照对话理论的分析,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

相对应的,高考考点中也专门提及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深刻,感情是否健康,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是否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等等。特别从课程改革的方向来看,考查推断和想象能力的力度将要加大。很多省份已经出现了“探究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如 1.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第6题:小说最后提到拍卖师的“遗憾”,请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遗憾并简述理由。

这个题目可以参考的角度有:作者、读者、拍卖师、竞拍者、父亲等。作者,生活中确有这种不理解父爱却只看重父亲收藏的艺术品的人;读者,假如我在场,一定买下那幅画,可惜我不在,错过了机会;拍卖师,竞拍者都是只重物质价值而不注重情感价值;竞拍者,我为什么没有先见之明,买下那幅画呢?父亲,在人们心目中,无价的情感竟抵不上一幅什么名画!

又比如:2007年浙江卷21题: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

参考答案:①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这里面就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这就是一种对创新能力的考查方式。

作为题型,“探究题”是新的,但作为考查内容,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已在训练了。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兰芝的婆婆口口声声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似乎是婆婆驱谴兰芝的唯一理由,然而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顺着婆婆的意思,不懂礼节应该只是婆婆驱谴兰芝的一个借口,那么兰芝的婆婆要驱赶她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就可以引发学生多个方向的思考。比如学习《祝福》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故事情节,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探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这种主动质疑、探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

2、教给研究方法

①探究式阅读 

文学作品相对来说能分析的东西很多,那么,能不能寻找这样的“切入点”,来“以点带面”进行探究呢?这种方法一般用问题的形式陈述疑难,然后层层剖析,步步为营(有点类似于逻辑推理),深入地探究全文。这个切入点可以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点,也可以是教材本身的育人点。这些点有时候可以是文章题目,我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抓住题目中“风雪”二字,因为题目既渲染了惨烈悲壮的气氛,为人物活动创设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研究时如果能从这里着眼,那么接下去的探究与挖掘就会相当有效了。这些点有时候也可以是文中重要的语句,在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文章最后一句“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这句话是学生初读课文时的疑问点、聚焦点,抓住它来层层剖析,肯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切入点的寻找,不是一下子就能教会的,甚至教师找到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这点,将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具体研究落实,结合大量的教学案例,会更加了然于胸的。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部作品,能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小说阅读中,对文本形象、主题的理解不应受到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作品形象、主题作多元解读,使学生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解读契入点。

①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背景、身份、思想状态甚至创作心理和动机。

②根据文本所体现的内涵,采用恰当的契入点进行解读。

文本解读的契入点除“社会解读”外,还包括“人性解读”,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别里科夫,从“社会解读”的角度看,他作为“沙俄专制制度的代言人、走狗”,是可恶的;从“人性解读”的角度看,他作为“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小人物”,胆小、怯懦,也是可怜可悲的。只有在社会背景下从人物本身的心理、行为多元地去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别里科夫这个形象。还可以是“美学解读”,如《警察和赞美诗》,下文有详细论述。甚至可以是“文化解读”,如《阿Q正传》,阿Q所画的圆圈,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望团圆的象征,当然,它又与传统文学中的大团圆不同,因为阿Q希望的“圆满”将他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所以,《阿Q正传》除了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外,又何尝不是在控诉封建传统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呢?

多角度解读文本形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加以引导。

教《陈奂生上城》一文,可以试着让学生在“陈奂生”前面加一个修饰语,发动学生探讨陈奂生形象,学生根据文本发表了许多个性化的看法:勤劳、纯朴、善良、坚韧、有经济头脑,农民因袭重负的狭隘自私、自欺欺人、落后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及封建等级观念,有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当然,这不是让学生给人物形象“贴标签”,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丰满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并从文本中寻找依据。

这样的解读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所解读到的意蕴,往往是多样的,这种独立思索的结果,往往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文本解读,都会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②比较阅读  

采用同一题材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求同证异,加深理解。

同一题材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把这样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如朱自清的《背影》表现出的是浓浓的父子情,此时就可以把李萧琳的《门槛》,表现出的是深深的母子情,还有崔浩的《平分生命》表现出的是兄妹情。这三篇文章同是写亲情的,都感人至深。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出家庭生活中那至真至纯的亲情,并且学以致用,来畅谈自己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效果很好。其实,近年来高考中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题型。

