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倾情女主角:祊城说“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14:51

祊城说“祊”

(2010-12-04 10:57:28)转载 标签:

祊邑

邴邑

许由城

历史文化

费县

临沂

杂谈

分类: 走出左传----费县春秋战国历史

     祊,音bēng。是一个与祭祀有关的字,有三个意思,一是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二是祭名。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三是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现在的费县探沂镇许由城村,是春秋时期“祊邑”遗址。祊城,是一个与祭祀有密切联系的古城。

 

一、 关于“祊祭”(即“绎祭”)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丝衣》,写正祭之后的绎祭,即宴饮。原文是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毛诗序》认为本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周代的祭祀有时进行两天,首日是正祭,次日即绎祭, “自堂徂基”点明祭祀场所。“基”通“畿”,指庙门内。这个地方又称作“祊”。《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这是正祭与绎祭区别之所在。祭祀时要穿专用服饰,祭祀之器具、祭品要规范,宴饮时的气氛,不吵不闹,合乎礼仪。

    既然祊祭是正祭之后的绎祭,那么正祭应该是什么呢?根据《春秋左传正义》中解释 “传言郑释泰山之祀,使来归祊,知祊是郑祀泰山之邑。郑以桓公之故,受邑泰山之下,天子祭泰山必从往助祭,使共汤沐焉,故《公羊》谓之“汤沐之邑”。祊邑郑国祭祀泰山之邑是,正祭可能就是祭祀泰山,这个泰山其实就是蒙山,临沂文史学者李玉亭在《浅论蒙山即为先秦王侯所封禅的泰山》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祊易许田”的历史典故

 

    西周时天子每隔几年则要到各地巡视,祭祀名山大川,考察诸侯政绩,称为“巡狩”。郑桓公是周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周天子祭泰山郑国有助祭的义务,所以在泰山之下受赐祊田,作为汤沐之邑,田亩收入专用于祭祀。既有此邑,因立别庙。隋代经学家刘炫云:“言祀泰山之邑者,谓泰山之旁有此邑。邑内有郑宗庙之祀,盖祀桓、武之神。”祊邑内立有郑国宗庙,祭祀郑桓公、郑武公。“祊”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古代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也指在这个地方举行的祭祀。”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才能谓之宗庙。

鲁国在许国(今河南许昌)也有一块田,当时周公受封于鲁,许田离王都很近,周天子赐周公许田,作为鲁国朝宿之邑。《礼记•王制》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朝宿之邑亦名汤沐。但在京师附近,主要为朝拜国王。许田也有鲁国的宗庙,祭祀祖先周公。

    周室东迁以后,以前天子巡狩的事也不进行了。天子无力巡狩,郑国的“祊田”无用,便与鲁国的“许田”交换。这次换田标志着天子巡狩礼的崩溃。

    许田近郑国,祊田近鲁国,虽然两国交换,都很方便,却非易事,从公元前715年,郑国向鲁隐公提出换地要求,到公元前711年,鲁桓公即位,几经周折,历时四年的时间,换地成功,两国结盟,也不是堂而皇之交换,而是玉璧遮掩下的完成。

    因为天子不再巡守,郑国也就不再助祭泰山了,无所祭祀,所以想为鲁国祭祀周公。其实泰山祭祀早就废了,现在又说,只是方便逊辞,以求于鲁国。鲁国因为许田有周公的祭祀,交换土地意味着废除了周公的祭祀。郑国考虑到鲁国会有所顾忌不愿交换,所以说要祭祀周公。就是说郑国得到许田,周公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的。

    后来郑国又说祊地薄于许地,又送鲁国玉璧,来交换许田。周公不是郑国之祖,鲁国不宜以郑国祭祀周公为由交换。周天子赐鲁国以许田,应当传之后世,不能和祊田交换。所以说用璧换可以说,用祊地则不能说。

 

三、“祊”字里的文化

 

    祊还有一个名字叫“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古地名。春秋郑邑。故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祊邑为何又称邴邑,一直是个疑问。

    祊邑和邴邑的关系,没想在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的《耒耜考》中找到一些线索。这篇文章来自《徐中舒论先秦史》,我2009年购买,当时只要是有研究先秦史方面就看,上面有费县的资料就买,这本书有写着费县蒙山,我就买下。后来就束之高阁了。很奇怪的是,我着手准备写许由城,又翻这本书,真是很无意翻到了这篇文章,本来是关于古代农具研究的,细细看来,竟然有关于“祊”字的研究,更没想到的是,“祊”字通“邴”字。徐先生论述是这样的: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方”,象耒的形制,尤为完备,开始“方”字并没有方圆的意思,方象耒,“上短横,象柄首横木,下长横即是足所蹈履处,旁两短画或即饰文,小篆力作    ,即其遗形。古者秉耒而耕,刺土曰堆,起土曰方,方或借伐、发、  等字为之。 ”

    ……《诗   甫田》“以社为方,我田即臧”;《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方社当即农家祈年之祭,社为后土,方自为连类而及之事。《月令》“季冬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据此文则社即祠于公社,方即门闾。《诗  楚茨》“祝祭于祊”,《传》“祊门也”《说文》引作  “门内祭”,彪形大汉与此合,枋、社同为祈年之祭,故字亦可通。《左传》襄二十四年“以守宗祊”,《周语》“今将大泯其实宗祊”,宗祊,即宗社,方、社并称,故知方即     本字,又诗:

    既方即    ,既坚既好——《大田》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    ,实发实秀,实颖实粟。——《生民》

    此两方字次叙均在莳艺之先,亦当为    土之事。《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总头形,从两舟省。”今观甲骨铜器中方字,全无象两舟总头形之意,盖方可训并,而不可训并船。《尔雅   释水》“大夫方舟”,李注“并两船曰方舟。”《庄子   山木篇》“方舟而济于河”,《释文》司马注“方,并也。”古者耦耕,故方有并意。又《仪礼》柄皆作枋,耒为曲柄,故声得转为柄。

 

    李墨的《沂蒙文化勾沉》一文提到“大禹治水的指挥部或称会稽之山或称涂山,就是今天的蒙山,涂山即徐山,是皋陶所建封国的镇山,其国都即今费县探沂镇东六里的许由城皋陶即许由。”皋陶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著名的政治家,生于曲阜,历任职于尧、舜、禹三代。皋陶在尧舜时任掌管刑法的“理”官,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以正直著称,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相传皋陶在掌管司法时,划地为牢,成为最初监管犯罪之人的囚禁场所,我国从此有了监狱。皋陶则被后世尊为“狱神”。

    据说皋陶还还制作了耒耜,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耒耜,与“祊”字来源又有了联系。皋陶的儿子伯益受封于费县,看来,皋陶是不是许由,皋陶与费县的问题还真值得人深究。