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此题第一问要求异中求同,由“绿荷相倚恨”,“回首背西风”,“细草摇头”,“荷花愁热”,“低面深藏”等,可以看出两首诗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则要求同中求异。杜诗为即兴之作(“偶题”)。溪桥落日,岸柳含烟,景色不甚明快而带暗淡,情调不甚开朗而含感伤,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安排适宜的环境气氛。绿荷亭亭,簇拥水面,西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摇曳多姿。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荷叶本来无情感,恨自作者心中出。联系杜牧的遭遇,他有政治抱负,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里,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杨诗解读起来容易一些。愁热自然盼风生,细草摇头报消息;荷花也怕热,低面深藏于荷叶之下。作者内心情感移注于外物,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而轻松。两位诗人虽然都写“荷”,传情却不同: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两首诗如此相似,实有缘由。方惟深比王安石晚生近20年。王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方居长洲(今江苏苏州),相距不远,方常登门拜见。《中吴纪闻》云:“子通(惟深)最长于诗,凡有所作,王荆公读之,必称善,谓深得唐人句法。”方惟深《舟下建溪》诗,“荆公爱之,尝书坐右,后人误入荆公集中”(郑岳《莆阳文献》)。

诗歌描写旅途夜泊,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使人感到如临其境。“月黄昏”取自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不露痕迹而出新意。

参考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

采用同一类型的问题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深刻的结论。

例如:我在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和学生谈到关于“幸福”的话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说“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追求的幸福和海子追求的幸福有相似之处,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内心的痛苦和希望却是相似的。”首先,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看法,然后给学生讲了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接下来全体学生共同比较讨论,探究思索,得出了如下结论:海子的幸福缘于“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这是他心灵浮躁的精神家园,而阮籍等人的幸福缘于封建制度压迫下的“酒后的麻木”,的确,他们的时代不同,但他们承受的痛苦相同,他们所表达的,都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这样的比较研究,可以说,已经把整堂语文课推向了高潮。

采用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纵深阅读,提升阅读鉴赏的能力。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随着所处社会时代的发展、个人阅历的增加,其创作的心境和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在鉴赏其某一时期的作品时,如果以其他时期作品为参照作比较阅读鉴赏,会对主旨、感情等把握得更明确、更准确。高二时教到李清照,她作为经历了南北两宋王朝的伟大爱国词人,一首《声声慢》道尽了她晚年时期“国破家亡夫逝”的孤苦无依与凄凉悲惨。在学习这首词时,要准确把握晚年李清照的这种情感心境,我们不妨把老年时期的《声声慢》和她少女时的《如梦令》、新婚后的《一剪梅》做比较。例如,同样是写饮酒,《如梦令》中是“沉醉不知归路”,日暮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一片天真烂漫;而到《声声慢》中时却已是“三杯两盏淡酒”难敌“晚来风急”了,老境凄凉、孤苦无依溢于言表。再比如,同样是写鸿雁传书,《一剪梅》中,虽也是“独上兰舟”,盼“云中谁寄锦书来”,但那时丈夫赵明诚只是外出游学,词人毕竟还有来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时的希望;而到《声声慢》中时,虽又见“旧时相识”,却已无人能传锦书,见相识思故人,而故人已化黄鹤去,空余白发老人孤苦伴梧桐,数点滴秋雨。如此一比较,少女时的天真与自由、新婚后的相思与希望,更衬出老年李清照的凄凉与绝望,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3、强化思维训练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因而,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导引和激活,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可以加强对学生进行多项思维训练:比如生发式思维训练、原点思维训练、探究式思维训练。

探究性思维训练在上文的叙述中已有所提及,下面来谈谈生发式思维训练和原点思维训练。所谓生发式思维训练,就是以文学作品中的三两句话为思维的“触发点”,牵惹悠远联想或想象,由“触点”辐射开去,进而复原人物的社会生活背景,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复活人物的言行举止,使人物鲜活,栩栩如生。所谓原点思维就是以某一原有的事物为原点,围绕其所进行的继承借鉴、发掘深化、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思维形式。由于人们思维习惯的作用,在考察某一事物时,有时会不自觉的把这一事物本身排除在思考范围之外,而去考虑其他原因,结果导致问题不能解决。

来看则小故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无污染,在国内市场很畅销。可是有一年,在苹果成熟的季节,一场冰雹袭击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预定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看来只有降价处理,自己承受其中的经济损失了。但是杨格具有出色的应急智能,善于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他想出了对策,拟定了一段广告词,结果使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于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这段精彩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清香爽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独特风味。请注意苹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这是高原苹果的特有标记。认清疤痕,谨防假冒!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就是成功运用了原点思维,从产生的问题本身——“疤痕”出发, 并以此作为该类苹果的特有标记,最后成功营销。那么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原点是什么呢?很显然,那就是文本。新课程实施后,很多教师一味地注重拓展延伸,结果远远地脱离了文本,思维也是天马行空,分析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

(三)整合表述,呈现鉴赏的成果

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很新鲜的词语,叫做“凝冻思维成果”。何谓“凝冻思维成果”?我想就是将思维成果物化、外化的意思吧。你再怎么探究也好,反思也好,如果不能把这些结果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一切都等于零。正如我在描述现状中所说的,有些学生不是没有思考,只是短时间内他无法声音响亮、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已。

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整理他的思考成果。当然可以作些具体要求。比如,开始可以规定学生用“我认为……,理由如下……”的句式表达。练到一定程度,他的语言就能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辨证了。在凝冻思维成果方面,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善于捕捉教学中转瞬即逝的亮点和疑点

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具有比较复杂的背景。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发言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出乎意料的精彩,或意想不到的遇到了障碍,或莫名其妙的走入了歧途。这种时刻,常常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时刻,我们把它成为教学中的亮点和疑点。

那么,如何对待这些亮点和疑点呢?一是牢牢地把握住教学中的这一契机,因势利导,使学生大有斩获;二是及时总结,使教师大有斩获。

2、善于提炼教材和教学研究中萌生的感悟和体会

在钻研教材、听课、教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萌生出对教材、教学方式等的一些新奇的、有价值的念头,这些念头也应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成果。这里的思维成果实际上来自两个方面,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

3、善于总结由相关领域触发的新思想或新认识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和工具性特征决定了它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联系。这些联系,对我们理解教材、改进教学大有裨益。例如,音乐知识可以使我们很好的感悟描写音乐的文学作品;哲学能使我们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这些都能使我们产生一些新思想、新认识。把这些成果凝冻下来,便具有了超学科的意义。

4、善于聚集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体验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日常生活中,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我们对人生,对文化,对艺术都会有不少的感悟。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将这些感悟同我们的教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极为宝贵的财富。

那么,阅读思维的成果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呢?我认为可以用“注读”、“符号标注”、“评注”等方式。注读,是一种不需要准备记录本,直接把评点标注在书上的阅读方法。阅读时就着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用文字或者符号在文旁和书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符号标注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符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设定,还可以换用不同的颜色。这种方法是最常见最简便的方法,简单易行,可边读边画,不易分散精力,还可多次标画,加深理解。文字评点注释,是把阅读过程中思维的状态,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评注是不用记录本的笔记办法,比符号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灵感及时捕捉到并用文字记载下来,效率较高。

(四)持之以恒,养成鉴赏的习惯

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素质,但不同的人思维能力却大不相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习惯的不同。

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泡利,他在21岁时撰写的250页的关于相对论的论文,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连爱因斯坦本人也说:“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样成熟的著作,都不能相信作者只是一个21岁的学生。”到25岁,泡利就提出了著名的不相容理论。然而泡利却是一个极为刻薄的人。他的刻薄来源于他思维的习惯,所以也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西方科学界的宽容。下面是他的一些言论。

爱因斯坦讲演完后,泡利站起来说:“我觉得爱因斯坦不完全是愚蠢的。”

他对物理学塞格雷说:“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像你这么糟糕的报告。”又转身对化学家布瑞斯切说:“如果是你作报告的话,情况会更糟,当然,你上次在苏黎世的开幕式上的报告除外。”

他按一位同事的指点找到了他想去的一个地方后,回来对他说:“在不谈物理学的时候,你的思路应该说是清楚的。”

一位学生把论文拿给他提意见,他说:“连错误都够不上。”

有则笑话说,泡利死后见到上帝,上帝把对世界的设计方案给他看,他说:“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

教授鲁特·伯恩斯坦说,伟大的思想家使用过13种“思维工具”,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使人成为天才。它们是:观察、想象、抽象模式、认知模式、形成类比、躯体思维、感情投入、层次思维、模型化、游戏中的创造力、转化、综合。当然这些工具,并不全部与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有关,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引起注意,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

这里我特别要讲讲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以往的认识中有着一种误区,即形象性的思维是低级思维,抽象性的思维才是高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其实不然,形象性的思维和抽象性的思维一样都能够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彼岸,而且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有着其它思维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思维方式具有形象性的人一般在表达的时候也不自觉地使用形象性的表达方式。学生形象思维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以形象性思维为主要方式,或者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思维方式具有形象性,还会特别留心周围的景物(甚至那些极为细微的东西),就不会漠视周围的一切。这正是产生对世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的起点,也是整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而文学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形象性。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塑造形象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可以这样说,形象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文学作为思维对象,它的形象性、情感性、话语含蕴无限的阐释可能性等特性,会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思维方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三、       成效与总结

文学作品中凝聚着的作家的主体态度,渗透了他自己的审美评价,艺术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作家通过所塑造的形象表达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因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必定能够培养个性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笔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的语文教学实践,已经初步取得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展的自由天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由自主到自悟再到自得。高三阶段学生文学鉴赏课基本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学生还能就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点发表不同的意见,做到了言而有据、言而有理。

2、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带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帮助了理解,推动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促进了记忆,陶冶了情操,铸就了品格,收到了“1+1=3、= n”的良效。使语文学习成绩处于“高原阶段”的一部分学生又有了新的动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3、表达的规范化训练使得学生回答关于文学鉴赏的问题时游刃有余,考试中这部分题目不再成为难题,得分率直线上升,高考中相关题目的得分较同类班级、同类学生高出许多。

4、另外,通过鉴赏训练,,许多学生自觉加强了课外阅读,班级的阅读氛围得以加强,这也带动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下面我通过实例来反映学生鉴赏水平的变化与提高:

湖南省2005年语文高考试题《贝多芬:一个巨人》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学生一开始接触这种题目,没有方法,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问题很多:有的审题不清,说是回答第一小题,却没有对语言描写进行分析,有的有了分析但是分析过程中没有自己的观点,有的整体思路不通畅,不知所云。经过点拨和训练,学生慢慢就有了技巧,也能真正进行鉴赏与评价了。这里举出学生的几个比较优秀的答案,供大家分享。

例1:

这篇文章用简洁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的痛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谁?那是谁?”“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即为我们描写了他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焦躁和无奈。这里,他是伤感的,这也正是他对自己“耳聋”的事实感到痛苦的表现。接着,当客人说明来访的目的时,他竟然说:“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从这里看见,贝多芬的情绪开始缓和。在客人要了解他的好灵魂时,贝多芬流泪了,喃喃地说“我的好灵魂……”,又说到“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通过这两句,他袒露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文章最末,他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这表明音乐在他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从焦躁到平静,再到喃喃、大声,生动地刻画了贝多芬在困境中坚韧执着的“巨人”形象。

例2:

文章多处运用生动的肖像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个饱经沧桑的伟大音乐家形象。

“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这些看上去都显得十分得陈旧。”这便是主人公的出场,穿着的邋遢表明着他已经把整个身心都放到音乐中去。“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是的,贝多芬就用他那朴素的衣着、宽阔的肩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伟人承载着生命中那些不可承受之重。他那“火一般蓬勃的头发”,“那深邃的眼睛”,流露出对生命、对事业的渴望;贝多芬那坚毅的脸庞,“凝重”“不可逼视”“紧闭”“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插入作者真实感受的描写处处流淌出主人公坚韧的生命意志。 这些简单而细致的描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让我们真实地洞察到了他那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

例3:

如果说正面描写如同直笔勾勒的画笔,那么侧面描写正如烘托点染的背景,本文的侧面描写正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作者大量描写了女佣和客人的对话,把他者视角下的贝多芬率先勾勒出来.“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把耳聋后贝多芬的心境衬托了出来。随后通过女佣对房间的描述展现了贝多芬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表现出一个不注重生活只专注音乐的“巨人”形象。作者又描绘了客人与贝多芬的谈话,通过客人的态度、语言再次衬托贝多芬。“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便把客人对贝多芬崇拜而又敬畏的心情展现的得漓尽致。文章采用侧面描写,摆脱平铺直叙,多角度地描绘出了他人视角中的“巨人”形象。

四、       分析与反思

当然,我所进行的实践工作还是初步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有限的,也还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主要有:

1、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导致许多学生重理轻文,这在理科班级中表现尤为突出,挤不出时间来学习语文,更不要讲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了。阅读量少成了限制学生鉴赏能力发展的“瓶颈”。

2、文学鉴赏重感悟,学生的人生阅历也常常妨碍学生进行深入的鉴赏,许多学生由于生活面狭隘,生活经历单一,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足够的体验,因此,鉴赏常常流于表面。

3、“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文学鉴赏的差异性使得学生有时围绕一些简单的问题纠缠太久,影响了上课的效率。

以上这些困惑都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毋庸置疑,通向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路很多,但文学鉴赏无疑是条金光大道。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一定不会轻视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和创造性活动,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新世纪人才,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

 

 

参考书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教育研究,2002,(10).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炳隅《文学鉴赏学》 

4、《中学语文教学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